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yl物種說】今日--孔氏吸蜜鸚鵡(Rimatara lorikeet)

2021-03-01 rlyl的自然世界

rlyl陪你每天認識一個新物種

(總第970篇)

好好學習  天天想上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鸚形目

科:鸚鵡科

亞科:吸蜜鸚鵡亞科

屬:Vini屬

種:孔氏吸蜜鸚鵡

物種介紹 Summary

中文名:孔氏吸蜜鸚鵡(拼音:kǒng shì xī mì yīng wǔ);

英文名:Rimatara lorikeet;

學名:Vini kuhlii。

孔氏吸蜜鸚鵡,羽色鮮豔,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分布於太平洋中部諸島嶼。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EN)

體長:頭尾長19釐米

體重:55克

食性:花粉、花蜜、果實為食物

繁殖:繁殖1月-3月,每次產2枚卵

習性:喜歡獨自活動於雨林中

分布:太平洋中部諸島嶼

外形特徵 Description

孔氏吸蜜鸚鵡頭尾長19釐米,體重55克。這種鸚鵡鳥體上半部為綠色,頭頂帶有淺綠色的放射狀條紋,頭部後方為深藍色,並帶有淺藍色的放射狀羽毛;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耳羽、喉嚨和腹部為紅色;大腿藍紫色;尾巴內側覆羽和背部下方黃綠色;尾巴上方紅色,內側灰色;鳥喙橙色,虹膜紅棕色。

生態習性 Ecological Habit

孔氏吸蜜鸚鵡主要棲息於濃密的雨林區、森林的邊緣地區、花園和椰子園等地。在繁殖季孔氏吸蜜鸚鵡會成對或是以小群體遊牧四處活動;大部分被看見的時候,都是它們飛過樹頂或是在棕櫚樹上的時候,因為紅綠相間的羽色對比相當明顯;有時候孔氏吸蜜鸚鵡會和非鸚鵡類的吸蜜動物一起在樹上覓食,平時喜歡棲息於孤立的樹木上休憩,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刺耳的鳴叫,相當顯而易見。孔氏吸蜜鸚鵡主要以花粉和花蜜(偏好椰子花朵)、軟性水果等為食。

生長繁殖 Growth and Breed

在野外孔氏吸蜜鸚鵡的繁殖季為1月到3月,會在腐爛的樹幹或是枯死的樹洞中築巢,有時後甚至會在棕櫚樹的裂縫或是在樹上已經開始腐敗的椰子內築巢;人工飼養的孔氏吸蜜鸚鵡資料非常稀少,正確的繁殖季不詳,孔氏吸蜜鸚鵡一次會產下2枚卵,孵化期約26到28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7-8周,時常會發生親鳥不餵養雛鳥的情況,繁殖難度並不低。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孔氏吸蜜鸚鵡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曾經僅限於雷馬塔拉(Rimatara)、圖布埃(Tubuai)等島嶼,曾經引進泰若那(Teraina)、塔布島(Tabueran)、克瑞提馬提(Kiritimati)等島,也曾經在庫克群島(Cook Islands)出現過。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們無知的像個孩子.

🔎🐾延伸閱讀

藍紋吸蜜鸚鵡(Blue-streaked lory)

紅領綠鸚鵡(Rose-ringed Parakeet)

【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希望在這裡,你能收穫到知識和快樂

Editor:rlyl


相關焦點

  • 極品紅色鳥類:紅色吸蜜鸚鵡
    紅色吸蜜鸚鵡為鸚形目鸚鵡科吸蜜鸚鵡亞科奧斯屬,為鸚鵡科紅色代表性鳥種。吸蜜鸚鵡亞科也可單獨成一科,該亞科共有11屬53個品種94個亞種,如該亞科最著名的鳥種虹彩吸蜜鸚鵡(見上圖)。吸蜜鸚鵡類羽色鮮豔,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有細長而特別的刷狀舌,方便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如黃紋綠吸蜜鸚鵡(見上圖)。
  • 家裡闖進一隻怪物鸚鵡,幫忙看看是吸蜜鸚鵡,還是金太陽鸚鵡?
    金太陽與吸蜜鸚鵡的雜交品種?廚子看見的第一感覺像金太陽鸚鵡,大家覺得像不像,由於金太陽鸚鵡的喙是黑色,而鳥友家的喙是紅色,那麼肯定不是金太陽鸚鵡。因為鸚鵡品種變異多數是羽毛變異,而其他特徵都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如果金太陽變異,那麼體型爪子喙這些是不會改變,僅外表羽毛顏色不同,之前文章有介紹變異藍化、白化、黃化金太陽鸚鵡,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 紅色吸蜜鸚鵡 飼養與繁殖
    繁殖方法 紅色吸蜜鸚鵡因氣候、環境、鳥種的關係,非常適合臺灣小型養殖戶飼養,但繁殖仍應切記以下幾點,在此僅提供幾項拙見供鳥友分享與參考。 一、鳥種的選擇 1、紅色吸蜜鸚鵡依國內外資料和經驗顯示,中小型吸蜜(紅伶、青海……等)約需4~5年才有微薄的繁殖機會,大型吸蜜(黑頭乙女、黃兜、紅猩猩……等)則約須6~7 年始有微薄的繁殖機會,且購入時因易適應不良、緊張壓迫、無法確定性別、死亡率高等問題,即使完成配對想達成繁殖目的也曠日費時,實屬不易,若野生吸蜜開始繁殖,繁殖數量與質量皆相當不穩定
  • 如何飼養和繁殖紅色吸蜜鸚鵡
    紅色吸蜜鸚鵡如何飼養  紅色吸蜜鸚鵡飼養較為困難。它的嘴較為尖硬,喜歡啃咬,善於攀緣。
  • 吸蜜鸚鵡價格跌入谷底,為何依舊無人問津,4個原因讓人放棄飼養
    吸蜜鸚鵡的寵物性吸蜜鸚鵡品種有55種,國內飼養的品種有十幾種,其中飼養數量最多的品種當屬:虹彩吸蜜鸚鵡又名彩虹吸蜜共有21個亞種,其中澳彩、鹿鼎客彩虹吸蜜鸚鵡人工飼養繁殖的最多,由於人工繁殖的吸蜜鸚鵡:乖巧活潑、顏色繽紛、互動性好、說話能力好、親人粘人、模仿能力強、羽粉少,愛洗澡,深受人們喜愛。
  • 一篇文章讓你弄懂「鸚鵡」的所有品種和大小!
    45.紅色吸蜜鸚鵡(30釐米)57.彩虹吸蜜鸚鵡(28釐米)58.黃兜吸蜜鸚鵡(28釐米)59.杜凡波第氏吸蜜(褐色吸蜜)鸚鵡(28釐米))From:鸚鵡閣Editor:rlyl
  • 紅色吸蜜-------------(Red Lory)
    (11吋到12.5吋) 棲息地:印尼的安汶島(Amboina)和沙巴勞(Saparua) 亞種:目前共有4種已知亞種,分別為:1.  簡介:紅色吸蜜(Red Lory)在Eos家族中是相當受歡迎且普遍的鸚鵡,全身鮮紅的羽毛看起來非常亮麗搶眼。
  • 【rlyl物種說】今日--霍加狓(Okapi)
    Animalia門: 脊椎動物門 Chordata綱: 哺乳綱 Mammalia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科: 長頸鹿科 Giraffidae屬: 霍加狓屬 Okapia種:後來亨利·莫頓·史丹利到那裡去探險時當地人報導說在密林中有與史丹利帶來的馬類似的動物。當時有許多人猜測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有人甚至稱它為「非洲獨角獸」。當時英國在烏幹達的總督哈裡·約翰斯頓爵士看到了一些這些動物的足跡,他就已經發現這些足跡不是住在森林裡的馬的足跡,而是偶蹄動物的足跡。直到1900年倫敦動物學學會才獲得了一些當地人獵取的霍加狓皮毛。
  • 【rlyl物種說】今日--紫藍金剛鸚鵡(Hyacinth macaw)
    ▲紫藍金剛鸚鵡頭部特寫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鸚形目 Psittaciformes科:鸚鵡科 Psittacidae屬:琉璃金剛鸚鵡屬 Anodorhynchus種:
  • 千元鸚鵡最受歡迎的4種鸚鵡,個個都是高顏值,其中有2種懶人勿養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和大家聊了新手第一次養鸚鵡,最好選這10種,價格便宜易飼養。鸚鵡外形乖巧可愛聰明,因為學舌的本領深受人們的喜愛,但實際上絕大數鸚鵡都屬於國家二級一級保護動物,需要取得相關資質才能飼養,部分珍貴稀有的品種,更是價值不菲。
  • 【山東鸚鵡聯盟】鸚鵡的身材排行
    軍艦金剛鸚鵡(85釐米) 5.琉璃(藍黃)金剛鸚鵡(85釐米) 第四類: 70釐米--79釐米 6.棕櫚葵花鳳頭(椰子金剛,黑葵)鸚鵡(70釐米)第五類: 60釐米--69釐米 7.緬甸大種亞歷山大鸚鵡(62釐米) 第六類: 50釐米--58釐米 8.
  • 【rlyl物種說】今日--中美貘(Baird's tapir)
    ▲中美貘頭部特寫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奇蹄目 Perissodactyla科:貘科 Tapiridae屬:貘屬 Tapirus種:🔎🐾它的兄弟(點擊查看):【rlyl物種說】山貘(Mountain tapir)【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
  • 【rlyl物種說】今日--太平洋鯡(Pacific herring)
    ▲太平洋鯡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鯡形目 Clupeiformes科:鯡科 Clupeidae屬:鯡屬 Clupea種:
  • 各種鸚鵡體長匯總
    (85釐米)    5.琉璃(藍黃)金剛鸚鵡(85釐米)       第四類: 70釐米--79釐米    6.棕櫚葵花鳳頭(椰子金剛,黑葵)鸚鵡(70釐米)     第五類: 60釐米--69釐米      7.緬甸大種亞歷山大鸚鵡(62釐米)      第六類: 50釐米
  • 【rlyl物種說】今日--巖鴴(Mountain plover)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鴴形目 Charadriiformes科:鴴科 Charadriidae屬:鴴屬 Charadrius種:🔎🐾延伸閱讀:太平洋金斑鴴(Pacific golden plover)劍鴴(Common ringed plover)【rlyl物種說】作為《rlyl
  • 【rlyl物種說】今日--縞獴(Banded mongoose)
    ▲縞獴交配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食肉目 Carnivora科:獴科 Herpestidae屬:縞獴屬 Mungos種:🔎🐾延伸閱讀:純色獴(Brown-tailed mongoose)雞鼬(European polecat)【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
  • 【rlyl物種說】今日--革鱗鮨(Sickelfish grouper)
    ▲小群革鱗鮨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目:鱸形目 Perciformes亞目:鱸亞目 Percoidei科:鮨科 Serranidae屬:鱗鮨屬 Dermatolepis種:
  • 【rlyl物種說】今日--黃眉姬鶲(Narcissus Flycatcher)
    ▲雄性黃眉姬鶲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科:鶲科 Muscicapidae屬:姬鶲屬 Ficedula種:🔎🐾延伸閱讀:棕胸藍姬鶲(Snowy-browed Flycatcher)小斑姬鶲(Little Pied Flycatcher)【rlyl物種說
  • 【rlyl物種說】今日--大白鷺(Great egret)
    ▲大白鷺頭部特寫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鳥綱 Aves目:鸛形目 Ciconiiformes科:鷺科 Ardeidae屬:鷺屬 Ardea種:🔎🐾延伸閱讀:夜鷺(Black-crowned night-heron)草鷺(Purple heron)【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
  • 【rlyl物種說】今日--伶鼬(Weasel)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哺乳綱 Mammalia目:食肉目 Carnivora科:鼬科 Mustelidae屬:鼬屬 Mustela種:🔎🐾延伸閱讀:雞鼬(European polecat)黑足鼬(Black footed ferret)【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