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三項(力量舉)介紹
健力(英語:Powerlifting),又稱力量舉重、力量舉,是一種藉助舉起槓鈴來鍛鍊肌肉的運動,分成深蹲、臥推、硬拉三個項目。健力為各種運動重量訓練之基礎,因其務求以最短推舉距離,完成三項最基本的舉重動作,在簡化動作的前提下試圖儘可能舉起最大重量,因此,相對於動作更為複雜、難度更大的奧林匹克舉重,健力各分別單項所舉起槓鈴的重量常常超過舉重,故又名「力量舉重」或「超級舉重」(Powerlift)
健力三項(力量舉)起源
(圖片來源於網絡)
力量舉是歷史最悠久的力量運動,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古埃及人在勞動中發現了進行力量訓練的必要性,同時提煉出兩種最基本,最有價值的動作:深蹲和硬拉。將這二者組合起來練習,可以滿足大多數勞動方式的需要。搬運較輕的物體主要使用硬拉的方式,搬運較重的物體主要使用深蹲的方式。19世紀,大力士表演成為歐洲民間一項廣受歡迎的娛樂形式,大力士們主要使用力量臺和類似槓鈴的器械表演深蹲、腿舉、箭步蹲、前蹲等力量項目。
健力三項(力量舉)項目簡介
(圖片為EFA健力三項總教官 黃龍興先生)
深蹲:
運動員直立,將槓鈴從深蹲架上取下,呈水平線橫放在兩肩上(兩手握槓),後退離開深蹲架,兩足平行立於舉重臺上,保持靜止狀態。待裁判發令後,屈膝下蹲,直至髖關節低於膝關節,然後起立,兩腿伸直呈靜止狀態。待裁判發令後,再將槓鈴放回深蹲架上,動作即告完成。起立時,不得有兩次反彈和回降動作。在動作進行中,兩手握槓位置和兩足不得移動。肘和上臂不得觸及大腿。在動作開始和完成時,如不能保持身體正直姿勢,即判為犯規。
臥推:
運動員躺在臥推凳上(臥推凳寬度為30釐米,高度為45釐米,長不少於 122釐米,板面要平,凳架從地面至安放槓鈴位置的高度為87~92釐米)在助手的幫助下,從臥推架上取下槓鈴,將槓鈴下降到胸部後暫停,等裁判發令後,再向上推起,直到兩臂伸直,並保持這個姿勢在靜止狀態,待裁判再發令,運動員將槓鈴放回臥推架上,動作即告完成。
在整個動作進行中,運動員必須在臥推凳上保持下列姿勢:頭、肩、臂以至大腿不得抬起或移動,兩足穩踏地上。兩手握槓時,兩食指間的寬度不得超過81釐米。在上舉過程中,兩臂伸直不均或停頓,裁判未發令即放下或兩肩觸及凳架,槓鈴上升過程中碰到臥推架,槓鈴上升過程中出現任何向下的運動,臀部離開凳面均判失敗。
硬拉:
運動員必須面向發令裁判,槓鈴成一水平線放在運動員雙腳前面,運動員俯身握住槓鈴杆,兩手可用任何方式握槓,一般採用正反握(即握槓時,一手心向前,一手心向後),將槓鈴以一連續動作向上拉起,直到腿部和背部伸直。在動作完成時,膝關節必須伸直並鎖緊,保持穩定姿勢,待裁判發令後在有控制的情況下將槓鈴放回地板上。任何將槓鈴提起或類似動作,均作一次試舉。
失敗的情形包括:沒有站直,膝關節未能伸直或鎖緊,兩足移動,裁判發令前放下槓鈴或兩手脫離槓鈴,槓鈴上升過程中出現任何向下的運動或有停頓,利用槓鈴 和大腿的摩擦向上助力。有時,如果運動員將槓鈴扔回地板上,也會被判失敗。
so
力量舉十連霸冠軍到場親自授課,你來不?
十連霸冠軍簡介
MR.Benson Huang
黃龍興 先生
(中國臺灣)
EFA大中華區健力三項課程 總教官
臺灣龍健力 創辦人
國際級健力裁判
臺灣健力協會 國家A級裁判
臺灣健美協會 國家級教練
臺灣體育總會 健力運動講師
全國記錄保持者
世界國際健力大賽74KG量級常勝得獎選手
2006-2016年臺灣全民運動會十連霸冠軍(健力)
2014年亞洲健力錦標賽 冠軍(菲律賓)
2013年亞洲健力錦標賽 冠軍 (伊朗)
2013年世界健力錦標賽 單項第三名(波多黎各)
2012年亞洲健力錦標賽 冠軍(印度)
2011年亞洲健力錦標賽 冠軍(日本)
2010年世界健力錦標賽 單項冠軍(南非)
2009年亞洲健力錦標賽 冠軍(印度)
2008年亞洲健力錦標賽 冠軍(烏茲別克斯坦)
2001年世界大學生健力錦標賽 冠軍(俄羅斯)
比賽最佳成績:
深蹲 310KG 臥推 220KG 硬拉 307.5KG
冠軍老師帶出的冠軍學生(之一)
課程培訓信息
培訓場地介紹
2018年08月02日成立
2019年3月成為澳洲Worldpowerlifting旗下首家國內力量舉俱樂部
報名聯繫方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