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小步在家早教原創,歡迎個人關注、轉發、分享
湖南郴州再現「大頭娃娃」,
「假奶粉」捲土重來!
今天看到一條新聞,真是讓人氣炸了!萬萬沒想到,那些年害了無數孩子的「假奶粉」又捲土重來了!
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患者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了問題,全身長溼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畸形凸出,酷似「大頭娃娃」。
還不停拍頭、撞頭。
醫生檢查發現:這些孩子患上了「佝僂病」。
佝僂病是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因體內維生素D不足,從而引起鈣、磷代謝紊亂。
造成悲劇的「元兇」,竟然是這些寶寶都食用過的,一款名為「倍氨敏」的「特醫奶粉」。
媒體調查發現,實際上,這款「奶粉」並不具備特醫奶粉資質,它只是一種固體飲料!
更讓人震驚的是,奶粉竟是郴州愛嬰坊母嬰店強烈推薦的,導購聲稱「倍氨敏」是店裡最好的奶粉,許多對牛奶過敏的寶寶都在吃。
又是嬰幼兒食品出問題,孩子的健康到底誰來保護?!
什麼是特醫奶粉?
特醫奶粉,一般是專門供給由於過敏、早產、高膽紅素等原因導致無法進食的寶寶,食用的特殊配方的奶粉。最常見的特醫奶粉是抗過敏奶粉,寶寶如果對牛奶中的蛋白過敏,即服用普通奶粉會產生溼疹、腹瀉等過敏反應,則需要這種特殊奶粉。
所以關於特醫奶粉,我們要注意以下兩點:
特醫奶粉只有在醫生和專業營養師指導下才能食用;
只有通過配方註冊和工廠認證許可的廠家才有資格生產,這種廠家並不多,一般都是大品牌。
網紅兒童食品曝光!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吃
這些年,「偽兒童食品」層出不窮,家長一個不小心就會「中招」。
小時候吃過的奶片,有的孩子一口氣能吃一板,也火了,號稱「健康零食」,「無糖」又能「補鈣」。被很多家長稱為「哄娃神器」,能「瞬間安撫哭泣的娃」。
但別太天真了,什麼無糖、補鈣、健康其實都是假的!
有專家找了8款現在比較火的奶片做了測評,從含糖量、含鈣量、蛋白質含量三個維度檢測,發現:
WHO建議兒童每天糖的攝入量應在25g以下,孩子吃完一板奶片就相當於吃了一半糖的量,即12.5克;
鈣的含量不高,不如直接喝一盒牛奶;
蛋白質的含量更是少得可憐,3個奶片等於一盒牛奶, 簡直是天方夜譚!
著名兒科醫生張思萊也在微博反對過:
這種打著「兒童食品」旗號,專為孩子準備的食品,不但價格更貴、不一定能達到給兒童額外補充營養物質的目的,還多了很多添加劑,基本都不靠譜!
「兒童食品」真的更適合孩子嗎?
兒童醬油、兒童牛奶、兒童香腸、兒童奶酪、兒童榨菜等,都是偽兒童食品。
01
兒童牛奶「更營養」?
奶片不行,兒童牛奶總可以吧?很多兒童牛奶也添加了DHA、益生菌等,雖然價格貴點,但能給孩子補充營養啊。
真不是那麼回事!看看兒童牛奶與純牛奶的營養成分對比:
為了更迎合孩子的口感,兒童牛奶中會加各種糖和香精,吃多了孩子會變得挑食,對健康也有危害。
有些還主打補VD。成分表中一盒190ml的牛奶VD含量也就3微克,而孩子的VD每日攝入標準至少應為10微克,要滿足這個標準,每天需要喝3~4盒。
而聲稱添加了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DHA,含量也是少得可憐,還不如讓寶寶多吃一口深海魚來得營養。
02
兒童醬油「減鹽」?
兒童醬油特別受歡迎,雖然比普通醬油貴了3倍,但常賣到脫銷。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它是減鹽的,6個月寶寶都可以吃。」
減鹽?相信你就輸了!
1歲以下嬰幼兒不宜吃鹽,1歲到3歲,每日鈉攝入量不能超過700毫克,4歲到7歲,每日攝量不能超過900毫克。
寶寶年齡每日鈉攝入推薦量折合食鹽量0-6個月170mg0.4g7-12個月350mg0.9g1-3歲700mg1.8g4歲以上900mg2.3g
(數據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而這款號稱減鹽的醬油裡,外包裝上可以看到10毫升裡面含有523毫克的鈉,相當於1.33g鹽,普通醬油的鹽含量一般是1.66g,兒童醬油中鹽的含量並不低。
盲目相信兒童醬油,給孩子食用過多,會讓孩子攝入過多的鈉,影響消化功能甚至腎臟功能。
03
兒童麵條「補鈣」?
還有一種兒童麵條,號稱加入豬骨頭湯,能給孩子補鈣。
早有專家闢謠,「豬骨頭湯添加的目的,是為了調味,而不是補鈣。添加鈣的來源是裡面的一個食品添加劑碳酸鈣,跟天然的鈣還是有區別的。」
還有胡蘿蔔粉能補充胡蘿蔔素,都是一個道理,含量微乎其微,根本達不到更營養的效果。
由此可見,「兒童食品」真的不一定更適合孩子。
3歲以上的兒童食品和成人的食品沒有差別,我國還沒有出臺針對3歲以上兒童食品的相關標準,國際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國內沒有兒童食品這樣的定義,所以「兒童食品」更多的是一種概念的宣傳。
那給孩子選擇食品,怎麼防止「踩坑」?
給孩子選購食品要注意什麼?
01認真閱讀配料表
爸爸媽媽們在挑選兒童食品的時候,不要單純地看包裝,要仔細地看配料表。
按照規定,配料表中的成分排列越靠前,在食物中含量就越高。
比如我們上面說的兒童牛奶,如果配料表中只有一種成分「生牛乳」,它就是牛奶;如果配料表中是「水、生牛乳、糖類」,它的真實身份則是「牛奶飲品」,比牛奶要差很多倍,根本不是健康的兒童食品。
選購兒童食品的時候,要儘量選擇前幾位是天然原料的,比如牛奶、雞蛋、水果、水等,而不是添加劑排在前面的加工食品。
02查看營養成分表
根據《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營養成分表主要包括五個項目和兩個數值。
五個項目:4大核心營養素和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能量
兩個數值:5個項目每100克/每袋的含量+營養素參考百分比(NRV)
(*某食品營養成分表)
我們應優先選擇蛋白質含量高、低能量、低脂肪、低鈉含量的食品。鈉的含量越低越好,建議每100克食物中不超過300毫克。
儘量選擇數值低的碳水化合物,現在的營養成分表中沒有專門標明添加糖含量,都統一包含在碳水化合物中了。
03識別幾種食品添加劑
如果配料中含有食品添加劑如:防腐劑、香精、甜味劑、色素等,家長們也要注意,特別是下面這幾種:
人工香精:香蘭素、乙基麥芽酚等;
人工色素:日落黃、檸檬黃、胭脂紅、莧菜紅、誘惑紅、亮藍等;
化學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丙酸鈉、丙酸鈣、脫氫乙酸等。
看見含有這些添加劑的食品,能扔多遠就扔多遠,儘量選擇添加劑種類少的食品。
所以,家長們沒必要特意給孩子買兒童食品,噱頭遠大於價值,只要從小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平時吃的食物足夠新鮮、種類足夠豐富就能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沒必要費錢費時又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