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曾嫣豔 通訊員 餘慶東 陳麗旋 圖/林木陽)聚焦智能化精準醫療,聚力大健康融合發展。昨日上午,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大中小企業融通專業賽暨首屆數字經濟產業園杯全國創新創業大賽的總決賽開幕式在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舉行。入圍全國總決賽的近130家大健康產業科創精英會聚翔安,開展技術交流和產業協同。
近年來,翔安區依託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優勢,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的大項目、好項目加快落地,打造產業升級版。本次大賽更是緊扣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聚焦智能化精準醫療,關注核心技術突破,與翔安區的產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
作為「島外大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力軍,翔安區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提速增效,舉全區之力推動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廈門市打造中國生命科技之城貢獻翔安力量。
「產業園區+龍頭企業」模式 催生大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此次大賽由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辦公室指導,廈門市科技局、翔安區人民政府支持,廈門市翔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大賽以3個成長組、2個初創組的分組形式,展開智能化精準醫療領域的項目路演和比拼。每組由3位行業及創投專家擔任評委,最終評選出12家企業晉級決賽。來自科技部火炬中心、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市發改委、廈門市科技局、廈門市工信局、廈門市衛健委、翔安區人民政府、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美年大健康等部門的領導嘉賓、專業人士以及投資人、企業家等200餘人出席開幕式。
據悉,自賽事啟動以來,大賽獲得科技企業的廣泛關注,全國報名企業259家。參賽項目涵蓋基因檢測、快速診斷檢測、醫學影像等領域。經網評,130家企業入圍此次全國總決賽。
產學結合是醫療健康領域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昨日,入圍全國總決賽的大健康產業科創精英,在這裡開展技術交流和產業協同,高校院所也對此頗為關注。在競爭比拼之餘,大賽舉辦了多項促進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的交流對接活動。此次大賽更是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首次以園區產業資源為基底而舉辦的聚焦區域大健康產業升級的「雙創」大賽。
此外,在2020健康產業大企業需求發布論壇上,美年大健康、艾德生物、麥克奧迪、GE醫療集團等龍頭骨幹相繼發布需求,覆蓋精準醫療、AI影像、智慧生活等領域。各大企業代表還向參賽企業拋出多項重大需求。當天,超過100家企業與大企業開展「一對一」對接,在產品採購、技術支持、投資併購、產業孵化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作為美年生態成功孵化的創業代表,基點生物總經理陳喆華、矽基AI總經理胡志鋼和大家分享了通過融入美年生態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成長空間。
「政策支持+優質服務」模式 助推大健康產業生態升級
就在此前一天舉辦的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產業論壇上,廈門市科技局、數字經濟產業園招商服務公司相關負責人分別就廈門生物醫藥政策和數字經濟產業園招商進行推介,向不少參賽企業拋出了橄欖枝。
「良醫在線」是廣州良醫重點打造的線上體系,目前已建成全國性的專業本地醫患複診平臺,讓線上醫療服務成為可能。此次作為入圍參賽企業之一,該公司聯合創始人王宏才透露,可以考慮將網際網路醫院落地廈門。
開闢科技創業新賽道,積蓄廈門發展新動能。在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的工作中,廈門先後出臺「科技創新25條」「成果轉化19條」「創新驅動9條」等重磅政策。在此基礎上,翔安以健康醫療大數據為核心,已相繼引進精準醫療、人工智慧、大數據應用、物聯網、雲計算、虛擬實境等數字經濟產業,正主動布局數字經濟產業生態鏈。截至目前,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已落地企業266家,註冊資金總額達181.56億元。作為區域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數字經濟產業園核心組團「健康翔安智谷」正成為拉動翔安經濟增長的創新創業集群,成為大健康產業生態的「入口級」創新孵化平臺。
接下來,翔安區將持續發展健康醫療大數據作為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雙千億」工作的重要引擎,以「數字經濟產業園」為載體,致力於打造「新興產業集聚、創新要素活躍」的數字產業創新平臺及經濟價值創造平臺,重點培育人工智慧、醫療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聲音】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盛延林:
大賽在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舉辦,體現了「產業園區+龍頭企業」攜手促進「雙創」的工作方式,彰顯了翔安對發展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的重視。希望翔安「以賽為媒」,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積極培育數位化、智能化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廈門市科技局副局長曹偉民:
開闢科技創業新賽道,積蓄廈門發展新動能。廈門在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的工作中,先後出臺「科技創新25條」「成果轉化19條」「創新驅動9條」等重磅政策。本屆大賽緊扣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這也是廈門重點發展的千億產業鏈。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將加快打造成特色鮮明、優勢明顯、配套齊全、人才薈萃的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熱誠歡迎大家來廈門創業發展。
●翔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程明:
翔安區將為創新企業提供最好的硬體平臺和「一站式」企業服務,最優惠且接地氣的政策,最硬核的科技、人才支撐,最開放的技術應用場景,最優質的醫療健康大數據,以此構建最適合企業發展的產業生態和軟實力。並將與企業共同探索解決產業發展中的痛點、堵點和難點問題,讓更多科技成果與資本在翔安落地、開花、結果。
●廈門大學校長助理陳光:
產學結合是醫療健康領域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凝聚校地、校企合力,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四鏈」有機銜接,重點打造重大創新平臺、搭建聚才引才平臺、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同步】
為大健康產業 描繪發展藍圖
在「2020創新創業高峰論壇」上,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產業媒體等嘉賓以寬闊的視野和遠見卓識,從產學研相結合的角度,為大健康領域創新創業描繪了發展藍圖。廈門大學科技處處長譚忠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模式的創新」為題作主旨演講。動脈網創始人李大韜以「加速奔跑的數位化」為題作分享。
清華大學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主任王竟菁,浙江大學醫療健康信息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教授葉學松,GE醫療中國副總裁、首席創新官戴鷹,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江維娜,以「新周期下醫療大健康創新技術轉化與應用機會」為主題,聚焦創新技術和產品落地市場,為大家帶來了啟迪。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