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焦融合,體育先行。
12月12日上午,「中國體育彩票」2020鄭焦黃河自行車公開賽在鄭州、焦作沿黃生態廊道鳴槍開賽,一場車輪上的極速盛宴在此展開。
來自鄭州、焦作等地的500多名騎友在黃河母親的臂彎裡,盡情綻放青春,用車輪丈量夢想,用速度演繹精彩,通過自行車運動傳遞健康生活的理念,完成一場酣暢淋漓的高水平競技。
本次比賽是鄭焦體育史一次具有標誌意義的有益嘗試,對促進鄭焦兩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宣傳鄭焦兩地城市形象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賽事由河南省自行車現代五項運動管理中心、河南省自行車運動協會指導,鄭州市體育局、焦作市體育局、滎陽市政府、武陟縣政府主辦。比賽起點設在鄭州滎陽,終點設在焦作武陟,參賽者從黃河中下遊分界碑出發,途徑天倫大道、沿黃快速通道、焦鄭黃河大橋、黃河大堤、木欒大道,最終到達武陟縣城市展覽館。全程約68.8公裡。
來自武陟縣48歲的王紅霞是一名資深騎友,每周六、周日都會和夥伴們一起騎車登山。當天一大早,她就和小夥伴們趕到了滎陽的比賽現場,「 這是個大眾運動,買個自行車就行了。喜歡這個運動4、5年了,一起騎車的都是我這個年齡的。一般都騎一天,100多公裡。」王紅霞對記者說。
74歲的老人郭玉謙是鄭州市老年人自行車旅遊者協會的一名騎友,據他介紹,該協會成立迄今已28個年頭,目前有數千會員,這些會員們絕大多數是退休老人,最大80多歲。老人說:「我騎行數十年了,祖國天南海北許多地方都騎去過,騎行這麼多年的路程可以繞地球好幾圈了。」
現場,鳴笛聲一響,騎行隊伍如離弦之箭,在風光迤邐的賽道上馳騁競逐。警車、裁判員專用車和補給等車輛一路為騎行隊伍保駕護航。
為切實保證比賽順利舉行,滎陽市和武陟縣兩地交警大隊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科學調度,提前做好賽道路線管制點位和外圍分流點的準備工作。對比賽起點、終點以及賽區周邊道路滯留車輛和人員進行提前疏散,並在賽道沿線上的每一個路口、車輛進出口都安排足夠警力,確保安全。
比賽期間,身著「紅馬甲」的志願者隊伍,成為賽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活躍在起點、各路口、補給站、終點站等地,服務比賽和維護當地秩序。他們的熱情服務,為賽事的成功舉辦提供了有力支持。
經過激烈角逐,來自我市解放區體育局代表隊的張建國和張文杰父子倆分別以1小時52分22秒和1小時52分20秒的成績,奪得男子大師組和男子精英組的冠軍。女子公開組冠軍則被來自鄭州飛耐仕啟明星聯合車隊的張俊英奪得。
父子雙雙奪冠在歷屆自行車比賽中都是極為罕見的,「實在沒想到,我們能一起奪冠,尤其是在這場家門口的比賽上,更有意義。」賽後,張建國和兒子張文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開學地說。據悉,今年21歲的張文杰騎行已有6年,常年在全國各地參加各類自行車比賽,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專業騎手。
賽後,河南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趙峻表示,「通過這次體育賽事,將促進鄭焦兩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大力推動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也將進一步提升該項賽事的競技水平和規模品質,將鄭焦黃河自行車公開賽打造成我省又一項叫響全國的自行車品牌賽事」。
據悉,今年7月,鄭州市體育局、焦作市體育局正式籤署了《推動鄭焦體育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標誌著兩市體育事業步入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融合發展階段。兩地體育部門聯手舉辦此次自行車公開賽,就是體育融合發展的首次嘗試。
此次鄭焦自行車公開賽不僅成為車迷、騎行愛好者的盛會,更是認真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弘揚黃河文化,保護、傳承黃河精神,以黃河文化為背景,深入挖掘開發黃河流域體育+文化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這次體育賽事,將促進鄭焦兩地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大力推動黃河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焦作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曉軍表示,今後,鄭焦體育將在更多領域、更高層次展開合作,為加快兩地體育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共同服務鄭州大都市區建設,為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貢獻體育力量。
記者:孫軍
圖片:劉金元 攝
特別聲明: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