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和爵士打完第六場,多諾萬·米切爾和賈馬爾·穆雷,各兩場50+了。
上一次這樣季後賽對著50+的,我記得是2001年多倫多猛龍vs費城76人,還沒膝傷還拽著酷臉飛的卡特和MVP賽季的AI,對著抖擻少年意氣。
但那個系列賽,也就是卡特一場50+,AI兩場。不像這個系列賽,各兩場了。
真狂野。
當然這個系列賽,掘金和爵士好像誰都防不住對手:節奏打得不快,但掘金每100回合122分,爵士每100回合131分。
——達拉斯獨行俠剛創下NBA歷史記錄的常規賽每100回合117分,跟他們一比,都得甘拜下風。
真看比賽,道理也不難明白:
盧比奧走後,爵士外圍穩定的防守者也就是羅伊斯·奧尼爾。英格爾斯也挺好,但不算快,跟穆雷尺寸不合。
掘金外圍最好的防守者是哈裡斯和巴頓,這倆本系列賽前五場都不在。
此前的系列賽,爵士那邊最有威脅的,除了米切爾,便是克拉克森:能突能投的雙能衛,掘金的防守於他們而言就是提款機。
但第六場,克拉克森啞火了:因為掘金這邊,哈裡斯出來了。
只是多了個針對性的棋子,局勢便有不同。反過來證明,掘金的外圍防守,那是真的有點問題。
當然,問題核心在倆中鋒。
約基奇站位好,戈貝爾控禁區,但他倆都沒法補到三分線外。
爵士過去兩年常規賽防守不錯,季後賽卻被13號換著花樣打,是有道理的。
結果就是:
本系列賽,掘金和爵士平時打打,轉移球投空位,約基奇和英格爾斯想法子組織。
到打停了,單挑了,米切爾和穆雷各自叫掩護,然後翩若遊龍地鑽空擋得分:反正對面中鋒也沒法跟出來。
米切爾是2號位入行,一直說自己想嘗試1號位;穆雷大學時也是2號位,但身高因素只能站1號位:其實也是雙能衛。
這倆都是天生得分手,只是平時一直團隊著。畢竟爵士的體系需要擋切運作,不能黏;掘金更是人手均沾。
但今年季後賽,一來對面都沒外圍大鎖,二來對面的中鋒都傾向於不出來,是所謂傳統防守打法。
於是兩位一直壓抑自己得分本性的雙能衛,奔放起來了。
穆雷如果本性綻放,得分能力有多嚇人呢?
只舉一個小例子。
眾所周知,卡利帕裡教練在孟菲斯和肯塔基,都喜歡讓突破型後衛大一就噴火。
孟菲斯大一的羅斯,場均15分。
肯塔基大一的埃文斯,場均17分。
肯塔基大一的沃爾,場均17分。
肯塔基大一的德阿隆·福克斯,場均17分。
而肯塔基大一的賈馬爾·穆雷:場均20分。
多倫多猛龍是本季常規賽防守第二,造失誤第二,搶斷第二;封蓋一般多,但蓋三分球好像是第一。
秘訣是:對球夾擊,將球引到對手角落三分手那裡,然後追著帽一個。
他們有資格這麼玩:加索爾的判斷,西亞卡姆和阿努諾比的掃蕩能力,洛瑞的補位,伊巴卡的封蓋,都足夠好。
波士頓凱爾特人本季有三個場均20+的火槍手。
然而今天開場第一攻是:打擋拆吸引夾擊後,泰伊斯助攻邊角的斯瑪特三分手。
然後是杰倫·布朗反擊一條龍。
然後是肯巴給杰倫的弱側三分球。
然後是泰伊斯三分線距離持球突破上籃打三分(!),接著就是斯瑪特和威廉士輪番得手。
第一節斯瑪特10分。凱爾特人39比23,懸念沒了,此後就流於形式了。
凱爾特人善於強弱側轉移打,這點納斯教練一定懂。
開場用沃克的持球和杰倫的弱側襲擊,也不難猜。
但讓藍領泰伊斯持球攻、擋拆分球,讓雖然三分球進步了但還是有點鐵的司馬剛哦不對斯瑪特主攻,這就很詭異了——斯瑪特得到全場最高的21分。
史蒂文斯教練:嘻嘻,沒想到吧?
反過來,多倫多隻得了94分,西亞卡姆前8投只有1中,全場13分。
除了杰倫防他防得好,還有個事:
上季西亞卡姆場均17分命中率55%,本季場均23分命中率45%。
上季季後賽西亞卡姆場均19分命中率47%,本季場均21分命中率42%。
西亞卡姆襲筐很好,空切積極,也肯傳球;靠著空切和定點投籃,靠著敏銳的嗅覺和搶位能力,不錯的無球威脅。優秀的副攻手。去年總決賽第一場,勇士全隊盯著萊納德(防得他14投5中)時,西亞卡姆32分。
但需要他當主攻時,球隊攻堅差一點意思。尤其是凱爾特人的防守輪轉又足夠快。
所以今天凱爾特人打猛龍,斯瑪特扮演的恰是去年西亞卡姆和加索爾的角色。
而西亞卡姆其實也沒做錯什麼,只能怪球隊空位投籃沒譜,以及:
他到底不是萊納德。
萊納德對達拉斯六場比賽:
29分、35分、36分、32分、32分、33分。
第五場第四節沒打,其他各場的第四節,二分球命中率:60%、80%、86%、67%、100%。
教訓是:第四節,別讓他投籃就完了。
(前提是,對手能做到的話……)
比較嚇人的是,本系列賽,萊納德的出球疑似還在進步。上季打費城時,他傳球策動還挺依賴擋拆;本系列賽,他更經常是搶出身位,突破,頓一頓,用很別致的方式,傳給祖巴茨或其他人,反正一點都不著急,一臉的「我找不到傳球時機?那大不了後仰投一個。」
還不用說對達拉斯第四場,他第四節去死守東契奇,差點就直接終結比賽,還虧東契奇逼出換防,才能神奇三分球完成絕殺。
過去十年,在季後賽裡這樣,「只要我想,攻守兩端隨時都能提一個級別,直接接管比賽」的,我印象裡,也就是巔峰勒布朗和韋德了。
話說回來,快船對付東契奇,真是手段百變。
直到第四場為止,快船還更多老老實實地逢擋拆擠過掩護,摻雜換防。東契奇穩穩地過掩護,壓節奏,找隊友或自己拋射。
到第四場末尾,快船小球陣無限換防,萊納德死守東契奇,才算稍微剎住他的節奏:雖然之後,還是被東契奇逼換防,欺負了雷吉·傑克遜。
波金吉斯受傷後,快船祭出了詭異的防法:
高位領防,不讓東契奇接近三分線;東契奇找擋拆,快船就提早夾擊,逼他出球,然後全隊輪轉:
知道波金吉斯不在,東契奇的隊友要打也打不死。
就在這樣的防守壓力下,東契奇在生涯第一次面臨淘汰戰時,挨了莫裡斯的打,依然38分9籃板9助攻——差一點就要完成六場系列賽裡第三場40+,第三場三雙。
第二節最後他體力垂盡,頂著萊納德上籃時腳一軟起不來失手。但下面兩個回合,還是一個後仰跳投,一個突破鉤射。
第三節最後,連續變向運球,逼迫喬治步伐變換,但還是搶不出空位,終於用一個撤步假動作連一個迎上,掛在喬治身上打了個加罰。
第三節一度落後23分,帶隊追到差6分,萊納德一個突破扣籃外加連續三個中投接管比賽,但東契奇還是在體力枯竭時,玩了一個反歐洲步——正常右手球員偏愛右跨→左腳起跳→右手上籃歐洲步。他卻玩了一個左跨→右腳起跳→右手低拋,打三分。萊納德都被他閃過了,打三分。
考慮到快船擁有號稱喬丹與皮彭以來最強的翼側防守組合,一個沒啥體力的二年級生,身處絕境,還是在他們面前分別打了三分。
怎麼說呢?
季後賽就是這樣:有舍有得,選一瓶毒藥喝,賭這瓶毒藥毒不死自己。
米切爾和穆雷,那是兩隊各自的防守套路(尤其是兩個中鋒),很需要他們這樣的雙能衛打破綻:於是各自的得分火力,釋放了。
猛龍的針對性夾擊,被史蒂文斯教練使了漏網之魚:斯瑪特和泰伊斯,還真把猛龍打倒了。
萊納德和東契奇則是:對方根本不給自己機會,硬生生地扛著防守,打出來了。
尤其是最後這兩個:萊納德是無視防守的穩,東契奇是看菜下飯的應對。終於他和達拉斯被逼到角落無可迴避,但還是打了場漂亮的謝幕戰。
雖然只打了六場,但二年級能打出東契奇這樣季後賽表現的,不討論二年級就上帝附身的喬丹、二年級就帶隊奪冠的伯德和鄧肯,只說本世紀的話……大概也就是2005年二年級,帶傷把活塞逼到第七場的韋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