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嫁最新現狀:嫁人不嫁兩兄弟,娶妻不娶扶弟魔,很現實!

2020-12-27 棉媽育兒經

文丨木棉媽媽

前幾天給閨蜜介紹個男朋友,男生家裡兩兒子,閨蜜一聽趕緊擺手:不行不行,不找家裡兩兄弟的,面對一個婆婆就夠嗆了,再來個妯娌,太難受了,而且搞不好公婆還有偏心習慣呢,相比於倆兄弟養老壓力小一些,我寧願找一個兒子的家庭,最起碼前幾十年我能過得消停一些。

原來有這種想法,然後想想我自己的處境,確實如此,比如因為我生二胎跟大伯哥家的二胎對到一起,於是沒人幫忙帶娃,只好辭職了。

後來跟一個同事聊天,同事說:你看看我,如果重來我絕不會嫁倆兄弟的,我嫁的是老二,我老公的哥哥在外地打工,我公婆在老家,老公的嫂子沒地去,每天來我家,而且我感覺她精神還不正常,可能是經常跟老公分居吧,我家兒子5個月的時候,我老公的嫂子就給我兒子餵薯片,去我家就跟去自己家一樣,各種亂翻。

原來大家都有不同的生活煩惱呀,這麼看起來,貌似是嫁給兄弟倆的煩惱會更多一些。

兄弟倆的家庭妯娌關係是煩惱來源的第一位,住得越近,煩惱越多。婆媳關係倒是可以好相處,畢竟婆婆再厲害也都是為了兒子好,而妯娌就不同了,完全陌生的兩個人走到一起,走進一個家裡,矛盾也會比較多。

其次就是公婆偏心的問題了,兄弟倆的家庭一碗水端平的很少,如果兩家都有了孩子,公婆帶娃也常常會帶不公。

當然了,不單單是女生在擇偶的時候會考慮男方的家庭因素,男生在擇偶的時候也會考慮女方的家庭因素,畢竟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而不是兩個人的事情。

男方擇偶中最不受歡迎的女生家庭應該就是「扶弟魔」家庭了吧。咱們聽聽男生怎麼說!

@奈何:其實不反對給彩禮,給彩禮也是對女生重視的一種表現,但是最怕遇到扶弟魔的女孩兒,彩禮都給弟弟娶媳婦用了,並且婚後還要不斷貼補弟弟,現在社會壓力都很大,不管男生家庭條件如何,也都是努力奮鬥的結果,拿這些錢總是去貼補娘家弟弟,我是接受不了,而且也會影響兩個人的感情。

@四海八方:我的好兄弟,因為妻子扶弟魔離婚了,妻弟不爭氣,總是賭錢,輸了二十萬,幫妻弟還了一些,結果又賭錢,兄弟說:我不能拼命賺錢去打水漂呀,我還有兒子要養啊!

當我們感慨這個社會現實,人心現實的時候,是否思考過背後的問題呢?其實背後隱藏的是:家庭教育問題。

最近在追劇《愛的釐米》,前幾天也大結局了,被溺愛的弟弟終於認識到父母的不容易,開始踏踏實實幹活,並且追回了原來的女朋友。

但現實生活中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幸運,因為扶弟魔、因為偏心而導致的家庭悲劇也有很多。

河南有這樣一個新聞,父母把老二告到法庭,說老二不贍養老人,後來才了解到事情始末,原來老二比較喜歡老大和老三,給老大老三娶了媳婦,老四去女方家入贅,而老二是被趕出家門的,還請了村裡有威望的老人做了公證,而後來,老二通過打拼有了一家自己的公司,老大和老三都是普通農民,於是二老期望老二多承擔養老的義務。

所以父母在教育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當父母偏心的時候,子女之間也會不太和睦。

不管是兄弟倆的家庭,還是姐弟倆的家庭,父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做到一碗水端平,這樣未來子女才能團結,子女結婚之後才能減少矛盾。

當然了,在女子談婚論嫁的年齡,如果家庭和睦、和諧,也會給子女加分。如果是比較糟糕的家庭,就會給子女減分。

在擇偶方面,你持什麼觀點呢?

我是木棉媽媽,也是小學老師,一個愛看書、愛學習的媽媽,專注孩子成長教育,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教育知識,別忘了關注棉媽,棉媽將持續輸出更優質的內容。

相關焦點

  • 俗語:「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是什麼意思
    「女人不嫁媽寶男,男人不娶扶弟魔」,這句話中前一句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熟悉,尤其是對於女人來說,不嫁媽寶男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至理名言。而後一句,卻是在現在男人面對一些社會現象。一、嫁人不嫁媽寶男媽寶男就是指無論什麼事情都聽從、順從媽媽意見的男人,如果媽媽和媳婦之間有矛盾,他一定是站在媽媽這邊,一點也不維護自己的妻子,以後的婆媳關係會很難相處。還有就是媽寶男自己沒有主見,做任何事情都要徵求媽媽的意見,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抗壓能力差,遇到點事就可能崩潰,這樣你嫁過去註定會受委屈。為什麼嫁人不嫁媽寶男?
  • 當「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成為婚姻生活的一根刺
    「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忘了什麼時候,媽寶男和扶弟魔的稱號傳遍了網絡,提起這兩者,不少人咬牙切齒,尤其是嘗過這兩者苦楚的,更是義憤填膺。總歸來說,這兩句帶有調侃意味又滿是無奈的稱號,代表的是兩種人,這兩種人,或許會得到部分人的認同,也會讓部分人嗤之以鼻,但現實中,因為嫁了媽寶男、娶了扶弟魔的抹眼淚、哭鼻子、鬧糾紛甚至最後分崩離析的例子卻是比比皆是。
  • 過年農村相親:「不娶扶弟魔,不嫁連妯娌」是什麼意思,為啥呢?
    過年農村相親:「不娶扶弟魔,不嫁連妯娌」是什麼意思,為啥呢?農村怪象,一項多一項。還有十來天就過年了,在城裡工作青年男女也陸續的回到了家中,他們回家除了過年以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趁著過年這幾天搞定相親的事情。
  • 「娶妻不娶伏弟魔」,扶弟魔是心甘情願,還是道德綁架?
    中國一直有姐姐即使嫁人了也依然幫扶弟弟的社會現象,就此現象擅長網絡衝浪的網友們為這一群體取了一個頗有諷刺意味的稱號,「扶弟魔」。在這群「扶弟魔」中,一部分人是受到父母的道德綁架而不得不為弟弟付出,但也有部分是自己心甘情願幫助弟弟,認為一家人就應該是互相幫助的。
  • 看了的《獨生子》這部電視我終於明白了「娶妻不娶扶弟魔」的含義
    「俗話說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鳳男」。大多數的「扶弟魔」姐姐都是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從小接受的思想就是就是弟弟最重要,什麼都要圍著弟弟轉,弟弟是你的命,而大多數姐姐也是這樣思想,家裡就這麼一個弟弟,我不幫他誰幫他。
  • 為什麼說嫁人不嫁有兄弟的,娶妻不娶有弟弟的?
    對於市裡的家庭條件好的男孩來說,娶妻生子還容易一些,可是對於農村的很多家庭來說,想要娶媳婦簡直是難於上青天。我是農村長大的,親眼目睹村子裡的光棍一年比一年多。主要原因是現在的大多數女孩子都要男方在市裡買樓房,還要買小汽車,外加十多萬甚至更多的彩禮。這些加在一起,哪是農村的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可以承擔得起的。
  • 老話說「娶妻不娶屬羊女」、「嫁男不嫁屬雞男」,這話為什麼不科學?
    諸如彩禮、催裝、開臉、鬧洞房、發紅包等,關於婚嫁的俗語也數不勝數。比如,「娶妻不娶屬羊女,嫁男不嫁屬雞男」、「男不娶出妻,女不嫁六郎」、「男娶三女嫁四,雞飛狗跳難繼續」等等。 傳統思想很看重從一而終白頭偕老,因此對待婚姻格外謹慎,很多俗語都是對男女嫁娶之事的警醒。有些是迷信,但也有很多是寶貴經驗的精髓,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 娶妻不娶屬羊女,根源在於羊的諧音。
  • 農村老話:「娶妻不娶仰臉婆,嫁人不嫁低頭漢」,是什麼意思?
    「娶妻不娶揚臉婆,嫁人不嫁低頭漢」的意思並不是指頭部的姿勢,而是有其它深層次的含義。那麼這個揚臉、低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供大家參考。前半句「娶妻不娶揚臉婆」裡面的揚臉是指這樣的女人對人對事趾高氣揚,與人說話鼻孔朝天,驕傲又自私,看不起這看不起那的人。
  • 「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老祖宗的婚嫁俗語,有一定道理
    關於婚嫁的俗語更是數不勝數。比如,"娶妻不娶屬羊女,嫁男不嫁屬雞男"、"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男娶三女嫁四,雞飛狗跳難繼續"…… 因為傳統思想很看重白頭偕老,所以對待婚姻格外謹慎,很多俗語都是對男女嫁娶的警醒。有些俗語是迷信,但也有很多是寶貴經驗,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鑑。
  • 村裡老人說:「娶妻不娶仰臉妻,嫁人不嫁低頭漢」,真是這樣嗎?
    比如說,「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等等。這些老話,我們基本上都可以通過字面意思,就理解清楚了。那麼,標題中的「娶妻不娶仰臉妻 ,嫁人不嫁低頭漢」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我們首先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娶媳婦的時候,不要娶那些走路仰著面的姑娘,嫁人的時候,不要嫁給那些總是低著頭的漢子。這裡就不得不說「仰面、低頭」這兩個詞語的含義了。仰面,從字面意思,就是說仰著頭。這裡不由就想到一個詞語「趾高氣揚」,意思就是一個人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 農村老人常說「嫁人不嫁兩兄弟的,誰嫁誰後悔」,為啥?答案來了
    等到現在我們這一代人開始到了結婚年齡時,很多老人卻常說「嫁人不嫁家裡兩兄弟的,誰嫁誰後悔」,這是為啥呢?前幾天朋友小胡給我打電話倒苦水,小胡和男朋友從中學時就在一起,現在兩個人的工作也都穩定了,便想著今明兩年把婚結了,誰曾想小胡帶著男友見過家長後,小胡的媽媽卻不同意這門婚事,因為小胡的男友還有個弟弟,小胡的媽媽擔心小胡嫁過去後會在婆婆、妯娌那裡受委屈。
  • 俗話說「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仰頭女是指什麼
    文章俗話說「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仰頭女是指什麼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相比於城市,農村裡對於俗語可能會更為重視,無論是迎嫁送葬,還是房屋修建,這裡關於俗語的說法都可以說是不少,很多時候我們不知不覺的,就會發現自己被這些俗語影響了,從紅白喜事的禮節,到房屋建造的選址構造等,都有著俗語的影子,而今天我們說的俗語就是「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這裡「仰頭女」是什麼?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嫁娶這件事情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為什麼農村老人常說:嫁人不嫁家裡兩兄弟的,誰嫁誰後悔?
    這都是過去女孩嫁人時選擇的條件,尤其是表現在40~50年前,農村確實有這種傾向。現在這種觀點早已淡出人們的思想理念,日子過得怎麼樣,全憑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勤勞肯幹,奮鬥打拼。為什麼有「嫁人不嫁家裡兩兄弟的,誰嫁誰後悔」的說法呢!
  • 《新白娘子傳奇》:娶妻當娶胡媚娘,嫁人就嫁李公甫
    這一版非常經典,每次收看,都能得到不一樣的啟發。看一部好劇,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修為。這部劇中,趙雅芝扮演了白素貞和胡媚娘兩個角色。白素貞端莊大氣檔次高,胡媚娘嫵媚嬌俏惹人憐。後來,胡媚娘這個角色,人氣居然超過了白素貞,有觀眾戲稱「娶妻當娶胡媚娘,嫁人就嫁李公甫。」胡媚娘和李公甫,是劇中最接地氣的好女子和好男人。
  • 農村俗語:「娶妻莫娶閻惜嬌,嫁漢不嫁『西門騷』」,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娶妻莫娶閻惜嬌,嫁漢不嫁『西門騷』」。由於在下才疏學淺,因此,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仔細揣摩了好久,但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娶妻莫娶閻惜嬌所謂的「閻惜嬌」,其實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一個人物。由於其母親叫閻婆,其字為惜,便稱閻婆惜,而真名就叫「閻惜嬌」。
  • 農村結婚新俗語「不嫁有兄夫,不娶有弟妻」,啥意思?
    現在這兩年,高彩禮這個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農村結婚又出現了新要求:「一不嫁」還有「一不娶」,你知道都是啥嗎?「一不嫁」即「不嫁有兄夫」,指的是很多女方要求男方最好是獨生子,不喜歡男方還有兄弟的。這是因為,如果家裡兄弟幾個,結婚以後就會面臨一些問題,首先最主要的就是家裡父母財產分配的問題。
  • 俗語:「嫁漢不嫁『二紅盆』,娶妻不娶『碎碎唇』」,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嫁漢不嫁『二紅盆』,娶妻不娶『碎碎唇』」。說句實在話,由於這句俗語非常晦澀難懂,因此,儘管我思索了一整天,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究竟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化大國,古人通過長期的社會和生活經驗,總結出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至今我們仍在使用。 比如有這樣一句俗語「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裡面又隱藏了哪些深意呢? 娶妻不娶顴(quán)骨高 顴骨,其實就是眼睛下方的骨頭。古人很在意同音字,而顴的讀音剛好和權相似,所以顴骨高的人,通常被認為是有權力的人。
  • 農村過年相親怪相:男不娶有弟妻,女不嫁有兄夫,是為啥呢?
    過年農村相親怪相:不娶有弟妻,不嫁有兄夫,這是為啥呢?現在80後和90後,還有00後,都在城市打工,平常很少回家,只有春節過年期間,才有一段很長時間在家,是這些農村青年人相親的大好時候。現在,農村男女孩子相親產生一種怪異現象:男方不娶有弟妻,女方不嫁有兄夫。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男方不娶有弟妻」,意思是說男孩子不要娶有弟弟的媳婦。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不說大家就明白,是因為女方要的彩禮是比其它女孩子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