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的意甲是名副其實的「小世界盃」,雖然只允許每個隊引進三名外援,但基本上世界上最頂尖的球員全在意甲踢球。比如「三劍客」,「三駕馬車」,阿根廷的馬拉度納,卡尼吉亞,巴西的卡雷卡,烏拉圭的弗朗西斯科利,哥倫比亞的巴爾德拉馬,羅馬尼亞的哈吉,捷克的斯庫赫拉維等等。當時代表歐洲足球水平的冠軍杯,優勝者杯,聯盟杯基本被意甲壟斷,一時風光比如今的西超,英超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個年代,魯伊科斯塔能夠在六十米開在精準的將球傳到隊友的腳下,戰神巴蒂的野獸派暴力破門讓每個門將都膽寒,內斯塔站在後防線上守門員可以放心地睡大覺,克雷斯波甚至能用屁股進球,巴喬的射門和任意球畫出的是拉斐爾的弧線,羅納爾多甚至不屬於地球,皮耶羅領銜了王子的時代,因扎吉是搶點意識流前鋒鼻祖都入選不了榜單,還有很多很多如維耶裡德國三駕馬車對抗荷蘭三劍客比埃霍夫等等。
意甲小世界盃應該分為兩個階段,86-96算一個階段,作為天王級的普拉蒂尼在87退役,尤文開始成績下降,和老馬84-85賽季登陸意甲,特別是86稱王,意甲這十年基本格調是米蘭雙雄和那不勒斯,加上桑普多利亞強勢上升,尤文有巴喬、維亞利等成績回升,前十年是五霸(春秋[左捂臉])。那時最風光的是米蘭王朝三和三劍客。96-06是戰國時期,尤文、米蘭、國米、佛羅倫斯、羅馬、拉齊奧、桑普、帕爾馬,還有攪屎棍烏迪內斯。93賽季佛羅倫斯隊擁有巴蒂斯圖塔、92歐洲杯丹麥童話的第一功臣小勞德羅普、德國隊新一代領軍人物埃芬博格、義大利本土球星巴亞諾四大天王卻慘遭降級,只有巴蒂留下,一年後重返甲級,留下忠誠的美名,也開啟了戰神的模式。
現在就英超漸漸有點當年的感覺,至於二人轉的西甲和一人玩的德甲,從來都是不均衡的代表,一兩隻球隊的長盛不衰其實是壟斷不公的產物。球員要去冠軍杯破進球紀錄只有這三隻隊,其他聯賽你連續十幾年保歐冠資格都是問題。貧富差距大永遠是社會的最大矛盾,讓群眾共享改革成果才能增加幸福感,足球一樣,英超球隊分配轉播權,這點有點共產主義的味道,與時俱進,得道多助,值得稱讚。
當時球員工資不高,包括巨星,到90年代,意甲球隊主力周薪也就三五千美元,皮耶羅巴喬這樣的頂級球星周薪也就一兩萬美元,那時候義大利工薪一年三萬美元,現在還這意思,但是球星工資翻了10倍。現在的人不知道當年的意甲意味著什麼。米蘭三劍客和國米的三駕馬車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歡樂。那時,米蘭雙雄是種什麼樣的信仰。多少年後。我看見米蘭三劍客的籤名球衣,依舊是那麼的激動。如果我的心被劈開,肯定會流出兩種血,一半是黑色一般是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