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花東線火車票難求 馬英九訪花蓮未見抗議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臺鐵花東線火車票難求 馬英九訪花蓮未見抗議

    馬英九(中)23日上午參加國民黨婦女部主辦的活動,暢談分享哲學。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有臺灣媒體日前預言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赴花蓮參加國民黨「紮根項目」活動,將因「火車一票難求引發地方反彈」,但馬英九「安全過關」,未見抗議民眾,黨座談也沒有炮火四射。

  日前蘇花公路坍方,導致花蓮聯外道路受到嚴重衝擊,花東線鐵路一票難求。「交通部長」毛治國日前搭火車赴花蓮視察,縣長傅昆萁還帶頭向當局表達不滿,甚至公開要求馬英九兌現承諾,解決花蓮人買不到火車票的困境。所以馬英九訪花蓮,據臺灣媒體預判,民眾恐當面向馬「要車票」。

  但據「中央社」報導,原本傳出可能有民眾要來抗議,警方調派警力到場戒備,但一直未見抗議民眾出現。

  據「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高揚升轉述,與會人士提問態度相當平和,所提出的問題不多也不尖銳,馬英九還頗感到訝異,頻頻敦促大家發問。

  馬英九說,他一直以來對花東地區非常關心,自馬一上任以來就積極規劃各項建設,包括即將在明年動工的蘇花公路改善計劃,預計在2016年可以竣工。同時也添購了新的傾斜式列車「普悠瑪號」,在明年春節就開始使用,能夠增加6000人運量,應該可以舒緩大家對於火車票的需求。

  毛治國也說,明年添購的多列普悠瑪號列車將陸續上路,花蓮火車票一票難求的情形將在明年底能夠完全解決。

  馬英九強調,從2008年他上任到2017年,花東鐵、公路建設預算已編列了2187億(新臺幣,下同),其中公路編列了992億、鐵路編列了1195億,已經執行中的有1279億。他表示,跟民進黨執政時相比,當局每年對於各地方提供各項建設經費補助和統籌款平均成長39%。

  馬英九舉例說,以交通運輸來講,這2千多億預算除以花蓮縣的人口,平均每人每年達2.3萬元,西部地區每人每年則為4800元,東部地區是西部地區的5倍,東部地區跟西部地區相較交通運輸遠遠落後,現在是要彌補過去十幾年來建設的不足。

  馬英九表示,如果不是國民黨執政,怎麼會有蘇花改、花東建設條例、開放大陸觀光包機直飛花蓮?這些都是國民黨重返執政後才開始做的。

  馬英九保證,花東地區是當局建設的重點之一,將來在普悠瑪號全部136輛電車到位之後,從臺北到花蓮最南端的富裡只要3個半小時,蘇澳到崇德只要70分鐘,未來花東地區的交通絕對會更便利。

相關焦點

  • 馬英九花蓮過夜遇地震 輕鬆回應:睡得比在臺北好
    馬英九精神奕奕地說,昨晚睡得相當好。(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3月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花蓮地震後觀光受重創,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昨天(3日)展開花蓮「2日遊」,昨天下午因有重要私人事情,突北返臺北,但晚間又再返回花蓮過夜。
  • 一句話讓馬英九耿耿於懷 連續10年探望花蓮王媽媽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2009年「九合一」大選,資深媒體人王尚智在部落格撰文「我媽說,對馬英九沒感覺了」,當時馬英九看到後耿耿於懷,希望能找回深藍選民的熱情,來年選後趁著到花蓮
  • 傅崐萁選前「臨門一腳」 馬英九保住花蓮江山
    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保住花蓮江山,地方人士認為縣長傅崐萁選前的「臨門一腳」是關鍵;傅崐萁在選前最後一星期從「挺宋」更積極「保馬」。他不斷強調說,「票投馬英九,政黨票支持宋楚瑜」,最後成功保馬,也讓親民黨跨過政黨票門檻。
  • 開放境外學生返臺獨漏陸生,馬英九呼籲全臺大學校長抗議蔡英文
    【環球網報導 趙友平】針對民進黨當局最近全面開放境外學生返臺就學,卻獨漏大陸學生,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13日)上午在臉書發文,對民進黨當局這種歧視性的做法感到失望與憂心,他呼籲全臺大學校院的校院長一起站出來抗議。
  • 臺灣地區運動會開幕 馬英九又遭「丟鞋」抗議
    10月19日晚,2013年臺灣地區運動會開幕典禮在臺北小巨蛋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出席開幕典禮並致辭。現場突然有民眾向馬英九丟鞋抗議,驚起一陣波瀾。而當天上午,馬英九車隊在基隆海洋大學門口也遭遇丟鞋。2013年臺灣地區運動會19日在臺北小巨蛋點燃戰火。
  • 帶著寶寶去旅行—花蓮墾丁篇
    萬能的某寶上有臺北火車票代理可以幫你搞定。臺北火車站的臺鐵購票窗口,並沒有大陸火車站的大排長隊臺北火車站是一棟臺鐵高鐵和捷運三鐵共構的地下車站,本身也是頗具年代感的建築,雖然作為全臺灣最大的交通樞紐,每日利用車站轉乘的旅客約50萬人次,卻沒有人潮湧動混亂不堪的場面(原諒我對火車站的映像一直停留在髒亂差的階段,絕對是不宜久留之地),在這裡 我們居然瞎逛了一個多小時。
  • 【A018】童遊路線:和孩子一起感受不一樣的臺灣(六)坐台鐵到花蓮
    古老的火車經歷歲月的洗禮,見證過多少旅人的故事和悲喜。只有走出門,真真切切地經過每一寸土地,地理才會鮮活起來,不再是教科書上的枯燥名詞。從臺東到花蓮的這段鐵路成為臺東線,臺東線一路伴行花東縱谷,視野開闊,四季美景盡攬,是臺灣最美鐵路,更是鐵道迷心中的聖地。鹿野是臺東線的第三個車站。
  • 馬英九訪香港要求難住蔡英文:放不放行都成問題
    臺灣前領導人馬英九提出15日訪問香港的計劃,如何處理馬英九的出境申請,連日來折磨新上臺的蔡英文當局,隨著時間一天天臨近,這種壓力與日俱增。尤其在兩岸關係極其微妙的當下。  7日,臺「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對馬英九的申請,「府方」尚未完成評估,任何可能性都存在,「府方」沒有既定立場或傾向。
  • 臺灣花蓮自駕二日旅,這次假期就從花蓮開始吧!
    導語:臺灣花蓮自駕二日旅,這次假期就從花蓮開始吧!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旅行,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風景。今年,我又開車重訪花蓮,規劃了兩天一夜的花蓮小旅行。搭普悠瑪去花蓮!
  • 馬英九下午將登彭佳嶼 宣示釣魚島主權
    臺灣在保釣問題上的尷尬地位,讓觀眾更期待這場前戲之後,臺當局會如何應對內地與臺灣及日臺關係問題。馬英九今日首度訪視彭佳嶼,媒體記者搭乘海巡艦艇「和星101號」隨行採訪。「保釣運動」始於1971年,而馬英九正是第一代組織者和參與者。「保釣運動」緣於1970年8月12日美國駐日本使館的一個聲明,該聲明稱美國政府準備在一年之後將釣魚島與琉球一併交還日本。此事迅速引起美國華僑以及在美中國留學生的極大憤慨,第一次「保釣運動」由此興起。當時還是臺灣大學學生的馬英九,恰好正在參加臺灣學生領袖訪美活動,很快參與了保釣活動並將這種運動帶回臺灣。
  • 島內大佬齊出,馬英九已有行動
    近日,臺當局執意引進「萊豬」在島內引發巨大爭議,惱羞成怒的臺當局又將魔爪伸到了中天新聞臺,勒令中天立刻關臺!終於,蔡英文一招捅了「馬蜂窩」!島內大佬齊出,馬英九已有行動!據海峽導報12月14日報導,不滿蔡當局明年進口含瘦肉精美豬及中天新聞臺關臺,國民黨前民意代表沈智慧12日起響應接力靜坐抗議到場「絕食抗議」。沈智慧14日一早神情稍顯憔悴地坐在帳篷前,一旁的字版寫著「沈智慧已絕食47小時」。而國民黨花蓮縣長徐榛蔚、雲林縣長張麗善日前都有抽空前來探望。
  • 「花蓮王」傅崐萁黨籍案成藍營「照妖鏡」
    眼下,臺灣島內一波政客正忙著「箍鐵桶」般的「民粹戰疫」,受2020臺灣「大選」重創、欲振乏力的國民黨,竟也以「縛手縛腳」之姿陷入一場內部論爭——論爭的矛頭,被指是臺立法機構無黨籍民代傅崐萁。傅崐萁 資料圖傅崐萁希望恢復國民黨黨籍案,因為馬英九系統金溥聰、徐巧芯等開記者會出面力阻而告中止。過程中,國民黨考紀會主委魏平政辭職,原訂於18日國民黨「中常會」以「無重大事項討論」為由停開。有分析指出,這都是源於傅崐萁與國民黨花蓮地方黨部及馬英九系統的恩怨導致的。
  • 花蓮一大樓因地震成危樓 居民不滿不拆拉布條抗議
    花蓮強震造成花蓮市4棟大樓傾塌,還造成舊遠東百貨大樓,騎樓梁柱鋼筋爆柱、磁磚剝落,經結構技師評估後張貼 「紅色危險」標誌,居民不滿遠百一再拖延,遲遲不肯處理,居民與裡長前往拉布條抗議,號召抵制,怒嗆 「不拆舊遠百,不進新遠百!」
  • 蔡英文吹噓克拉奇「訪臺」成果豐碩,馬英九:沒看到任何實質談判
    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19日結束訪臺行程,蔡英文20日吹噓其此行「收穫豐碩」,不過臺媒還原了克拉奇在臺期間,臺行政機構副職負責人沈榮津、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和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等人,魚貫進入克拉奇下榻的酒店拜會。
  • 馬英九呼籲:抗議蔡英文
    為了限制人員的流動,臺灣一度禁止非臺籍學生返臺就學。據相關媒體報導,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近日臺灣方面已經全面開放境外學生返臺學習,令人不能理解的是,返臺學生的許可名單內竟無大陸學生。蔡英文開放境外學生返臺,唯獨漏了大陸學生據了解這是民進黨當局有意所為。
  • 臺灣花蓮縣長傅崐萁:歡迎"際瓦姐姐回到花蓮"
    陳際瓦向花蓮贈送其手書的「桂花飄香」書法作品。孫潔攝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際瓦會見花蓮縣長傅崐萁。孫潔攝中新網花蓮7月24日電(記者 黃少華 孫潔)飛機降落臺灣花蓮機場時,比31度氣溫更加熾熱的,是花蓮縣長傅崐萁所率民眾等候在機場的熱情。他們迎接的是率領千人經貿文化代表團參訪臺灣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際瓦,這是她繼2010年訪臺後再度來到花蓮,也是廣西連續第四年率團赴臺的高官。
  • 臺美經濟對話、美神秘高官訪臺皆是作秀?唯有「秋鬥」動真格
    不過,對美「海軍情報高官」一說,臺灣外事部門的澄清沒有具體提及,而臺防務部門則表示未獲相關訊息。 這就奇怪了,難不成美國的這架飛機閒著沒事兒幹,隨意降落在臺北?民進黨當局難以自圓其說。 實際上,近段時間以來,美國高官訪臺的頻率遠超往年。
  • 臺灣花蓮6.5級地震 四川遊客平安
    據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消息,花蓮市統帥飯店、雲門翠堤大樓、國盛六街2號大樓、國盛六街41號民宅等4處建築物受損,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共調度17個消防機關、出動搜救人員1044人,全力搶救受困民眾。截至目前,花蓮地震已造成7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大陸女遊客。
  • BBC:從陸客最愛城市到最痛記憶 臺灣花蓮遭遇重大挑戰
    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 英媒稱,2008年,馬英九正式開啟兩岸觀光交流,同年6月臺灣當局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赴臺,至此陸客觀光財成為這幾年臺灣觀光的新財源。然而,就在6日晚間,臺灣東部的花蓮縣一聲巨響震碎了許多還在睡夢中的陸客家庭。在陸客觀光的10周年之際,花蓮遭遇重大挑戰。
  • 馬英九:美方來臺的人階層愈高,兩岸情勢就愈緊張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9月20日清晨6時赴宜蘭梅花湖,參加「2020宜蘭梅花湖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針對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竄訪臺灣,馬英九賽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到有任何實質的談判,我覺得蠻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