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明明是一個貶義詞,但這個人炒作,卻成為了一個典故

2020-12-23 宅視角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炒作」是新時期一個為某種行為發明的動詞,不應該被貼上的卻是惡俗的標籤,或者被認為有衝擊道德的嫌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些開發商為了抬高房價而炒作,也會看到某些明星為了曝光率而炒作,更會看到商家為了商品大賣而炒作。炒作其實一個貶義詞,但在中國歷史上,這種炒作的行為早就發生過,只不過他們成為了典故,我們並沒有從中發覺有什麼不妥而已。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01中國炒作第一人非「姜子牙」莫屬。

為什麼說姜子牙是中國炒作第一人,因為"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則典故,便是最典型的炒作案例。只不過它的炒作改變了歷史走向,我們並未察覺他的炒作。要知道古代不比當下,那時的人們不可能通過朋友圈發布所見所聞。僅能通過口口相傳來進行消息傳播。

而當時的中國人口遠沒有現在這樣多,所以在消息傳播上,可以用很難來形容。可姜子牙卻做到了,不但做到了讓文王知道他的存在,更成功地將自己推銷了出去。這難道不正是炒作帶來的結果嗎?

炒作明明是一個貶義詞,這在古代王朝中,多會被文人所不齒。可姜子牙非但沒有被別人嘲笑,更將這種炒作變成了典故。像姜子牙利用炒作的古代名人還有很多,就比如說下面這一位。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02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其實也是一位炒作高手。

」炒作「大家注意第一個字,是炒菜的炒,炒菜講究的是火候。火候到了味道才會鮮美,諸葛亮就是將炒作,淋漓盡致地發揮在了職場。他與姜子牙一樣,同樣將炒作變成了典故。那就是最著名的」三顧茅廬「。

為什麼說他這是一種典故?我們來看看諸葛亮如何躬耕於南陽的?如果他真是一位鄉野村夫,會有閒情逸緻的到處尋師訪友嗎?如果他真的躬耕於南陽,影視中作品中的諸葛亮,就不應該羽扇綸巾了。所以,他躬耕南陽僅僅是一種說辭。而是隱居於鄉野待價而沽。

如果他真的躬耕於南陽,根本不會有人知曉他的存在。更不會有人傳唱他的歌謠。正常人在遇到劉備這種大人物到訪後,都會主動上門,或者留在家中等待他的再次到訪。但諸葛亮卻沒有這樣做,他吊足了劉備的胃口。可真相真的如這些炒作者設想的那樣嗎?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03其實炒作之所以被人看成是典故,源自於共贏。

為什麼人們會將炒作這種貶義詞的行為,看成為典故?其實那是因為在炒作者炒作時,達到了三方共贏的效果。這究竟是哪三方共贏呢?無論是文王還是劉備,他們作為用人單位的直接領導,做出了禮賢下士的行為。他們迎合這炒作者的思路,因為他們真的是求賢如渴。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告訴天下人,只要是人才,他們就會使用。

而第三方則是普天下的百姓,因為前兩者組合在一起,並非貪圖私利,而是在為全天下的人謀福利,他們的炒作改變了歷史走向。所以,人們並不認為這種炒作有什麼不妥。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04炒作雖然當下名詞,但他並不屬於今人的專利。

與古人相比,現在人的炒作更多凸顯出的是自己的私利。所以人們將其視為貶義,比如當今的房價,不正是開發商們一手抬高的嗎?當然,這離不開吃瓜群眾的推波助瀾,但開發商畢竟是始作俑者。

再譬如某些明星為了能夠得到曝光率,故意走光或者摔倒。目的無非是吸引大家的注意,但身為明星如此做,真的有些不妥。因為很多人也會如此學習,這些炒作行為大家可以發現,都是單獨的一方獲利,其他兩方並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好處。作為第三方的大眾甚至會因此成為受害者。

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這些作為第三方的吃瓜群眾,需要有一種明辨是非的能力。尤其是面對當今社會中的種種炒作,我們不要輕易的隨聲附和。我們不要因為某些人的私利所利用。

相關焦點

  • 別讓「網紅景點」成為一個貶義詞
    可現在,很多人「跟著網紅去旅遊」,各種旅遊攻略中出現的,所謂朋友圈刷屏的,競相成了旅遊目的地。不能武斷地認為所有「網紅景點」都是炒作出來的,都是掛羊頭賣狗肉,但也不可否認,現在一些「網紅景點」確實有很多問題。
  • 你討厭「炒作」嗎?那「炒作」英語怎麼說?
    為了出名,很多人不惜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來博取眼球。為了上熱搜,各種「炒作」,「作秀」輪番上演。你討厭「炒作」嗎?那「炒作」英語怎麼說?本期我們就來說說「炒作」這個話題。1)「炒作」英語咋說呢?所以publicity stunt合在一起表達的意思就是一個宣傳的噱頭,一個炒作或者說成作秀也可。看兩個英語例句:① Many media outlets suggest that these were all publicity stunts to grow his brand.許多媒體都表示這些都是他宣傳的手段,只為他的品牌增長。
  • 「炒作」英文怎麼說?
    於正,懟天懟地對空氣就是想到處蹭點兒熱度藉機「炒作」那麼,「炒作」英文怎麼說?和 cook 真的沒關係!「炒作」英文怎麼說?「炒作」就是有計劃地博眼球可以這樣說, Publicity stuntsomething unusual that is done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to a particular person,product,or organization.用來吸引你對特定的人、商品或者組織的注意力。
  • 這都是媒體炒作造成的
    但實際上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全是因為媒體而起,如果媒體不炒作,快船就不會成為外界嘲笑的對象!但是外界看到快船擁有萊昂納德和喬治後,紛紛開始炒作起來,媒體都認為快船是奪冠核心,甚至是阻擊湖人奪冠最大的障礙。只要湖人輸球,媒體就會說「這下湖人冠軍不穩了,快船有多少種辦法贏湖人」!但這一切都是基於媒體炒作的基礎上,可以說快船自己都沒把自己當成奪冠熱門,他們認為球隊建設才完成第一步而已,卻被媒體硬生生吹成了奪冠熱門!
  • 這些文玩再怎麼炒作也難以挽回成為「垃圾」或「朝不保夕」的命運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於菩提樹這個物件的關係,相傳佛祖釋迦摩尼就是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的,而實際上菩提樹指的的就是一種桑科榕屬植物,很多玩家一定發現了這其中的奧妙,菩提樹是一個泛指品類,並不是單指某一種樹,也正因為這樣菩提子種類繁多、花樣百出這種情況自然也不足為奇!
  • 劉戈:藏獒炒作是特定時期的特殊現象
    藏獒的體型更雄壯,所以它就成了新富階層的一個喜好,不斷的有人去編造有關藏獒的種種傳說,它能夠和豹子和老虎去戰鬥,一個藏獒能和三隻狼去搏鬥,其實這都是傳說,實際上它和很多真正的警用犬差的很遠,沒有那麼厲害,只要它的外型特別強壯,符合那個時候那一部分人的心態,所以他和中國經濟最近十幾年的兩大波峰非常的貼合。
  • 孟德獻刀:一場精心策劃的自我炒作
    但這些「榮譽稱號」遠遠不能夠概括曹操全部,曹操還是一位尤善自我炒作的行家裡手。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炒作」一詞的定義為:「個人或者他人通過某些手段、技巧,來對自己或自己的行為、作品等進行刻意宣傳,以達到提高人氣、聲望的目的。」以此推定,「孟德獻刀」事件絕對是一次精心策劃的自我炒作。
  • 寧澤濤的緋聞女友要出道了,又一個靠炒作上位的網紅要放大招了?
    對此,大部分網友認為鮑語嫣借寧澤濤「炒作上位」,一時輿論譁然。大量寧澤濤的粉絲去鮑語嫣的微博下開罵,認為她借寧澤濤炒作順便夾帶男神被搶的憤懣。網絡輿論總是不斷新陳代謝,在大家剛把注意力從這件事情上漸漸轉移之後又有人曝出這樣一件事:鮑語嫣為了撇清借寧澤濤炒作上位的事情,曾經用小號到大號下面留言,大號回復小號,偽裝成兩個人。鮑語嫣又一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 為何媒體還在炒作火箭隊?
    這裡不禁想問「為何媒體還在炒作火箭隊?難道是因為莫雷走了火箭又成了媒體的寵兒」?先不提有沒有莫雷事件,光看考辛斯這條新聞就知道媒體又開始炒作火箭了!指望一個非保障合同的球員能帶領球隊拿冠軍?根本不可能好嗎?加上考辛斯的腦子問題,就更別想了!所以炒作考辛斯毫無意義,就算他訓練再猛,你也要保障他腦子不犯事才行!
  • 打擊概念炒作會令市場「水至清則無魚」嗎?
    但是否適用,還要看說這話的人究竟是與水中生態共生共存的普通「魚」,還是想把水攪渾伺機漁獵的大鱷。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市場動靜不小。2月初A股開盤觸底後,股指一路高歌猛進,科技股、防疫概念股等諸多板塊輪番刷屏。題材股熱情正旺,又被外圍市場潑了「冷水」。幾輪多空對戰下來,市場波動不小。一時風光無限的科技股、特斯拉、華為概念股也有了點乍暖還寒的感覺。
  • 萬茜骨折被疑「詐傷」炒作,工作室回應「醫學奇蹟」,傷疤觸目驚心
    第一期萬茜的吉他彈唱也讓很多觀眾感嘆,原來這是一個被演戲耽誤的歌手。但是隨著節目進行,關於萬茜的評論也開始兩極分化。有人質疑她營銷過度,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上熱搜。知乎提問「萬茜最近是不是營銷過度了?」,瀏覽量高達300萬。大多數人表示,她表現平平,但是營銷誇得太過了也太多了,很容易讓人產生逆反心理。
  • 曼聯2000萬報價貝爾,是否又是一場炒作?
    據西班牙《世界體育報》報導稱,曼聯非常有希望成為貝爾的新下家,並願意為貝爾開出最低2000萬歐元的轉會費報價。不過對於曼聯來說,唯一的問題就在于貝爾的薪水,貝爾的薪水高達稅後1600萬歐元,相當於3個薩拉赫的薪水。
  • 炒作假打!死神方便炮轟一龍:真打不到10秒KO二狗,炒作該有底線
    武僧一龍和網紅劉二狗的跨界大戰已經結束,這場備受關注的比賽,最終不到三分鐘結束戰鬥,劉二狗賽後哭著向一龍道歉,表示自己根本不是對手,不是和一龍一個等級的,讓觀眾怎麼想,不能因為炒作影響拳擊的發展方向!如果真打的話,一龍不到十秒KO劉二狗,這也意味著兩人在炒作,炒作也應該有底線吧!不要沒有底薪的炒作想要熱度!」死神方便的言論是一針見血,方便作為專業的搏擊運動員一眼就能分辨一場比賽是真打還是假打,一龍和二狗就是在無休止的炒作。
  • 秦志暉因不認同楊秀宇炒作理念離職:不能長期發展
    如今,有這樣一個打破規矩「立二拆四」的人,他的後果就是在上周被押上法庭的被告人席。  「立二拆四」,對於棋手而言,這一招很少出現;對於網友來說,這個網名並不陌生。  2013年,有輿論稱,「立二拆四」「謠動中國」。當時,網友從公安機關公布的信息中了解到,「立二拆四」原來是一個叫楊秀宇的人。
  • 夢幻西遊:被土豪炒作的獸決,從3000漲到了2萬,技能成為了主流
    最明顯的一個特殊獸決,蒼鸞怒擊本來是一個不被玩家看好的技能,如今卻被土豪大量炒作,蒼鸞怒擊特殊獸決從最初的兩三千塊錢迅速漲到了2.5萬,而且這個技能還成為了主流,不少翻頁胚子都打上了蒼鸞怒擊特殊技能。蒼鸞怒擊也被稱為林中鳥,是超級神獸青鸞本身的特殊技能。但隨著千億獸決的誕生,蒼鸞怒擊也有了對應的特殊獸決。
  • 楊穎有多愛炒作?看球賽卻只顧擺姿勢,專門請人拍照!
    愛美是人之常情,要說一點愛美之心都沒有的話,那這個人八成是已經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在科技發達的時代,相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捕捉住那些保留不住的美,所以選擇用拍照的方式把它保存下來。但是,這個初衷雖好,可有很多人過於愛拍照,不管什麼東西都要拍下來,自拍更加常見,其實先用心去欣賞美更加重要。說到拍照,接觸到這一領域最多的就是明星了,他們時常在閃光燈下擺出各種好看的姿勢,然後拍出一張又一張充滿技術含量的照片。如果明星想秀自己的話,拍照也是很直接的一種方法,近日,楊穎就又展現了自己愛炒作的一面,那麼楊穎有多愛炒作呢?
  • 如何解讀新興技術炒作周期曲線?有8個經驗
    作為舉例,下面是第一條炒作曲線,來自1995年。這是一份真正令人著迷的歷史文檔。裡面提到的一些技術(面向對象編程)已經變得如此無所不在,以至於現在都已經成為背景噪聲了。而一些技術已經徹底消失於公眾視線(湧現計算)。還有一些技術是我們以為已經差不多了但卻需要幾十年之久才完全成熟(語音識別)。1995年炒作得最厲害的技術是智能代理。
  • 夢幻西遊:「糖桂花」事件,一個炒作到幾百萬,系統一招坑慘商人
    很多五開玩家在玩夢幻的時候都喜歡把屏幕最小化,小屏幕打怪的時候明顯會覺得怪物離玩家的距離比較近,耗時更短,那麼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會選擇大屏幕呢?在剛推廣大解析度的時候,系統對活動獎勵進行了調整,使用大解析度獎勵提升10%,正是因為這個改動,玩家們選擇了使用大屏幕,在與玩家的鬥智鬥勇之中,很明顯策劃更勝一籌。夢幻這麼多年來,類似這種大大小小的改動有很多,下面給大家列舉一下每年12月份的改動吧!(下期)2013年12月(中)
  • 分析師:廣汽預告更多的是給資本市場的一個炒作噱頭!
    因此短期內量產的可能性並不大,更多的只是企業在藉機炒作。 另一位汽車分析師鍾師也表示,廣汽發布的預告中各個概念都是割裂的,比如給多少容量的電池衝到80%,續航裡程1000KM又是多大體積的電池。因此廣汽的預告更多的只是一個給資本市場炒作的噱頭,實際上更多的都是理想型的概念,比如以1000km的續航為例,電池容量大約是150kwh,80%就是120kwh,8分鐘在能量不損失的情況下就能充滿,那所需要的充電樁便是每小時要充900kw。那一個充電樁就要配一臺1250kva的變壓器,基本等同於半個購物中心的變壓器。這樣的充電樁要到哪兒去找?
  • 好一場「炒作」加「鋪墊」!
    【文:淘子】好一場「炒作」加「鋪墊」!昨晚,黃曉明和Angelababy發布文字後,許多人都對兩人的婚姻狀態再次給出了疑問。要不兩人就是恩愛如常,要不兩人就是在提前做著鋪墊工作,至於什麼方面的鋪墊,大家就自己領會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