2020-11-11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強棒後壓,弱棒居中,跑完三壘回到本壘,我們就可以多得3分。」你能夠想像,這句棒壘球比賽術語出自小伢兒之口嗎?
作為杭州亞運會項目,棒壘球運動在浙江發展的「小眾」狀態開始轉變。其中,越來越多的學校把棒壘球項目引進了校園,更有平湖市林埭鎮徐家埭村以棒壘球產業帶動鄉村振興。省棒壘球協會秘書長潘朝春表示:「棒壘球運動可以培養孩子們迎難而上的意志和品質,通過體教融合模式,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現在,我們通過推動全省棒壘球場地設施建設、加強棒壘球教練員裁判員人才培養、推進棒壘球運動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等措施,藉助2022年亞運會紅利,擴大棒壘球運動的普及度,從而實現棒壘球運動在浙江的快速發展。」
有別於其他體育項目,棒壘球是一項集投、打、跑、接於一體的運動。學習打棒壘球能讓學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敏性各方面得到鍛鍊和提升。「棒壘球運動對提高孩子的身體靈敏度,增強團隊意識也很有好處。另外,現在不少低年級的學生上課時易出現走神、坐不住的情況,多接觸棒球,能讓他們集中注意力,有利於成長。」記者從學校一線的教練處了解到,棒壘球更傾向於策略性和戰術,開發鍛鍊組織能力、思考探究能力以及把控全局的思維,非常適合孩子們從小學習。
更值得一提的是,棒壘球運動注重禮儀。每次比賽結束之後,每位隊員都要和對手親密擁抱,然後感謝教練,感謝臺下所有來觀戰的家長。這種固定式的細節教育,全方位培養孩子們的綜合素養。
據記者深入了解,當下的棒壘球項目教學訓練過程中,面臨著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如從國家隊、省隊退役下來的專業運動員,目前還無法通過規範渠道走進教學一線,發掘棒球苗子。很多學校裡,編制不足的體育老師都是多面手,所有運動都教,兼而不專,這可能會導致教學不夠深入。基於此,未來,應跨部門聯動,進一步加強體教融合,因材施教,搭建一個完整的學校體育教、練、賽體系,把教育的資源和體育的資源全面整合。
誠然,體教融合,為的是發揮體育的育人價值,為青少年夯實全面發展之基,讓每個人都動起來,感受體育精神。遑論比賽的結果,只為比賽的過程。因為,體育精神不是勝利和凱旋,而是參與和奮鬥。當失敗和意外來臨時,能夠帶孩子們不斷挑戰,直面困難,超越自我,保持強大。
據悉,作為2022年亞運會舉辦城市,杭州正統籌推進各領域籌辦工作,大力實施亞運城市行動計劃。「全民亞運」「全民健身」的熱潮不斷,而棒壘球運動更是以其國際化、趣味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2019年,來自良渚的一對夫婦,號召起40個家庭在倉前一同籌建了杭州的第一塊棒壘球場;2020年,位於紹興柯橋的杭州亞運會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正式開工建設。未來,圍繞著棒壘球這項競技與智慧兼具的運動,浙江大地上必將出現更多「運動新地標」,為浙江體育事業向更高水平發展注入新動力、新活力。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