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發表文章25萬字稿費僅2萬4千元[圖]

2021-01-20 東方網

  周瑄璞

  「2011年,發表文字約25萬字,共計稿費兩萬四千餘元」,平均每字不足0.1元。四天前,女作家周瑄璞在自己的微博上曬出稿費清單,並發出「歡迎圍觀,歡迎嘲諷,這不只是寫作者本人的悲哀!求擴散」的言論,引起一片熱議,轉發量七百多個,留言三百多條。

  網友熱議現在的稿費標準還是幾十年前的

  周瑄璞在微博上曬出的清單,內容詳細,費用清晰。她詳細列下所刊載稿件的字數、出版社、刊物,稿費收入甚至到小數點後兩位數。在公布的十四篇稿件中,最高稿費是在《十月》發表的中篇小說3.2萬字,6393.6元,最低的在《延河》和《新葉》發表的短篇8000字到1萬字,稿費均為200元,期間還有《芳草》、《長城》、《作家》、《青年文學》,稿費從600元到3000元不等。

  網友「樓蘭飛歌」用自己的故事來安慰周瑄璞:「剛剛收到了一張50元的稿費單,唉,不夠打車去郵局取。」還有網友說:「挺好的啦,我曾一篇約3000字短篇,100元。」

  也有網友感慨:「感同身受,文字工作者都成低收入的代表了。」「國外要是也按照這個價格,就不會有《哈利波特》系列了」;「轉型吧,在中國,純文學的春天已經過去了,該幹嘛幹嘛去!」還有人說:「現在的稿費標準還是幾十年前的。」

  也有人對曬稿費有不同意見,「文學本就不是個掙錢的事,選擇它要認可它的清貧。否則就不要做。做了就不要再抱怨。」「我去年出了一個長篇,20多萬字,除去個稅,也就幾千塊,但我很滿足。很多東西不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因為我不是專業作家,不靠碼字吃飯」。網友山哈則說:「一年這麼多中短篇,算是很高產的作家了!稿費嘛,不要糾結。不是誰都能在純文學刊物上發稿的。純文學刊物生存不易,也理解他們。」

  事態發展多位雜誌總編關注「曬稿費事件」

  在曬稿費事件引起熱議之後,周瑄璞在微博裡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曬稿費是因為這些期刊從國內有名大刊到縣級刊物、校辦刊物,有代表性。而寫作是因為愛,錢再少也要寫下去。不過,還是呼籲,幾十年不變的稿費標準,該提提了!」

  受周瑄璞影響,海南作家趙瑜也在網上曬了2011年度的創作收入,其中一條:在純文學期刊發表小說散文若干,稿酬兩萬元左右。

  周瑄璞是陝西作家,中國作協會員,陝西文學院籤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人丁》、《夏日殘夢》,獲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談到曬稿費完全是偶然事件。

  「網上一個女作家提到自己發表所有作品,一年稿費兩三萬,她覺得挺悲涼,我挺有感觸,就把稿費曬出來,完全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留言和關注,尤其是吸引了各地的主編們。」

  「曬稿費事件」吸引了包括《十月》副總編顧建平,《山花》副總編冉正萬,《收穫》副編審葉開,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孔令燕等多家「主編」的關注,「《山花》的副主編詳細說了他們的稿費情況,《廣州文藝》工作人員也解釋了他們的稿費發放情況,一些稿費低的雜誌主編給我博客發紙條,說了他們的現狀,表示不好意思,我回復是『合作愉快,我們都是為了文學』」。

  坦然面對什麼樣的評價我都接受

  「從1914年10月到1915年10月,我的收入是42鎊 先令,這個數字我永遠難忘。」著名詩人艾茲拉龐德曾這樣說自己的收入,因為他想寫的東西和雜誌社的期待有出入。有人說周瑄璞:「這是你沒有名氣,沒有本事,才收入這麼一點。」她笑著說:「這我能接受,其實我曬出來,什麼樣的評價都能接受,還有人說,沒跟你要版面費就很好了,也有人說,能上純文學期刊,倒貼都願意……能有這麼多人關注,我覺得文學在很多人心中依然很神聖。」

  「比起生活中困難的人來說,我有一份工作,物質方面我是知足的,我曬稿費沒有抱怨的意思,一年發十幾個中短篇小說,我覺得我算勤奮的,但收入是這樣,對於很多沒有工資,完全靠寫作生活的人來說太低了。我希望我曬出的稿費對年輕人是一個借鑑。寫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一種幸福,但如果收入如此,就會有人不得不違背自己的心願,啥掙錢寫啥,就寫廢了,這不是說錢多少的問題,而是文化太貶值了。」

  針對網友說的,純文學既然稿費低,沒人氣,是否也就不必生存的問題,她說:「我知道很多做內部刊物的人投稿賺不了錢,但因為喜歡,都願意堅持,每次聽到這些我都很感動,純文學永遠是人類內心需要的東西。」

  業界現狀文學雜誌降低稿費苦苦支撐?

  網友「瓦當」說:「很多年前餘華曾講過大多數文學刊物應該停辦,中國不需要這麼多文學刊物。想想是有道理的。沒有那麼多魚龍混雜的刊物,就不會有那麼多誤入歧途的寫作者,文學的狀況和寫作者的生存狀況反而要好的多。」

  周瑄璞說,這一點她也是贊同的,「每個省每個市都有文學刊物,好多生存不下去,只能降低稿費苦苦支撐,其實文學刊物何嘗不知道稿費多才能吸引來好作品。這跟歷史遺留下來的各種體制也有關係,很多原因。我也知道提高稿費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她有點無奈地說。

  記者從業內一家小說選刊的編輯處了解到,這幾年稿費整體比以前提高了一點,但還是低,「有一些比較有名的文學雜誌,是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但我認為所謂大多數文學刊物停辦這種說法也不現實,也不太負責任,有名氣的作家不需要,但好多剛開始寫作的年輕作者要依靠什麼平臺出來呢?」

  《延河》雜誌執行主編閻安告訴記者:「現代文學刊物的稿費我們分為好多標準,比如名作家、有文學潛力作家、培養支持的作者等,這個差距最低幾十元,名家的特稿則可能要按照千字兩百或者動態的標準。因為國家在稿費方面沒有特別細緻和明確的規定。」他也表示現在很多純文學雜誌其實已經是半市場化。

  本報記者劉慧

  >>延伸閱讀

  國外稿費知多少

  在美國,全國發行的刊物的稿費在每字0.75至2.00美元之間,地方刊物則為每字0.10美元左右。也就是說,每千字的稿費在750到2000美元之間。像《紐約時報》這樣級別的報紙,一篇千字文章的稿費是2000多美元。折合成人民幣,每千字的稿費為4800元到12800元。

  歐洲的報刊,每千字稿酬大多為四五百歐元,折算成人民幣為四五千元。歐洲自由撰稿人一般每月做一個調查採訪,或每周一篇的專欄,即可生活無憂。國外的稿酬高嗎?國外的傳媒業認為,採用自由撰稿人的稿件成本,僅為專業記者成本的1/10。非常的價廉物美。所以國外的自由撰稿人不僅隊伍龐大,而且社會地位很高。

  1960年,海明威為《體育畫刊》寫了篇2000字的鬥牛短文,得到稿費3萬美元。美國小說家詹姆斯曾為一部電影改過一句臺詞,總共刪掉了兩個詞,改動了6個詞,竟得到1.5萬美元的稿費。

  1997年9月22日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了全世界收入最高的10名藝術家,位居第4名的是美國作家麥可克裡奇頓,他在1996年和1997年獲得的稿費收入是1.02億美元。另一位已經出版了7部偵探題材暢銷書的美國女作家帕特裡夏康韋剛宣布了自己又要寫3部新作,出版商就忙不迭地預付給她1.44億美元稿費。出道較晚的英國女作家羅琳用極短的時間靠作品成為世界女性首富,證明文學作品創造的經濟效益甚至擊敗了房地產業和零售業。

  當然,外國也有稿費很低的情況。美國作家愛倫坡窮得連鞋子都買不起,直到一家雜誌發表了他一首詩,才有錢買鞋子。一次,他急等著吃飯的錢,便把《烏鴉》一詩的手稿送到雜誌社,編輯讀完決定不予採用。這令愛倫坡一臉窘色。看著他面容憔悴、病體懨懨的樣子,編輯湊了點錢給他。後來,這首詩終於在報紙上發表了,他只得到9美元的稿費。 綜和

  >>稿費故事

  魯迅的稿費,輕鬆在市中心買房

  1934年1月,《大公報》採納胡適的建議,開設《星期評論》專欄。它的基本作者隊伍是以胡適為首的名流學者,包括丁文江、翁文灝、陳振先、梁漱溟、傅斯年、楊振聲、蔣廷黻等。該欄刊發的文章是按篇付酬,每篇稿費40元。在當時,這是極其罕見的高標準。不過,這些作者也都是當年最有號召力的名家。

  據悉,魯迅的稿費收入可以輕鬆在北京中心地帶買房子,且是巨大的四合院。

  不僅是知名的學者和作家,普通作者的稿費也普遍較高:

  《申報月刊》第3卷第1號(1934年1月):投寄之稿經本社揭載後即每篇酌致酬金自10元至200元……投稿人如欲自定數目者亦請預先聲明。

  《旅行雜誌》第8卷第1號(1934年1月):投寄之稿刊載後酌致薄酬如下:甲、文字每千酬現金2至10元,藝術照片或圖畫每幀酬現金5角至10元;乙、每篇或每幀酌酬上海銀行禮券或本雜誌,尤有關係之文稿及藝術照片圖畫等特別從優議酬。

  《太白》第1卷第6期(1934年12月5日):文稿一經登載,每千字奉酬現金2元到5元。

  可當時的物價又是如何呢?據徐鑄成回憶,1932年,白米3元一石,雞蛋1元可買120個。著名學者、翻譯家何兆武1937年剛滿16歲。據他回憶:抗日戰爭以前,一個學生每月的生活費10塊錢左右就夠了。 綜和

  >>網友有話說

  ●同情派

  曉偉看好雪:以前對稿費這個東西一直很好奇。沒想到這麼少,作家很辛苦。

  徐廣慧_u0d:我們堅強地活著,原來就是為了等待一個又一個更大的嘲諷和失敗。文學這條船,是開啟夢想的地方,也是埋葬夢想的所在。

  俗世清蓮:文學和翻譯某些時候類似藝術家,文學和翻譯不全是謀生的手段,搞文藝的人總得吃飯啊!文藝人是精神上的富翁,物質中的窮人。

  ●支招派

  我白痴痴:1.表示可悲。文化產業在盜版泛濫的中國基本上失去了發展的空間,寫得好不見得有多好賣。

  2.表示不解。參照卡佛、曹雪芹,轉行做個兼職作家吧,將生活中的種種苦難鍛造成一本經典。

  左撇子黎民:不要妄想靠稿費養活老婆孩子,還是做業餘作家吧。

  ●反思派

  三秦有範兒:這絕不是簡單的稿費問題,也不是單純的文學現象。除了作者,誰更該感到悲哀?除了文學,我們更需要為精神的貶值進行反思。

  新獨秀:和物價比,低了;和付出的腦力比,低了;和其他勞動比,低了;如果寫得好,低了;如果寫得差,高了;讀者比較多,低了;讀者比較少,高了。

  舒儀:一般新作者或者不出名的作者,20萬字一本書,基本一萬起印,8%的版稅,如果沒有加印(很多作者都不會被通知有加印,除非賣得特別好實在瞞不過去的),假如售價20元,扣掉稅,到作者手裡也就1萬3千多。

  ●樂觀派

  俞利軍:能夠發表那麼多篇,還能拿稿費,已經不錯啦。小說只有特別暢銷或被大導演改編成電影電視才有盼頭。聽說現在發表學術論文還要交高昂的版面費呢!融宇:文學本身就屬於靈魂深處的東西,愛好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女作家發表文章25萬字 收到稿費僅2萬4千元(圖)
    周瑄璞「2011年,發表文字約25萬字,共計稿費兩萬四千餘元」,平均每字不足0.1元。在公布的十四篇稿件中,最高稿費是在《十月》發表的中篇小說3.2萬字,6393.6元,最低的在《延河》和《新葉》發表的短篇8000字到1萬字,稿費均為200元,期間還有《芳草》、《長城》、《作家》、《青年文學》,稿費從600元到3000元不等。網友「樓蘭飛歌」用自己的故事來安慰周瑄璞:「剛剛收到了一張50元的稿費單,唉,不夠打車去郵局取。」
  • 嚴肅文學期刊千字千元不稀奇 稿費猛漲擼袖加油寫
    根據國家版權局2014年最新施行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原創作品的基本稿酬只有每千字80元至300元。面對這麼低的標準,各家期刊只得自己給作者漲稿費。早在2011年,《上海文學》《收穫》就將稿費標準提升至每千字500元,一躍成為國內的「稿費高地」,去年又將最高稿費標準提升至千字千元。
  • 張愛玲曾被指多領一千元稿費(圖)
    他曾開設中央書店和萬象書屋,寫文章,辦報紙,風靡一時。  張愛玲因周瘦鵑不肯一期登完她的小說《沉香屑:第二爐香》,負氣與周主持的《紫羅蘭》雜誌中斷合作,轉而與平襟亞取得聯繫,向平主辦的《萬象》雜誌投稿。正是在這兩家雜誌連續發表數篇小說,使青年作家張愛玲橫空出世,成為上海文壇最耀眼的一顆星星。而《萬象》也得益於張愛玲的加盟,洛陽紙貴,大受歡迎。
  • 說吧,稿費-虎嗅網
    1913年,魯迅以周倬為筆名在《小說月刊》發表小說《懷舊》,收到稿費五塊銀元。辛亥前已流行按字數計酬的稿費制,包天笑回憶:「這時上海的小說市價,普通是每千字二銀元標準,這一級的小說已不需修改。也有每千字一銀元的,甚至有每千字僅五角的, 這些稿子大概要加以修改。」
  • 多作者曬稿費之低 稿酬標準有待國際接軌
    「2011年,發表文字約25萬字,共計稿費兩萬四千餘元」,平均每字不足0.1元。近日,陝西女作家周瑄璞在自己的微博上曬出稿費清單,並發出「歡迎圍觀,歡迎嘲諷,這不只是寫作者本人的悲哀!求擴散」的言論,引起一片熱議,轉發量七百多個,留言三百多條。
  • 文豪職工們,2021年,你創作發表文章,工會給獎勵
    、成都商報、先鋒、當代文壇、青年作家等媒體發表的作品,按照所獲稿費1:1的比例計算獎金。 2.在新浪網、騰訊網、網易網、搜狐網、鳳凰網等全國知名網站總網發表的作品,閱讀量達到1萬次以上,獎勵300元,閱讀量每增加1千次,獎金相應增加30元。
  • 王源寫兩篇文章的稿費才一千塊錢,流量明星掙的錢真少
    就比如王源,他除了歌手演員的這一個身份,其實還有一個作家的身份,隔段時間就會給《環球人物》雜誌 寫文章、發表,雜誌會給他稿費。至於這個稿費有多少,之前王源也被問到過,王源沒有透露具體有多少,反正不是巨款,他自己也不想要這筆錢,而是選擇把他捐給自己的公益項目源基金,用來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 我們臥底了一個網絡寫手群,千字3元不如要飯-虎嗅網
    /衝量文吧寫手的生存狀態一直備受關注,籤約作者與平臺的版權之爭,幾十萬字籤約作品僅百元稿費,日產萬字不能斷更的變態要求……在有志於創作的網絡寫手們不停為理想掙扎的時候,扭曲的市場環境還滋生著另一種工作需求。「衝量文就是用來發表充數的垃圾文,不是用來看的。」
  • 我們臥底了一個網絡寫手群,千字3元不如要飯
    /衝量文吧寫手的生存狀態一直備受關注,籤約作者與平臺的版權之爭,幾十萬字籤約作品僅百元稿費,日產萬字不能斷更的變態要求……在有志於創作的網絡寫手們不停為理想掙扎的時候,扭曲的市場環境還滋生著另一種工作需求。「衝量文就是用來發表充數的垃圾文,不是用來看的。」辛苦敲下的文字,竟然不是用來看的,並且它還真的成了一條賺錢的生意鏈。
  • 網絡衝量文背後:QQ群接單千字2-7元 日更6000字
    「1萬字正文類型,6小時內出試稿,試稿後48小時內完成。2萬字正文類型,6小時內出試稿,試稿後96小時內完成。」在另一個約稿QQ群裡,約稿的範圍擴展到文章、配音、畫圖多個方面。文章可以衝量,音、畫為什麼不能?這裡是一個由文、畫、音構築的「衝量江湖」。所有的勞動價格都是按人民幣個位數來計算的。
  • 90後腦癱作家憑藉一根手指寫出210萬字的玄幻小說!網友:真英雄
    90後腦癱作家憑藉一根手指寫出210萬字的玄幻小說!網友:真英雄網文圈自從發展以來,各類大神層出不窮,忘語、貓膩、煙雨江南、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每一個作家都憑藉著熱愛收入著普通人無法想像的財富。也使得無數新手作家前僕後繼湧入網文圈中,或多或少的發揮著燦爛的光輝。
  • 「千字3元」 網絡衝量文背後的「衝量江湖」
    「1萬字正文類型,6小時內出試稿,試稿後48小時內完成。2萬字正文類型,6小時內出試稿,試稿後96小時內完成。」 在另一個約稿QQ群裡,約稿的範圍擴展到文章、配音、畫圖多個方面。文章可以衝量,音、畫為什麼不能?這裡是一個由文、畫、音構築的「衝量江湖」。 所有的勞動價格都是按人民幣個位數來計算的。
  • 稿費都漲到千字千塊錢了 文藝青年們趕緊擼起袖子寫吧
    其實關於作家貧窮的狀態,爸爸媽媽並沒有說錯,因為當年根據1999年國家版權局出臺的基本稿酬標準,每千字30元-100元。 凡在《詩刊》發表的詩歌,每行的最低稿費,將提升至10元,對於視點、方陣、每月詩星、國際詩壇、氣象、發現、雙子星座、
  • 我是作家甫躍輝,關於作家的寫作、出版與稿費的問題,問我吧!
    我是作家甫躍輝
  • 千字千元,報刊雜誌稿酬大漲,普通作者望洋興嘆
    孫犁作品 千字千元
  • 文學期刊《收穫》《上海文學》宣布稿費漲價
    6歲的王子喬同學這首發表在《獨唱團》創刊號上的小詩,得到了972元的「巨額」稿酬。   「封面推薦的原創文章1000字2000元……普通稿件1000字1000元,是行業標準的10到20倍。如果是已發表過的或我們摘錄的文章,稿費標準是1000字500元,是文摘類標準的15倍。」這是《獨唱團》的主編韓寒「財大氣粗」地喊出的稿費價錢。
  • 「千字3元」:網絡衝量文背後「隱秘的角落」
    像畫表情、頭像一類,她給出的價格是2元,「如果(數量)多的話會(更)便宜,可以免費做成動圖。」湫霜時間靈活,也可以根據單主訴求立刻畫,很快就能出圖。 按照要求,小林需要交上2萬字的正文稿,以及2000字的大綱,通過審核後繼續寫。在這裡,日更6000字是不言自明的最低要求。 小林剛剛接觸到的千字2-7元,幾乎是網絡寫手這行的最低標準。1000字給2元錢,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小林說,這類稿子其實不用動腦。「這種稿子你可以理解為廢稿,基本上只用主角名字正確,隨便放水就行了。」
  • 稿酬標準擬提高至千字100-500元
    其中將原創作品的基本稿酬提高到每千字100-500元,版稅率提高到5%-15%,相應的,改編、彙編、翻譯等演繹作品的稿酬與版稅率都有所提升。  另一項變化是此次提出了網絡使用文字作品的付費標準與方式。1999年的《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僅適用於以紙介質出版的文字作品,缺乏對網絡使用文字作品付酬的法律約束力。
  • 網絡作家收入兩極分化 月薪過萬的不足千分之一
    坐等編輯「上門」更新3萬字是個坎  籤約後月領1500元「低保」  雖然說現在隨便註冊一個小說網站,就可以在上面刊發自己的小說。但如果想要掙更多的錢、有更穩定的發展,還是需要成為網站籤約作家的。對於如何籤約,「魚人二代」向記者介紹說,當一個新手的作品發表後,並積累了一定的點擊量,就可以等網站編輯「上門」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圈內人透露,一般更新3萬字是個坎兒,如果3萬字還沒編輯找你,那就危險了,可以等15萬字之後,自己主動申請。但這種申請,被拒的可能性很大。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花都大少」透露,很多作家都是更新了20多萬字火了之後,才開始籤約的。
  • 李奕兵:還未畢業已成網絡作家 還創業幫大學生賺稿費
    他開始寫一些文章,並嘗試向外投稿,時不時有一些文章刊登出來,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隨著叛逆的加重,他的成績出現下滑,有次,他滑落至年級百名之後,偶然會有初中同學用調侃的語氣問他:「你去了好學校讀書成績怎麼樣?」那一刻,少年的屈辱感,成了他最刻骨銘心的記憶。從那之後,他就迫不及待想要靠寫作,混出個人樣。「我高考完特別激動,我覺得馬上就可以寫小說了。」李奕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