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最著名的畫:《神奈川沖浪裏》

2021-01-18 藝術競爭力

「我6歲臨摹,50歲作品出版,但到70歲還沒畫出值得一提的畫;73歲約略掌握草木蟲魚的結構,希望到80歲我有長足的進步,90歲時更能參透萬物,100歲時達到爐火純青境界,110歲時就能信手拈來畫出栩栩如生的事物。若夠長壽,可證此言不虛。」 ——葛飾北齋

1831年,71歲的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畫出了《神奈川沖浪裏》,這幅畫也成為史上最著名的日本畫之一。

葛飾北齋 Katsushika Hokusai - 神奈川沖浪裏 The Great Wave of Kanagawa

夏日炎炎,海浪衝擊下的神奈川,清涼了許多。日本的標誌性景物富士山,一下子變得很小,遠遠地躲在巨浪之後,只露出尖尖的雪頂。

葛飾北齋精心選取了畫面的視角,並沒有把富士山畫成平常的樣子,而是置於視平線之下,在巨浪的重壓下,觀者彷佛坐在了波濤中顛簸的漁船上,一葉扁舟,海浪裡翻滾,遠處則是迤邐的富士山。

畫面上被梵谷喻為「鷲爪」的驚濤駭浪激起飛沫,即將吞噬小舟,巨浪的呼嘯與富士山的安詳形成了強烈的動靜對比。將大自然排山倒海的逼人氣勢,抒發得淋漓盡致。有人說巨浪代表了自然的偉力,也有人說它是令人心醉的美景;有人說船夫正奮力抵抗,也有人相信他們只是隨波逐流。

這個著名的浮世繪作品,是葛飾北齋晚年以富士山為主題創作的《富嶽三十六景》當中的一幅。作者來到富士山附近的居民家中,與不同行業的人攀談聊天,甚至親身參與他們的生活,再加上好奇心與想像力,別具匠心地表現富士山的三十六景。因為出版後大受好評,又追加了十景,所以一共四十六景。

18世紀,浮世繪在日本興起。浮世,原是佛教用語,意為漂浮不定的塵世,17世紀以後用來指代娛樂場所,所以,浮世繪起初描繪的都是藝妓、美人或者畫過妝的戲劇人物,有點像如今影院前掛的海報和廣告。《神奈川沖浪裏》曾是價廉量大的印刷品,供日本江戶時代的普通人家裝飾廳堂。在《富嶽三十六景》中,《神奈川沖浪裏》是最暢銷的一張。

《神奈川沖浪裏》有著三角形構圖,它乍看之下是日本畫,其中隱含的卻是葛飾北齋多年關注西方油畫的心得。因此,當19世紀中葉日本藝術進入歐洲市場,葛飾北齋的巨浪一下子就吸引了當時最前衛的藝術家們,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人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肉身不得不死,葛飾北齋的神來之筆代替他長命百歲。

葛飾北齋 Katsushika Hokusai

#《YT大藝術家》#

中國第一部世界級藝術家傳記紀錄片

由文化藝術傳播者YT CREATIVE MEDIA聯合小米科技出品《大藝術家》系列。10位世界級藝術大師通過小米全渠道與YT新媒體,向1000萬年輕觀眾敞開心扉,展現藝術與青春的故事。《大藝術家》讓公眾第一次讓走進了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相關焦點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浮世 | 理解浮世繪的核心密碼大家好,我是王京,歡迎收聽「日本文化關鍵詞」,我將給大家帶來浮世繪部分的講述。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日本神奈川大學博士(歷史民俗資料學),主要研究方向為日本文化及民俗學。
  • 江戶時代的種子,神奈川的海浪,浮世繪文化在珠寶中也很有地位
    浮世繪起源於日本江戶時代,常見的一般為版畫,匠人將畫好的畫刻在木板上,批量拓印,也有少量的手繪作品。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由葛飾北齋繪畫的非常著名的神奈川衝.浪裡圖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這副傳世之作,在流經的這幾百年歲月裡,依然吸引著無數的人,並且給予了無數的靈感。神奈川是地名,"衝"指的是這裡附近的海域,"浪裡"是說船隻在巨浪下面,海浪繪製的非常真實,漁夫的渺小讓人對大自然心生畏懼,遠遠的富士山佇立在那裡,寂靜又莊嚴。整幅畫仿佛被沉默包裹,深沉的藍溫柔又有力量。
  • 梵谷《星夜》夢繞葛飾北齋浮世繪:大咖藝術復刻《神奈川沖浪裏》
    但你可能不知道是,梵谷的《星夜》參考了一位日本人葛飾北齋的畫作。而這位葛飾北齋,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大師,也是唯一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的日本人。梵谷借鑑的,就是下面這張木刻版畫《神奈川沖浪裏》,日本江戶時代富士山旅行手冊——「富嶽三十六景」中的第21幅。
  •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
    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最全的浮世繪藝術大展,140餘幅經典原作基本涵蓋各個時期的名家名作,系統梳理了浮世繪的發展脈絡。透過這個展覽,觀者增進對日本民族文化、風情、藝術了解的同時,也可以從浮世繪前因後果的傳播途徑中直觀感知全球化時代藝術的跨文化傳播所帶來的奇妙效應。  浮世繪是日本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
  • 日本最著名的木刻版畫-《神奈川沖浪裏》的歷史
    日本北海道的《神奈川沖浪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作品之一。作為浮世繪中最經典的作品,這種日本版畫在近200年來激發了很多藝術家和觀眾靈感。雖然《神奈川沖浪裏》一眼就可以識別出來,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歷史,包括它驚人的演變過程。《神奈川沖浪裏》是什麼?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第2797期文化產業評論 幾乎無人不識日本浮世繪,它作為日本最著名、最具特色的一種繪畫形式,不僅在日本美術的發展歷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許多經典圖案從江戶時代流傳至今,依舊是跨界潮流和現代藝術的常客,經久不衰地影響著人們的審美。
  • 藝術|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365天,365句經典,每天只更新一次哦Hello~大家好,我是日站君。提起日本藝術,你會想起哪張畫?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這幅《神奈川沖浪裏》。
  • 我們如何誤讀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日前,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的「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上,100餘件作品以浮世繪的發展歷史為線索,全面再現了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的「浮世」之景。董炳月指出,許多浮世繪作品的名稱都與人們常規的理解不同。譬如,葛飾北齋的名作《神奈川沖浪裏》看似畫的是衝浪場景,但實際上與衝浪無關,而是「在神奈川海面上,浪的背後看到的富士山」;另一位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的代表作《東海道五十三次》並不是指畫家前往東海道53次,這裡的「次」是「驛站」的意思,也就是旅途中的53站。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文學如此,美術亦然,日本浮世繪的興起與中國明清木版年畫有著緊密聯繫。明清時期,木版套色印刷技術趨於成熟,不僅促使中國木版年畫在清代達到鼎盛,也推動了日本浮世繪的興起與發展。▌ 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葛飾北齋 大英博物館藏木版年畫與浮世繪同源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是中日兩國民族藝術的瑰寶,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
  • The UKIYO-E 2020 日本三大浮世繪藏品|百科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 除了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丨江戶時代的趣味畫集
    歌川廣重-目黑千代池這些都只是我們了解到的浮世繪的冰山一角。作為日本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包含著很多不同的類別。今天,知美君就帶大家看一看平時比較少見的,詼諧而又充滿創意的浮世繪——遊繪。據說這種畫最初源於日本平安時代的將和歌描繪成蘆葦或流水模樣的葦手繪。文字繪也被編入富有遊戲之趣的繪歷中。
  • 《北齋》:展示江戶時代天才畫師
    12月11日,第四屆日本新片展在上海天山電影院開幕。日本最新人物傳記片《北齋》作為開幕電影在上海首映。 電影《北齋》展示了日本江戶時代天才畫師、《神奈川沖浪裏》的作者葛飾北齋的傳奇一生,同時也展示了這位浮世繪大師所處歷史時期的日本民俗風情。影片由橋本一執導,柳樂優彌、田中泯主演。
  • 浮世繪歌川派名作金陵展出,還原江戶時代民俗風貌
    日本浮世繪名家名作眾多,被稱作是江戶時代日本生活的記錄全書,而歌川派則是其中最大的派系,代表畫家有歌川廣重(安藤廣重)、歌川國貞、歌川國芳等。澎湃新聞獲悉,「享此浮生——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5月1日起在南京明社·璞齋開幕,共展出浮世繪作品近40幅,其中大多來自歌川派。展出的作品中既有來自初代歌川豐國的《忠臣藏》,也有為世人所熟知的「浮世繪三傑」之一的安藤廣重的江戶百景與東海道系列作品,還有同為江戶時代名畫家的歌川國芳和歌川國貞的多幅作品。
  • 日本「浮世繪」經典版畫《巨浪》《凱風快晴》亮相省博,為國際友人...
    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孫夏)日本浮世繪手繪與版畫是世界藝術的經典之一,其中,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浮世繪的巔峰之作。《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開幕現場據介紹,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使其成為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並對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
  • 眾籌| 繁世浮雲錦繪成!21個浮世繪流派藝術精選,限量圖書及周邊
    開篇的海浪,是浮世繪最著名的代表作,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作為浮世繪的頭號迷弟,梵谷受浮世繪影響巨大。梵谷一生雖然窮困窘迫,卻也收藏了200多張浮世繪作品。▲德加《明星》那麼,究竟是何種魅力,能讓浮世繪這一日本繪畫藝術受到如此眾多歐洲著名畫家的推崇呢?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
  •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要結束了,你沒看的話還可以看這裡
    大村西崖是日本著名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該書在浮世繪名作的收錄及鑑賞過程中,還得到了日本畫鑑定專家、古社寺保存會委員的寶貴意見。堪稱權威之最。本書譯者為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從事中日語言、文化對比研究。翻譯過程中,譯者恰逢在東京,曾多次前往東京國會國立圖書館,仔細確認原文。
  • 從浮世繪「穿越」兩百年前的江戶:兩碗拉麵買一張葛飾北齋
    大英博物館推出了一系列城市旅行項目,其中一站就是東京,但並非是如今的東京,而是19世紀初的江戶。大英博物館日本館藏項目策展人阿爾弗雷德·哈夫特(Alfred Haft)通過浮世繪作品走近江戶的美景美食,推薦最佳「酒店」和遊覽路線,連何處可以「買買買」都有涉及。
  • 《浮世繪》作者: 潘力
    ISBN: 9787535692023內容簡介 :浮世繪是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
  • 溪山翰跡|「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線上展(一)
    8月31日下午,「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此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15日。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其題材取自山川景色、民間風俗、市井人物等等,妙趣盎然。
  • 插畫家用浮世繪的風格,來畫「表情包」,可以說非常搞笑了
    我們對浮世繪並不陌生,這種繪畫影響了許多印象派畫家,用浮世繪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有很多。浮世繪的誕生源自中國彩印版畫,在日本民間廣為流傳,畫家們用非常豔麗的色彩去描繪風景和人物,這種特別的繪畫風格受到許多人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