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香港電影有多繁榮,為什麼94年被稱為香港電影年?

2021-01-19 騰訊網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是最繁榮的時代,各種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周潤發的賭片,林正英的靈幻片,李連杰的武俠片,成龍的動作喜劇和警匪片等等,當時的香港電影可謂是百花爭豔、極度繁榮。

要說香港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一年,非1994年莫屬,這一年對於香港電影來說是個十分神奇的一年,誕生了無數經典電影作品。小編整理了一份「1994年香港電影市場總票房排名」前20名的名單,大家看下圖:

1994年香港電影市場總票房排行榜

通過排名可以看出,香港電影票房的前三名被「雙周一成」牢牢佔據,尤其是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破壞之王》、《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三部作品,穩居前十名。李連杰的兩部經典動作電影居然沒能進入前十,分別排在17名和20名;劉德華的《天與地》、《刀劍笑》更是排在30名開外。其他一些明星大腕的作品,雖然質量也很不錯,但是也沒能有好的票房排名,因為1994年香港電影市場好作品出現了井噴,實在是難分高下,票房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參考。

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票房前七名的影片。

第一名:《賭神2》

在《賭神》大獲成功的前提下,《賭神2》延續了《賭神》的劇情,電影人物主次分明,電影配角十分經典,劇情多有反轉,引人入勝。

周潤發《賭神2》出場

演員陣容相比《賭神》更加強大,票房號召力更強,除了周潤發這個最強男一號之外,影帝梁家輝也加入了進來,更有邱淑貞、吳倩蓮、柯受良、徐錦江、謝苗等實力派演員相輔。周潤發的霸氣,梁家輝的幽默搞笑,邱淑貞的魅惑,吳倩蓮的樸實,以及其他幾位戲骨級的演繹,使得《賭神2》票房極具號召力,以五千多萬的票房穩居榜首。

第二名:《醉拳2》

同樣作為系列電影的第二部,《醉拳2》的成龍也絕非偶然。1978年成龍和袁和平合作《醉拳》就大火了一把,和《蛇形刁手》一併成為大哥的成名之作,開創了功夫喜劇的先河。

成龍《醉拳2》

《醉拳2》的演員陣容絲毫不屬於《賭神2》,主演成龍攜手梅豔芳、狄龍、功夫大師劉家良、錢嘉樂,以及無線五虎當中的黃日華和劉德華等人。最終票房斬獲四千萬,獲得第二名。該片獲得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和金像獎最佳剪接。

第三名:《國產凌凌漆》

這部影片是由周星馳和李力持聯合執導,屬於典型的無釐頭風格,周星馳用詼諧幽默的方式解讀007這個角色,暗諷一些社會現象,雖是喜劇,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寫實意義。

《國產凌凌漆》周星馳 袁詠儀

《國產凌凌漆》演員陣容雖然比不上《賭神2》和《醉拳2》,但是當時周星馳的票房號召力與周潤發和成龍相比,只強不弱;這個電影算得上是周星馳獨挑大梁,所有的聚光燈都集在他一人身上,作為女主的袁詠儀,在他的耀眼光環下,也顯得演技很一般。該片票房3750萬,直追《醉拳2》。

第四名:《大富之家》

由高高志森執導的《大富之家》,演員陣容算是1994年最強陣容了。喜劇大師黃百鳴、超級巨星張國榮、影帝梁家輝、劉青雲、毛舜筠、袁詠儀、鄭裕玲、馮寶寶、關德興、曹達華、李香琴、李泳漢,這些名字在當年全都是當紅一線大咖,就連配樂大師黃霑都在裡面客串了一把。

《大富之家》張國榮 毛舜筠

該片作為喜劇賀歲片,影片充滿溫情和歡笑聲,但是仔細回味,又會讓人淚流滿面。

《大富之家》的最終票房3730萬,比《國產凌凌漆》僅差20萬,著實可惜。

第五名:《花旗少林》

這部影片也是發哥力作,雖然劇情比較一般,但是有周潤發、吳倩蓮、劉家輝、秦漢、王敏德等大咖聯手演繹,也大獲成功。

《花旗少林》周潤發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插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搭配得適情適景,看著十分感傷。《花旗少林》總票房3700萬,與第四名也是差距很小,相差30萬。

第六名:《破壞之王》

黑熊:你說我是垃圾?

斷水流大師兄:哎呀!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相信這個段子很多人都記得,現在依然是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個段子。《破壞之王》應該是周星馳最搞笑的一部電影了,作為黃金搭檔的吳孟達,更是給影片增輝不少。這部電影也是講述小人物逆襲的橋段,雖然劇情老套,但無釐頭的演技和經典的臺詞,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破壞之王》經典臺詞

該片票房斬獲3690萬,比第五名僅僅相差十萬。

第七名:《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

「我一進門就看見常威在打來福,然後我就暈過去了」,「常威,你還說你不會武功」,這兩句臺詞到現在仍然被很多人使用。

《九品芝麻官》是周星馳無釐頭喜劇的巔峰製作,不但劇情無釐頭臺詞極其多,而且最主要的是注重寫實,雖然影片最後符合「正義戰勝邪惡」的價值觀,但是影片絕大部分都暗示了一些社會現象,在此就不多說了。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

這部影片票房3000萬,在當年也是盆滿缽滿的成績了。

除了《賭神2》以五千萬的絕對優勢拿下票房總冠軍以外,前二十名的影片票房相差都是微乎其微,這正說明當年的影片質量都是絕佳。不過小編始終覺得李連杰的兩部影片,居然連前15名都沒能進入,著實可惜;尤其是《精武英雄》這部影片,甚至被好萊塢譽為「動作電影教科書」,卻排在17位。

《精武英雄》李連杰 中山忍

如今的香港電影除了古天樂、劉德華、甄子丹、張家輝寥寥幾個人,還在苦苦支撐,年輕一代的演員居然出現了斷層。若不是有內地對香港電影進行扶持,相比會更沒落。未來的香港電影應該會被內地兼併,成為國產電影當中的一股洪流。

劉德華 張家輝 甄子丹 古天樂

1994年除了是香港電影年,更是世界電影年。《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低俗小說》、《獅子王》、《真實的謊言》、《夜訪吸血鬼》、《生死時速》、《變相怪傑》、《這個殺手不太冷》等等一眾高分好評影片,也是誕生於1994年。

本期內容主要講述「1994年的香港電影」,下一期帶大家領略一下「1994年的世界電影」,喜歡的朋友記得加個關注,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1994年為什麼被稱為香港電影年?有哪些經典的香港電影?
    2018年,有太多名人離我們而去,霍金、金庸、李敖、李詠、常寶華、單田芳、朱旭等,也許這一年是上帝想找人聊天了吧!還有一個年份比較特殊,那就是1994年,據說這一年是上帝想看電影了,而且這一年也被稱為是香港電影年,那麼為什麼這一年被稱為電影年呢?
  • 1994年的武俠電影《刀劍笑》,為什麼只有劉德華是香港演員?
    《刀劍笑》【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部《刀劍笑》?劉德華林青霞與斯琴高娃於莉合作】網上有個很著名的傳言,說1994年是世界電影大年,這一年全世界影壇精品電影倍出,是電影觀眾最美好的福利年。這一年對劉德華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 這些電影絕對終生難忘,盤點香港電影史上最輝煌的1994年
    1994年,全球電影大爆發。在這一年裡,全世界有很多的經典電影問世。而此時正處於黃金時期的香港電影也不例外,高質量的影片井噴爆發,在眾多影迷心中都留下了深刻記憶,所以1994年也被眾影迷成為是香港電影史上最輝煌一年,也是影迷最幸福的年度之一。
  • 1994年的香港電影到底有多強?三位大佬「神仙打架」
    在90年代,香港電影業產出無數經典作品,但更有黑暗的一面 90年代的香港電影進入了最輝煌的時刻,創造了無數經典。 1994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但那也是一個黑暗的時期!
  • 為什麼1994年出現那麼多好電影?電影人難得的饕餮盛宴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 。1994年,該片在在第1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6項獎項周星馳《國產零零漆》《國產凌凌漆》是由周星馳和李力持執導,周星馳、袁詠儀、羅家英、黃錦江主演,於1994年9月17日在中國香港上映的一部喜劇、動作片。
  • 1993年香港武俠電影年,香港電影第一女俠楊紫瓊的武打經歷
    【1993年香港武俠電影年,港片第一女俠楊紫瓊的武打經歷】1993年是香港武俠電影年,引領這波武俠風潮的李連杰在這一年出品了6部武俠電影,如《方世玉》《黃飛鴻之獅王爭霸》等,部部都是經典。這一年,香港的一線明星,如張國榮梁朝偉梁家輝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關之琳邱淑貞等等,幾乎個個都拍了武俠片,人人都成了武林高手;只有成龍周潤發劉德華少數幾位沒拍武俠,但都有主演動作片,整個香港電影都瀰漫在一片刀光劍影的江湖中。作為香港影壇當年的第一動作女明星,楊紫瓊在這一年做了什麼,主演了哪些電影呢?
  • 1993年,香港電影武俠年,整個香港影壇有多少刀光劍影?
    《方世玉2》 【1993年,香港電影武俠年,整個香港影壇有多少刀光劍影?】 1993年是香港電影最輝煌最巔峰的一年,全年電影產量近300部,達歷史之最。同時,這一年也是香港電影開始失去臺灣市場的第一年,臺灣省年度票房冠軍從港片變成了好萊塢大片。
  • 97年香港回歸是造成香港電影沒落的罪魁禍首嗎?
    逃學威龍,周星星1992年,周星馳年,星爺霸榜票房前五,排名第一《審死官》4800萬,第二《家有喜事》4800萬,第三《鹿鼎記》4100萬。周星馳:怎麼還是我1994年,排名第一《賭神》5252萬,第二《醉拳2》4097萬,第三《國產凌凌漆》3752萬
  • 除了《重慶森林》,1994年的香港還有哪些經典電影?
    我的車上有一塊液晶屏,可以用來播放DVD。車是2013年買的,當初造車的廠家應該沒有想到,七年後這個世界沒有人看DVD了。這個雞肋的功能陪著我每天上班下班。有天停車時我無意按錯了一個按鈕,把播放DVD的界面調出來,是一部電影,名叫《金枝玉葉》。我這才想起來這部曾經我最喜愛的電影一直留在我的車上,默默陪了我七年。
  • 載入史冊的1994年,中國電影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1994年,想必喜歡電影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些印象,這一年,好電影看不完。都多人都很詫異,為什麼這一年,會有這麼多優質佳作呢!其實是這樣的,從「現代電影之父」盧米埃爾兄弟發明電影和電影放映機到1994年剛好是世界電影百歲誕辰。
  • 為什麼說1994年是電影大片之年?這一年的經典之作太多了
    從1994年,到今年9月23日,《肖申克的救贖》正式公映25周年,為了紀念25周年,《肖申克的救贖》定於9月22、24與25日,在全美部分影院進行重映。監獄裡沒有自由,但是沒有自由的土壤經過希望的澆灌也可以開出花來,《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被影迷在電影史上賦予如此崇高的地位,原因在於讓人看到了逆境中的拼搏,看到了絕境中的希望。《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於94年,94年也被稱為電影大片之年,除了《肖申克的救贖》,這一年還上映了十數部電影,都是電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變相怪傑》是美國的一部魔幻喜劇電影。
  • 1992年香港電影周星馳年,最閃耀的香港女演員還得是她
    眾所周知,1992年是香港電影周星馳年。那一年周星馳主演了7部電影,霸佔了香港票房榜前5名,並且排名前2的《審死官》《家有喜事》都破了票房紀錄;7部的香港總票房也超過2億港元,絕對是周星馳電影生涯最巔峰的時刻。周星馳的火爆的同時,也正是香港電影事業進入了最輝煌的巔峰時期。
  • 1994的年電影界,為什麼隨便一部電影就是佳片
    文/郭小迪1994年,是個很普通的年份,但是,對於電影屆來說,這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被稱為是上帝想看電影的一年。很多人都說今年的第55屆金馬獎電影節是神仙打架。但是1994年的電影節怕是眾神鏖戰了。我們來看看1994年的華語影壇吧。
  • 香港電影由興至衰浮沉三十年
    第一部在香港拍攝製作放映的電影是1909年由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拍攝的《偷燒鴨》真正意義上的完全是港人港資的第一家電影公司已經到了1923年由黎民偉和他的兄弟創辦的「民新影片公司」,他們在1925拍攝放映了第一部故事長片《胭脂》胭脂(之前有一部
  • 1994電影奇蹟年,除了《這個殺手不太冷》《賭神》,還有這些電影
    1994年,上帝想要看電影了。這一年被影迷們稱為電影奇蹟年,這一年在世界範圍內,出現了大量高質量的電影。這些電影深深地影響了之後的電影市場和人們的生活。這個殺手不太冷現在世界範圍內的電影排行榜上,有很大一部分都是1994年上映的電影。1994年,電影史上的奇蹟之年,這一年全世界範圍誕生了40部左右高質量的電影。
  • 老照片:1994年的香港,港片裡美麗繁華的東方之珠
    香港簡稱「港」,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躋身「亞洲四小龍」行列,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圖為1994年的香港維多利亞港口,港闊水深的維多利亞港孕育了繁榮的香港航運業1994年的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1994年的香港,在維多利亞港海面上航行的遊船,遠處高樓林立,現代感十足1994年的香港尖沙咀,是一個高度發展區域,一直是香港的心臟的地帶,不管是商鋪、人流都十分眾多
  • 武俠片中的「Cult片」,香港電影新浪潮下,94版的《火燒紅蓮寺》
    這一切,都要從1994年那個時期,和徐克等新浪潮電影人,開創的新派武俠電影說起。徐克所謂香港電影新浪潮,指的是20世紀80年代香港電影運動,整個過程始自1976年梁普智導演的《跳灰》,這一代的導演普遍有西方留學背景,他們回到香港後,先是在電視臺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周星馳的電影票房號召力有多強大?看看1992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
    1992年,距今28年了,真的很久遠了。但是周星馳的經典電影《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這些作品常看常新,一點都不覺得過時,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香港電影從1980年代初~1990年代後期,是一個近20年的黃金時期,今天大家熟悉影星周潤發、李連杰、成龍、劉德華等等眾多巨星,都是在那段時期走向輝煌,當然也包括周星馳。
  • 記憶香港|原來,1997年才是香港電影的佳片年!
    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紀念日,就聊聊香港電影吧。1997年,是香港電影無比輝煌的一年,港片集中爆發,湧現了不少佳作。今天,回顧一下97年的經典香港電影,選取十部印象特別深刻的一起看看。陳果:《香港製造》這應該是當年最有時代特色的一部港片,港人的迷茫在電影中成為了一首青春輓歌。
  • 香港電影金像獎36年以來的最佳新人現在怎麼樣了
    影帝影后年年有,最佳新人也是年年有;但影帝一生可以拿多次,而最佳新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香港電影金像獎36年來,共設了35屆最佳新人獎,產生了35位影壇最佳新人,到今天,這些曾經的新人,有多少變成了影帝影后,又還有多少人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