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召開第二屆龍江罕見病論壇

2020-12-22 央廣網

哈醫大二院承辦的第二屆龍江罕見病論壇開幕式現場

央廣網哈爾濱10月12日消息(記者喬仁慧 通訊員李華虹 楊嘉安)為推動黑龍江省罕見病診療規範化發展,積極引導並開展罕見病科學研究,全面提升黑龍江省罕見病診斷、治療、預防水平,10月9日-10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學術會議暨第二屆龍江罕見病論壇」在哈爾濱召開,本次大會設有內分泌與代謝病專場和結節性硬化症專場,並同步進行網絡視頻直播。

會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寧光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原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顧問、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教授,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立醫院院長趙家軍教授,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王衛慶教授等二十餘位國內著名專家,圍繞罕見病的診斷、鑑別與治療等方面熱點話題進行了三十餘場精彩紛呈的學術講座,為與會者搭建深度學術交流的平臺,呈現一場形式新穎、名家雲集、內容豐富的高端學術會議。黑龍江省衛生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中心書記兼黑龍江省醫學會秘書長馬玉傑為大會致辭,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致歡迎辭,開幕式由黑龍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糖尿病院副院長、哈醫大二院內分泌科五病房主任喬虹教授主持。黑龍江省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冰城,現場聆聽講座,全國相關領域萬餘名專家、學者雲集線上共襄盛會。

據了解,罕見病又稱「孤兒病」,指那些發病率極低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定義為患病人群佔總人口0.65‰~1‰的疾病或病變。我國人口基數大,即使罕見病的發病率不高,但各種罕見病的發病人數匯總起來也不是一個小數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罕見病患者加在一起已經超過2000多萬。國家正在逐漸規範罕見病診療,從《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罕見病診療指南》(2019)的陸續出臺,到如今越來越多的罕見病治療藥物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讓我國的罕見病患者及從事罕見病診療工作的醫生們看到了希望。

黑龍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糖尿病院副院長、哈醫大二院內分泌科五病房主任喬虹教授介紹,罕見病種類繁多,患病率和發病率極低、患病人數少、患者人群分散,一種罕見病可能會使患者血液、神經、內分泌、呼吸、腎臟等多器官、多系統受累,因此需要多學科、跨專業的臨床專家及醫學遺傳學專家協作才能實現精準診治。遺憾的是,約有30%的罕見病患者需要5-10位醫生才能得到確診,確診時間需要5~30年,誤診率接近一半,許多患者在明確診斷後卻因無法負擔高昂的治療費用而停止治療。

面對罕見病嚴峻的防治形勢,亟需完善科學診斷流程和相關臨床路徑,建立多學科會診機制,更重要的是提高臨床醫師識別、診斷、治療罕見病的能力,切實提高罕見病臨床診療水平。專家表示,「醫生對罕見病的認知不足,可能會引起誤診或診斷周期延長,我們需要逐步提高臨床醫師的罕見病意識,即使治療能力有限,但只要想到罕見病的可能,就應該將患者及時推薦到有能治能力的醫療機構,使罕見病患者得到及時治療。」作為黑龍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的牽頭單位,哈醫大二院率先明確以病房為單位的罕見病上報聯絡員,開展罕見病病例登記工作,並利用醫院現有優勢,通過培訓、考核等方式加強罕見病醫療質量控制管理,應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罕見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饋,持續提升醫院的罕見病診療能力和醫療服務質量。

據悉,黑龍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成立來,始終致力於搭建多學科協同合作、整體防治的平臺,促進多方位研究和探索罕見病相關問題。2020年8月,在黑龍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的支持下,哈醫大二院泌尿外科三病房主任李學東教授牽頭成立了結節性硬化症MDT治療團隊,旨在探索結節性硬化症的多學科診療模式。喬虹主任委員指出,學會將繼續秉承「關注、探索、聚力、同行」的宗旨,做好黑龍江省罕見病患者的管理工作,進一步推進省內罕見病的規範診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黑龍江省罕見病診療水平,努力縮小地區差異,為罕見病患者提供及時、有效、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為保障「健康龍江,一個也不能少!」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腫瘤多學科規範診療第二屆高峰論壇在哈醫大二院舉行
    11月29日,由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腫瘤MDT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腫瘤多學科規範診療第二屆高峰論壇」在哈爾濱市召開。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胡志仁、哈醫大二院副院長劉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腫瘤MDT專委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一病房副主任楊宇教授致開幕詞。
  • 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黑龍江省醫學會普通外科年會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3日電 為全面提高黑龍江省普通外科規範化診療水平,搭建省內普通外科權威高端學術平臺,12月19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2020黑龍江省醫學會普通外科年會暨第八屆哈爾濱肝膽胰外科高峰論壇」順利舉辦。
  • 哈醫大二院召開第二屆黑龍江省神經免疫學術會議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3日電 為提升黑龍江省神經免疫疾病規範化診療水平,12月20日,由黑龍江省免疫學會神經免疫專業委員會、黑龍江省卒中學會、黑龍江省卒中學會神經免疫分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第二屆黑龍江省神經免疫學術會議」順利召開,中國卒中專科聯盟副主席,中國卒中中心管理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黑龍江省卒中學會會長
  • 哈醫大二院在2020中國腦卒中大會暨腦卒中防治工程總結會上獲七項...
    會上,哈醫大二院卒中中心再創佳績,成為黑龍江省唯一一家全國腦卒中靜脈溶栓技術培訓基地,同時,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落戶哈醫大二院;哈醫大二院卒中中心連續三年蟬聯「五星級卒中中心」稱號,榮獲「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與幹預項目先進單位」稱號;該院王麗華教授榮獲「突出貢獻專家」獎,盧曉宇副主任醫師獲「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孫瑞琳護士獲「優秀腦心健康管理師一等獎」。
  • 哈醫大二院肖玉麗教授當選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耳內科學...
    東北網4月24日訊(李華虹 徐麗娟 記者楊金光)4月20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黑龍江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耳內科學組成立暨首屆龍江耳科學高峰論壇」在哈爾濱召開。會上,黑龍江省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耳內科學組正式成立,哈醫大二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二病房主任肖玉麗教授當選首屆學組組長。近百位省內的耳內科領域專家齊聚冰城,圍繞滲出性中耳炎的診斷與幹預、耳內鏡下人工鐙骨手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體會、顳骨CT影像學解剖、嬰幼兒聽力檢查與評估、良性位置性眩暈診治進展及新生兒耳廓畸形無創矯正技術等最新研究成果進行了學術分享和討論。
  • 哈醫大二院召開傳達及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視頻會議
    為認真貫徹落實哈爾濱醫科大學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精神,19日,哈醫大二院黨委召開傳達及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視頻會議,全體院領導班子成員、基層黨支部書記、支委、各科室主任、副主任、護士長、職能科室負責人、副科長460餘人參加了視頻會議。黨委副書記、院長焦軍東主持會議。
  • 哈醫大二院超聲醫學科團隊在2020年中國超聲醫師大會載譽而歸!
    8月13日-16日,第十四屆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年會暨2020中國超聲醫師大會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副會長、黑龍江省醫師協會超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四病房獲「中華醫學會關節外科加速康復全國示範...
    關注新華網  日前,中華醫學會第八屆全國髖關節外科學術大會召開。會上,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四病房被授予「中華醫學會關節外科加速康復全國示範中心單位」稱號,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組長王坤正教授為其授牌。
  • 哈醫大二院骨科微創手術一次性解決兩個突出合併狹窄的腰椎
    ,術後第二天出院回家,恢復了生活勞動能力。要不是聽說有哈醫大二院可以進行微創手術,一次就可以解決問題,我是一定不會來做手術的。」趙先生如是說道。通過MRI及CT影像顯示,趙先生腰3-4、腰4-5兩節段出現突出,同時合併腰椎管狹窄症在排除新冠肺炎後,趙先生住進了哈醫大二院脊柱微創外科。王新濤教授了解到趙先生的情況後,耐心為其詳細介紹手術,打消老人的顧慮。
  • 哈醫大二院骨科日間手術開診
    關注新華網  近日,哈醫大二院骨科日間手術開診。呂松岑(右2)為雙膝半月板損傷患者進行日間手術  據了解,34歲的患者劉先生兩個膝蓋半月板損傷有一年之久,在聽說哈醫大二院骨科開放了日間手術之後  呂松岑介紹,為了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減少平均住院日,哈醫大二院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開放了日間手術,可以為半月板損傷、肩周炎松解、髖關節置換等骨科患者進行手術。日間手術的開展能使患者院外等待時間明顯減少,患者不用在醫院過夜,不僅減輕了家屬的陪護壓力,還能縮短住院天數,降低住院費用。
  • 哈醫大二院卒中中心榮登綜合排名全國榜首
    哈醫大二院卒中中心在卒中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王麗華教授的帶領下,在全國參評的454家高級卒中中心綜合排名中榮登榜首,位列第一名。國家衛健委腦防委對每月全國卒中中心數據上報進行嚴格監管考核,對各相關技術的診療開展情況全面評估。
  • 疫情期間哈醫大二院專家支招如何保護好你的嗓子
    哈醫大二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田霖麗主任醫師介紹短期內咽部幹癢痛的自我調節方法。愛護自己 切勿過度用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不得不在家中開啟「雲辦公」「雲上課」的模式,今年45歲的趙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員。
  • 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6名隊員「火線」入黨
    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長蔣傳路宣讀預備黨員名單。人民網哈爾濱2月28日電 2月20日,經哈醫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的4個臨時黨支部討論通過並上報哈醫大二院黨委會批准,同意接收蘇冬菊、李順玉、劉婷婷、武菲菲、張莉、張連棠6位同志為中共預備黨員,90名隊員為入黨積極分子。
  • 哈醫大二院為頸椎骨折四肢癱瘓合併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完成手術
    人民網哈爾濱12月9日電 患強直性脊柱炎十餘年,又遇車禍導致頸椎骨折,由於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患者張先生來到哈醫大二院醫治。經過全面評估和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哈醫大二院骨科六病房B區王新濤教授團隊在o-arm三維導航系統的護航下為其順利完成手術。
  • 哈醫大二院普外科邰升團隊成功將直徑6釐米肝腫瘤切除
    日前,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邰升帶領團隊,通過ICG螢光導航系統完成了腹腔鏡下肝中葉5、7、8段的微創切除手術,成功將直徑6釐米的腫瘤精準切除,既實現了殘肝體積的極限保留,又確保腫瘤切除。  據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主任崔雲甫介紹,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一直致力於肝膽胰腫瘤微創技術的創新發展。截至目前,科室已累計腹腔鏡肝切除手術幾百例,獲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哈醫大二院引入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以來,已經開展數十例機器人輔助肝切除手術,為開展精準的肝臟腫瘤切除的微創治療開闢了新的方法。
  • 哈醫大二院超聲醫學科榮摘「全國乳腺超聲人工智慧人機大賽」桂冠
    大賽中,哈醫大二院超聲醫學科田家瑋教授團隊代表黑龍江省出戰,憑藉精準、快速的診斷實力,經過艱苦卓絕的鏖戰,在全國20家大型三甲醫院代表隊中脫穎而出,榮獲團體比賽一等獎(大會僅設一名),彰顯了哈醫大二院超聲醫學科青年專家們精準紮實的醫學基本功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 哈醫大二院網上免費問診平臺上線四天 日均諮詢量破萬
    人民網哈爾濱2月10日電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為降低百姓到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2月7日,哈醫大二院在繼省內率先開通「哈醫大二院發熱門診諮詢平臺」之後,又開通了「哈醫大二院網上問診平臺」,搭建起「居家隔離+網絡問診」的抗疫新陣地,實現百姓不出門就可以享受到免費的專家門診諮詢服務。
  • 哈醫大二院骨科完成全關節鏡下治療腓骨肌腱脫位
    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四病房(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潘海樂教授(右)帶領團隊進行全關節鏡下治療腓骨肌腱習慣性脫位。一個月前小陽打籃球不慎扭傷左腳踝,左側腓骨肌腱又一次脫位,無法活動。他來到家附近的醫院進行診治,當得知醫生建議進行手術治療時,小陽十分抗拒,明確表示不想開刀手術。隨即經過保守治療後,小陽出院了。
  • 哈醫大二院全紅佳:我是一名黨員 關鍵時刻就要站出來
    當看到全國各地紛紛派遣醫療隊馳援武漢的消息時,哈醫大二院重症醫學科病房護士長全紅佳第一時間給總護士長王立平發去了信息。1月26日,全紅佳接到院裡通知,她成為了哈醫大二院首批抗疫醫療隊危重症患者護理小組組長。「非常感謝院裡的信任,我一定充分發揮好帶頭作用,保護好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她激動地說。
  • 哈醫大二院婦產科專家利用孕前腹腔鏡下宮頸內口環扎術圓患者母親夢
    人民網哈爾濱6月16日電 近日,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嬰啼,一個生命誕生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看到孩子的一剎那,43歲的產婦王女士不禁流下激動的淚水,回顧這幾年的求子之路,她走得實在是太艱辛了。一年多以前,王女士和丈夫慕名來到哈醫大二院婦科四病房尋求幫助。黑龍江省婦幼保健協會婦科腔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婦產科四病房主任孔憲超教授為王女士進行了詳細檢查後發現,患者宮頸內口鬆弛,屬於宮頸機能不全,建議王女士進行宮頸內口環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