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化、藝術 、國學 、哲理、視覺 、養生 、雜談
用美文做您心靈的擺渡人 !
供稿:段昭南
圖文:段昭南
編輯:復聖軒藝委會
《說戲》段昭南百出戲畫專輯裡收納了京劇《秦瓊賣馬》。
我反覆畫這個戲的初衷是在2011年我應徐芳芳之邀出席「美國丹佛藝術館」舉辦徐悲鴻作品展覽,在開幕典禮之前有一個對家人和主要籌備單位的預展,過程中,我看到了徐悲鴻早年的一份鉛筆草稿《秦瓊賣馬》,我問過徐芳芳,這個稿子是用來畫油畫用呢,她說不知道。
回來後,我又好好地看了京劇,飽足情緒一口氣畫了兩張四尺的大畫,預備在宜興市「徐悲鴻紀念館」展覽。
2013年我應邀赴江蘇省宜興市徐悲鴻紀念館舉辦「段昭南百出國劇」展覽,開幕式上捐贈了戲畫《秦瓊賣馬》給紀念館收藏。
其實,我是在數次看戲後了解了「秦瓊」這個人物的。
這個戲說:隋朝末年,秦瓊押解18名配軍至潞州天堂縣投文,因天氣炎熱,中途損傷了一名,知縣因此不發回文,秦瓊無奈困居客店之中。店主王老好追索房租飯錢,秦瓊忍痛欲賣黃驃馬,恰遇單雄信,又慷慨借他騎去。秦瓊再欲賣鐧還債,幸遇王伯黨、謝映登出資相助,並代秦瓊討要回文,返回山東。
故事取材於《隋唐演義》第六回至第九回。
除京劇以外,還有表現相同情節的相聲、評書等民間藝術作品傳世,均流傳頗廣,可見秦瓊故事的重要性。
這齣戲也是老生行當必學必會的戲,唱做並重,對箭衣短打的武功身段有很高要求。
人生因為困頓潦倒成了末路英雄,因此,先前做個好人,才有乾坤扭轉的局面。看秦瓊窘境不背,就是答案。
看戲眼明心亮,生活有力量。
(照片為徐悲鴻女兒徐芳芳帶孫女來矽谷段昭南為其啟蒙開筆)
——徐悲鴻大師傳人、美國矽谷美術館館長段昭南
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