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哈
學習一直都是我們從小就開始經歷的事情,從出生開始我們通過學習一點點有了自己的意識,慢慢地再到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
現在的每一個孩子基本上都是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上完初中之後可能就是同學們的一次分水嶺,有的同學順利進入高中,有的同學上了技校或者輟學打工。
而經過高中3年的學習以後,同學們會再次迎來一個分水嶺,高考也是決定著同學們人生軌跡的一次重大考試。
高考以後,有的同學成績優異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有的同學或發揮失常,或成績平平只能選擇一般的大學。
那不禁讓人想問一個問題,那就是同樣都是讀書12年,為啥有的人就能考上985大學,而有的學生就只能上專科呢?除了成績以外,還有什麼重要原因嗎?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不同,往往就決定了他們以後的人生軌跡不同,而且從多方面來看,他們之間的這幾點差距也很明顯。
同樣讀書,為啥有的能考上985,而有的卻只能念大專?
1、智商高低不一樣
智商這個事情真的就只是天賦的問題,父母的遺傳基因好,孩子的智商天賦就越高,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而且有的同學雖然看起來可能平平無奇,但就在學習這方面天賦卻是無人能比的,這樣的學生也被其他人稱之為「天才」,所以他們的成績自然就要好的多。
2、努力程度不一樣
這個也是網友們最想說的,有人就曾經說過「你睡了三年覺,打了三年架換來的大專,憑什麼要去跟人家辛苦三年,奮鬥三年換來的名校去比?」
事實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好好學習,卻還想一門心思地考上985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情,回報和付出是成正比的,如果不努力付出,那就必然不會有好的回報。
或許有的人會說,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但為什麼還只考上了大專呢?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捫心自問,是不是被自己的「假努力」的現象所蒙蔽了。
3、學校不一樣
高中學校和學校之間的差距也是很大的,不管是校內的學習環境還是師資水平或其他的,所以才會有重點、實驗學校和普通高中的差別。
師資力量強的學校,再加上同學們的學習氛圍濃厚,在這樣的環境中,就算有不想努力的同學,可能都會覺得慚愧,所以大家都會爭相學習,這樣考上名校的概率也就更大了。
4、家庭經濟不一樣
學生的成績如何,其實和家庭經濟條件還是有一定關係的,像現在的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輔導班之類的,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
而且家庭經濟較為困難的孩子,可能連上大學的機會都沒有,就已經到社會上打工賺錢養家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家庭經濟條件越好的家庭,也越重視孩子的各方面培養,就算孩子未來考不上985大學,他們未來的出路也是比普通人要好的。
所以,如果我們外界基礎差,然後自己還不努力的話,那也就只有考大專的份了,但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算外界條件再差,我們也一定能脫穎而出,考上自己理想大學的。
那為什麼大家都想考上985大學,名校和普通大學有哪些差距呢?
1、平臺資源不同
考上985大學以後你就會發現,不管是學校老師還是學校福利都不是那些普通大學能夠比擬的。
像很多985大學都是受到國家大力扶持的重點對象,而且還有985工程專項資金,每年的國家獎助學金、學校獎助學金也很豐厚。
而且他們學校的老師一般也都是比較有影響力的,這在我們的學習當中都是非常有利的。
2、就業選擇不同
現在的很多企業單位在招聘的時候都是有一定學歷要求的,越是好的單位,學歷要求也越高,所以985大學畢業的選擇會更多,而且薪資待遇也更好。
但普通大學畢業或者是三本、大專畢業的學生,在就業方面的壓力可就很大了,因為現在的就業形勢已經對普通大學生們越來越不利了。
3、深造壓力不同
有的同學們畢業後不想直接就業,想繼續學習深造的,好大學和普通大學的區別也是很明顯的。
好的大學裡「保研」名額也更多,同學們被保研的機會也更大,就算不能被保研,那在考研上也比普通大學生更有優勢。
所以,這也是很多人拼了命也想考上985的原因,不管出於哪一點985大學都要比普通大學更好,也更值得同學們努力。
今日話題:
你們還知道985和普通大學的哪些區別?歡迎來一起評論分享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