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可以載入史冊的科幻電影

2020-12-14 飛揚愛影視

《星際穿越》基於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理論成果,而他的理論成果基本都在他的著作「黑洞與時間彎曲」一書中,本文的科學知識基本都是我在這本著作中看到總結的。 該片劇情將涉很多的科學概念,包括蟲洞、黑洞理論、相對論,萬有引力等等。

《星際空間》有兩個細節非常打動人。一是Endurance太空站到達木星後準備進入蟲洞,這個只在理論上存在的高維空間在銀幕上的視覺展示是球體而不是一個平面化的隧道洞口。在「進入」的鏡頭系列中,Endurance並非抽象地「嗖」一下沒入球體,而是緩步接近蟲洞,眼看球的體積越變越大,球形表面反射出宇宙裡無數遙遠星系的斑斕投影。太空站不斷接近,球體表面不斷擴張,變得巨大,充滿了Vmax巨幕,之後才是庫珀那個壯士赴死般的「我們進來了」。

相比宇宙的龐大的未知和蟲洞的無限細節,人類最先進的太空站是那麼渺小,尤其在Endurance到達未知星系之後飛向巨大的黑洞 "Gargantua",在明亮的黑洞輻射對比之下不過是一個幾乎可被忽略的小黑點。宇宙之壯闊,人之弱小卻無知無畏,這在視覺和心理上都無比震撼,充滿悲愴的詩意。二是庫珀和布蘭德博士在Endurance事故之後在高速旋轉中實現飛船和太空站的對接,事件演變的速度、剪輯的緊湊、配樂節奏的緊張度和細節展示的不厭其煩都讓人目不轉睛。我特別欣賞這一節裡大環境鏡頭和對接細節以及太空人們表情的反覆穿插剪接,簡直沒有一秒廢鏡頭,沒有一刻不看得人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的。

《星際穿越》的獨特性在於它要視覺展示的是人類不曾探索過的未知領域。在表現未知,缺乏參照系或評價標準時,對科學細節的精心度反映出的是創作者的誠意。儘管不是所有的細節都經得住推敲,但《星際穿越》中的以下元素為其硬科幻的地位打下了堅實基礎:

1.人類走向滅亡的設置——環境惡化的現實主義。

2.太空站的設計方案及旋轉產生人造重力

3.高維空 間在低維空間裡的投影形式

4.相對論對時空扭曲的猜想(包含極大的誇張,比如在外星一小時,人間已七年的情況下重力只有1.3G)

5.黑洞的外部視覺形態

6.黑洞潮汐力

7.黑洞內部的時空奇點的幻想

這其中蟲洞的球體展示在科幻電影中是裡程碑式的,將永載影史。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硬科幻迷必看的一部電影,砸牛頓的蘋果,是未來人嗎
    不可否認,近幾年我們被各種漫威,爆米花科幻電影轟炸式的侵襲,似乎我們關心的科幻太空是有滅霸和雷神的,是有一個響指就能滅掉半個地球的人存在的,這是何其的悲哀。對於《星際穿越》這部電影,身為科幻迷你可以說沒看過《2001漫遊太空》、《異次元駭客》這些經典科幻電影,但你絕不能說你沒看過《星際穿越》,沒看過它你就是一個偽科幻迷。電影講述在不久的未來,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地球資源枯竭,環境惡化,沙塵暴加劇,土地日益貧瘠。工業社會退化為農業社會。而這時候,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蟲洞,一個可以到更遙遠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機會。
  • 《流浪地球》一部不是最好科幻片卻足以載入世界電影史冊
    我們所熟知的有《阿凡達》、《星際穿越》、《星球大戰》系列等眾多經典。《流浪地球》與這些名作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在其上映期間我就已經在電影院領略過其精彩。不得不說它讓我看完不僅覺得是一部優秀的科幻片,而且心中一股自豪油然而生。中國終於能夠做出來跟好萊塢相差無幾的科幻大作,這對於我們這些科幻片愛好者簡直不能再幸福了。
  • 《星際穿越》:諾蘭對一部46年前科幻電影的「回答」
    近日著名導演諾蘭的經典之作《星際穿越》全國重映,這部首發於2014年,描述未來世界裡,人類探索太空的電影,是近年來世界影壇少有的科幻巨製。然而影片上映之後的幾年裡,許多科幻影迷喜歡討論影片中涉及到的有關「黑洞」、「蟲洞」、「時空穿越」、「五維空間」的影像是否足夠符合科學理論。
  • 《星際穿越》一部講述太空的科幻電影卻最像科學理論的紀錄片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電影是一部2014年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許多人看到這部電影的開頭就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但是為什麼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會高到9.2分呢?《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星際穿越》這部電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麥可·凱恩主演。
  • 同樣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比《星際穿越》差多少?
    說到「硬」科幻電影,在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後,中國影迷終於可以挺起腰杆了,而這部影片也憑藉46.68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為了國內電影史上的票房季軍。這部承載在中國幾代電影人的大片,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科幻電影。影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由郭帆執導。影片總投資超過3億人民幣,影片最具開創性的成就,是它開啟了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影片在題材上「硬」碰「硬」的時代。
  • 《星際穿越》:剝開科幻外衣 被親情的內核感動
    他的優秀不僅是拍攝了很多出色的電影,更在於打通了當代好萊塢作者電影與粉絲電影的邊界。既能在作品中保持作者的獨立性,又能吸引大量忠實粉絲,讓他的電影成為擁有極大受眾群的娛樂產品。尤其是「蝙蝠俠」系列的成功,讓很多影迷看到,娛樂電影也可以更有深度,人物也可以更立體。這是諾蘭為娛樂電影做的貢獻,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主線是什麼?
    有人說,看《星際穿越》看不懂,但是還想看為什麼?這或許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吧怎麼評價這部電影,還真不好說畢竟,每個人看到電影的感悟不一樣。但是,我想所有的觀影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一個認知點那就是,這是一部不錯的科幻電影值得一看電影的主線開頭的這個老婦人就是墨菲老年時候的樣子,墨菲是電影主人公的女兒。而電影講述的就是電影主人公在墨菲小的時候尋找幫助人類遷徙的方法,最終掉入黑洞進入五維空間從而幫助墨菲以及地球上的人成功星際遷移的故事。
  • 中國科幻能拍出下一部《星際穿越》嗎
    經典科幻電影重映票房打敗新片,專家熱議「科幻十條」出臺正當時中國科幻能拍出下一部《星際穿越》嗎■本報記者 鍾菡一部六年前的老片,其重映票房竟可以打敗奧斯卡獎加持的新片,這個看起來有些科幻的設定,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做到了。
  • 《星際穿越》影院重映:一部科幻電影,為何會讓你淚流滿面?
    其中,就有《星際穿越》。這是一部讓很多人刷過多次的電影。在當下全球知名的電影導演當中,克里斯多福·諾蘭是一個永遠無法忽視的存在。雖然,「大師」這樣的稱謂放在諾蘭身上還存在爭議,但他執導的電影作品中的確有不少堪稱「神作」。
  • 《星際穿越》:明明是科幻電影,卻禪味十足
    《星際穿越》是好萊塢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Johnathan James Nolan)執導的一部科幻電影,電影裡的每一個場景與想像,足夠天馬行空且震撼,卻都是基於科學理論的推斷。基於真實,但又如夢幻般絢麗。這部影片裡,故事的起因,是基於人類的生存危機。
  • 重溫《星際穿越》:一部能排進科幻電影前三的經典之作
    他之前執導的《敦刻爾克》、《盜夢空間》、《致命魔術》、《黑暗騎士》等電影,幾乎每一部都很出色,一般的導演要是能拍出一部類似的電影就能聲名大振。而諾蘭廣受歡迎的當屬那部科幻片------《星際穿越》。《星際穿越》在8月2號於中國內地重映後,票房也很不錯,曾一度將新片《1917》甩在身後。雖然《星際穿越》是2014年首映的,但是現在看來,影片的精彩仍然無與倫比,裡邊的畫面展現仍然具有極強的前瞻意義,讓人沉思良久。
  • 爛番茄評10年來科幻電影TOP50:《星際穿越》只能倒數
    爛番茄評10年來科幻電影TOP50:《星際穿越》只能倒數 時間:2020-01-06 16:31:43 來源:爛番茄
  •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8月2日國內重映 含IMAX版本
    7月24日消息,華納兄弟電影宣布,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將於8月2日在國內重新上映,此次重映包含了2D和IMAX版本。《星際穿越》於2014年11月12日中國內地上映,公映第一天內地報收票房3730萬元,當天票房稱冠,是導演諾蘭的作品在內地首日的最好表現。2015年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該片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 細說《星際穿越》:為什麼說這是諾蘭最好的電影
    而《星際穿越》的成功,不僅僅只是因為它是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更因為它還是一部充滿人性感悟的劇情片。作為一部科幻電影,擁有令人驚豔的鏡頭畫面和配樂的同時又不沉溺於情節邏輯,充滿情感與能量卻不顯得冗長沉悶。
  • 9.3分,6年來從未被超越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最近被朋友強烈安利了一部電影,還是科幻片,原本我對科幻片並不感冒,一看豆瓣評分,居然9.3分,趕緊去看看,應該不少小夥伴喜歡看科幻片啦,今天咱們就講講這部電影。《星際穿越》《星際穿越》上映於2014年,是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一部科幻冒險的電影,該影片是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
  • 硬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看不懂?你如果看了這篇,就都懂了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是一部硬科幻電影,硬科幻和軟科幻及玄幻電影有很大區別,硬科幻電影涉及到科學理論,是真正的科幻電影。也因為此,為了讓這部電影能夠深入淺出,讓我們普通觀眾都能夠看懂這些高深的科學理論,電影專門聘請了科學家基普.索恩擔任科學顧問,解決電影中涉及到的科學問題。本篇匯集了電影中涉及到的關鍵點,理解了這些關鍵點,就能輕易地理解電影中的情節。
  •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將於8月2日在國內重映 含了2D和IMAX版本
    7月24日消息,華納兄弟電影宣布,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將於8月2日在國內重新上映,此次重映包含了2D和IMAX版本。《星際穿越》於2014年11月12日中國內地上映,公映第一天內地報收票房3730萬元,當天票房稱冠,是導演諾蘭的作品在內地首日的最好表現。
  • 《星際穿越》的編劇竟是諾獎得主?想拍科幻電影要先過這一關
    「今年秋天我有幸遇到了好萊塢大片《星際穿越》的編劇之一,這位編劇竟然是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他告訴我他在參與拍電影前從來沒有想過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其知識一下子影響那麼多人,要做多少場報告才能影響到一千萬人,而這部電影光是在韓國就有超過一千萬人看。除了電影之外,這位科學家兼編劇還出了一本同名的書,借著電影的熱度在全球大賣,也引起了關於黑洞研究相關科學知識的熱議。」
  • 重溫《星際穿越》感官視效
    《星際穿越》在內地拿下了自疫情以來全球復工單區的最高(單片)票房。沒錯,這僅僅是一部復映電影。回到14年,《星際穿越》的討論熱度已經超過了同期任何電影,視野最宏偉,涉及科學和科幻構思最深入的影片。星際穿越獲得第87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 電影《星際穿越》中若干有趣的科學故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的科幻佳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近日重新上映。電影精彩自不必多說,電影裡諸多有趣、硬核的科學細節也值得反覆推敲,細細品味。一起來看看電影裡一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