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印度這個國家,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印度是一個南亞的區域大國,在南亞次大陸上有著比較遼闊的領土。而印度的文化也是比較特別、有鮮明的自己特色的一個文化,而相信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印度人的「神乎其技」的摩託車技術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印度有著「強悍」的摩託車技術,他們平均一輛摩託上可以搭載的人數是遠遠領先於世界人均水平。而很多人也對此頗為好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而印度的一位專家就出來說出了自己的其中一種解釋:為什麼印度的摩託技術爐火純青?其實中國人沒料到這點。
很多中國人都覺得,一輛摩託車最多也就載三四人,如果人數多了,我們就會考慮使用更大型一點的載具車輛,比如說轎車、麵包車、卡車等,但為什麼三哥們就算再多的人數,依然堅持塞在摩託上呢?其實這位印度專家給出的原因也不複雜——因為印度並不是所有的路況都適合大型的載具。
最近,印度發生了一件讓人有些瞠目結舌的事情,在印度的一輛重型車輛通過拉達克地區的一座橋梁的時候,把那座橋梁壓到垮塌了。而這所謂的「重型」車輛,其實也就只有三十噸的總重。而這其實就是印度道路建設的平均水平,所以,這位印度專家認為,摩託載具搭載多人,可以在一些路況不好的地方實現高機動的前進。
印度專家仔細分析了印度現在的道路狀況,除了承重水平一般般的橋梁以外,印度的很多公路都有些不太適應現代化的載具,甚至都還沒完成道路的硬化,車輛有事還要跟無處不在的「神牛」搶道,在這種情況下,大型車輛的效率確實還不如摩託快,所以印度這麼鍾情摩託,其實也是有背後的原因的。
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如何看待印度專家的看法的?你們覺得摩託車是不是真的更適合他們呢?請在評論區裡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吧。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麻煩點個讚支持一下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