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畜牧業發展現狀及產品價格走勢分析 豬肉價格有望回落
2019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我國豬肉產能大幅下降,市場供給短缺,豬肉價格因此快速上漲,隨之帶來牛羊肉需求的增加和價格的上升,2020年,隨著我國畜牧業產能的逐漸恢復,豬肉價格有望開始回落。
畜牧業是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與種植業並列為農業生產的兩大支柱。近年來,我國畜牧業保持著持續穩定的發展趨勢。2018年受國家宏觀經濟環境等多方因素的影響,我國畜牧業總產值繼續下滑,但是主要產品產量仍保持平穩,2019年,我國畜牧業產值恢復增長態勢。隨著我國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畜牧業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畜牧業產值有望保持穩定提升。
——畜牧業發展現狀
人均肉類消費量呈增長態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居民對肉類的消費量整體呈現增長態勢,2019年受豬肉價格的影響,我國居民人均豬肉消費量有所下降,其他肉類人均消費量變化不大。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肉類消費量為26.91kg/年,其中人均豬肉消費量為20.28kg/年,人均牛肉消費量為2.2kg/年,人均羊肉消費量為1.19kg/年,人均禽類消費量為10.8kg/年。
畜牧業產值恢復增長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畜牧業相關肉蛋奶等產品需求的擴大,我國畜牧業整體發展良好, 2017、2018年受國家宏觀經濟環境等多方因素的影響,我國畜牧業總產值有所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畜牧業總產值下降至28697.4億元,2019年受畜牧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我國畜牧業總產值開始大幅回升,2019年我國畜牧業產值達33064.35億元,同比增長15.22%。
豬肉產能大幅下滑牛羊肉產能穩中有增
2019年我國畜牧業發展出現較大波動,受非洲豬瘟的影響,我國生豬產能大幅下滑,牛羊產業穩中有增。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生豬年底頭數為31040.69萬頭,較2018年大幅下降27.5%,牛年底頭數為9138.27萬頭,同比增長2.5%,羊年底頭數為30072.14萬頭,同比增長1.2%。
2019年豬肉養殖量大幅下滑導致我國豬肉產量也出現大幅回落,牛羊肉產量穩重有增,蛋禽產量增速最快。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豬肉產量為4255.31萬噸,同比下降21.3%,牛肉產量為667.28萬噸,同比增長3.6%,羊肉產量為487.52萬噸,同比增長2.6%,禽蛋產量為3308.98萬噸,同比增長5.8%。
主要產品進口擴大出口縮減
根據中國社科院和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主要畜牧業產品進口規模總體呈現上升趨勢,2019年我國豬肉進口量為210.83萬噸,同比增長76.75%;牛肉進口量為165.59萬噸,同比增長59.66%;凍雞進口量為77.96萬噸,同比增長55.22%,羊肉進口量為39.23萬噸,同比增長22.97%。
根據中國社科院和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主要畜牧業產品出口規模總體呈現下降趨勢,2019年我國鮮、凍豬肉出口量為26860噸,同比下降35.68%;鮮、凍牛肉出口量為219噸,同比下降49.54%;凍雞出口量為94327噸,同比下降13.53%。
——主要產品價格走勢
豬肉價格進入下行周期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3月份以來,我國豬肉價格有所回落,自2020年7月起,豬肉價格又有所回升,2020年9月豬肉平均市場價格又開始回落,主要是受到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豬肉供給持續改善影響。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建投產1.25萬個養豬場,復養1.34萬個空欄的規模養豬場,總量超過2萬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10月10日表示,截至2020年10月,我國生豬規模養殖的比重已經提高至53%,同時豬肉進口增加也為市場供給提供了保障。第三屆進博會期間,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介紹,2020年1至9月份,中國自歐洲進口豬肉同比增長107.3%,佔同期進口總量的55.7%。其中,自西班牙進口豬肉增長135.9%,自德國進口豬肉增長75.4%,自美國、南美等的進口也在加快。
隨著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增長,我國生豬產能已經觸底反彈,豬價已經進入下行周期。豬肉價格的下降趨勢將持續至2020年底,2021年初或將出現一定反彈,特別是元旦春節期間,肉類消費逐步進入了旺季,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註:2020年數據截至2020年9月,下同!
牛羊肉價格繼續溫和上漲
隨著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我國餐飲行業持續恢復,加之中秋、國慶雙節的節日效應拉動,牛羊肉消費繼續增加,價格持續上漲。根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9月份,牛羊肉價格均出現上漲,從供給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牛羊生產秩序步入正軌,牛羊肉產量穩步增加,同比降幅持續收窄。隨著牛羊出欄進入季節性高峰,以及2020年上半年壓欄的牛羊得到釋放,本次出欄季牛羊肉的產量或超過去年同期。且由於當前牛羊肉行情較好,出欄肉牛、肉羊的純收益處於近年來高位,養殖戶積極性較高,牛羊存欄同比增加,牛羊肉產能保持增長。
從需求看,隨著天氣轉涼,居民對牛羊肉的消費需求旺盛;同時,旅遊和餐飲行業經營的持續改善繼續帶動牛羊肉消費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8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降7.0%,降幅較上月收窄4個百分點。國慶、中秋的節日效應也加速了酒店餐飲、度假休閒等行業的全線復甦,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電商平臺美團統計的到店餐飲訂單量相比五一期間增長了78.4%。綜合來看,出欄旺季的來臨將使供給不足的現狀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但因消費趨旺,供給總體偏緊的態勢將仍然存在,預計後期牛羊肉價格將繼續小幅上漲。
雞肉價格繼續弱勢運行
2020年以來,我國雞肉價格持續走弱,行業持續低迷,根據農業農村部的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9月開始,雞肉價格又小幅反彈,但預計雞肉價格回升乏力。從生產端來看,在產能調減的背景下,由於禽肉生產的產業鏈條比較長,種雛雞生產、商品代養殖、屠宰加工一環扣一環,中間環節不可能斷鏈,整體供應減量需要一段時間。從消費端來看,近期缺乏拉動消費增長的有利因素,市場消費仍處於疲軟狀態。與此同時,隨著冬季來臨,經銷商對後市消費需求持觀望心態,對雞肉產品的採購比較謹慎,導致屠宰場產品走貨速度相對平穩。預計年末受元旦、春節的節日效應影響,消費會有一定增長,短期可能會拉動價格上漲。後期來看,雞肉價格雖然有短期小幅回暖的可能,但總體仍將繼續弱勢運行。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畜牧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