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羅在韓國全程板凳,引發軒然大波。
參照在南京踢滿全場並通過任意球扳平比分的賣力表現,難怪韓國輿論如此憤怒,全線聲討,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無論此事件最終扯出什麼結果,足以窺探出當代球王之一的超級影響力。當然了,C羅已經34歲了,2020年2月5日就將年滿35歲。無論如何,他會在不遠的未來退位,無他,生理規律使然。
沒有人能鬥得過年齡,強如梅羅也總有一天會老去。至於他們的繼承者,千百人有千百種觀點,但就客觀而言,目前在成就方面最接近梅羅的,大抵是這傢伙。
基裡安-姆巴佩。
姆巴佩1998年12月20日出生,還不滿21歲。16歲零347天,他便代表摩納哥登場亮相,並於一年後的歐冠大殺四方。這孩子是如此可怕,以至於剛升二年級便繳出恐怖如斯的成績單:聯賽15球11助攻,歐冠9戰6球。該如何去形容呢?
大抵相當於某位NBA新秀菜鳥賽季出場寥寥,二年級勃然爆發,轟出場均25+8+5,當這樣的表現擺放在檯面上時,任誰都會高看一眼的。
整個歐洲都為他瘋狂,2017年夏天,全體豪門不斷舉牌,為他競價。從數千萬到破億,再到匪夷所思的1.8億,最終以巴黎壕氣側漏而告終。代價確實巨大,但確實物有所值。且不說光芒萬丈的2018世界盃,便拿近兩個賽季而言,姆巴佩的表現,大致如下————
2017-18賽季,各項賽事44戰21球;
2018-19賽季,各項賽事43戰39球。
進步瞎眼可見,以上賽季而論,姆巴佩已然晉級成為五大聯賽最恐怖,最具效率的攻擊手。難怪每到休賽期,便會傳出巴薩皇馬曼城競向求購的消息,只是巴黎對此的態度堅定且決絕。
不賣。
想來也是如此,對於任何一家充滿雄心的豪門而言,誰願意做個二道販子,把未來球王的不二候選轉手交易,只圖賺個差價呢?
事實上對於姆巴佩,球王一代目貝利便有著極高的評價。「如果姆巴佩連續不斷追平我的紀錄,那麼我將不得不拂去我球鞋上的灰塵,重新披掛上陣。」78歲的老球王當然不可能再戰江湖,但他對姆巴佩的偏愛卻是肉眼可見,以至於去年12月,貝利又一次主動提及關於姆巴佩的話題。
「我告訴他,我相信他會成為新貝利,很多人認為這話很好笑,不過這並不是笑話。要想讓我說出更多好笑的話,姆巴佩就必須繼續贏得世界盃冠軍。」
能否衛冕,那得到2022年的卡達才能見分曉,然而年輕的小獅子,卻已經有了更高遠的目標。
「金球獎是我的夢想與目標,但在實現目標前,還要經歷許多階段與步驟。我憎恨失敗,所以得盡一切可能避免失敗。我已經經歷過失敗,未來肯定還會經歷失敗,不過我會竭盡所能,讓自己的失敗少一些,更少一些。
目前正隨球隊中國行的姆巴佩,接採訪時如是說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姆巴佩首次前往中國。
按照賽程,巴黎會在澳門、蘇州與深圳分別參加國際超級盃與法國超級盃賽。與國際米蘭一戰,儘管巴黎遭絕平並在點球大戰中告負,不過姆巴佩仍有亮眼表現;隨後與雪梨FC一戰,姆巴佩更是上半場首開紀錄,憑藉小角度巧射,為巴黎打開勝利之門。
畢竟單挑新生代頂級後衛什克裡尼亞爾都不在話下,更別提對付澳洲後為了。同時這樣的表現,不由讓人對他在8月3日與雷恩的法國超級盃表現,懷揣更多的期待。
年輕人個個都是弄潮兒,與老成持重的上一代相比,潮人姆巴佩對於新鮮事物充滿好奇。他既會在推特上打出「謝謝」的中文,向廣大的中國球迷表示謝意;也表示非常樂意嘗試中國菜。
每一位潮人對於日常穿戴穿戴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姆巴佩當然不例外。私底下他對於手錶的選擇更加挑剔,尤其熱衷佩戴宇舶表。
出於對宇舶品牌的高度認同與個人喜好,姆巴佩於去年世界盃結束後不久,便欣然接受宇舶的邀請,攜手一代目貝利與二代目馬拉度納,加入宇舶大家庭的同時,還成為宇舶表歷史上最年輕的品牌大使。
不用懷疑,姆巴佩的專屬裝備必然不俗,Big Bang Unico 45毫米王金陶瓷腕錶,表殼為宇舶表研發的王金材質,表圈為緞面拉絲和拋光處理的黑色陶瓷,搭載HUB 1242計時碼錶機芯,具備飛返功能,能在任何時刻歸零計時,堪稱制表業中的先鋒之作。有道是良駒配英雄,這樣一塊拉風的腕錶戴在姆巴佩的腕子上,可謂相得益彰。
算起來早在2006年,宇舶表便進軍足球界,開創奢侈品牌與足球運動合作的先例。歷經13年耕耘,#宇舶愛足球#早已為人們所熟知。
從2010年到2018年的三屆世界盃,從2008年到2016年的三屆歐洲杯,再從2015年到至今為止的歐冠,每一項大型比賽,都能看到宇舶計時產品的身影。此外包括尤文、切爾西在內的頂級豪門,與貝利、馬拉度納以及姆巴佩這些過去的與未來的球王,都與宇舶表密切互動,共同記錄綠茵場上的每一個動人時刻。
無需懷疑姆巴佩的未來前景,也無需懷疑宇舶表對於世界第一運動的熱情。夏日流火,在這個炎熱的季節裡,宇舶表必定會以最大的熱情,見證姆巴佩的首次中國之行。可以預見,未來的他還會頻繁在中國與歐洲之間往返。
或許到那時,他會飛的更高,並懷揣更遠大的理想。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宇舶表相關信息
點擊閱讀原文,回顧姆巴佩千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