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縣閆家鄉:人居環境煥新顏 鄉村振興繪美景

2020-12-27 天水市人民政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每一處風景,都是一刻享受。冬月的閆家鄉,被大山環抱,有著昔日的蒼翠。全媒體記者們一路克服天寒路滑,迎著漫天雪花,走進閆家鄉,更清潔、更美麗、更宜居的村落映入眼帘,宛如一幅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山水田園畫。

  王坪村花果山水簾洞的高山景行和潺潺溪流、閆家村一幢幢錯落有致新穎別致的樓房、大場村新修的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太陽能路燈一字排列……這一番景象,村民都說這都得益於黨的脫貧攻堅政策。

  鄉村,承載著無數人的鄉愁,關係著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讓農村更清潔、更美麗、更宜居,進而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旅遊興鄉——已成為了閆家鄉黨委、政府不斷思考並持續發力的工作重點。

  走進車古村,一條條水泥路寬闊整潔,月牙泉下泉水潺潺,村前巷後勵志教育牆上的紅色文化激勵著人們,皚皚白雪覆壓青松翠竹,長廊吊椅,鄉村小景觀,一步一景……美麗如畫的鄉村景色讓人耳目一新。

  車古村75歲村民馬具錄深有感觸,他回憶說,一輩子住村上,路面一直不好,這裡雖然四季景色不同,遊人多,但是一下雨人都進不來,車進不了村,現在環境變好,道路整個硬化,巷道房前屋後全部硬化成水泥路面,進山遊玩的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快手抖音發出去,遊客就更多了。

  健全的文化基礎設施、美麗的人居環境,加之毗鄰關山等優勢,車古村依託山清水秀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生態鄉村旅遊,進一步帶動群眾走上致富路。

  「明年打算發展養殖,今天來村上諮詢了一下,村上的幹部服務周到,讓我有了養殖信心。過去村上髒亂差,大家對保護環境衛生意識淡薄,現在居住環境條件越來越好,生活也越來越好。現在,周邊鄉鎮來這裡遊玩的人多了,我作為村上的保潔員,將引導大家愛護環境,共同建設美麗家園。」閆家村貧困戶馬建明說。

  從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改善、鄉風文明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等多方面綜合施策、示範推動,閆家鄉全力推動旅遊全域化,以鄉政府所在地閆家村為中心,建成「四個基地」,重溫「一條路線」。即:重溫沈遐熙同志在大場、丁河等村開展革命路線體驗遊。「1943年,沈遐熙同志受中共隴東分區特委的委派,來閆家開展地下工作,首先在此地發展了一批黨員……」

  在閆家鄉丁河村,沿著革命先烈足跡,在紅色據點,重溫著地下黨員的革命精神。以沈遐熙革命事跡為教材,閆家鄉開展了少數民族愛國教育,在閆家清真寺修建文化室,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紅色革命教育示範基地。在閆家新村文化廣場,建設「兩個共同」文化元素、「兩山論」文化元素,修建廉政文化主題公園,配套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打造「兩個共同」示範基地,以點帶面,輻射全鄉14個村。

  車古村老村醫馬明學面對採訪,他激動地說,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鄉村道路乾淨整潔,家家都有車坐。村上辦的鄉村記憶館吸引了很多人,讓好多年青一代體悟我們過去的日子,也讓好多同時代人望見了鄉愁。在車古村實施人居環境改造工程中,先後修建鄉村記憶博物館,陳列農耕和生活用品100餘種,大力弘揚民族文化、農耕文化和群眾文化,並建成扶貧勵志教育示範基地。

  助推鄉村振興,解決「看得見的鄉愁」,完善環境硬設施也無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

  在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中,改善農村的人居環境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要把改善農村環境,建設宜居鄉村作為實現農村發展,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

  要致富,先修路;一路通,百業興。通過幾年的努力,閆家鄉徹底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在湯峪河沿岸修建橋梁、板涵18座;全鄉14個村新建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村衛生室、村級幼兒園和村文化廣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修建了衛生廁所,通村道路全硬化,43個自然村小巷道全硬化。在東西扶貧協作天津港保稅區的大力幫扶下,共投入372.2萬元,分兩年度在草川梁村實施了整村提升工程。同時按照垃圾「三化四分」處理,即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分類利用、分類處置處理模式,堅持「戶分類、村組收集」的原則,加強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村有站、戶有箱,有人掃、有車拉、有人管」的環衛保潔體系,全面改善人居環境,讓百姓家門口的小康路越走越舒心、越走越寬廣。

  閆家鄉紀委書記師廣文介紹說,近年來,全鄉實現整體脫貧後,依託山清水秀的自然資源,沿湯峪河流域七村打造一批高質量的鄉村旅遊示範點,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全面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閆家鄉聚焦美麗宜居和鄉村旅遊兩大目標,充分挖掘鄉愁記憶濃烈、田園風光優美的農村風貌典型,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再上臺階,在車古等村實施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建設美麗鄉村示範村;在S305沿線,利用地域資源優勢,帶動操場等4村發展生態旅遊業;在湯峪河沿線,利用秦家塬景觀和王坪村花果山水簾洞景點;在車古村萬家坪打造集民宿、餐飲、休閒為一體的鄉村旅遊場所;改造提升王坪村花果山水簾洞,建設鄉村人文旅遊長廊,輻射帶動花山、付堡等7個村發展鄉村旅遊業;以車古村秦塬人家鄉村旅遊合作社為主,帶動14個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農民人均純收入持續增加,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這一處處美麗蛻變,正是閆家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近年來,閆家鄉始終把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以「鄉村振興,規劃先行,注重質量,從容建設」為方針,將實施村莊改造、休閒觀光旅遊等有機結合,實施拆舊建綠,擴大森林覆蓋率等工作,引導全民參與,共治共享,不斷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取得群眾的支持和信任,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閆家鄉:人居環境煥新顏 鄉村振興繪...
    冬月的閆家鄉,被大山環抱,有著昔日的蒼翠。全媒體記者們一路克服天寒路滑,迎著漫天雪花,走進閆家鄉,更清潔、更美麗、更宜居的村落映入眼帘,宛如一幅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山水田園畫。鄉村,承載著無數人的鄉愁,關係著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讓農村更清潔、更美麗、更宜居,進而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旅遊興鄉——已成為了閆家鄉黨委、政府不斷思考並持續發力的工作重點。
  • 鄉村沃野鋪錦繡 人居環境煥新顏
    鄉村沃野鋪錦繡 人居環境煥新顏——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2018年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來,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學習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經驗,大力實施「三大革命」「三大行動」,各項工作取得豐碩成果,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佘山鎮這個村舊貌「煥」新顏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佘山鎮這個村舊貌「煥」新顏 2020-01-21 1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喀什市: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治理 助推鄉村振興
    喀什市: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治理 助推鄉村振興 2020-07-07 22: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尼勒克縣: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尼勒克縣積極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出發點,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53歲的尼勒克縣科蒙鄉喀什村村民張海蜂2016年依靠國家安居富民的好政策,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居住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今年,村裡開展了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他與其他村民積極參與,把房前屋後的衛生都打掃得乾乾淨淨。通過人人參與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如今,科蒙鄉喀什村巷道乾淨、綠樹成蔭,處處都是美景。
  • 美麗鄉村展新顏 | 白銀區四龍鎮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見聞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今年以來,四龍鎮緊緊圍繞中央及省市區的部署要求,本著「美麗鄉村就是美麗中國底色」的理念,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和增進群眾福祉的民心工作紮實推進,以「垃圾革命、廁所革命、風貌革命」等為抓手,強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不斷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我們可以不無自豪的說一聲,白銀力爭「全國衛生城市」的路上也有我們四龍鎮貢獻的一份力量。
  • 建設美麗鄉村 宜村宜居促振興——雙遼市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汽車行駛在筆直平坦的鄉村道路上,兩側整齊的綠樹隨風舞動,農戶寬敞明亮的房前和整潔庭院外栽植的鮮花爭奇鬥豔,男女老幼或在樹下乘涼,或聚在一起嘮著家常,我市農村處處是安定祥和的歡樂景象……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在雙遼召開,更為我市今後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走進百祿村,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柏油路、盛開的鮮花、文化氣息濃鬱的院牆、整齊劃一的垂柳和路燈。
  • 紅安縣上新集鎮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筆者走進紅安縣上新集鎮鎮區,只見鎮街大道、社區大道小巷寬敞整潔,街區環境淨亮綠美,錯落有致的民居房前屋後綠樹成蔭,村莊賞心悅目的彩繪牆畫……這一幅幅引人入勝的美麗鄉村畫卷,正是上新集鎮整治提升人居環境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真實寫照。近年來,紅安縣上新集鎮正一筆一划描繪著家鄉的美好藍圖,革命老區村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穩步推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 賀州:鄉村煥新顏 居民展笑顏
    賀州新聞網訊 近年來,我市圍繞「強化黨建引領,提升基層組織力,加大民生保障」三大抓手,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打造當地熱門旅遊景點,讓村民吃上了旅遊飯,鼓起了錢袋子,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 【美麗鄉村】西寧人居環境整治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如今,村民們的居住環境變美了,收入也增加了; 湟源縣大華鎮莫布拉村,村裡的老人在老年幸福院吃過午飯後,就可以到新建的杏園裡散散步,坐在橋邊曬著暖陽,看著碧藍的天空,聽著潺潺溪流聲,分外愜意; …… 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春風」,青藏高原大地上,一個又一個鄉村經過努力蛻變,展露出最美姿態,一張張幸福的笑臉
  • 【回顧乘風破浪的2020】大營鎮篇——人居環境美如畫 人民群眾笑開顏
    「解放思想、實幹擔當,過好當下、建好未來」的總體要求,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三清一拆」、遊園公園、「廁所革命」、「四好公路」、美麗庭院,鄉村面貌發生了極大變化,人民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02遊園公園美環境按照「兩貼近、一藉助」的原則和「一帶、兩路、多節點」的工作思路,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全鎮啟動了節點公園和小花園、小遊園建設,做到了一園一特色、一村一美景
  • 洛南:「小畫筆」繪出鄉村振興「大藍圖」
    商洛新聞網訊:日前,洛南縣巡檢鎮通過手繪百米畫廊形式「扮靚」農家庭院,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全面助推鄉村振興,形成了「村村清潔、家家整潔、人人保潔」的良好氛圍,「小小畫筆」繪就了鄉村振興「大藍圖」。小城鎮勾繪大願景巡檢鎮積極踐行「兩山論」,大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創新方式強化人居環境專項整治、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主題宣傳。
  • 鶴城吉村: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共同繪就新美景
    鶴山市鶴城鎮小官田村委會吉村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合理規劃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留得住鄉愁」的鄉村新美景,得到村民的稱讚。 走進鶴城鎮吉村,最引人注目的是村裡新建的公園小景,綠樹白牆,道路整潔,隨處可見的黨建文化、鄉村振興的標語和主題牆繪,村民們在公園裡休閒聊天,臉上洋溢的是幸福的笑容。
  • 佳木斯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初戰告捷
    這是佳木斯市湯原縣打造的「百裡『鄉村旅遊』景觀大道長廊」。曾因外出打工而人口流失嚴重的小城,在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下,正重煥生機。   勃勃生機背後,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進各縣(市)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高顏值」宜居新鄉村呼之欲出。
  • 西寧人居環境整治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如今,村民們的居住環境變美了,收入也增加了;  湟源縣大華鎮莫布拉村,村裡的老人在老年幸福院吃過午飯後,就可以到新建的杏園裡散散步,坐在橋邊曬著暖陽,看著碧藍的天空,聽著潺潺溪流聲,分外愜意;  ……  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春風」,青藏高原大地上,一個又一個鄉村經過努力蛻變,展露出最美姿態,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正在向世人講述一個又一個美麗、真實、溫暖、催人奮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故事
  • 【高清組圖】幸福鄉村美如畫——雲南鎮康縣木場鄉農村人居環境...
    幸福鄉村美如畫  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開展以來,雲南鎮康縣木廠鄉攻堅克難、精心組織,高位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木場鄉立足自身實際,積極探求人居環境長效管理整治「破解之策」,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將人居環境提升作為鞏固脫貧成效、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把木場鄉建設成「看的見青山,望得見綠水,留的住鄉愁」的美麗宜居綠色呼吸小鎮。
  • 陳晰督查村「兩委」換屆和人居環境改善等工作
    新天水訊 據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消息 12月10日,張家川縣委書記陳晰在木河、馬關、梁山、龍山、張棉、劉堡等鄉鎮部分村組,督查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村「兩委」換屆、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全域無垃圾治理等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鼓足幹事創業的「精氣神」,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高質量完成村「兩委」換屆,持續用勁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確保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崗坪鎮: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讓鄉村美起來
    坐在家門口正忙著幹農活的程阿姨告訴記者,經常看到鎮、村幹部身穿「紅馬甲」、手持掃帚鏟子到村裡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重要民生工程抓好落實,村民也自覺做到不亂扔垃圾,村容村貌是越來越好了。正拿著擴音喇叭走村串戶的關塘村支書黃國威表示,除了鎮、村幹部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來,村委會還聯合學校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活動,並充分發揮村廣播作用,通過各村村寨微信群、家族微信群等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宣傳,動員廣大村民群眾支持、配合、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激發他們維護美好生活環境的責任感,增強主人翁意識,確保整治取得長久成效。
  • 長安區抱龍村:花園鄉村建設讓千年古村煥新顏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長安區抱龍村:花園鄉村建設讓千年古村煥新顏去年以來,該村以花園鄉村建設為契機,著力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環境,現在的抱龍村變得越來越美了。  一大早,抱龍村村民劉新民帶著孫子來到了村裡新修的中心公園鍛鍊玩耍,劉新民告訴記者,這裡原本是一片荒地,自從有了這個中心公園後,大家都來散步、休閒、看看書。  抱龍村由抱龍峪村和抱石村合併而成,緊鄰天子峪,相傳唐代天子降生在天子峪,由抱龍峪抱回長安後得名抱龍峪村。
  • 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顏值」 鄱陽縣謝家灘鎮宅前屋後煥新顏
    大江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劉勇報導:清理垃圾、改造廁所、剷除積垢,拆除鐵皮棚,汙水治理,鄉韻悠悠,村風融融……隨著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穩步推進,鄉村煥發出勃勃生機,一幅幅美麗鄉村新畫卷在鄱陽縣謝家灘鎮徐徐鋪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