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醫生 戰在一線(一線抗疫群英譜)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2月6日晚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二院」)組建新一批醫療隊馳援湖北的集結號再次吹響後,各科室微信群裡,醫護人員再次挺身而出、踴躍請戰。

連夜收拾行囊,連夜整理裝備,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山二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許可慰以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總領隊、臨時黨總支書記的身份,率領131名勇士組成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緊急馳援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以下簡稱「協和西院」)。這次出徵,他帶上了醫院在重症、急救方面有豐富經驗的精兵強將,「新戰場是協和西院的重症病房,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獲勝。」許可慰說。

44歲的他是定居祖國大陸的第三代臺胞,其祖父上世紀初曾往返臺北、廈門兩地行醫。1992年,深受杏林薰陶的許可慰考入中山醫科大學(現已合併為中山大學)醫學系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從醫至今。

「同胞之間感同身受、共克時艱,這份情意令人感動。在大陸求學、工作的臺胞能夠感受到祖國大陸抗擊疫情的堅強決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和對臺胞健康福祉的真誠關心。」許可慰說。

如今,他率醫療團隊來到武漢投入抗疫最前線,持續奮戰已有半個多月。

「防護用品不達標準不入病房;防護培訓考核不過關不入病房;防護穿戴不合格不入病房;下班後各自隔離不串門」,是他制定的「四不」防護鐵紀。到達武漢後,許可慰利用一天時間緊鑼密鼓開展安全防護培訓,組織考核小組對每個隊員進行一一考核,對每一個防護細節都不放過。

醫療隊承擔一個病區的醫療、護理全部工作以及一個病區的護理工作,另外還有部分隊員參加到第三個病區的醫療工作。醫療隊接管的病區是緊急改造成的新重症病區,醫療設備仍很不齊備。

許可慰帶著隊員提前進入病區,與武漢協和醫院的職工並肩作戰,幫助病區籌集醫療器械。在隊員們的努力下,到達武漢的第二天,隊員們就完成了病房籌建工作,並連夜接收病人,至次日早晨病區收滿了50名病危、病重的患者。

對上對接資源渠道和接受指導檢查,對下是131人的衣食住行和統籌整個團隊的作戰方案。一天24小時,許可慰幾乎一刻也停不下來,每天休息時間不足5個小時。大家發現,電話裡他語速飛快,言簡意賅;酒店和醫院裡,他東奔西走,不知疲倦地快速在病區和會議室中穿梭。

為了解最前線工作情況,許可慰每天都要到病區查房,了解患者救治情況,掌握第一手的數據。每一位重症患者的病情進展情況,他都要帶著醫療隊核心成員討論研究,為每一位重症患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整個病區負責50名危重症患者,幾乎每天都組織針對高齡危重病患大搶救,最終把患者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我們希望這個記錄可以一直保持下去。在這裡沒有『放棄』二字,我們會全力以赴,力求讓每一位患者都儘快康復。」許可慰說。

在病房裡,許可慰看到一些患者缺少家屬陪伴,營養也跟不上,他提議將醫院寄給醫療隊的營養品「勻」給醫療隊接管的兩個病區,由護理人員安排給患者補充營養。截至2月20日,許可慰帶隊接手的病區,已有6名患者治癒出院,另有5位患者治療後好轉,轉去輕症院區。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發布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王鵬)中宣部宣教局、全國婦聯宣傳部、國家衛健委直屬機關黨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局7日通過人民網、中國婦女網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  此次發布的「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共20人。有6位湖北抗疫一線女醫務人員,她們是:生前任湖北省武漢市協和江北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夏思思;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護士郭琴;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救科護士長何雯;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葉黎文;武漢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範湖分院醫生甘如意;武漢市漢口醫院呼吸內科主任蔡志芳。
  • 一線抗疫群英譜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其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徐迪雄、毛青、李琦、楊仕明、曹國強、任小寶、陳萍……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刊出的「一線抗疫群英譜」專欄文章《「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 防汛救災一線群英譜丨「迷彩綠」堅守大堤戰洪魔
    防汛救災一線群英譜丨「迷彩綠」堅守大堤戰洪魔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張佳璐 習鵬飛等責任編輯:李晶2020-09-06 10:09> 「迷彩綠」堅守大堤戰洪魔
  • 四部門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附名單)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今天(7日)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向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巾幗英雄致敬。此次發布的「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共20人。
  • 四部門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附視頻+名單)
    7日,中宣部宣教局、全國婦聯宣傳部、國家衛健委直屬機關黨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局通過人民網、中國婦女網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
  • 「一線抗疫群英譜」甘肅省人民醫院戰「疫」100天紀實
    【一線抗疫群英譜】為「甘肅答卷」貢獻省醫力量——甘肅省人民醫院戰「疫」100天紀實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秦娜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據統計,截至4月30日,省人民醫院共500餘名醫護人員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其中一線醫護人員164人,預檢分診累計篩查近90萬人次,發熱門診就診共2474人次,留觀43人次。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救治。疫情期間,「每天踩著月光回家」成了省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劉華的日常。
  • 四部門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附20人名單)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7日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向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巾幗英雄致敬。此次發布的「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共20人。她們是:1、夏思思 原湖北省武漢市協和江北醫院醫生(已逝)
  •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謝渭芬:臨床一線的「多面手」
    臨床一線「多面手」  ——記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消化內科專家謝渭芬  解放軍報記者 陳國全 特約記者 孫國強 邱志方  3月17日,謝渭芬擔任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三科主任已有一個來月。
  • 防汛救災一線群英譜丨衝鋒在前的抗洪搶險醫療隊員王慧慧
    防汛救災一線群英譜丨衝鋒在前的抗洪搶險醫療隊員王慧慧來源:解放軍報作者:程鵬宇 李永飛責任編輯:李晶2020-09-27 10:20那些日子,醫療隊員們夜以繼日奔忙在抗洪一線,他們既拎藥包也扛沙包,與年輕戰士組隊裝填沙袋。王慧慧結束任務回到臨時駐地,經常來不及休息就忙著清查補充藥品、為官兵填寫健康檔案。受領任務前,王慧慧正在家陪伴即將中考的女兒。接到醫院緊急集合的通知,她沒來得及向女兒解釋便趕赴醫院,隨醫療隊馳援鄱陽湖抗洪一線。車上,王慧慧向女兒致電道歉,原本約定好陪女兒中考的她,只能爽約了。
  • 我是急診人 要到一線去(一線抗疫群英譜)
    「我參加過很多傳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SARS、H1N1、H7N9、甲流,我想我到武漢一線去的話,這些經驗會有幫助。」接到通知當天,葉勇還在玉溪一線會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交接完手頭的工作立即奔赴機場。  怎樣堅持中西醫結合,不斷優化診療方案?到達武漢的一周時間裡,葉勇承擔了武漢市第三醫院、第七醫院及武漢市紫荊醫院重症、危重症患者的中西醫協同救治工作。
  • 一線抗疫群英譜 譚慶年:南嶽景區「黨旗紅」
    詳細內容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南嶽區南嶽鎮黨委書記譚慶年帶頭堅守在一線,以最實的措施、最硬的作風,做到守土有責、為民負責、履職盡責,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 (一線抗疫群英譜)——記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
    在疫情防控一線,鮮紅的黨旗軍旗高高飄揚,白衣戰士們爭分奪秒救治患者,體現著人民軍隊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展現著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擔當,書寫著人民子弟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除夕夜,軍內某醫院呼吸內科醫護人員在給醫院黨委的請戰書上,摁下29個紅手印。
  • 「一線抗疫群英譜」你的微笑被遮蓋,但依然溫暖?記甘肅省中醫院...
    【一線抗疫群英譜】你的微笑被遮蓋,但依然溫暖——記甘肅省中醫院護理培訓科副主任護師唐銳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3月中旬的這個周末雖未謀面,但電話中可以聽得出,這位有著27年護理工作經歷的「老兵」,是一位在護理一線「戰場」上膽大又心細,善打硬仗的多面手護士長。大年初一,正在單位值班的唐銳,聽到了我省要組建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作為甘肅省中醫院護理培訓科副主任,副主任護師的她,幾乎沒有猶豫,主動請戰:讓我去!
  • 堅守深圳抗疫一線的「候鳥」醫生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深圳抗疫一線,有一群特殊的「候鳥」醫生,他們放下自己在香港的家,選擇逆行而上,在深圳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他們就是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港籍醫生團隊。他們是香港人,也是深圳人,為了守衛深圳的抗疫防線,無私付出。
  • 「一線抗疫群英譜」「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軍隊的醫生、護士,首先是戰士!」幽默詼諧的火神山醫院感染七科一病區副主任謝華說:「我們是革命一塊磚,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這支隊伍裡,有「60後」也有「00後」;有剛入伍一年多的戰士,也有即將退休退役的老兵。
  •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王輝:愛心點燃希望
    兩個多月來,從漢口醫院轉戰火神山醫院,王輝一直戰鬥在抗疫一線。   病房救治患者的緊張與忙碌、送別出院患者時的歡笑與感動……談起這60多天的戰「疫」經歷,王輝感慨不已。   20多天前,患者老楊從其他醫院轉到火神山醫院時,情緒十分低落。王輝與老楊交流談心:「我們只有並肩戰鬥才能打敗病毒!」在王輝的開導下,老楊不僅積極配合治療,還主動報名試驗新的治療方案。
  • 當祖國需要之時,衝鋒在前(一線抗疫群英譜)
    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  正奮戰在武漢一線的孫雪迪是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骨科中心護士。  接到醫院緊急通知,全院各科室集結志願者趕赴武漢一線時,已是晚上10時,雪迪4歲的兒子剛剛入睡。她披上衣服走出房間,拿起電話壓低聲音對護士長說:「我去,讓我去吧!
  • (一線抗疫群英譜)當那一天真的來臨——聯勤保障部隊抗擊新冠肺炎...
    舒純、王歡,這兩名已返家休假的中部戰區總醫院護士,分別從江西、吉林「逆行」返程,歷經18個小時終抵武漢抗疫一線。洪原城,這名曾奔赴小湯山抗擊「非典」的老隊員,寫下請戰血書「國是我的國,命是國的命」,從福建奔赴火神山醫院。
  • 廊坊抗疫群英譜|「去疫情一線 是醫生職責」
    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是職責所在,一線工作會把你鍛鍊得更堅韌!」這是靳靜支援市三院的第10天,她每日24小時待命,只要需要,第一時間為患者做超聲檢查。2月13日,市人民醫院超聲一科接到醫院醫務部緊急通知,要求超聲科派出一名優秀超聲醫師支援疫情防控一線,下午兩點出發。時間緊迫,正在為一名患兒做檢查的靳靜沒有猶豫,忘記了自己剛做完手術不久的身體,主動請纓。
  • 三峽抗疫群英譜|甘被「禁足」的大丈夫:羅浩然
    為大力弘揚先進典型,用榜樣的力量溫暖人鼓舞人啟迪人,經集團黨組批准,黨組宣傳部會同三峽傳媒公司,在湖北能源、長江電力、三峽建設管理公司、長江環保集團等單位的積極配合下,挑選出了堅守抗疫一線的9名先進個人和9個先進集體,並開設「 三峽抗疫群英譜  」專欄,講述他們的感人事跡。這些先進典型,是三峽人的縮影,是三峽精神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