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對壘深足,江蘇蘇寧易購隊得到了門柱的幫助,1-1戰平對手也算止住了兩連敗的頹勢。比賽結束後,江蘇蘇寧易購隊的小組賽上半程就已經完成,他們暫且以11個積分位列小組第三,出線形勢較為良好。
但不可忽視的是,死亡之組的下半程較量將更加膠著,球隊想要得到出線權以及下一階段淘汰賽的利好條件,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讓我們一起回顧蘇寧易購隊上半程的表現,分析球隊的優勢和有待提升的環節。
【死亡之組七輪積11分不易 距離出線還有多遠?】
前七輪比賽,江蘇蘇寧易購隊的戰績是3勝2平2負,每九十分鐘平均進球數為1.53,在A組位列第三,僅次於恆大和深足,在兩個賽區中位列第五,還低於蘇州賽區的京滬雙雄。
而失球數方面,江蘇蘇寧易購隊共丟8球,每九十分鐘平均失球數僅多於恆大、魯能、上港和卓爾,暫時是中超防守第五好的球隊。
進球和失球數據都位列五名,和球隊上賽季中超第四的排名相差無幾,符合球隊在中超第二集團領軍球隊的實力定位。
之前我們根據其他國家或地區相同賽制的多屆比賽結果推算,拿到19分則基本保證小組前四的席位,所以從理論上說,江蘇蘇寧易購隊距離出線還要獲取三場勝利。
回顧七場比賽的過程,可以說江蘇蘇寧易購把能贏下的比賽都拿下了,對陣小組後四位對手,球隊的成績是三勝一平;可較為遺憾的是,在較量小組前四的對手時,蘇寧易購隊只拿到一分。
是什麼導致江蘇蘇寧易購隊在強強對話中處於弱勢地位?
【球隊風格:堅持快速反擊 強調高壓逼搶】
無論是恆大、魯能,還是蘇州賽區的前二球隊國安、上港,他們儘管風格不盡相同,但在一點上並無二致,即注重傳球頻次。
在「每分鐘淨控球時間的傳球次數」上,廣州恆大16次,國安15.4次,上港15次,魯能14.8次,分別位列中超第一、第二、第四和第六位。國安玩傳控,強調的就是球在球場上的轉移速度;而恆大、上港在進攻端打得直接,高傳球頻次是基於中後場控球時沒有對手逼迫的壓力堆出來的;魯能則是李霄鵬主動追求傳控的結果。
然而江蘇蘇寧易購併沒有踏入傳控流派,他們選擇堅持自己的風格,「每分鐘淨控球時間的傳球次數」只有13.1腳,只位列中超倒數第五,這是因為球隊在進攻時依然會選擇快速發起、快速推進、快速形成射門,不會追求過於複雜的傳切配合。
在推進方面,江蘇蘇寧易購隊「場均具有推進意義」的傳球多達62.69腳,和國安、富力兩支主打傳控的球隊處於同一水平線(中超並列第五),但在成功率方面,江蘇蘇寧易購隊以78.6%的數據位列中超第三,遠高於富力和國安。這是因為蘇寧易購隊經常會在對方防線未落位時,通過球員簡單的幾腳推進傳球就能把皮球從後場運作到前場,快速展開進攻;而國安和富力雖然推進傳球的頻率高,但傳球時普遍處於對位盯防的狀態,成功率自然會低。這也充分展現了蘇寧易購隊「快打旋風」戰術的利好。比如:
在距離對方球門二十米區域,江蘇蘇寧易購隊的「場均非傳中式傳球數」多達10.67次,僅次於國安、上港。為什麼要強調「非傳中」?因為在這一區域的傳中球其實很大一部分有「賭」的心態,而內切後的斜傳等傳球方式則普遍具有目標性,平均威脅程度也大於傳中。所以在這一區域打出中超第三的數據,已經能夠充分證明球隊的效率和侵略性。
在防守端,江蘇蘇寧易購隊繼續保持著高壓、緊逼的防守戰術,對方每分鐘控球時間,蘇寧易購隊會做出6.4次包括對抗、攔截、搶斷在內的防守動作,在中超屬於防守非常積極的球隊,畢竟這一數據位列第一的北京國安也僅有6.6次。除了從防守時間(即對方控球時間)上考慮防守力度,還可以看看「每次防守動作所允許的對手傳球數」,江蘇蘇寧易購隊前七輪的對手平均8.49腳傳球就會遭遇蘇寧易購隊球員的一次防守行為,這一數據位列中超第三,僅次於上港、國安和重慶。
總體而言,江蘇蘇寧易購隊依舊保持著快打反擊和全場逼搶的球風,在中超聯賽的中上遊球隊中,絕對是一股清流。
【球員總結:外援挑起中軸線 一人買得值!】
在前七輪比賽中,一共有二十二名球員代表江蘇蘇寧易購登場亮相,人均出場時間為315分鐘,其中十人的出場時間超過了平均時間。而在出場時間top10中,五名外援均在列,本土球員則分別是隊長吳曦,後防線上的李昂、吉翔、顧超和阿不杜海米提。
可見奧拉羅尤在中軸線和後防線位置以人員穩定為主,輪換位置更多在前場邊路和中前衛位置。
江蘇蘇寧易購隊的外援挑起了一整條中軸線,他們的作用相當大,在外援出場時間榜上,球隊也高居第四位。
中後衛米蘭達是球隊勞模,至今保持全勤。在本賽季出場超過350分鐘的中後衛中,米蘭達的爭頂成功率達到70.27%,位列中超第三,僅次於梅米舍維奇和朱辰傑;防守對抗成功率為74.07%,位列中超第五。相比於去年,數據有輕微下滑;但考慮到米蘭達密集賽程全勤,出現一些狀態波動也符合常理。
後腰位置引進瓦卡索絕對是一筆極具性價比的買賣,首先他給球隊中場帶來了活力。去年蘇寧易購隊的防守講究站位和區域防守,防守球員很少上身體對抗,場均56.23次對抗在中超叨陪末座,但今年引進瓦卡索以後,球員場均7.16次防守對抗直接把全隊的平均水平拉到了中超中遊的水平。
瓦卡索超強的跑動能力,讓奧拉羅尤開發出了4.5後衛的防守體系,左路完全可由他一人承包。
不僅防守和跑動強悍,瓦卡索還成為了一名進攻組織者:
在「個人控球時間/出場時間」這一數據上,瓦卡索已成為球隊第一,每出場九十分鐘41.03次傳球在隊裡也僅次於中後衛李昂。瓦卡索場均7.95次往前場三分之一區域的傳球數,以及簡直大腿級的82.9%的傳球成功率,成為蘇寧易購隊進攻的一大保障。
特謝拉和埃德爾無須贅述,前者4球,後者3球,各有一次助攻,參與進球次數多達9次,球隊進球攏共也才十個。
最關鍵的是桑蒂尼,今年稍稍有些工兵化,在奧拉羅尤帳下,他只能是「黃金雙槍」的助手,經常在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組成外援三叉戟,亦或者面對強隊時,做前場的支點,給特謝拉或者埃德爾做戰術支撐。
本土球員方面,吳曦、李昂、吉翔三名國腳級球員堪稱勞模,他們在各自戰線的穩健表現,讓奧拉羅尤很不想去動他們位置。
所以前半程奧拉羅尤的思路很明確,外援中軸線和國腳級後防線不動,在邊前衛這個需要防守+高位逼搶,因而體能消耗較大的位置,由謝鵬飛、黃紫昌、高天意等年輕球員輪流出戰。
【半程作業:支點問題+新強隊後遺症待解】
1、新強隊後遺症問題凸顯 被迫去控球該學會打陣地戰
17年第12名,18年第5名,19年第4名,近幾年江蘇蘇寧易購隊的中超排名一直在上升,所有中超球隊都已經將球隊視為強隊對待。一些中下遊球隊在面對江蘇蘇寧易購時,都會選擇紮緊籬笆的保守戰術,放低姿態打反擊,進而牌面更強的蘇寧易購不得不「被動」提高控球權,反擊比重也就下降了。
從上圖可以看到,最近三個賽季,江蘇蘇寧易購隊的控球率在上升,場均反擊次數在下降。
由此一來,江蘇蘇寧易購隊將進入到更多的陣地戰環節,可現實是,當球隊需要陣地戰進球時,他們的這項本來就不是很擅長的進攻手段,反而更被對手束之高閣。
前年和去年,球隊陣地戰轉換為射門的比例均為21.1%,而今年則下滑到18%。像上港隊,這一數據在22.5%;國安隊則在26.3%;相比之下,蘇寧易購隊的陣地戰效率顯然不好,球隊也要慢慢學會去轉變。
不過值得欣喜的是,蘇寧易購隊在定位球方面有不小的進步,角球和任意球的轉換射門率都有不小的提升。
球隊在面對密集防守時,能有定位球這一殺招,也能夠解決不少問題。
2、一點球拿不到 成陣地戰的致命問題
昨日比賽結束以後,有記者向奧拉羅尤提到了爭奪二點球不利的問題,奧拉羅尤也回應道:「關於二點球這個問題,首先就是要把一點球搶到,我們沒有搶到一點球,所以二點球當然也無法搶到。」
可見,在高空球的爭奪上,主教練是不太滿意的。
賽季截止至今,江蘇蘇寧易購場均爭奪高空球次數達到36.68次,位列中超第五,頻率不低。而在成功率上,球隊達到53.6%,是中超第四的水平,看起來也不錯。可細究後發現,球隊的爭頂成功率完全是由米蘭達、李昂以及楊博宇三名中後衛提起來的;在中前場,桑蒂尼爭頂次數達到60次,成功率48%,而除此之外,再無一名爭頂次數超過20次的前鋒......
特謝拉,爭頂14次,成功率22%;埃德爾,爭頂16次,成功率37.5%;謝鵬飛,爭頂7次,成功率14%......
也就是說,現在江蘇蘇寧易購的前場,除了桑蒂尼以外,其餘球員甚至連跟對手搶高空球的機會都不多。
可現在四外援政策下,米蘭達和瓦卡索兩名防守球員是球隊必不可少的,而在鋒線上奧拉羅尤也偏向「黃金雙槍」組合,所以現在問題拋出來了。
蘇寧易購隊前場的高度讓球隊只有走地面,可偏偏許多球隊都會在面對蘇寧易購時選擇穩守反擊,讓蘇寧易購隊的反擊次數不可避免的減少,迎來更多的陣地戰環節。
所以,球隊是否可以強調一下桑蒂尼這名大中鋒的重要性?今年幾場比賽,桑蒂尼更多是給特謝拉和埃德爾打下手,前場把高空球卸在隊友腳下的鏡頭頗多。然而,卸給隊友後,隊友也很難從容起腳;或許將桑蒂尼定義為終結者,讓隊友給他做球,會有意外的驚喜。
結語:進攻方面,每一支球隊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隊,都需要破繭而出,當賴以成名的「速度與激情」打法被動削弱,球隊更應該勇敢無畏地去尋找新的破門方式和取勝鑰匙。
防守方面,連續兩輪的失誤被對手抓住,直接導致球隊丟掉四個積分,使得之後的比賽承載更多的壓力,防線球員都應該引以為戒。正如奧拉羅尤在賽後所說,後衛永遠不能睡覺,要時刻保持注意力。畢竟進攻能讓球隊走得遠,防守才能讓球隊走到最後。
根據之前媒體曝光的交叉淘汰賽賽制,兩個小組第一和第四,第二。和第三名將會打響下一階段的首輪比賽,希望三輪不勝能夠給江蘇蘇寧易購隊敲響警鐘,在之後的比賽努力去爭取更好的名次,避開上港、國安,走向更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