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恐龍和史前的海怪居然生的是「軟蛋」

2021-01-11 知新了了
藝術家的重建圖顯示了一隻滄龍媽媽在海底存放一隻軟殼蛋。

科學家新的研究發現,早期恐龍下的蛋是軟殼的,而巨型海洋爬行動物滄龍也是如此,產下的蛋都是體積巨大的軟殼蛋。

我們都知道,鳥類和鱷魚產的蛋殼堅硬且高度鈣化,而大多數蜥蜴、蛇和海龜產的蛋則柔軟且堅韌的。最早出現的是軟殼蛋,但古生物學家一直在努力,想弄清楚軟殼到硬殼的進化過程。你可能也會猜到,軟殼蛋很難保存,所以在化石記錄中留存的很少。

令人高興的是,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兩篇論文為研究軟殼蛋的進化提供了新的線索,這是由於科學家發現了一些相當不同尋常的化石。

一堆原角龍蛋和胚胎的化石。

第一篇論文,由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馬克·諾雷爾與他人共同撰寫,挑戰了恐龍和現代鳥類一樣產下硬殼蛋的傳統假設。

古生物學家馬克·諾雷爾解釋說:「人們一直認為恐龍的祖先蛋是硬殼的。在過去的20年裡,我們在世界各地發現了恐龍蛋。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們只代表了三種類型 —— 獸腳類恐龍,包括現代鳥類,像鴨嘴龍這樣的高級鴨嘴龍,以及高級蜥腳類恐龍,長頸恐龍。與此同時,我們還發現了數千具角龍骨骼殘骸,但幾乎沒有發現它們的蛋。那麼,為什麼它們的蛋沒有保存下來呢?我猜(我們最終通過這項研究證明)它們是軟殼的。」

在這項研究中,諾雷爾和他的同事們研究了原角龍和麝龍的蛋化石,這兩種恐龍都是四條腿的食草恐龍。原角龍的體型不及綿羊,生活在7500萬至7100萬年前的蒙古,而長頸長尾的蜥腳類動物麝龍則生活在2.27億至2.08億年前的阿根廷。

六個幾乎完整的原角龍胚胎的骨骼化石遺骸。

在科學家收集的十幾個蛋的旁邊發現了一具原角龍骨架,其中包括仍處於妊娠狀態的胚胎殘骸。唯一的麝龍蛋也含有一個胚胎。對這些蛋化石的化學分析,以及對海龜、鳥類和鱷魚等動物蛋殼的比較研究表明,這些蛋是「非生物礦化」的,這意味著在石化之前它們是堅韌而柔軟的。

然後,研究人員將這些恐龍蛋與其他112個已經滅絕,以及還健在的恐龍親戚的蛋進行了比較,從而建立了一個進化家譜。通過追蹤中生代蛋殼的發育過程,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硬殼鈣化的蛋在恐龍身上至少獨立進化了三次,是從產軟殼蛋的動物進化而來的。

滄龍蛋化石

古生物學家告訴我們,根據他們的研究,現在可以說,最早的始祖龍--包括恐龍、鱷魚和翼龍--都有軟蛋。到目前為止,人們還停留在利用現存的鱷魚和鳥類,來了解恐龍。

研究人員說,這些軟殼蛋很可能埋在潮溼的土壤或沙子裡,用腐爛的植物來保持溫暖,類似於現代爬行動物使用的策略。

展望未來,其他科學家應該對這些標本進行補充分析,以肯定研究人員使用的新方法,並排除化石過程中產生的人工製品。

這是在南極洲發現的軟殼蛋化石,歸屬於南極洲石龍蛋。

第二項研究,是由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古生物學家朱莉婭·克拉克與人合著。她描述了一種來自南極的巨大的軟殼蛋。這枚蛋被發現時幾乎完好無損,但已經摺疊,有足球大小。奇怪的是,已知的唯一能產更大蛋的動物是已經滅絕的馬達加斯加象鳥,它在一萬年前被人類捕食而滅絕。

2011年,智利科學家在白堊紀晚期的海洋沉積物中發現了這個蛋化石,距今6600萬年前。它長11.4英寸,寬7.9英寸(29釐米x20釐米)。古生物學家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塊化石,直到克拉克確認它是一個蛋。

藝術家對一隻從蛋中孵化出來的小滄龍的詮釋。

朱莉婭·克拉克表示,這是極其罕見的。在大小和結構上,以前從未發現過這樣的蛋。這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軟殼蛋。南極沒有發現任何蛋殼。軟殼雞蛋能長得這麼大,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對化石的分析顯示,化石的外殼很薄,沒有結晶的外層結構,也就是蛋礦化部分的結構部分。它的結構讓人想起現代蛇類和蜥蜴所產的透明、快速孵化的蛋。這些特徵,連同它的尺寸,都指向卵胎生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下,退化的卵在母體內發育,並在產下後立即孵化。

這枚蛋被歸入了南極洲的遺蹟化石,但對這枚蛋負有責任的確切物種尚不清楚;這是一隻孵化的蛋,所以沒有它以前居住者的跡象。也就是說,這個蛋的大小與巨型海洋爬行動物滄龍的骨骼遺骸一致。這是一個重要的推論,因為科學家不能確定這種海洋生物是否產卵。重要的是,發現這枚蛋的沉積物中還含有滄龍化石,這進一步證明了這一說法。

圖中顯示了產卵過程,嬰兒從蛋中出來,以及一張空蛋石化後的圖像。

重要的是,研究人員認為這個蛋不太可能來自恐龍,他們認為:

在南極洲還沒有發現身體大小足以產蛋的恐龍。所有已知的恐龍蛋的大小都接近新蛋的大小,都有堅硬的和更厚的外殼。所有報導的恐龍軟殼蛋都要小得多。恐龍在陸地上產卵,而海洋爬行動物在水中繁殖。如果這是來自南極洲的一隻巨大的未知恐龍,那麼在從陸地到海洋的航行中,它需要保持完好無損。這個蛋幾乎完整,而且非常薄,這與前往海底的短途航行更加吻合。

至於母滄龍會在哪裡下蛋,誰也說不準,但作者提出了兩種可能:要麼是在開放水域(類似現代海蛇),要麼是在海灘上。考慮到這些龐然大物的規模,後一種情況似乎有些牽強。然而,作者表示,「不能排除他們把尾巴推到岸邊的想法,因為從來沒有發現過這樣的東西。」

這些新的研究正引起了人們對軟殼蛋在羊膜動物進化中的重要性的關注。羊膜動物是指能夠在陸地上產卵或將受精卵保留在母親子宮內的動物。儘管如此,硬殼蛋的出現仍是一個主要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因為它們優越的保護能力導致了更大的繁殖成功,以及羊膜支系的進一步多樣化和傳播。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18米史前噬人鯊,《巨齒鯊2》沒有等來,等來一部《海怪潛行》
    這是一個網站,在網站裡面會有各種VR視頻,交互小遊戲、以及知識普及中心、遊覽中心和購物中心,被標榜為「從未有過的視覺娛樂體驗」,說白了,就像是一個虛擬的水族館,而這個水族館中,全都是關於一些海怪的項目,也就是說其中可能會有虛擬的巨齒鯊展館、滄龍展館之類的,會有一些關於這些海怪的VR觀賞中心或者互動小遊戲,比如跟著巨齒鯊遊蕩史前海洋之類的。
  • 《全球火力》(隕落世界)再現史前巨獸 五大恐龍曝光
    由國內知名遊戲工作室Zeus Game自主研發的地球末日生存題材手遊《全球火力》(隕落世界)今日再度曝光重要內容,公開了遊戲中當前可供馴養、騎乘的五大恐龍種類,分別為食肉類恐龍美頜龍、迅猛龍以及食草類恐龍甲龍、三角龍和劍龍,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史前巨獸的精美原畫吧。
  • 可怕的史前動物們,最大的有8層樓高,恐龍都只是它的「零食」
    在遙遠的年代,生活著一群大傢伙,他們比人類更早出現,這些動物們的戰鬥力都極強,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些龐大的史前動物吧。一.史前巨魚這可不是一條「乖乖」魚,它的實力可不容小覷,史前巨魚的身體可達10米長,可輕鬆撕裂一條鯊魚,它們生活在4億年前的海洋,可以說已經統治了海洋領域,科學家們認為,它有可能就是第一個百獸之王。
  • 史前生物驚現卡卡山谷,《超級車車隊》為何有恐龍?
    說起恐龍,有人可能見過恐龍化石,有人可能看過《侏羅紀公園》的電影,有人或許只在書上見過。這一曾真實於地球上存在過的生物,如今卻與我們那麼的遙遠。那些存在於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龐然大物,早已於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
  • 史前「海怪」被打撈出水,在丹麥皇家旗艦沉船中埋藏500年
    考古學家們在這艘船的古船體的淤泥中發現了一個桶,裡面裝著一具長2米的疑似古代海怪的骨架。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這隻海怪的遺體進行了DNA分析,他們宣布,這具遺體來自一種大西洋鱘魚。看來漢斯國王是想通過向斯騰·斯圖爾展示這條大魚的權力和威嚴,但是這條「格裡布順登」著火沉了下去,還帶走了在波羅的海海底保存了500多年的怪物骨架。
  • 史前爭霸 金剛大猩猩大戰恐龍家族 門票免費送啦
    史前巨獸---金剛將首次登陸崑山巴城,還有尖端科技量身打造的恐龍軍團一起上演,還原史前侏羅紀時代。4月11日—4月19日時空機器將把我們帶到史前世紀,把恐龍家族帶到您的面前,您可以聆聽他們的低吟,觸碰他們的肌膚,仰望他們的身姿。
  • 模擬經營《史前王國》登陸Steam綠光 養恐龍開公園
    最近,由獨立廠商ShadowRavenStudios打造,名為《史前王國(PrehistoricKingdom)》的一款遊戲登上了Steam青睞之光,而在本作中玩家所飼養的可不是普通的動物,它們都是已經滅絕的史前爬行動物——恐龍。
  • 十大可怕的史前生物,恐龍根本排不上號
    大約1.35億年前,恐龍是無可爭議的地球統治者。如果不是因為大約6500萬年前彗星撞擊地球引發災難,恐龍可能今天仍然存在。然而,我們的星球存在的時間遠遠超過恐龍統治的時間,自然界也非常善於製造除恐龍之外的巨型生物,恐龍並不是史前唯一的可怕動物。
  • 你喜歡恐龍嗎?為何不選擇《恐龍百科全書》呢?
    你喜歡恐龍?這種大型的史前生物不想了解一下?其實大家可能和我一樣,最早的恐龍映像來源於兩個部分,遊樂園和電視,記得小時候有個頻道老是播有關恐龍的東西,當時的我就認為這種生物充滿著呆萌和強大。三角龍你會在想,史前動物生存的環境是啥樣的,和現在又有什麼不同?
  •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它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有一種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地球上生命體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順利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地球環境的變化導致很多的生物從地球上滅絕。在6500萬年前一場全球性災難的到來,讓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恐龍滅絕,一直到450萬年前才出現了人類。
  • 恐龍來啦!恆大金碧天下生態皇家園林驚現史前恐龍群
    在家裡悶了這麼久,是時候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讓快要發黴的心情和自然來個約會了!去哪好呢?不如周末跟隨好天氣來金碧天下吧!園區內各種史前巨型恐龍霸氣重現,帶您穿越到侏羅紀時代,一起來探索史前霸主的奧秘吧!同時,周末還有
  • 史前十六大海洋巨獸,他們才是真正的海怪!
    雖然它的歷史很短(從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出現並且迅速繁衍,隨後和恐龍一起滅絕),但卻一路乘風破浪,把比它歷史早遠得多的上龍類趕盡殺絕,是海陸兩棲動物。 鄧氏魚是最大的史前盾皮魚,它的頭部和魚身兩側被鉸接盾片覆蓋著,它們沒有牙齒,而是兩排鋒利的骨片,形成喙狀結構。
  • 它被稱為史前巨獸,比恐龍還要「恐怖」,為何能存活至今?
    人類還未誕生之前,地球上被各種巨大的生物所霸佔,像恐龍、鱷魚、鯊魚等等,陸地有恐龍,空中有飛龍,海洋中有鯊魚,它們憑藉自身優勢在地球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甚至當時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它們抗衡,像恐龍在地球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是它的天敵,除了恐龍以外還有一種史前怪獸叫做鱷魚,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鱷魚能夠戰勝恐龍,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呢?
  • 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恐龍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小可健談,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恐龍。北票龍北票龍是一種長有羽毛的肉食性恐龍,是在遼寧省的北票市發現的因此命名為北票龍,在不知道這種恐龍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所以可以說是北票龍提高了北票市的知名度。
  • 《侏羅紀戰爭》:再現驚心動魄的史前恐龍大戰
    獨特的視角,加上炫目的動畫特效,將為您呈現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史前恐龍大戰。喜歡此類紀錄片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 恐龍戰爭:誰是獵物,誰是獵手為保護尚未成年的孩子,一隻雌性瑪君龍與它的同類陷入鏖戰;而戰鬥結束後,它為何會將小瑪君龍的屍骨殘忍吞食?暴龍本是捕獵的高手,又是何等兇殘的對手將它連骨頭都擊得粉碎?
  • 《殺出侏羅紀》熱映,王婉中首次大戰史前恐龍又美又颯
    3月6日,中國首部恐龍題材網絡電影《殺出侏羅紀》在騰訊視頻獨播。因飾演熱播劇《開封府》「周兒」一角被觀眾稱為「國民白月光」的王婉中,此次出演女一號「生物學學者」周芳蕊,又美又颯,帶領科考隊勇闖幽靈島,大戰史前恐龍。
  • 科學家在雞的身上找到恐龍遺留的痕跡,將能證實雞是恐龍的後代
    白堊紀時期的恐龍在經歷了一場大爆炸之後就滅絕了,留下來的只有琥珀和化石。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講,未能親眼見到這一史前超大生物,實在是一大憾事。但最近科學家們的一些研究,似乎可以讓滅絕的恐龍再現。部分古生物學家計劃在恐龍的骨骼中提取出DNA來復活恐龍。
  • 安利一款恐龍版本的《部落衝突》,手遊《我的恐龍》再現史前戰爭
    玩過《部落衝突》的玩家都知道,這是一款經典的策略戰爭遊戲,主要玩法是組建好自己的部落,並發揮智慧和謀略擴張部落,直到你的部落從數百萬玩家中脫穎而出,獨霸天下!而今天給大家安利一款恐龍版本的《部落衝突》——《我的恐龍》,同樣是GVG部落戰卻能兼備其他不同的玩法,再現一場驚心動魄的史前恐龍大戰!
  • 科學家南極發現神奇化石,9年研究確定,竟然是史前滄龍的軟蛋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恐龍的蛋應該是硬殼的,這一點從它們的近親鳥類和鱷魚的身上就能體現出來。而在南極大陸發現的這顆「化石蛋」明顯的是軟殼的蛋,同時科學家通過顯微鏡對化石外層進行研究,發現了很多層薄膜,這一點上也證明了這個化石是「軟殼蛋」的猜想,同時通過地質層以及一些常規探測方法確定這個化石蛋來自於6600萬年前。
  • 史前巨獸泰坦巨蟒,世界上最大的蛇,可以和恐龍一較高下
    關於森蚺的長度,存在很多謠言和視頻。很多人說看過超過15米,甚至超過18米的,這些都是一些可信度不高的說法,目前有記錄的是一條生活在哥倫比亞的蛇。 這條蛇經過測量,體長7.49米,體重約為136-181公斤,如此體型吞下一隻鱷魚絕對不是問題。可惜的是,它在攻擊視頻記錄者時,被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