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一直在吃阿司匹林預防血栓,但有人告訴他,阿司匹林只能預防「白色血栓」,對「紅色血栓」沒有作用,想要杜絕血栓風險,就要把兩種顏色的血栓一起預防才可以。他問華子,真的有不同的顏色的血栓嗎,他吃的阿司匹林到底有沒有用呢?
華子告訴他,如果把人體中的血栓拿出來觀察,屬實有顏色上的區別。在血流較快的地方,比如在動脈中形成的血栓,就會呈現白色;在血流速慢的地方,比如在靜脈中形成的血栓,就會呈現紅色。
一、血栓的「白色」與「紅色」的區別
1、白色血栓:當動脈內膜發生破潰,就會激活血小板進行聚集,許多的血小板小梁形成類似「珊瑚」一樣的結構,表面會黏附許多中性白細胞,看起來就會呈現白色。正常狀態下的動脈內膜不會破潰,但是如果動脈內膜中生成了不穩定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在動脈痙攣、血流衝刷、血壓波動等情況下,就有可能發生破潰。
2、紅色血栓:在血液流動極慢,或是停止流動的時候,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就容易被凝血因子激活轉化為纖維蛋白,結織成網,把血細胞「網羅」在一起形成血栓。因為含有大量紅細胞,看起來就會呈現紅色。在患有房顫時,以及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就是「紅色血栓」。
二、不同顏色血栓的風險性
無論何種顏色的血栓,對人體都會產生風險。在動脈中形成的白色血栓,會造成動脈的狹窄或是堵塞,還有可能脫落形成栓子,堵塞住遠端更小口徑的動脈。是造成心肌梗死、腦梗塞的主要原因。
在下肢靜脈或是心房內形成的紅色血栓,其中的水分會被吸收,會變得乾燥易碎,易於脫落,形成栓子。下肢靜脈形成的紅色血栓,會造成肺動脈栓塞;房顫時形成的紅色血栓,則會造成腦梗塞。
三、不同顏色血栓的預防用藥不同
1、抗血小板治療:如果是為了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所導致的血栓,用藥目的主要是在斑塊破潰時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用的是抗血小板藥物,比如大家熟悉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都屬於抗血小板藥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當斑塊發生破潰時,可以預防白色血栓的形成。
2、抗凝治療:如果是為了預防房顫血栓以及下肢靜脈血栓,用藥目的是要避免纖維蛋白原的激活,需要對凝血因子進行抑制。用的是抗凝藥物,如華法林、利伐沙班、達比加群等藥物。可以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避免纖維蛋白原的激活,預防紅色血栓的形成。
四、根據不同風險性選擇預防用藥
從上面的敘述可以得出,形成血栓的原因不同,就會造成血栓顏色的差異,而且預防用藥也不同。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對兩種顏色的血栓同時進行預防,而是需要根據風險性來選擇用藥。
對於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需要的是抗血小板治療;對於房顫以及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需要的是抗凝治療。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風險性、用藥禁忌等方面的不同,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總結一下,人體中的血栓,依據形成的原因不同,顏色也不一樣,在預防治療時用藥也不相同。藥物除了治療作用,還會產生副作用,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才能保證安全及有效。在用藥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諮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您身邊的藥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