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引導廣大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建言活動,守好『烽火臺』、當好『消息樹』、送好『雞毛信』。」山東省政協主席付志方形象地說。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山東省政協開展了「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建言」和「為重點工作攻堅年建言」的「雙建言」活動,向省委、省政府報送85期《政協建言專刊》,省領導同志批示了64次,其中省委書記、省長就批示41次,辦了一批情系抗疫白衣戰士的暖心事,解決了許多老百姓的煩心事,破解了不少改革發展中的困難事。
「當日達」「即時通」
1月28日,山東首批援鄂醫療隊在黃岡大別山醫療中心開始接診患者。「當時沒有熱水、沒有暖氣,連病房都是由普通病房改建的,一天只能睡3個小時,這些都沒有關係,心裡最著急的是缺少防水隔離衣、護目鏡、醫用高筒鞋套。」作為一名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醫療隊隊員姜廷樞十分清楚缺少防護用品的後果。
這時他想到了政協,1月31日上午休息間隙,姜廷樞撥通了家鄉煙臺九三學社社員溫晴的電話,溫晴馬上撰寫了信息。下午6點35分,這份緊急情況由煙臺市政協報送至山東省政協社情民意信息系統。晚上8點,省政協疫情信息春節值班的同志在核實情況後,立即向省委上報了《馳援湖北醫療隊反映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醫用物資嚴重短缺亟待關注》的緊急信息,省委書記劉家義當晚作出批示,要求抓緊研究解決。「真想不到,一天之內,我們的困難就得到了省委書記的重視。」姜廷樞笑著說,援鄂返程時,醫療隊帶隊領導還對我專門表示感謝,說我反映的信息對解決初期醫療物資緊缺發揮了重要作用。
「山東省政協每年收集的信息數量近2萬件,為高效工作,我們依託覆蓋全省的政協信息平臺,進一步完善了稿件篩選『日清零』、專刊編報『當日達』和採用反饋『即時通』制度。」省政協秘書長劉永巨介紹。
疫情防控期間,省政協把快速反映基層防控一線困難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的將援鄂醫護編外人員納入事業編制、加強國際船舶港口管理等建議,獲得了省主要領導同志重視,為白衣戰士安心抗疫送去了政協溫暖。
500字內容「有嚼頭」
3月初的濟南春寒料峭,家住舜耕路偉東新都一區的董大姐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眼瞅著這月中旬就停暖,天還這麼冷,別給老人孩子凍感冒了,現在醫院也不敢去,供暖要是能延長几天就好了……」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山東省委會主委、濟南市委會主委段青英及時發現了這個問題:「如果按慣例3月中旬停止集中供暖,不利於疫情控制。我們專門搞了調研,報了一千多字的信息,建議一城一策,適當延長集中供暖時間。」
「省政協的同志當天就反饋了修改稿,我一看,正文只有478個字,沒有穿靴戴帽,直截了當講了困難、提了建議,主題突出、簡明扼要。」
專刊報出後,很快就得到了省領導批示,山東各地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延長了採暖期。「今年全省16市全都免費延長供暖,最長的多了半個月。」段青英高興地說,「老百姓都很滿意。」
貫徹「短實新」文風要體現在工作成果上。山東省政協建言活動專刊每期一頁紙,篇幅500字以內。「我們一篇500字的建言,背後往往是委員們反映的5萬字情況支撐,凝聚了大家的共識。專刊看著短,但『有嚼頭』,省領導們都很重視,解決了不少難題。」省政協研究室主任魏餘秀說。
建言活動增「辣味」
「省化專辦同志今天來了電話,邀請我參加全省化工園區工業互聯建設專題調度會。」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農業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院長尹洪宗專門與省政協信息工作部門負責人通了電話:「聽說省領導對我們反映的情況很重視,專門批示要求召開這次會議。」
促成這次會議的是尹洪宗聯合反映的《加快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助力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山東是化工大省,提升化工園區智慧化水平,關係山東化工產業新舊動能換擋加速,更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我和電信山東分公司企業發展部主任宮梅霞,跑了全省11個市的50多家園區,發現問題不少,雖然企業大都建了重大危險源視頻監控,但與園區平臺多數未實現實時對接、預警,一旦有意外會很危險。」尹洪宗說,「我們覺得有必要提個醒。」
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政協民主監督,主要領導每年交任務、提要求。省政協堅持問題導向,加大監督力度,讓建言活動增「辣味」,省主要領導作出批示,相關單位認真整改,不少困擾企業和群眾的難題得到了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