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看"不愛"讀"?從讀圖到讀字的過渡期 家長需要這樣做

2020-12-18 東方網

孩子愛"看"不愛"讀"?從讀圖到讀字的過渡期 家長需要這樣做

時間:2020/12/17 13:57:08

來源:上海科學育兒指導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當孩子的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簡單的圖畫已經不能吸引孩子,很多家長就會開始考慮把繪本換成文字書或橋梁書,漸漸增加閱讀的字數和篇幅長度,希望最後能讓「親子閱讀」轉變為「自主閱讀」。如何利用好這一時期幫助孩子順利進入文字閱讀階段?孩子只愛看繪本,不願意看文字書怎麼辦?專家們給出了一些過渡期親子閱讀的好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忻怡

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

我家寶寶兩歲,平時比較喜歡看書,但前提是要我和他一起看,是不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點是要家長陪伴呢?另外發現每次手指點著跟他念書名後,他過兩天會自己說出這本書的名字,好像已經認識了,現在開始是不是就可以培養他認字了呢?

忻怡:

1、0-3歲的閱讀活動和其他活動一樣,需要陪伴和照顧;

2、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各方面獨立性都在增強,閱讀的獨立性也會增強;

3、但共讀可帶來情感、閱讀心得等各方面的分享,所以,即使孩子在成長,仍可和孩子一起讀書,但要調整共讀的方式。

徐晶

楊浦區開魯新村第二小學校長

寶貝六歲了,馬上大班了,由於以前我對她要求太高她總認為自己不行,容易放棄,感覺像習得性無助,請問老師她這樣還能轉變過來嗎,如何幫她重建信心呢?寶貝的專注度也比較短,除了拼搭樂高。在閱讀方面有時會自己翻書看圖片,平時喜歡聽手機裡的西遊記,三國演義,如果歷史是群喵、成語故事等歷史故事。

徐晶:

您是個善於觀察孩子的家長,也是個要求和期待比較高的家長。凡事都有利有弊,高要求和高期待,要與孩子的實際年齡和身心發展規律相匹配。

首先,關於孩子的專注力。排除先天的專注力原因,身心健康的一般正常孩子,如果成長環境中缺少在自由選擇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機會,或者周圍環境充滿了幹擾因素,安全感就會受到威脅,注意力會隨之大打折扣。因此,為孩子提供基本的物質需求以外,愛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多鼓勵「跳一跳摘到果子」,寬容孩子的錯誤,讓他放手試錯。

其次,關於閱讀,不是書越多越好,文字越多越好。孩子身邊要有喜歡的感興趣的繪本,能夠供其反覆翻閱,重複閱讀,這個非常重要。對於孩子來說,每一次重複,都有意義!一定要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書,哪怕圖多字少。閱讀不僅是看的,還是聽的,讓孩子多聽聽故事,聽聽少兒新聞,傾聽的閱讀習慣培養,也是家長容易忽略,卻非常重要的。孩子現在喜歡聽,非常棒,多鼓勵!相信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陳小文

靜安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主任

我家是女孩子,6歲了,一直都在看繪本,現在想給她換些橋梁書,她不是很樂意,還是喜歡看以前的繪本。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以後整本閱讀?現在該給她挑些什麼書呢?

陳小文:

繪本是全年齡讀物,從0歲可以讀到99歲,所以,孩子愛看沒有問題,只是我們要了解她在讀的繪本的內容和細節,可以和孩子就內容展開討論,一起去發現繪本中的很多細節和秘密。

如果孩子還不願意去閱讀橋梁書,那麼可以為孩子朗讀橋梁書,在適當的位置停下來,讓孩子猜猜後續的情節發展。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認識一些字了,但我們讓孩子閱讀橋梁書的目的不能只是加大她的識字量。所以,在找到一些優秀的橋梁書時,可以告訴她其中有好多是她認識的字,去找找看哪些是她認識的。還可以採取家長讀一小段,她讀一句話的方式,降低她對於文字閱讀的難度和不適應。

還可以從情節入手,激發起她的閱讀興趣。比如,在讀《團圓》時,可以讓孩子既看畫面,又在父母的幫助下去閱讀飽含作者深情的文字,讓她感受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慢慢來,不用著急,家長只要對閱讀不報以功利的態度,充分利用親子閱讀、為孩子閱讀這些交流機會,孩子的閱讀興趣一定會得到發展的。

相關焦點

  • 沒有不愛讀書的孩子,只有方式方法用錯的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
    但是有的家長可能會幫倒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的在搞破壞,讓孩子喪失了聯想想像能力。比如經常有人說孩子不愛讀書,不會寫作文,該怎麼辦?先來說說孩子不愛讀書的事兒。一般孩子不愛讀書,肯定是有個不愛讀書的父母。
  • 學齡期,如何從親子共讀到自主閱讀?
    英國詩人布萊克在《天真的預示》中這樣寫道:一顆沙裡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裡一座天堂。繪本將豐富細膩的情感和美妙的文字通過藝術性圖片傳達給孩子,為幼兒期的孩子們打開了圖書世界的大門。到了學齡期,孩子們將要學會自主閱讀、閱讀文字書,為小學階段的閱讀寫作打下基礎。
  • 一則為愛朗讀的真實故事,大人孩子都值得看
    於是,我每天睡覺前都會給外婆讀圖畫書,而且一直是同一個故事。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為外婆讀了一年的書。在外婆八十大壽的那天,驚喜的事情發生了......家長翻開繪本,機械地開始為孩子朗讀;或者是不假思索地將繪本丟給孩子,將「為孩子朗讀」這件事完全拋到腦後。不管是哪種情況,在親子共讀中都屢見不鮮,這都是忽視朗讀的表現,但其實朗讀是很重要的,它的意義絕不只是出聲念書而已。在這個故事中,我們就感受到了朗讀的魔力。
  • 家長寧願讓孩子讀民辦高中,也不讓讀職高,這樣「投資」值得嗎?
    本著這種理念,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從小就努力讀書,考上一所重點中學,再順利考上理想的大學。但是,對於部分同學而言,高考並不是最適合他們的道路,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同學並沒有能力走上高考這條道路。於是,對於這部分同學來說,職高成為了他們最為合適的一條人生道路。不過,讀職高對於家長來說貌似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因為家長覺得讀職高的孩子將來不會有出息。
  • 孩子不愛閱讀,家長先懂其原因,改變孩子學習習慣從當下抓起
    孩子說媽媽問我學到了什麼道理,日後,應該要怎麼去做,每天講完故事就會有給我講很多的大道理,我都聽不懂,也不想聽。尤其可見,並不是孩子不喜歡讀書,而是孩子不喜歡這種讀書的方式。一旦父母用錯了方法,可能會讓孩子對書籍產生排斥現象。
  •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讀cui不對嗎?家長質問老師,卻遭打臉
    小兩口一直用沒錢養孩子為理由拒絕生二胎,結果這天婆婆又提起了,直接說,自己前幾年在這邊買了一套房子,只要你們生二胎就把這房子賣了,錢全部供你們養二胎,但其實養孩子真的只要有錢就行了嘛?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字讀cui不對嗎?
  • 孩子讀經典不是讀字中義,而是讀經中義,家長引導很關鍵
    那為什麼要提倡孩子誦讀經典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作為一個從事教育多年的我來說,也是最近一兩年才真正領悟到其中真義。藉此機會與大家探討、實踐,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幫助一個家庭更好的發展。 孩子讀經典,不是讀字中義,而是讀經中義。
  • 提高孩子觀察力、思考力、記憶力,你需要這樣的親子共讀
    我兒子小時候,常常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我也不知道答案,我們就去一起查資料,其實親子關係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如果孩子一問問題,家長就煩躁,那以後和孩子的交流就會出現障礙。這是因為,親子共讀時,沒有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小一點的孩子對插圖比較感興趣,大一點的孩子對故事情節感興趣,在共讀過程中,只要了解到這些,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會被帶走。我們舉例來說明:
  • 孩子從不愛讀英語到背誦高手,只需要這四步
    心態擺正之後就要有方法了,家長可以陪同孩子一起進行一段時間,有個伴學起來也不會太枯燥,特別是爸媽一點英語也不會跟著孩子讀英語更能激發孩子的優越感,適時的誇讚和表揚幫助孩子樹立信心。2.,有個小目標在不遠的前方,就比一下子衝到對岸要簡單。
  • 為什麼孩子要從小讀經典?
    8、為什麼說讀經典能很大程度增加識字量?   答:小學的教學大綱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認字量是2500字。一部《道德經》五千言,不重複的字1800,論語不重複的字1399個,加起來多少?3199個字,是不是,區區兩部書就把國家教學大綱計劃的小學認字量給滅了。   而我們的孩子多可憐啊,晚上寫,認生字,背課文哪一天是晚上八點之前做完的?
  • 有家長不願孩子讀「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有理嗎?
    當了多年老師,小美總是不斷地告訴家長們,有些古詩詞咱們真的不要想太多了,讓孩子們去讀就可,但他們卻總覺得很多詩是有問題的。葉紹翁的「一枝紅杏出牆來」,明明就是一個寫景的名句,只要不多想,學生們讀它背它沒什麼不對。
  • 讓孩子在快樂中識字,家長必讀
    所以,在教孩子識字的時候,可以用實物來讓孩子看,例如:吃過晚飯出去散步,看到月亮掛在天空,可以讓孩子觀察月亮,彎彎的,可以在地上寫出「月」字,讓孩子讀,這是「月」,月亮的美和「月」字就能在孩子心中產生共鳴。
  • 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樣的話語相信各位家長們也都耳熟能詳了。這是孩子略微認識一些字的"瞎讀"情況,家長們應該藉助這個契機促成孩子濃厚的閱讀興趣和學習欲望,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看純文字書,就像我們做英語閱讀習題一樣,有一些單詞我們是認識的,但也有不知道意思的單詞對我們閱讀解題造成了阻礙,但在這種情況下,老師通常都會告訴我們學會聯繫上下文,來猜出大致的單詞含義。
  • 從坐不住到不給看就哭,讓娃愛上閱讀的傻瓜式方法,我是這樣做的
    女兒的閱讀習慣從出生就開始培養了,前期經歷了各種驚心動魄的撕書咬書扔書,後來不撕書了卻也坐不住,如今到了3歲半,看書的時候會因為時間到了不能繼續看而哭,而這期間,我是這樣做的。既然小皮不是唯一的一個多動的孩子,那我就放心了,不再專研小廣告而是專研育兒書去了,同時對於小皮的繪本也進行了優化,她愛咬愛撕愛扔,那我就買咬不壞撕不爛扔不壞的書,看最後誰累死誰。
  • 「我買的書孩子不愛看」,家長挑選兒童讀物時,常走進的3個誤區
    家長為孩子挑選書籍時,常走進的3個誤區誤區一:我買的書孩子不愛看家長在給孩子挑選書籍的時候,總是以自己的喜好去選擇,當孩子不喜歡家長買的書時,家長就直接蓋章孩子不愛讀書。其實往往有的時候是你買的書不合孩子的心意,沒有get到孩子的心意,只滿足了自己的要求,而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喜好。
  • 用一年時間,孩子從「目不識丁」到能讀3年級書目
    做他感興趣的事情,在他熱愛的遊戲活動裡發展自己,不比多認識幾個字更有意義嘛。我們秉承的原則,很像心理諮詢的原則,來者不拒,去者不追,如果孩子有興趣,主動來問,要求來學,那我們就回答、就教他。如果他不感興趣,我們就等待,只在順應時機時來點引導。比如,孩子到大班下學期時,回來跟我們說,老師讓跟爸爸媽媽出去時,指一指認一認廣告牌上的字。好,孩子自己提出來了,也很有意願去做。
  • 孩子不愛讀繪本?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在諮詢中,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問我相同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對閱讀越重視,孩子越沒興趣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聊聊,親子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吧!孩子不愛看繪本?讀這樣的繪本可以幫助寶寶提升語感、更快的學會說話。對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而言,繪本更是他們獲得更豐富詞彙量的重要渠道。
  • 該不該讓孩子讀「閒書」?培養興趣之餘,引導孩子學會批判性閱讀
    不得不令人擔憂:將來的孩子們會不會越來越不愛閱讀?孩子不愛看書是一個問題,也有的家長有這樣的煩惱:「我家孩子愛看書,不過看的都是閒書,對學習沒一點用處。」的確,我們倡導孩子閱讀,推薦的大多都是國內外的名著,比如《西遊記》、《小王子》等。
  • 選得不對別怪孩子不讀
    從「利益」出發,家長挑選繪本時就容易走入各種誤區,選得不對,可別怪孩子不讀了。可挑選繪本的時候,有些家長還是特意買那些文字多的繪本,他們希望孩子通過讀繪本識字,甚至覺得字少就是浪費錢。家長這樣做只會降低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無法使其通過繪本開拓想像力,和解答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 不讀重點高中,花高價讀私立,值不值得?這樣分析,家長不盲目
    孩子如果考不上高中,將來就業難度加大,自我發展受限,未來一片渺茫。於是,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讀一所好的高中。孩子們能考上高中不容易,能上一所重點高中,適合孩子發展的高中更不容易。高中的教學質量,管理模式,校風等都能改變孩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