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傑中醫博士——中醫承國夢 銀針濟蒼生

2020-12-26 四川新聞網

  如果說中醫文化,是世界醫學史上的燦爛瑰寶,那麼,針灸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存在。因為治療效果好,且幾乎無副作用,針灸已被超過180個國家所認可並運用。可以說,在當今世界各地,每天都有患者享受著針灸帶來的福利。

  針灸,也因此成為無數中醫工作者推廣中醫文化的載體。被譽為「東方一針通」的津門劉氏家族第十六代傳人劉傑醫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憑藉手裡的一根根神奇銀針,幫助無數患者解除病痛,重獲新生。心懷濟世之心,劉傑博士一次又一次奔赴國外,憑著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扮演者中醫文化和針灸技術最有說服力的傳播者。

  中醫世家十六代傳承 劉氏針灸專研人體經脈運行規律 獨創「日月星辰」療法

  中醫經常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是指人體局部的疼痛,是局部的氣血經脈不流通、不通暢引起的,如果氣血經脈流通了,則不會疼痛。中醫理論很重視人體的氣血,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治以熱敷、針刺等治療,使氣血經脈流通,則可使疼痛症狀緩解。

  歷經十六代傳承發展,劉氏針灸專研人體經脈運行規律,獨創「日月星辰」療法,通過「先走其經,調整開穴,然後再開穴的方法」,按照日月星辰四時之規律進針,療效絕佳。

  對此,劉傑博士解釋道:我們身體的經絡在不斷的運轉,與天體的運行有一定關聯,當體內的症氣在體內運轉時,所有穴位是有規律的開合著。「日月星辰」三合唯一用針,經開穴之後再進針以達到治療疼痛,正是傳統的中醫講究什麼時辰用什麼經,用什麼絡,扎什麼穴位的道理。找準癥結,針到病除,正是劉氏日月星辰療法精妙所在!

  劉氏家族發明的三種開竅,一,清腦開竅,二,醒腦開竅,三,睡腦開竅!

  「東方一針通」注重療效 神奇治癒多種絕症

  中國傳統醫學博大精深,對於許多疑難雜症,特別是癌症(肺癌,乳腺癌,子宮癌,腺癌,肺腺癌,肝癌,胰腺癌,腦癌,神經鞘癌,白血病髓纖維化,血癌等)、糖尿病等西醫認為無法治癒的病症,都有神奇療效。劉氏針灸傳承十六代,其「二十五大穴」、「三大開竅針」(一,清腦開竅,二,醒腦開竅,三,睡腦開竅)、「五十四個絡叢發現」三大發明,在中醫界擁有極高聲譽,一針化解栓塞、一針醒腦開竅的神奇療效在廣大患者中廣為傳頌。

  大國仁醫心系滄生 中醫國粹(劉氏針灸)走向世界

  「懸壺濟世 心系蒼生」,是人們給予大醫的最高評價,也是劉傑博士多年的真實寫照;幾十年潛心鑽研,不斷打磨醫術,就是為了實現其仁心濟世的理想。作為一個大醫,他不僅做到了醫術上精益求精,更在醫德上對患者全心全意、真誠無私。

  從坐鎮國內到受邀出國,憑藉手裡的三寸銀針,劉傑博士將中醫的足跡留在了西方的許多角落。

  如今在加拿大、紐約、比利時、斯德哥爾摩等地,都有劉傑博士的外國學生,在用針灸治病救人,替劉傑博士,也是所有中醫從業者實現著「讓中醫走向世界」的夢想!

  大醫精誠,仁心濟世,一個「精」字,一個「仁」字,充分說明劉傑博士作為醫者的一片赤誠之心,願更多立志傳承中醫學的青年朋友們,要學習劉博士對待中醫、對待病患的醫德醫風,以匠心國粹煉就大醫,以仁心仁術濟世蒼生,為中華醫學的發揚光大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中醫連鎖品牌上海濟德正興中醫門診部盛大開業,中醫藥衛生健康產業...
    中醫連鎖品牌上海濟德正興中醫門診部盛大開業,中醫藥衛生健康產業成員再添新丁 2020-04-11 | 來源:華夏時報網 https
  • 為中醫而生的國醫大師!
    躬耕杏林不知倦矢志岐黃濟蒼生鄧鐵濤,祖籍江門,是全國首屆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現代著名中醫學家。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利用這一基金,廣東省中醫院每年都會評選一批「最佳中醫古籍讀書心得獎」「最佳中醫醫案獎」「方劑記憶優秀獎」「中醫四診知識優秀獎」以及「中醫學習獎」,激勵大家信中醫、學中醫、用中醫。
  • 打造中醫特色腫瘤學科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腫瘤王維博士...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中醫腫瘤王維博士工作室」落戶雲陽縣人民醫院4月18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腫瘤王維博士工作室」正式落戶雲陽縣人民醫院。雲陽縣副縣長劉新民表示,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腫瘤治療中心作為國家區域中醫(腫瘤)診療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腫瘤專科,在中醫養生防癌治未病、中醫腫瘤診療、中醫腫瘤康復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吳永忠說,雲陽縣人民醫院於2015年掛牌首批腫瘤規範化診療基地醫院。
  • 黃智賢自爆是湖南高校中醫博士,很想奔赴武漢用中醫治療肺炎
    黃智賢 黃智賢透露,自己是湖南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博士,可是在臺灣沒辦法拿到醫生執照。不然,我會奔赴武漢,學習用2003年鄧鐵濤鄧老,100%治癒非典的方法思路,治療新冠病毒肺炎。這是中醫的驕傲。病例俱在,藥方俱在。
  • 承襲岐黃成大道 傳承國粹濟蒼生——專訪湖南省名中醫卜獻春教授
    日前,從在長沙召開的湖南中醫藥大會上傳來喜訊,由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健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統一組織評選的「第四批湖南省名中醫和第二批湖南省基層名中醫評選」中,百草堂有三名坐診名醫榮獲「湖南省名中醫」。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代省長毛偉明為榮獲表彰的代表,頒發了「湖南省名中醫」證書。能獲得此殊榮的中醫界名醫,個個身懷絕技,對中醫藥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單縣中醫醫院
    單縣中醫醫院新院區迎著春風朝陽,樓群拔地而起,巍然屹立。象一顆明珠,帶來光明,帶來希望! 單縣中醫醫院新院區西大門,巨石迎門矗立,上刻「單縣中醫醫院」。背面刻舒體大字——仁和精誠。
  • 樊鎣博士 ▏ALS的中醫認識與治療 主持 王紅濤
    >主場:紐約中醫論壇1群同步轉播:紐中論壇各群講座錄音樊鎣(Arthur Yin Fan),1986年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1998年獲中醫內科學博士,師從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謝謝紅濤的主持Jenny 8:33 PM歡迎樊博士為我們開始做講座樊鎣 南中醫 華盛頓特區 8:33 PM謝謝主持人王紅濤、和前臺後臺的諸位義工同仁蘇紅 美國 9:15 PM非常感謝樊博士對ALS的治療分享!
  • 首個獲得中醫博士後學位的外國人,這位非洲籍中醫不簡單!
    堯欣雨 攝 走進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名醫堂」,皮膚黝黑的非洲籍中醫迪亞拉正為病人看診,艾灸、針灸、方劑……他都熟練應用,一整套動作行雲流水。迪亞拉來自非洲馬利共和國的醫生世家,在中國學中醫行中醫已超過30年,是首個獲得中醫博士後學位的外國人。他與妻子楊梅因中醫結緣,不僅成為一名中國女婿,同時還紮根中國西南,為基層培養了3000餘名村醫。
  • 晉中市榆次中醫院啟動中醫婦科博士站工作
    11月29日,記者從晉中市榆次區中醫院獲悉,為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發揮醫院在中醫藥行業的龍頭作用,近日,該院與山西省中醫藥大學合作成立的中醫婦科博士工作站正式啟動,此舉將進一步助推中醫藥在婦科方面的醫療作用。
  • 雲陽縣人民醫院成立中醫腫瘤王維博士工作室
    4月18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醫腫瘤王維博士工作室」正式落戶雲陽縣人民醫院。  雲陽縣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中醫腫瘤王維博士工作室」落戶醫院,雙方將繼續在中醫腫瘤診治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通過門診師帶徒、教學查房、專題講座等方式,聯合打造中醫特色腫瘤專業組,積極建設雲陽縣中醫名科,打造縣域中醫腫瘤重點專科,為雲陽老百姓提供優質的中醫診療服務。
  • 中醫推拿按摩術起源
    約幾千年前,中國祖先為中醫推拿按摩術奠定了基礎,並逐步形成中國的中醫推拿按摩術。戰國時期,中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對中醫推拿按摩術有所記載,其中《素問--異法方宜記》指出:「中央者,其地平以溫,。故其病多瘻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這說明當時中國已有推拿按摩術,起源地在黃河流域,那時稱中醫推拿按摩為按蹺,由於操作簡單,所以,很快在中國各個時期都得到了迅速發展。
  • 中國中醫科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開設「屠呦呦班」
    今天,中國中醫科學院表示,以「寬知識、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為中醫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雙方探索「雙一流」院校和科研「國家隊」強強聯合本博一體化人才培養新模式,利用雙方的優質課程資源、實訓實踐基地、知名科學家團隊、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點科研平臺等優勢,培養具備「胸懷祖國、敢於擔當,團結協作、傳承創新,情系蒼生、淡泊名利,增強自信、勇攀高峰」暨「青蒿素精神」的中醫拔尖創新人才。
  • 沉痛悼念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教授千古
    沉痛悼念 | 上海市名中醫曹仁發教授千古 2020-12-21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醫文化】楹聯同題:醫聖張仲景
    簡評:中醫六經者,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皆法於陰陽;四診者為望、聞、問、切診法。中醫之謂水火,水為陰,火為陽,陰不能生人,必藉火之陽而後能生,陽熱易亢,故火必藉水之陰而後能抑,水火既濟而後平和。尊聖者,必得民心,憑善術仁心,以解民之困苦;博名者,必有成就,集良方妙藥,著傷寒之圭臬。
  • 【西域名醫】劉松林--懸壺天山濟蒼生
    這首詩讚是新疆廣大患者對大醫劉松林中醫事業的讚揚和肯定。    著名中醫劉松林出生於中醫世家,先祖曾是宮廷御醫。劉松林自幼聰慧過人,又受父親劉繼祖薰陶而酷愛中醫,隨父習醫採藥,足跡遍及名山大川,不避艱險。1977年春,劉松林隨父親採藥來到成都青城山。這裡是道家聖地,亦盛產數百種中草藥,許多大師都曾涉足於此。父子二人披荊斬棘,攀上混天頂,解下藥簍,盤腿坐下。
  • 碑銘濟眾——馬捷、和紫珊伉儷收藏中醫典籍之二:中醫碑帖拾珍
    時隔一年,讓同道久候,本「岐黃雅集」推出第二期內容:「碑銘濟眾」。
  • 吳用:古法中醫裡的都市修行人
    而對於吳用來說,不管是開始前的按摩刮痧,還是扎針時一邊觀察肌肉、脂肪、皮膚紋理走向一邊疏通銀針。他的精力高度集中,且不斷調動功法導引,幾乎就像打了一場大仗。「乾坤一針」一年只能出手20根,這是吳用從自身精力到保障客戶感受的承諾。而體驗者無不嘆服且感嘆古法中醫的神奇。
  • 中國中醫科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開設「屠呦呦班」今年招生!
    今天,中國中醫科學院表示,以「寬知識、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為中醫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雙方探索「雙一流」院校和科研「國家隊」強強聯合本博一體化人才培養新模式,利用雙方的優質課程資源、實訓實踐基地、知名科學家團隊、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點科研平臺等優勢,培養具備「胸懷祖國、敢於擔當,團結協作、傳承創新,情系蒼生、淡泊名利,增強自信、勇攀高峰」暨「青蒿素精神」
  • 【西域名醫】懸壺天山濟蒼生-劉松林
    藥王撿起散落的草枝,與洞口綠茵核對無異,便採藥下山,療傷果然靈驗。「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鶴過往處,良藥降蒼穹。」此藥得名川芎。這故事深深打動了劉松林,方知中草藥王國裡充滿著神秘、神奇和神聖。從此更加痴迷於中醫事業,少年立志,定要攀登中醫科學高峰。劉松林刻苦攻讀中醫傳統經典著作,孜孜不倦,廢寢忘食,每篇經典反覆品味、咀嚼再三,務必悟出其真諦,幡然覺悟。
  • 元大中醫:為什麼還要發展中醫文化?
    大家都知道,中醫是我國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在西醫西藥沒傳入中國之前,中醫中藥是保障我國人民生命健康和世代繁衍的技術。中醫藥文化也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