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衛軍
昨天閱讀文學大師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談到中國人的國民性,其中提到一個詞叫「藝術直覺」。他說大多數人,可能成為藝術老師、藝術教授、甚至藝術學者、只擁有豐富的藝術知識,並不具有藝術直覺。
他們或許能看懂一幅名畫、一副雕塑、一首流傳千古的詩詞、一處巧奪天工的風景。能說出作者的姓名、作品的年代、當時的歷史背景、作品蘊含的意義,以及那些景區的土質、水質、海拔的詳細數據,但他們未必有敏感的藝術直覺。
有兩個人,一個靠藝術謀生,掛著教授的頭銜,高居藝術的講壇,讀書破萬卷,熟記前人的思想,親眼目睹過名家的作品,遊遍千山萬水,可謂是藝術知識廣博。
另一個,姑且說是個流浪漢,讀過不多的幾本書,比起前者望塵莫及,但他天性敏感,熱愛人生,情不自禁地被各種藝術吸引、百折不撓要探索藝術真諦。看一場展覽、演出,或去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他會感動得熱淚盈眶,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包括生命融入藝術意境和山水之間。
請問誰具有藝術直覺?
當然是後者。一個人要擁有藝術直覺,那他不僅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同時他也是一個真實的人。做真實的人,是一個具有藝術直覺人的首要條件。
一個具有藝術直覺的人,首先是一個靈魂極其豐富的人。他對這個世界,以及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人和事都充滿熱情。他渴望探索、渴望靠近、渴望體驗。他知道什麼不好,什麼好,什麼更好,什麼最好。他們往往能跳過物質的圍欄,被一種偉大的食物震撼。
他們對一件事物喜愛,不是來自於這件事物用金錢衡量的價格,而是被一種美、一種聲音、一種圖像、一種意境、一種來自自然或者事物最樸素的美感動。
十七八歲的時候,最喜歡聽齊秦的歌曲,總感覺他是一個多愁善感且真誠的人。他的孤獨,是那種內心裝著滿滿的愛,卻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找不到知音的孤獨。特別是他《愛情宣言》裡震撼人心的歌詞,足讓我們體會到,平凡的生活之中,竟然有那麼細緻入微的情感。
我相信嬰兒的眼睛/我不信說謊的心/我相信鹹鹹的淚水/我不信甜甜的柔情/我相信輕拂的風/我不信流浪的雲/、我相信患難的真情/我不信生生世世的約定/這是我的愛情宣言/我要告訴全世界……。截止今天,這首歌依然激勵著我,偶爾哼幾句,感覺世界是那麼美好。
周國平老師的文章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佛招弟子,應試者有三人,一個太監、一個嫖客、一個瘋子。佛首先考問太監:「諸色皆空,你知道嗎?」太監答道:「知道,但我從不近女色。」佛一擺手說:「不近諸色,怎知色空?」佛又問嫖客:「悟者不迷,你知道嗎?」嫖客嬉皮笑臉地答道:「知道,知道,我享盡天下美色,可對誰我都不迷戀。」佛一皺眉:「沒有迷戀,哪來覺悟?」最後輪到瘋子。佛微睜眼,並不發問,只是慈祥的看著他。瘋子捶胸頓足,悽聲哭喊:」我愛!我愛!」佛雙手合十:「善哉,善哉。」收留瘋子做弟子,開啟了他的佛性,瘋子終成正果。
所以一顆飽滿、豐盈、乾淨、真實、敏感的靈魂,才是藝術直覺的本源。心中藏著愛,才能看見被愛之物,才會在不經意中被吸引、被觸動、被震撼、生命也因此變得強大和生機勃發。
《小王子》書中的小王子,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看見一棟漂亮的房子,紅磚牆,窗前種著天竺葵,屋頂上停著鴿子……」大人們想像不出這棟房子是什麼樣的。可你只要說:「我看見一棟十萬法郎的房子。」他們會馬上嚷嚷:「多麼漂亮的房子!」說明很多人的藝術直覺被一種更直觀、更現實的東西取代。
無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都要給精神保留一塊棲息地,把愛、真實、激情、藝術直覺,這些東西統統放進去。只有它們才會讓靈魂變得高貴、可愛、有趣和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