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今年中央提出「鼓勵銀行合理讓利」,明確了「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的任務目標。銀行如何讓利、支持民企,尤其是小微企業的發展?
在今日銀保監會例行發布會上,民生銀行、浙商銀行、浙江泰隆商業銀行三家銀行行長公布了今年支持民企發展的部分成績單:1到8月民生銀行累計為18.61萬小微客戶下調利率,同時累計減免帳戶管理費、收單手續費等6.97億元;浙江泰隆商業銀行為小微企業1.1萬戶、貸款餘額205.4億元,減免利息1400餘萬元;此外,浙商銀行實現債券發行掛鈎LPR的定價,實際降低融資成本降低超過1個百分點。
據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介紹, 2020年前8個月,民生銀行累計發放民企貸款10985億元。其中,在今年疫情期間,上半年民生銀行對公累計新增疫情防控授信579.5億元,發行防疫專項同業存單37.9億元,支持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截至8月末,民生銀行累計通過展期、續貸、合同調整等方式為中小微企業延期償還本金1193億元,延期付息累計金額31億元。
浙商銀行行長徐仁豔介紹,截至今年6月末,浙商銀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達到6200多億元,較年初增長10.42%,高於各項貸款增速,佔全部企業貸款餘額達到63.54%。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1800多億元,佔全部貸款的16.71%,其佔比已連續多年位列全國性銀行首位;今年上半年為民企創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數量和規模均居銀行間市場第一,並且實現債券發行掛鈎LPR的定價,實際降低融資成本降低超過1個百分點。
疫情衝擊之下,小微企業生存狀況引發關注,銀保監會指導銀行、保險機構採取多種措施幫扶小微企業。其中,在今年2月14日國新辦的會議上,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介紹,銀保監會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中小微企業增加信貸供應的政策。其中包括:要求進一步提高銀行機構對小微企業信貸的增長;要求向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和行業充實信貸資源,特別是全國性的銀行要從信貸計劃、額度分配、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績效考核權重等方面進行調整;要進一步優化簡化銀行辦理小微企業首貸續貸的流程;要求對受困企業加強續貸支持等。
據鄭萬春今日介紹,今年1到8月,民生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投放3654.6億元,同比增加398.6 億元、增幅12.24%;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305.9億元,比年初增長263.6億元、同比增長363.4億元,佔全行貸款比重為11.58%。同時,民生銀行還降低定價,通過多種方式減費讓利。1到8月,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發放利率5.98%,比2019年全年平均定價水平下降了0.57個百分點;1到8月累計為18.61萬小微客戶下調利率,同時累計減免帳戶管理費、收單手續費等6.97億元。
浙江泰隆商業銀行行長王官明介紹,截至8月末,泰隆商業銀行共向1.91萬戶普惠小微企業,發放符合政策的信用貸款134億元,佔同期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發放額的26.3%。在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上,截至8月末,該行累計為符合條件的1.8萬多家小微企業辦理了延期還本付息,金額約111.7億元,佔同期到期貸款的48.9%。此外,王官明介紹,該行長期實行「裸費裸利」政策,持續推進小微企業減費讓利,近六年累計減免手續費近14億元。針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行業和企業給予利息減免優惠,該行為小微企業1.1萬戶、貸款餘額205.4億元,減免利息1400餘萬元。同時,進一步降低小微貸款定價水平,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在去年下降66個BP的基礎上,今年8月比去年12月又下降了75個BP。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侯潤芳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