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就是神 洛神賦,麥可-喬丹(上)

2021-01-19 虎撲

來源:《FIVE》

作者:Andre Voigt

翻譯:虎撲翻譯團

麥可-喬丹是史上最強的籃球運動員,恐怕無人能夠質疑。時至今日,每一個能夠在一段時期內獨領風騷的球星,都免不要要被拿來跟喬丹相比較。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神,我們想你了。

麥可-喬丹。這麼神聖的名字,在籃球史上無出其二。


要是沒有他,整個上世紀90年代將黯然失色。NBA不會像今天這樣在全世界擁有這麼高的知名度。我們將紛紛穿著高通的足球襪,踏上足球的綠茵場,而不是腳踩時髦的AJ鞋,趕往街頭的水泥籃球場。不要逃避這個現實,沒錯,歷史的確被MJ改變了。是的,也許他的影響力永遠比不上那個在聖地伯利恆的馬廄中誕生的聖嬰,但是對於所有的籃球迷來說,他就是神。


麥可-喬福瑞-喬丹(Michael Jeffrey Jordan)並非成長在一個NBA氛圍濃厚的家庭中。母親德洛麗絲(Deloris)開始到一家銀行上班的時候,父親詹姆斯(James)則能夠同時往家裡領回兩份薪水:一份,是他在一家電子技術公司當領導的工資,而另一份,則是他從美國空軍退役後,國家發給他的退役補助。這個七口之家住在威爾明頓(Wilmington),這是大西洋邊上的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s)的一個小城市,距離美國猶太人問題最嚴重的大城市——芝加哥——相當之遠。生活在當時種族歧視十分嚴重的南方,喬丹一家顯得非常小心謹慎,麥可——那時大家一直喊他的小名「邁克」——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幾乎看不到別的膚色的人種。


5個喬丹家的孩子每天都要幫家裡幹很多家務。他們在家中的各個角落忙碌著,處處都有各自的承包區。我們的小邁克也不例外——但是,他總能鑽到一些空子,讓自己生活變得輕鬆些。比如,他會耍點小花招來偷懶,又或者從家裡「磨」些零花錢,給自己買點小玩意兒。除此之外,邁克還很喜歡運動,尤其推崇棒球。1975年,年僅12歲的他就在迪克西少年棒球聯盟(Dixie Youth Baseball Association)注1中贏得了「棒球小先生」的稱號。凡是有「擊球手」位置的運動和棒球都是他運動生涯的「初戀」。當然,他有時也會當一下擲球手或者在場邊等著接球。

注1:Dixie,迪克西,露營用大鍋。美國南部諸州的俗稱。

此時的他,對籃球也有一定接觸。他的哥哥拉裡(Larry)時常會拉著自己的弟弟,到父親詹姆斯為孩子們修建的小籃球場上鬥牛。拉裡的身高只有170公分,但勝在有一身結實的肌肉,小小的個頭蘊含著足夠的對抗能力和籃球天賦。兄弟倆的「一對一」持續了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小邁克心中充滿了失意,但也激起了自己強烈的鬥心。跟哥哥相比,他速度更快,也更能跳。邁克漸漸地摸索出了一些對抗哥哥的辦法,儘管要徹底擊敗他,還是非常的不容易。



烈性


麥可最終妥協了,開始虛心地在比賽中學習哥哥的技巧。此外,小孩子還天天跑去吊單槓——只是希望,地心引力能把自己的身體拉長些,讓自己再長高點。不斷的失敗並不能擊垮麥可-喬丹,只會不斷地激發他生命中的烈性。當邁克在萊尼高中(Laney Highschool)讀到10年級時,有一件事情讓這烈性仿佛「乾柴遇到了烈火」,徹底爆發。波普-赫寧(Pop Herring)是當時中學校隊的籃球教練。他允許麥可和小夥伴勒羅伊-史密斯(Leroy Smith)一同參加球隊的試訓。但當球隊名單公布之時,麥可發現自己名落孫山了。史密斯進入了球隊的大名單,喬丹卻被分在了學校二隊待觀察。赫寧教練的理由是身高問題,他覺得喬丹太矮了,只有180公分,而史密斯當時已經是個201公分的大個子了,往內線一塞,穩如泰山。


弗雷德-林奇(Fred Lynch)當時是萊尼高中籃球隊的助理教練,他在大衛-哈博斯坦(David Halberstam)的書《Playing for Keeps》注2中解釋了,當初為什麼校隊沒收喬丹。「我們其實很清楚,麥可很棒」,他說道。「但我們覺得他還需要更多的歷練,所以認為將他放在二隊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這是一個不可能被邁克真正接受的理由。他在訓練和比賽中發了瘋一般單打自己的對位者。他的殺氣在那個時候就誕生了。「就在赫寧教練沒將我放進一隊的那一刻,一切都開始了」,喬丹後來承認道。「這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一課。我必須努力努力再努力地訓練。」唔,我們都知道,他這個人,一向說到做到…


注2:書的全名是《Playing for Keeps: Michael Jordan and the World He Made》


一年後,喬丹升上了11年級,進入了生長高峰期。轉眼間,他已經是個身高190公分的傢伙了,但依舊沒有名校對他的天賦產生興趣。這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因為他現在才剛剛開始自己在萊尼高中一隊的第一個賽季。那個年代沒有網際網路,也沒有什麼電視臺會轉播一場高中聯賽。雜誌和報紙的頭條大多講的是大學聯賽的事情。


最初發掘喬丹的,是一個叫麥可-布朗(Michael Brown)的人。他是新漢諾瓦(New Hanover)學區的體育短片導演。早在1979/80的高中聯賽期間,他就電話聯繫了羅伊-威廉士(Roy Williams),此人當時是北卡大學(UNC)的主教練迪安-史密斯(Dean Smith)身邊的一個年輕的助教。布朗向他介紹了麥可-喬丹,稱其為自己見過最好的年輕球員。威廉士本來是打算打點行裝,自己前往萊尼高中看一場喬丹的比賽,但最終前往的人,是另一個叫比爾-古德裡奇(Bill Guthridge)的助教。可惜這趟旅行並沒都帶來多少好消息。喬丹在那一天的比賽中投了好些中場線附近的跳投。這讓古德裡奇覺得,這孩子「很特立獨行啊」。


「他的潛力完全沒有被開發出來」,古德裡奇回到學校,向迪恩-史密斯匯報「這個喬丹」的情況時說道。在他的看法中,這個小夥子身上有著巨大的天賦,但是完全沒有在正確的指導下學習打籃球。MJ在那個時候的基本功很糟糕。於是北卡大學的教練組決定,繼續觀察邁克-喬丹,並邀請他來參加迪恩-史密斯的籃球訓練營。


「麥可當時是在一個周日的下午來到我們的營地的。我們先訓練了20分鐘,然後我又要求他留下來,再訓練20分鐘給我看看」,羅伊-威廉士回憶道。「然後他就徑直走到了大門口,然後扭頭走回來,就像剛來一樣。那時候我就想,他這人真的很有天賦,很特別。當時沒有人能預見到,他將來會是什麼樣子,因為沒人知道他有多認真,他的訓練有多刻苦——他的志向有多寬廣。」


北卡大學成了第一所真正對MJ產生興趣的大學。而在此之前,在威廉士的牽線下,喬丹又得到了進入了霍華德-加芬克爾(Howard Garfinkel)創辦的五星籃球訓練營(Five-Star-Camp)進行學習的機會。


正當邁克在史密斯的訓練營練得熱火朝天的同時,他又來到了全美頂尖年輕球員聚集的五星籃球訓練營。在這裡,扣籃是不被允許的,你能做的只有不斷磨練基本功,無論是進攻端還是防守端。加芬克爾沒觀察多久,就發現了邁克-喬丹身上的與眾不同。「是一記漂亮的傳球讓我堅定了自己的看法」,「加芬」在《Playing for Keeps》一書中回憶道。MJ在防守時相當賣力,往往讓對位的球員連球皮都摸不到。,要麼就是直接搶斷下來,快攻上籃。快攻一條龍,穩穩噹噹的得分——喬丹一球在手,就是全場速度最快的球員,這天賦讓加芬克爾聞所未聞。

令北卡大學相當懊惱的是,他們本來打算辛辛苦苦培養一個好苗子,默默地等收成,但是轉眼間,麥可-喬丹的大名就從萊尼高中傳開了。現在,人人都知道,一個新星即將誕生。

北卡


接下來,全美各路大學趨之若鶩,紛紛來跟喬丹接觸,開出條件招他入學。擁有明星中鋒拉烏夫-桑普森(Ralph Sampson)的維吉尼亞大學對他十分感興趣。而馬裡蘭大學和南卡大學則到了喬丹的家中拜訪史密斯一點都不想失去這到手的天才——此刻他明白,邁克絕非池中物,有朝一日必定化身巨龍。


「他是北卡大學的忠實粉絲」,羅伊-威廉士說道——他算準了北卡大學的死敵,杜克大學也對喬丹虎視眈眈。「我相信,他會在結束了高中階段最後一個暑假之後,成為北卡大學的新生,我們才知道如何真正好地培養他。」


為了落實這件事,迪恩-史密斯帶著兩個助教——艾迪-福格勒(Eddie Fogler)和威廉士,來到了喬丹家中作客。他們一行人面對著喬丹的父母而坐,史密斯拿出一枚籃球,問邁克:「你是真心熱愛籃球,是麼?」,對面這個17歲的孩子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教練,全心全意!」


家長此時也抓住機會問這問那,而從他們的面部表情來看,史密斯的回答令他們很滿意。他們又問,教練們既然來了,不介意的話,是否願意參觀一下邁克的房間。「我記得,麥可的房間非常的整潔」,羅伊-威廉士說道。「而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史密斯教練跟他交談的整整兩個小時當中,他真正做到了球不離手,一刻都沒放下。」在那一次家訪之後,其實一切懸念都已經塵埃落定了:麥可-喬丹將成為焦油踵隊(Tar Heel)的一員。


而實際上,在邁克-喬丹本應在高中時代的最後一年中,來到德國。在為萊尼高中打出了一個場均29.2分、11.6個籃板和10.1次助攻的賽季之後,喬丹應邀來到了德國城市曼海姆(Mannhein),來參加艾伯特-什維茨邀請賽(Albert-Schweitzer-Turnier)。喬丹非常喜愛數學,對自己的數學老師非常尊敬。為了自己的考試成績,他放棄了這一個比賽的機會,安心留在了威爾明頓。


作為一名大一新生,喬丹得到的期待其實並不多,就連他的大學室友都覺得,MJ的大學四年中,不會得到很多的上場機會。「你是我們隊中號碼最大的球員,也就是說,排得最後」,他們對喬丹說道。「你會有很多暖板凳的時間的。」撲面而來的質疑聲不是毫無原因的。北卡大學陣中人才濟濟,詹姆斯-沃西(James Worthy)、薩姆-帕金斯(Sam Perkins)、馬特-多爾蒂(Matt Doherty)和吉米-布雷克(Jimmy Black)是去年的四大首發。迪恩-史密斯並沒有派新生首發的習慣,但是這次居然破了例,給了當時身高193公分的喬丹一個首發的機會——因為他的防守很棒。


這幫傢伙的速度在非常突出。而且他們將焦油踵隊的防守體系構建得密不透風。除此之外,麥可-喬丹對球隊戰術的熟悉也非常迅速。在只說了一次的情況下,他馬上就記住了,但別的大一新生可能要花上一整年才能熟練掌握。這還是「至少的」。但這一切的一切,都還不算是令教練們印象最深刻的。


「他對勝利的偏執和精神上的強大都是我們聞所未聞的」,威廉士坦白道。令大家驚訝的是,MJ從第一場比賽開始就先發登場。在第一個學期中,他的表現就非常搶眼(場均13.5分4.4籃板),這令迪恩-史密斯教練非常滿意。北卡大學一舉打進了NCAA的決賽。沃西和帕金斯是當時隊中的主要球星。這是1982年的最後一場比賽,這一遭,他們要面對的大BOSS是喬治城大學的強力中鋒派屈克-尤因(Patrick Ewing)。


距離比賽結束還有32秒,此時的喬治城大學以62:61領先北卡。一個投籃,只要一次命中,北卡就能擊敗,驚嘆隊(Hoyas)!「全場的觀眾都注視著我們」,史密斯教練說道。屬於他的弟子們的榮光時刻竟在何處?也許,就是現在了。他叫了一個暫停,想針對喬治城的防守布置一下最後一攻(A計劃是突破要一個兩分,B計劃是給詹姆斯製造一個三分球的機會)。球,應該首先交到在禁區要到位的沃西,要麼就交給身處罰球線附近的多爾蒂和帕金斯那裡。在他的孩子們重新上場之前,史密斯教練又把喬丹拉到了身邊面授最後的機宜。他有一個預感,對面的約翰-湯普森(John Thompson)會選擇雙人包夾詹姆斯-沃西。在這種情況下,喬丹估計會被放空。「假如,我是說假如,球到了你的手裡,麥可,你就自己投了吧」,他對自己的新生說完這話後,轉身走回教練席,在心中默默祈禱著。話已至此,盡人事,知天命吧。




發球的是吉米-布萊克。喬治城在禁區重兵布守,就像史密斯教練預料的那樣,死死地看住了詹姆斯-沃西。幾次傳導球之後,最終布雷克還是將球送到了喬丹的手中。這一刻,全場的燈光仿佛都熄滅了,唯剩一盞孤燈打在了籃板上,喬丹的眼中只有籃筐,他知道對手想要撲上來,但已經來不及了。這也許是他大學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刻了——而喬丹絕不能手軟。抬手,指尖划過皮球,球在空中帶著美妙的自旋,就像在訓練中千百次做過的那樣,像一道「彩虹」(喬丹語)一樣越過對方選手的頭,直向籃環飛去…接下來,球網的一陣抖動,球進。場邊爆發出滾雷一般的喝彩聲,但此刻的喬丹什麼都聽不見,時間還剩16秒,他扭頭回防…



憑藉這一球,北卡大學63:62再度領先了喬治城大學。弗雷德-布朗(Fred Brown)帶球到前場,想要尋找之前命中關鍵球的埃裡克-弗洛伊德(Eric Floyd)。但就在他想要傳球出手的那一刻,他便後悔了,因為他的眼角掃見了喬丹,喬丹就在他的傳球路線上。於是他將球收回,保持身體平衡,眼角閃過一件白色的球衣。喬治城大學在這場比賽中穿的是亮色的球衣。布朗以為那就是自己的某個隊友,但實際上,那是詹姆斯-沃西。因為北卡大學常規賽戰績更好,所以本場比賽他們穿的是主場的白色球衣。


「大場面詹姆斯」機智地控制住球,想把比賽時間磨光,但他很快被犯規,來到了罰球線。最後一刻,弗洛伊德在15米開外投出了絕望的一球,但喬治城大學最後的一點點希望也隨著球不進而宣告破滅。北卡大學拿下了NCAA的總冠軍,這是迪恩-史密斯教練的第一座大學籃球冠軍獎盃——一夜之間,麥可-喬丹這個名字也被傳遍了整個籃球世界。

更高、更快


接下來的兩年,儘管焦油踵隊未能繼續拿到總冠軍,但是喬丹的比賽技巧卻日益進步。「麥可每年都會變得更好。他從大一升到大二的時候,又長了差不多4公分」,威廉士說道。「麥可的速度也提高了…更高、更快,這肯定是個好消息。」每個賽季開始前,北卡大學的球員們都要接受體檢和體側,他們要進行一個40碼(合36.5米)的衝刺測試。大一新生年的喬丹要用4.55秒,一年之後,這個時間縮短到了4.39秒,而現在,他的身高達到了198公分。他的速度之快,達到了短跑運動員或者橄欖球外接手的水準,而通常來說,那些人都比他矮得多。


MJ的個人技巧的不斷進步。作為一個新人,他總是不斷地給自己鼓勁,但同時他也很沒有安全感。他那時候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好,自己到底能做出怎麼樣的成績。領導球隊的,還是那些老生們。「作為一個大一新生,那時候的麥可話可不多。我們隊中有很多學長,而陣中的核心球員是詹姆斯-沃西、薩姆-帕金斯和吉米-布雷克」,羅伊-威廉士回憶道。「到了大二那年,他的話就開始多了起來,而到了他在北卡大學的最後一年,麥可簡直就是個話嘮。」


當自己在對陣喬治城大學的比賽中,命中了制勝球之後,麥可的名字便家喻戶曉了起來。他越來越明白,他比隊中別的球員都要強——也許比NCAA中所有的球員還要強。


暑假時,喬丹會在教堂山(Chapel Hill)打打街球,那裡會有很多NBA的現役球員來參加。在比賽中他會大噴垃圾話,但這並不是想冒犯對手,而是完成他自己心裡布置的任務。從一開始他就不斷尋求著挑戰,無論是真實的還是自己虛構的。他知道:當他把大話說出來了,他就必須努力打球,才能把自己的話收回去。


MJ這種積極地態度,無形之中也激發了自己隊友的積極性。在被稱為「魔鬼操練」的訓練項目中,要求兩名球員在距離籃筐5米開外的地方進行一對一單挑。每次常規訓練結束後,麥可都要進行這個項目。他會跑到一個小房間裡,抄起一支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每一個對位者的名字,每個名字下面又會跟著一個羅馬數字——這是每個「犧牲品」在「魔鬼操練」中被他怒扣的數字…麥可-喬佛裡-喬丹也是在另一個方面表現他的好勝心。他對失敗難以容忍。無論是在玩「H-O-R-S-E」投籃遊戲,還是在桌球乃至高爾夫球中。當喬丹不幸輸了,那麼他就會抓住你繼續玩下去,直到他贏了為止。他就是這麼一個人:作為一個最好的球員,身處這個國家中最好的球隊,同時也是訓練最刻苦的傢伙,無時不刻不在挑戰自己。


「他的野心非常之大,什麼事情都能成為他的動力。當你沒有100%地投入的時候,他一定會知道的。然後他會指責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場合」,羅伊-威廉士談到這一點時說道。「當訓練休息的時候,他會把大家聚集起來,要求每個人都全力以赴。每一個被問到的人都會同意,麥可總是要求他們在每一分鐘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喬丹在北卡大學的最後一個賽季中迎來了一個巨大的失望。北卡大學是史上最強大的大學籃球隊之一——但他們在進入「甜蜜四強」之前輸給了名帥鮑勃-奈特(Bob Knight)率領的印第安納大學印第安人隊(Indiana Hoosiers)。


在這場失利之後,迪恩-史密斯開始認真考慮喬丹的未來。在這個好教練的心中,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的事業,而是自己弟子們的前途。麥可-喬丹還需要在大學裡面學些什麼?別的球隊都在自己的戰術本上寫滿了對付喬丹的辦法。能限制喬丹的,可能就只有內線肉牆和三人包夾了。史密斯教練在自己的回憶錄《一個教練的一生(A Coach’s Life)》一書中,描述了自己給三家NBA俱樂部的管理層打了電話,這三家俱樂部會是1984年NBA選秀大會上的前三位。休斯頓(Houston)和波特蘭(Portland)都有可能拿到「狀元籤」。波特蘭聲明,要是拿到狀元籤,他們就會選哈基姆-奧拉朱旺(Hakeem Olajuwon),要是拿到榜眼籤,就選薩姆-鮑維(Sam Bowie)。休斯頓則表示,奧拉朱旺會是狀元,喬丹可以是榜眼。芝加哥公牛隊的總經理羅德-索恩(Rod Thorn)則保證,要是喬丹落到了探花的位置,那麼公牛隊無論如何都會選擇他。史密斯隨後將喬丹一家人叫來了自己的辦公室。師徒相對,仿佛昨日就是初次相遇,殊不知已是三年光陰。教練將自己的計劃全盤託出,並保持中立,讓家長和孩子做決定。


喬丹的父親希望孩子去打職業聯賽,而母親則希望孩子先把書讀完,然後留校當一名助教。MJ自己無言以對,一瞬間,他也不知道該作何決定。一家人謝過了教練的推薦之恩,回家細細商討了一夜,不知東方之既白。日出之時,只有麥可一人回到了教練辦公室。


「教練,我想去打NBA。」

選秀


要是1984年選秀大會當晚,公牛隊的計劃成功,那麼「斯託卡隆」注3這個組合就永遠不會出現了。當麥可-喬丹落到了第三順位,芝加哥人就計劃著,交易一個第二後衛,或者在次輪將斯託克頓選來。儘管來自一個小學校,但是約翰-斯託克頓(John Stockton)深得公牛教練組的喜愛,他們非常希望在選秀大會上弄來著兩名後衛,組成一個經典組合。但是,不巧猶他爵士隊(Utah Jazz)的傳奇教頭弗蘭克-雷登(Frank Layden)也看上了這個瘦小但堅韌的白人後衛,於是在首輪就劫走了他。

注3:「斯託卡隆」(Stockalone)即斯託克頓(John Stockton)和馬龍(Karl Malone)的組合名稱。




喬丹孤身一人前往了公牛隊報到——準確點說是:孤立無援。芝加哥公牛隊在1983/84賽季混亂不堪,前前後後竟更換了27名球員——而在喬丹之後,公牛隊還在第十輪第二順位選來了短跑名將卡爾-劉易斯(Carl Lewis)…MJ很快就搞清楚了,這支球隊到底有多爛。但最重要的是:一代傳奇已然上路。


訓練的場館遠遠不及卡羅萊納州來得舒適。隊中的訓練強度上不去,MJ的一些新隊友寧可去找姑娘們花天酒地,也不願意刻苦訓練。邁克漸漸明白到,他現在不再身處北卡,這裡不是一個以籃球為信仰的地方。


這座城市似乎也對公牛隊不太待見。當時的芝加哥人心中最在乎的恐怕是NFL的芝加哥小熊隊和隊中的球星沃爾特-佩頓(Walter Payton)。但這個情況很快就要得到改變了…


僅僅是自己的第三場NBA比賽,喬丹就在對陣密爾沃基雄鹿隊的比賽中砍下了37分。沒幾天,他又來到麥迪遜廣場花園,在尼克斯隊身上掠走了33分,而聖安東尼奧則是第一個被MJ拿到45分的地方。在整個新秀賽季中,這個新人竟七次打出了40分以上的表現。


媒體們立刻奉麥可-喬丹為新一代的朱利葉斯-歐文(Julius Erving),「J博士」的接班人。喬丹仿佛生來就是為了打NBA的。他總是比對手快,跳得比對手高。這裡的禁區沒有一大堆的肉牆阻攔他。每一個跟他一對一的對手,都被他爆得慘不忍睹。毫無懸念:麥可-喬丹拿到了1984年的「年度最佳新秀」獎盃。「他在場上能做到的事情,比我想像中要多得多。當我還是個新秀的時候,我可做不到他所做的事情」,拉裡-伯德承認道。眾所周知,他是NBA當中的招牌球星。


「麥可剛進入NBA的時候,跳投並不是他的主要武器。他每一次都想殺向籃筐」,羅伊-威廉士描述道。他時常跟著恩師迪恩-史密斯,去看喬丹的NBA比賽。「當然,假如他被擋住了去路,他也肯定會有別的辦法。」


但相比於北卡大學時期,喬丹在這個聯盟的隊友們就不是全國頂級的了。迎來喬丹之後,公牛隊比上個賽季多贏了11場比賽,但在季後賽首輪,他們要面對的是密爾沃基雄鹿隊。「在結束了自己的新秀賽季之後,他回到了北卡——儘管拿到了『年度最佳新秀』獎盃,但麥可依舊回來加練自己的跳投」,威廉士回憶道。


除此之外,喬丹還重返校園的另一個目的,是繼續攻讀大學學位。聯盟將他的「年度最佳新秀」獎盃空運到了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在那裡,喬丹要根據自己第一年的NBA生涯,給學弟們做一次演講。


但是還很少有人注意到,喬丹在他職業生涯的第一年,就開創了一個新紀元。他的自主球鞋品牌「Air Jordan」為耐克公司帶來了一億三千萬美元的收入——儘管接下來聯盟禁止球員們穿這個品牌的球鞋上場。這麼做的理由是:黑紅配色的球鞋違反了聯盟的著裝令。聯盟最終要求喬丹在每場穿著這雙球鞋上場的比賽中,都要繳納5000美元的罰款——而耐克公司卻非常樂意代為支付這筆罰款,因為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搶眼的廣告文案,藉助聯盟的力量來推廣自己的品牌。


媒體和球迷們迅速注意到了喬丹。他的比賽是那麼的與眾不同。他將自己拋在空中,飛身扣籃,時至今日都沒有那個人能像他那樣,把動作做得這麼完美。除此之外他還擁有一雙巨大的手:就像伯德、魔術師和「J博士」那樣。憑藉這雙大手,喬丹在空中也能自如地控制好球。


全美的籃球界都不清楚,他的極限到底在哪裡。然而,聯盟中的老將們並不太看得慣這個火箭般崛起的新人。喬丹的一切來得太早也太多(當然,他配得上)。在他的第一次全明星比賽中,聯盟中的一些傳奇,比如以賽亞-託馬斯(Isiah Thomas)、魔術師詹森(Magic Johnson)和喬治-格文(George Gervin)們,就聚在一起,商量著要「孤立」喬丹。被球迷們選為東部全明星首發的喬丹,不會在比賽中得到傳球。


當然,時至今日都不會有人得知,當時的情況到底是不是這樣。格文和魔術師都在西部明星隊,應該無法對東部明星隊的球權分配產生什麼影響。這種無中生有的「挑釁」現在已經無法得到論證,也就成了永恆的迷。


喬丹在他的第一場全明星比賽中9投2中,只拿到了7分。託馬斯命中了14記投籃,並成為了東部全明星隊的得分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件事,喬丹和魔術師居然成了朋友,還共同對此事念念不忘。總之,此後以賽亞和MJ幾乎沒有再說過話…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神就是神 洛神賦,麥可-喬丹(下)
    「在那段日子裡,我們著實領教到了他的厲害,因為他就是那麼的強」,丹尼-安吉(Danny Ainge)承認道。他是當年那支凱爾特人隊的一員,1986年4月20日,他在場上的任務正是看防麥可-喬丹。「在我們開始系列賽之前,大伙兒心裡就很清楚,麥可是個非常棒的球員。但是我們當中還沒有一個人會覺得,他就是史上最強的籃球運動員之一。
  • 宋玉vs曹植:《神女賦》到《洛神賦》,由神到人
    縱觀中國古代各種美麗的傳說,結合各個時期人們不同的審美標準,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美女,典型的代表就是「四大美女」的出爐,「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可謂各有千秋,眾說紛紜。「女神」則是對美女審美的升華,所以縱然歷史上美女如雲,但是寫被稱為「女神」的並不多。
  • 「籃球之神」麥可喬丹
    1984年的NBA選秀大會上,芝加哥公牛隊以首輪第三順位,也就是探花籤,選中了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的麥可喬丹。從此「籃球之神」橫空出世。在菜鳥賽季,喬丹就拿到了場均28.2分,6.5個籃板,5.9次助攻的遊戲數據,這是大多數職業籃球運動員巔峰時期都無法匹敵的成績單,最終毫無懸念地拿到了最佳新秀獎,然而,榮譽的殿堂才剛剛開啟……麥可喬丹在扣籃大賽中的表現,為我們展示了驚人的身體素質,擁有成為優秀籃球運動員所必需的出色爆發力。
  • 麥可喬丹是神一般的存在,回顧籃球之神飛人喬丹的成長曆程
    查爾斯曾經說過:「我是地球上最會打籃球的人,哦?麥可喬丹?不好意思,親愛的,他是外星人!」麥可喬丹是一名偉大職業籃球運動員,是無數球迷心中的偶像。完美的空中展示動作麥可喬丹不是一般的人,而是神。喬丹在NBA中所取得的榮譽是後輩難以超越的,科比和詹姆斯一直以他為榜樣,在比賽過程中想以各項數據超越喬丹。大家知道科比在NBA歷史上和麥可喬丹,張伯倫被稱為三大得分利器之一,他一生的目標是超越喬丹,不管他在場上多優異的表現,直到他退役的時候也只能無限的接近喬丹。另外,詹姆斯還是一名現役球員,詹姆斯擁有籃球極強的天賦,不管進攻還是防守都很優秀。
  • 麥可喬丹:唯一被公認的籃球之神!
    沒錯,不可否認科比、詹姆斯、庫裡都是偉大的球員,他們給聯盟帶來了激情,他們理應擁有大批的簇擁者,但是無論時代怎樣變更麥可喬丹都值得我們的尊敬,
  • 娛樂抓帽,純扣將的新秀神初次登場——麥可-喬丹
    麥可-喬丹(85版) 縱觀籃球之神的整個NBA職業生涯,在他11個完整的芝加哥生涯中,新秀賽季的喬丹還是最弱的。 然而就是最弱的新秀喬丹,打出的表現已經是多少巨星SG一輩子都打不出的Achievement。
  • NBA傳奇球星的故事——「籃球之神」麥可.喬丹
    在NBA美職籃這個大舞臺上,不斷的誕生一位又一位的籃球巨星,如被稱為」大鳥「的波士頓傳奇球星伯德,有被稱為」小皇帝「的勒布朗.詹姆斯,還有湖人名宿」黑曼巴「科比.布萊恩特等等,他們都是偉大的籃球巨星。而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人,他被稱為」籃球之神「,公認的美職籃第一人,他就是飛人麥可.喬丹。
  • 麥可-喬丹,能夠拯救美國的「籃球之神」
    在NBA 的歷史上,只有一人被稱作為「籃球之神」,他就是麥可-喬丹。理由很簡單,因為他能拯救美國。神的眼中一切都是虛無的喬丹在奪得第一個三連冠之後選擇退役,他當時退役對美國來說是莫大的損失。真正做到「MVP」的男人在千呼萬喚始中喬丹選擇復出。喬丹復出的消息全美沸騰,美國總統柯林頓對喬丹的復出表示感謝,他稱「喬丹的復出拯救了美國的失業危機。」
  • 曹植:《洛神賦》(朗誦+原文+譯文)
    車夫回答說:「臣聽說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現在君王所看見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狀怎樣,臣倒很想聽聽。」洛神服飾奇豔絕世,風骨體貌與圖上畫的一樣。她身披明麗的羅衣,帶著精美的佩玉。頭戴金銀翡翠首飾,綴以周身閃亮的明珠。她腳著飾有花紋的遠遊鞋,拖著薄霧般的裙裾,隱隱散發出幽蘭的清香,在山邊徘徊倘佯。忽然又飄然輕舉,且行且戲,左面倚著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蔭,在河灘上伸出素手,採擷水流邊的黑色芝草。
  • 洛神?甄姬?《洛神賦圖》賞析
    被稱為「六朝三傑」的顧愷之,根據曹植的作品《洛神賦》,創作了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第一幅《洛神賦圖》。顧愷之是東晉著名的畫家、理論家、書法家,被稱為「畫絕、才絕、痴絕」有繪畫作品《洛神賦圖》、《女史箴圖》、《烈女仁智傳》理論著作:《畫雲臺山記》、《魏晉勝流畫贊》、《論畫》。
  • 麥可·喬丹的公牛王朝,神在人間的《最後之舞》
    如果說世間真的有神存在,那麼喬丹一定是其中之一。1963年2月17日,麥可·喬丹出生在美國紐約州的布魯克林,1984年年僅21歲的喬丹在NBA選秀大會上於首輪第三順位被芝加哥公牛隊收入囊中,從此開啟了他的籃壇傳奇旅程。
  • 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無解進攻名場面 天賦與技術的完美結合!
    > 很榮幸您來到這裡,您可以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籃球之神MJ
  • 解析籃球之神——麥可
    解析籃球之神——麥可 隨著《最後之舞》的熱播,被譽為「籃球之神」的麥可-喬丹再次成為各大媒體頭條和球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麥可-喬丹生涯後期開發了後仰跳投再次勾起了球迷的回憶
  • 顧愷之/洛神賦圖(宋)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餘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 ,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 一麗人,於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
  • 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生涯數據盤點。
    你怎麼形容麥可.喬丹?籃球之神?霸榜老流氓?GOAT?萬變不離其宗,無數的稱號都為了一個目的,形容喬丹的球技無與倫比。談起籃球運動員,也許你可以說出很多傳奇巨星的名字,但只有一個人,在燦爛的籃球星河中顯得尤為璀璨無比,那就是麥可.喬丹。廢話不多說,進入正題,本篇文章將盤點喬丹的生涯數據。
  • 「悅讀周刊」洛神賦——東方「維納斯的誕生」
    古代希臘人想像中的維納斯,是成人般的從海中誕生的,即生下來就是個少女。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羅馬十二主神之一。對應希臘神話中的阿佛洛狄忒。她有一個人見人愛的兒子,叫丘比特。洛神宓妃就是東方的維納斯。相傳她為遠古時代宓羲氏的女兒,因溺死於洛水而為水神。
  • 「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的單挑虐菜史
    喬丹一直被稱作「NBA史上單挑第一人」,生涯期間打爆無數防守者,是對手眼中最恐怖的夢魘。如果球爹了解下面這些關於喬丹的單挑傳奇故事,不知道他還敢不敢向「籃球之神」發出挑戰。這麼多年來,只有一個人在單挑時真正打敗過麥可-喬丹,而且這件事有視頻為證,是真實發生過的。2004年,拉斯維加斯飛人訓練營裡,麥可-喬丹邀請一些高管來參觀,同時有機會和他來一場一對一的較量。當時46歲的約翰-羅傑斯,就是其中一員,他曾擔任過麥當勞的高管。
  • 曹植《洛神賦》:悼念亡妻及愛情幻滅
    《洛神賦》以大量篇幅描寫人神之戀, 情感深摯, 故其主旨有愛情解讀路向, 此時曹植與「餘」、「吾」重合, 洛神代指愛情寄託對象。前人多視之為甄后或某未知戀人, 我們認為曹植愛情寄託對象為其亡妻崔氏, 主要依據如下:一是《洛神賦》中有「嘆匏瓜之無匹兮, 詠牽牛之獨處」, 李善注「《天官星佔》曰:匏瓜一名天雞, 在河鼓東。
  • 過分抬高「籃球之神」,難道是為了儘快讓麥可·喬丹走下神壇?
    作為「籃球之神」麥可·喬丹身邊的「史上最強二當家」,皮蓬對於在紀錄片中有關自己的「負面」內容,感到「非常生氣」!而且迄今為止,我也無比堅定的認為,麥可·喬丹也依舊,並且會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佔據「籃球之神」和NBA聯盟史上最偉大球員的名號。然而,我卻越來越發現,媒體報導也好,輿論導向也罷,都在越來越往一個在我看來極其危險的領域滑動!那就是,過分抬高與吹捧喬丹「聯盟歷史第一人」的地位,根本就是在為儘快讓他走下神壇而做準備。
  • 神的時代:麥可喬丹的傳奇故事
    之前說過只有上帝能夠喚醒那頭公牛,而麥可喬丹或許就是上帝假扮的人亦或是他本人便是上帝,總之芝加哥的聯合中心從此有了上帝之魂,憤怒的公牛噴著嗜血的火焰踏上徵服NBA之路,神的時代已經開啟,永不可逆。大風都感動了街市的大樹/輕飄飄的我怎能不動搖/悠悠的鬆弛我緊繃的身軀/給我你的柔情和甜蜜。庫切在《耶穌的童年》一書中提到:「所有的人都能從新的一切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