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又曝光「毒奶粉」,眾多孩子停止發育,竟成「大頭娃娃」

2020-12-18 騰訊網

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

「假奶粉」捲土重來!

今天看到一條新聞,真是讓人氣炸了!萬萬沒想到,那些年害了無數孩子的「假奶粉」又捲土重來了!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了問題,全身長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凸出,酷似「大頭娃娃」。

還不停拍頭、撞頭

醫生檢查發現:這些孩子患上了「佝僂病」。

佝僂病是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因體內維生素D不足,從而引起鈣、磷代謝紊亂。

造成悲劇的「元兇」,竟然是這些寶寶都食用過的,一款名為「倍氨敏」「特醫奶粉」

媒體調查發現,實際上,這款「奶粉」並不具備特醫奶粉資質,它只是一種固體飲料!

更讓人震驚的是,奶粉竟是郴州愛嬰坊母嬰店強烈推薦的,導購聲稱「倍氨敏」是店裡最好的奶粉,許多對牛奶過敏的寶寶都在吃。

又是嬰幼兒食品出問題,孩子的健康到底誰來保護?!

什麼是特醫奶粉?

特醫奶粉,一般是專門供給由於過敏、早產、高膽紅素等原因導致無法進食的寶寶,食用的特殊配方的奶粉。最常見的特醫奶粉是抗過敏奶粉,寶寶如果對牛奶中的蛋白過敏,即服用普通奶粉會產生溼疹、腹瀉等過敏反應,則需要這種特殊奶粉。

所以關於特醫奶粉,我們要注意以下兩點:

特醫奶粉只有在醫生和專業營養師指導下才能食用;

只有通過配方註冊和工廠認證許可的廠家才有資格生產,這種廠家並不多,一般都是大品牌。

網紅兒童食品曝光!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吃

這些年,「偽兒童食品」層出不窮,家長一個不小心就會「中招」。

小時候吃過的奶片,有的孩子一口氣能吃一板,也火了,號稱「健康零食」,「無糖」又能「補鈣」。被很多家長稱為「哄娃神器」,能「瞬間安撫哭泣的娃」。

但別太天真了,什麼無糖、補鈣、健康其實都是假的!

有專家找了8款現在比較火的奶片做了測評,從含糖量、含鈣量、蛋白質含量三個維度檢測,發現:

WHO建議兒童每天糖的攝入量應在25g以下,孩子吃完一板奶片就相當於吃了一半糖的量,即12.5克;

鈣的含量不高,不如直接喝一盒牛奶;

蛋白質的含量更是少得可憐,3個奶片等於一盒牛奶, 簡直是天方夜譚!

著名兒科醫生張思萊也在微博反對過:

這種打著「兒童食品」旗號,專為孩子準備的食品,不但價格更貴、不一定能達到給兒童額外補充營養物質的目的,還多了很多添加劑,基本都不靠譜!

「兒童食品」真的更適合孩子嗎?

兒童醬油、兒童牛奶、兒童香腸、兒童奶酪、兒童榨菜等,都是偽兒童食品。

01

兒童牛奶「更營養」?

奶片不行,兒童牛奶總可以吧?很多兒童牛奶也添加了DHA、益生菌等,雖然價格貴點,但能給孩子補充營養啊。

真不是那麼回事!看看兒童牛奶與純牛奶的營養成分對比:

為了更迎合孩子的口感,兒童牛奶中會加各種糖和香精,吃多了孩子會變得挑食,對健康也有危害。

有些還主打補VD。成分表中一盒190ml的牛奶VD含量也就3微克,而孩子的VD每日攝入標準至少應為10微克,要滿足這個標準,每天需要喝3~4盒。

而聲稱添加了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DHA,含量也是少得可憐,還不如讓寶寶多吃一口深海魚來得營養。

02

兒童醬油「減鹽」?

兒童醬油特別受歡迎,雖然比普通醬油貴了3倍,但常賣到脫銷。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它是減鹽的,6個月寶寶都可以吃。」

減鹽?相信你就輸了!

1歲以下嬰幼兒不宜吃鹽,1歲到3歲,每日鈉攝入量不能超過700毫克,4歲到7歲,每日攝量不能超過900毫克。

寶寶年齡每日鈉攝入推薦量折合食鹽量0-6個月170mg0.4g7-12個月350mg0.9g1-3歲700mg1.8g4歲以上900mg2.3g

(數據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而這款號稱減鹽的醬油裡,外包裝上可以看到10毫升裡面含有523毫克的鈉,相當於1.33g鹽,普通醬油的鹽含量一般是1.66g,兒童醬油中鹽的含量並不低。

盲目相信兒童醬油,給孩子食用過多,會讓孩子攝入過多的鈉,影響消化功能甚至腎臟功能。

03

兒童麵條「補鈣」?

還有一種兒童麵條,號稱加入豬骨頭湯,能給孩子補鈣。

早有專家闢謠,「豬骨頭湯添加的目的,是為了調味,而不是補鈣。添加鈣的來源是裡面的一個食品添加劑碳酸鈣,跟天然的鈣還是有區別的。」

還有胡蘿蔔粉能補充胡蘿蔔素,都是一個道理,含量微乎其微,根本達不到更營養的效果。

由此可見,「兒童食品」真的不一定更適合孩子。

3歲以上的兒童食品和成人的食品沒有差別,我國還沒有出臺針對3歲以上兒童食品的相關標準,國際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國內沒有兒童食品這樣的定義,所以「兒童食品」更多的是一種概念的宣傳。

那給孩子選擇食品,怎麼防止「踩坑」?

給孩子選購食品要注意什麼?

01認真閱讀配料表

爸爸媽媽們在挑選兒童食品的時候,不要單純地看包裝,要仔細地看配料表。

按照規定,配料表中的成分排列越靠前,在食物中含量就越高。

比如我們上面說的兒童牛奶,如果配料表中只有一種成分「生牛乳」,它就是牛奶;如果配料表中是「水、生牛乳、糖類」,它的真實身份則是「牛奶飲品」,比牛奶要差很多倍,根本不是健康的兒童食品。

選購兒童食品的時候,要儘量選擇前幾位是天然原料的,比如牛奶、雞蛋、水果、水等,而不是添加劑排在前面的加工食品。

02查看營養成分表

根據《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營養成分表主要包括五個項目和兩個數值。

五個項目:4大核心營養素和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能量

兩個數值:5個項目每100克/每袋的含量+營養素參考百分比(NRV)

(*某食品營養成分表)

我們應優先選擇蛋白質含量高、低能量、低脂肪、低鈉含量的食品。鈉的含量越低越好,建議每100克食物中不超過300毫克。

儘量選擇數值低的碳水化合物,現在的營養成分表中沒有專門標明添加糖含量,都統一包含在碳水化合物中了。

03識別幾種食品添加劑

如果配料中含有食品添加劑如:防腐劑、香精、甜味劑、色素等,家長們也要注意,特別是下面這幾種:

人工香精:香蘭素、乙基麥芽酚等;

人工色素:日落黃、檸檬黃、胭脂紅、莧菜紅、誘惑紅、亮藍等;

化學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丙酸鈉、丙酸鈣、脫氫乙酸等。

看見含有這些添加劑的食品,能扔多遠就扔多遠,儘量選擇添加劑種類少的食品。

所以,家長們沒必要特意給孩子買兒童食品,噱頭遠大於價值,只要從小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平時吃的食物足夠新鮮、種類足夠豐富就能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沒必要費錢費時又費力!

相關焦點

  • 央視曝光「毒奶粉」,「大頭娃娃」再出現:給娃挑奶粉注意這兩點
    嬰幼兒奶粉作為很多孩子的主食之一,營養和安全兩個方面十分關鍵,一個弄不好,就等於在拿孩子的健康開玩笑。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仍有不良商家藉此賺取利益,坑害家長和孩子的利益,十分可恥。「毒奶粉」再現,多名寶寶變「大頭娃娃」,十分可憐被媒體曝光的「郴州大頭娃娃」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探討,據報導,在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
  • 央視再次曝光:12年前的「毒奶粉」捲土重來,多名兒童確診受影響
    尤其是那些靠吃奶粉長大的寶寶,奶粉的質量直接關係著孩子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一旦奶粉出現問題,那麼孩子整個人都會出現問題。十二年前的「毒奶粉」,讓眾多孩子變成「大頭娃娃」還記得十二年前,一個知名品牌的奶粉被曝出有重大安全隱患,凡時喝過這個品牌的奶粉的孩子,都會出現「腎結石」的病症,而當出現這樣現象的孩子越來越多時,相關部門才調查出,是因為奶粉中添加了對人體有害的「三聚氰胺
  • 被央視曝光的這些「毒奶粉」,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因為孩子在6個月到2歲期間,基本上都是以配方奶粉和輔食為主,所以很多寶爸寶媽對奶粉和輔食的選擇都是謹慎又謹慎,生怕因為自己選錯奶粉而影響孩子的健康。但是很多無良商家卻看到了「商機」,把賺錢的門道放在了孩子的奶粉上。
  • 央視追問:為何又見「大頭娃娃」?
    央視熱評折斷祖國「花朵」就是犯罪!又見「大頭娃娃」?這是一個令人震驚和心碎的消息,十幾年前震驚全國的「大頭娃娃」事件,至今仍是公眾的心頭之痛。猶記得當時一批官員被問責,有關經銷商也被判刑。為何今天仍有「大頭娃娃」?這是公眾的疑問。應該說,這起事件與此前的「大頭娃娃」事件有不同之處,此前的「大頭娃娃」純屬劣質奶粉造成的。而這次的「大頭娃娃」與奶粉無關,因為受害者吃的不是奶粉,而是一種固體飲料。問題由此而來,飲料竟被當作奶粉銷售?
  •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背後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大頭娃娃」悲劇重演今天,又一大頭娃娃事件刷屏網際網路。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科學博主@老爸評測 發布了一則「大頭娃娃」的視頻。 視頻裡,博主採訪了一位受害者的父母。 這些激素,不僅會讓嬰兒停止發育、「肥胖」、長毛; 還會造成骨質疏鬆、腎結石等疾病。 可以說,這已經是謀財害命了!
  • 大批媽媽追捧的竟是「毒奶粉」!央視已曝光!網友:趕緊懸崖勒馬
    引言 大批媽媽們購買及追捧的竟然是「毒奶粉」!央視已經曝光出來了!有些正義的網友表示:趕緊「懸崖勒馬」。 購買毒奶粉 對於嬰兒以及孩子的口糧問題,幾乎每一個媽媽都是十分重視的。
  • 央視熱評:又見「大頭娃娃」?折斷祖國「花朵」就是犯罪
    來源:央視原標題:熱評丨又見「大頭娃娃」?折斷祖國「花朵」就是犯罪(文丨秦川)日前,據湖南電視臺《經視焦點》欄目報導,湖南郴州市永興縣多名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
  • 5個月嬰兒竟成「大頭娃娃」,真相令人髮指!網友:觸目驚心
    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
  • 央視曝光「毒奶粉」,嚴重威脅53萬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長還在買
    央視之前又曝光了一批"毒奶粉",不過不再是國貨奶粉了,而是父母熱烈"追捧"的國外奶粉。 前幾年點毒奶粉事件還在人們的心中未消除時,央視又再次曝光了問題奶粉,而報導中還說到這是一家德國的公益組織,他們分別對德國,法國,荷蘭等諸多國家的奶粉進行了很嚴格的檢驗。
  • 網友爆料:嬰兒用抑菌霜變「大頭娃娃」,廠商回復:產品沒有問題
    「三鹿」毒奶粉事件,深深刺痛著每一個父母的心。時過境遷,「三鹿」徹底消失在了歷史之中。但,利益的追逐者們好像永遠沒有放下對孩子的侵害。1月7日11時51分,微博黃V@老爸評測-魏老爸上傳了一段視頻。這段視頻曝光了一起「大頭娃娃」事件:一位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視頻一經曝光,再網絡上引起了熱議,從視頻上傳截止現在,僅僅36個小時不到,微博話題閱讀人次達到4.5億,參與討論8.2萬人次。
  • 捲土重來的「大頭娃娃」,我們該如何辨別含激素產品?
    「大頭娃娃」重現江湖,這次竟是激素含量超標的嬰兒面霜。2003年,安徽阜陽劣質奶粉讓數百名嬰兒統一都患上一種怪病,變成了「大頭娃娃」。十幾年過去,「大頭娃娃」竟然又重現江湖。這次,更加防不勝防。2021年1月7日,博主「老爸測評」曝光了一起「大頭娃娃」事件。
  • 央視曝光「毒奶粉」,威脅我國53萬孩子健康,據悉其專門廉價賣中國...
    在我國,"奶粉"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能瞬間引起家長們的警覺,這主要是因為曾經的"三聚氰胺事件"把大家都嚇怕了,生怕再出現什麼問題,讓自家孩子遭殃。 但是很無奈的是,央視又曝光了一次"毒奶粉"事件,發生時間距離現在也並不算太遠,家長們仍然需要警覺注意。
  • 嬰兒霜讓孩子變成「大頭娃娃」?長期使用會導致發育遲緩!
    還記得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導致了無數的「大頭娃娃」的出現。 而這幾天幾乎所有人已經被新「大頭娃娃」的新聞刷屏了。
  • 央視曝光「毒奶粉」,威脅我國53萬兒童的健康,專門賣給中國家長
    央視之前又曝光了一批"毒奶粉",不過不再是國貨奶粉了,而是父母熱烈"追捧"的國外奶粉。 除此之外,這些被央視曝光的奶粉品牌,每一個寶媽寶爸們幾乎都知曉,全都是一些國外知名大品牌,還有不少父母之間還相互推薦過。
  • 5月大嬰兒用抑菌霜成「大頭娃娃」,發育遲緩額頭長毛!這些寶寶霜...
    1月7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有博主爆料稱,5個月大孩子使用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
  • 五個月嬰兒現「大頭娃娃」症狀,抑菌霜成罪魁禍首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因劣質奶粉導致的「大頭娃娃」事件,最近,有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浮出水面。1月7日,測評博主「老爸測評」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一名五個月大的寶寶在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了一系列如發育遲緩、臉部、多毛等「大頭娃娃」的症狀。據孩子父母表示,經過南京兒童醫院的檢查後懷疑,是該抑菌霜導致的,於是立即停用,孩子症狀隨即出現好轉。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深扒有毒兒童霜,激素超標,無數孩子在用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了,因為一款嬰兒霜,孩子慘變「大頭娃娃」。 還記得曾經轟動一時的「毒奶粉大頭娃娃」事件嗎?至今還給我們留下陰影。不過柚子從小喝母乳,應該不是同一種原因。 家人還把母乳送去檢查,也沒有異常。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江蘇兩地需要注意
    1月7日,B站的一位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江蘇一5個月大的女嬰,在使用從市面上購買的「噯嬰樹」品牌「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事後,家長給嬰兒做了全套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
  • 「大頭娃娃」捲土重來?這次又是誰惹的禍
    隨著更多信息的曝光,很多被三鹿奶粉傷害的孩子陸續出現,令人心痛的是,一些孩子已經因喝奶粉產生了身體畸形,頭圍要比正常孩子大很多,成為了「大頭娃娃」。這麼多年過去了,有的孩子是幸運的,可能是自身的抵抗力比較強也可能是服用三鹿奶粉的時間較短還沒有造成大的傷害,但是有的孩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因為長期服用三鹿奶粉,身體中殘留結石,會伴隨著一定的腹痛症狀,大多都留下了後遺症。
  • 5月齡女嬰胖成「大頭娃娃」 醫生:這樣的寶寶霜快扔掉!避坑指南→
    1月7日,一個名為「老爸評測」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福建漳州一位家長給女兒使用「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僅5個月大的女嬰變成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並有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