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Headlines
【北京汽車博物館發布「中國汽車工業人物展」公益徵集公告】北京汽車博物館與北京華汽汽車文化基金會將共同舉辦「中國汽車工業人物展」,以講好中國汽車工業人物的故事,傳播中國汽車工業精神,致敬中國汽車人情懷,弘揚中國汽車文化。正值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記錄汽車人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故事,北京汽車博物館現面向汽車行業徵集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展現汽車行業責任擔當的相關見證物,發揮博物館見證歷史、記錄歷史的作用。
【「奇妙漫遊雲逛展」專題正式上線】日前,人民日報客戶端聯動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美術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等全國數十家博物館及科技館,上線「奇妙漫遊雲逛展」專題,向社會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線上觀展服務,用戶足不出戶,便可「雲參觀」全國各大著名博物館的精品館藏。在「奇妙漫遊雲逛展」專題,用戶不僅可以聆聽現場語音講解,還可以在線觀看VR視頻講解、三維文物展示,更可使用展館虛擬漫遊等功能,共同感受厚重的中國文化和璀璨的世界文明,在線領略大自然的神奇,探索科學奧秘,開啟一場縱覽古今的視覺盛宴,彌補疫情期間無法實地 「逛館」的遺憾。
「奇妙漫遊雲逛展」專題活動海報(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體驗類文博短劇《國寶很有戲》上線】 2月25日晚,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特別支持,由意外藝術傾力打造,湖北省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等國家一級博物館合作的《國寶很有戲》第一季第一期視頻節目在新浪微博首發。《國寶很有戲》是一檔全新體驗類文博短劇,以「祖傳國寶喚新生」為主題,聯動明星戲骨通過舞臺劇表演形式演繹國寶背後的文化故事,邀請博物館領域專家、學者對國寶文物進行專業講解,集學術性、趣味性、教育意義為一體。據悉,《國寶很有戲》第一季共5期,每周三更新一期。
《國寶很有戲》宣傳海報(圖片來源:國寶很有戲微博公眾號)
【湖州博物館徵集「戰『疫』——堅守『北大門』」專題展覽展品】湖州作為牢牢把控著浙江「北大門」的前沿陣地,社會公眾團結一心積極應對本次的疫情。為了記錄這段難忘的歷史,展示湖州社會各界做出的奉獻,弘揚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觀,湖州博物館計劃推出一場專題展覽,現面向社會廣泛徵集湖州地區各類疫情相關資料和實物。關於抗「疫」的每一樣物件,每一段影像,都將作為時代的特定註解被博物館永久珍藏。本次徵集將於2020年3月31日截止。
【英國首次發行恐龍主題硬幣】近日,英國皇家鑄幣廠發行一系列以恐龍為主題的50便士硬幣,此系英國首次發行該主題紀念幣。「古生物藝術家」鮑勃·尼克爾斯(Bob Nicholls)繪製硬幣圖案,英國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專家參與了從設計到鑄造的整個硬幣誕生過程,其美感和科學嚴謹度得以兼顧。硬幣圖案為頭三種在英國發現並命名的恐龍——巨齒龍屬、禽龍屬和林龍屬——的復原圖及化石,也正是它們讓英國生物學家理查·歐文爵士(Sir Richard Owen)命名了恐龍這一新的動物群體。
鮑勃·尼克爾斯創作的硬幣圖案栩栩如生地描繪了三種恐龍 The Truste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展覽資訊 / Exhibitions
【中國】廣東美術館:廣東美術館線上虛擬展廳於2020年1月29日全面上線,並陸續推出了迎春大展以及部分經典展覽,總瀏覽量已超過60萬次。日前,展覽「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廣東站」在廣東美術館線上虛擬展廳正式上線。該展覽以「其命惟新」為主題,分為「勇立潮頭——洋畫運動在廣東」「藝術革命——嶺南畫派與國畫研究會」「匕首投槍——新興木刻運動及漫畫」「激情歲月——為人民服務為時代謳歌」「弄潮擎旗——改革開放中的廣東美術」「百花爭妍——創新創造 再築高峰」等版塊,在全館展出約500件作品。這是廣東近百年來美術精品佳作的一次集結,是對廣東近百年來美術較為系統、全面的總結和展現。
「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廣東站」展覽海報(圖片來源:廣東美術館)
【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閉館不閉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上線「數字美術館」。該館幾乎囊括了近年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的所有展覽,大部分作品都可盡收眼底。數字展廳採用全景拍攝,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真實觀展體驗,每個展廳設置了多個交互熱點,點擊作品將以圖文形式為觀眾介紹詳細的作品說明。關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公眾號,點擊「參觀展覽」菜單後,訪問「數字美術館」或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在線觀看感興趣的展覽。值得一提的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英國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在中國的首次美術館級個展「安尼施·卡普爾」、備受關注的阿根廷籍藝術家雷安德羅·埃利希目前體量最大的個人展覽「雷安德羅·埃利希:太虛之境」皆已在「數字美術館」內上線。
「數字美術館」虛擬展覽現場(圖片來源: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英國】蘇格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蘇格蘭國家博物館正在舉辦展覽「寄生蟲:為生存而戰」(Parasites: Battle for Survival)。在這個互動展覽中,觀展者加入到對抗五種熱帶疾病及導致疾病的寄生蟲的戰鬥之中,同時了解蘇格蘭的科學研究如何在此領域取得領先成就。參觀者還可以探索人們在對抗這五種最頑固的寄生蟲時面臨的挑戰,並了解與它們鬥爭的人們——從在實驗室中的科學家和研究者到當地社群和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這個實操性的展覽通過整個互動性的展示,邀請參觀者去製作一個「寄生蟲」,聆聽那些領軍科學家們的聲音,發現實驗室中工作的規則,並探索如何設計藥物以對抗這些疾病。該展覽重點關注五種微小的寄生蟲,它們帶來了一些最具有破壞性的疾病,包括瘧疾、血吸蟲病、利什曼病、非洲人類錐蟲病和麥地那龍線蟲病,世界上每18個人就有1人患這些疾病。這五種疾病屬於世界衛生組織希望消滅的疾病,其中某些甚至有望於2020年被消滅,鄧迪、愛丁堡和格拉斯哥的研究中心處在這項事業的前沿。本次展覽與鄧迪大學維爾康姆抗傳染研究中心、格拉斯哥大學維爾康姆綜合寄生蟲學中心及愛丁堡大學愛丁堡傳染病中心合作舉辦。此展覽將於2020年4月19日結束。
在「寄生蟲」展覽中探索實驗室Ruth Armstrong
【以色列】以色列博物館(Israel Museum):位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正在舉辦展覽「表情象形字:圖形文字,從象形字到表情符號」,以展現古代圖像表達系統和網絡語言之間的關係。展覽通過60多件古埃及文物,對比了5000年前出現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和上世紀末最早出現在日本的表情符號。雖然埃及象形字是有著嚴格規則、極難掌握的完善書寫體系,而表情符號簡單易懂得多,但二者仍然呈現出驚人的相似性。參觀者可通過互動屏幕,測試自己對表情符號和埃及象形字的了解。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10月12日。
此次展覽中呈現埃及象形文字與表情符號相似性的看板Studio Ira Ginzburg
·行業發布 /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國家文物局將印發相關指導意見 針對文博機構恢復開放提出四點要求】2月2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加大力度幫扶住宿餐飲、文體旅遊等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司長劉克智在發布會上表示,國家文物局將印發相關指導意見,針對文博機構恢復開放提出四點要求。一是分區分級精準施策;二是要求文物行政部門在審批項目、資金撥付方面加快進度,優先保障配合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的基本建設、考古和搶救性文物保護工程復工復業;三是要求文博單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人員健康監測、安全保護和場所通風消毒等,採取實名制預約、分時接待、錯時分批入館等舉措,減少人流密度;四是要求文博單位建立疫情防控與恢復開放,復工復業工作機制。
【文化和旅遊部印發《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恢復開放工作指南》】文化和旅遊部於2月25日印發《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恢復開放工作指南》,就公共文化場館恢復開放提出具體指導意見。一是強調堅持分區分級,不搞「一刀切」;二是擬恢復開放場館要做好預案和相關防範措施;三是加強群眾進出場館的管理和服務。原則上不舉辦線下講座、培訓、演出等人員聚集的活動。據悉,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文化和旅遊部指導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公共文化機構以及國有博物館、文保單位等文博機構,從1月24日開始採取臨時閉館的措施。「線下關門、線上開花」,眾多公共文化機構文博機構在此期間推出在線博物館、在線圖書館、在線劇場等產品,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也是長期以來公共文化和文博資源數位化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博物館日報聯繫郵箱:
museumdaily@iartmuseum.org
《新華·博物館日報》欄目由新華網客戶端、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和《藝術博物館》雜誌聯合出品,目前分為「熱點新聞」「展覽資訊」「行業發布」三大板塊,致力於打造全球博物館信息的權威發布平臺。國內新聞主要面向公眾讀者,以提供博物館界熱點新聞、文化藝術領域動態和重要展覽資訊等內容為主,同時發布行業新政策、新動向。國際新聞主要集中發布全球博物館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側重於服務文化管理者和博物館從業人員。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