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談上交所成立30周年

新華社記者劉慧、姚均芳、潘清

30年前,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應運而生。隨著黃浦江畔一聲清脆的開市鑼聲,中國資本市場開啟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徵程。上交所「三十而立」再出發之際,新華社記者專訪了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

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是蓬勃發展的「根本動力」

問:回顧成立30年曆程,上交所得以發展壯大的動力是什麼?

答:開業之初,上交所僅有8家上市公司,市值12.34億元。30年後,上交所上市公司已達1785家,股票總市值近45萬億元,總市值已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紐交所和納斯達克。30年來,上交所累計提供股權融資超過9.1萬億元,債權融資18.5萬億元,目前已發展成為涵蓋股票、債券、基金、衍生品的綜合性市場。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區域到全國、從單一到綜合、從封閉到開放……上交所的滄桑巨變背後,始終堅守的根本方向就是資本市場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這也是我們得以發展壯大的根本動力。

在早期服務國企改革和股份制改革過程中,上交所市場實現了從無到有;在解決股權分置實現全流通、改善融資結構的過程中,實現了從小到大、股債並舉;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過程中,實現了基金和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在高水平對外開放過程中,推出了滬港通,實現了自身國際化的跨越式發展;在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科創板應運而生。

實踐證明,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國家戰略結合愈緊密,改革過程愈順,凝聚合力愈多,工作效果愈實。

繼續種好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試驗田」

問:未來如何進一步建設好科創板?

答:科創板改革肩負著雙重使命:一是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以科創板「試驗田」的增量改革,帶動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這都是對資本市場回歸初心的探索。

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已超過200家,IPO融資額突破2900億元,總市值接近3.3萬億元。行業高度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和生物醫藥行業領域合計佔比約55%,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未來科創板將繼續堅守板塊定位,支持和鼓勵更多「硬科技」企業上市,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在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方面展現更大擔當作為。

同時,繼續種好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試驗田」。以註冊制改革試點為引領,大力推動「有效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及時啟動「有為監管」彌補市場失靈。進一步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全面深化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退市和投資者保護等一整套基礎制度改革,將註冊制改革試點穩步向縱深推進。

市場從新興走向成熟的態勢初步顯現

問:近年來,上交所的市場結構發生哪些積極變化?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上交所重點完善市場產品結構、推進市場國際化、強化一線監管、防範化解市場風險。市場結構出現積極變化,市場從新興走向成熟的態勢初步顯現。

一是上市公司結構與成熟市場差距縮小。藍籌公司市場集中度提高的同時,以製造業、金融業大藍籌為代表的穩定高比例分紅的群體已經形成。

二是估值結構變化體現出資源配置效率正在改善。註冊制改革帶來了上市企業供給的增加,供求關係導致殼資源不再具有原來的高價值,小市值企業權重進一步下降。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正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投資者結構更趨合理。目前,滬市境內外專業機構投資者的持股市值近20%,顯著高於2016年的近15%。

四是交易結構變化揭示投資者更趨成熟。滬市境內外專業機構投資者交易佔比,由2016年的15%提高至目前的24%,個人交易佔比由85%下降為75%。

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問:「十四五」時期將重點推進哪些工作?

答:一是建設好科創板,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牢牢牽住科創板建設這個「牛鼻子」,賦能「卡脖子」技術攻關領域的「硬科技」企業,助力科創企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把科創板打造成為資本市場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戰場。

二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發揮主板藍籌功能。助力滬市公司聚焦公司質量,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先鋒隊」。用資本助推新舊動能轉換,支持主板藍籌切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賽道」,向更具先進性的產業進階,提升主板藍籌作為「核心資產」的吸引力。

三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升投資者獲得感。深化註冊制改革,暢通直接融資入口;關註上市公司經營質量,夯實直接融資基石;直面實體企業需求,豐富直接融資工具。平衡好投融資關係,關注投資者回報和投資者保護,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四是完善市場基礎制度,優化市場生態。以落實新證券法為契機,帶動發行、上市、交易、持續監管、常態化退市等一系列基礎制度建設改革,推動打造優勝劣汰的良好市場生態。

五是優化和改善一線監管,維護市場運行秩序。清晰區分正常監管和市場幹預,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加強對上市公司大股東等「關鍵人」監管,對各類惡性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零容忍」,切實提高違法成本。

六是加快推進資本市場開放,增強全球要素資源配置能力。更努力推進資本市場制度性對外開放。助力浦東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助力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更好發揮作用。

責任編輯: 詹婧

相關焦點

  • ​以改革開放時代精神深化內陸改革開放
    地區生產總值從1002億元增長到3391億元,在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中連續幾年排名第4位;2019年招商引資籤約合同額達1673億元,外資項目60.7億美元,引進的世界500強企業達158家,成長為重慶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的重要戰略性平臺,為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打牢了樁基,開放平臺的集聚效應日益增強,吸引高端企業和要素資源的能力持續提升。兩江新區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興。
  • 人民日報社論:勇當新時代改革開放排頭兵
    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關鍵時期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1990年,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黨中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宣布開發開放上海浦東,向世界宣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掀開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篇章。
  • 海南按「開放加速鍵」「改革之省」尋自我新突破
    (兩會觀察)海南按「開放加速鍵」「改革之省」尋自我新突破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海南按「開放加速鍵」「改革之省」尋自我新突破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剛年過而立的海南,被中央賦予進一步改革開放,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歷史重任,這個「天生自帶」改革開放「基因」
  • 改革開放史學習資料
    作者:慎海雄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18年圖書來源:超星學習通習近平新時代改革開放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新的思想瑰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各項事業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方針和根本行動指南
  • 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
    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三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光明日報評論員  「努力成為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
  • ...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國運盛 體運興 改革鑄就中國體育騰飛路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國運盛 體運興 改革鑄就中國體育騰飛路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1月26日 19:54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
  • 改革開放那些事兒
    今年剛好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易出題,接下來就讓我們梳理下和改革開放相關的知識點,讓大家能夠瞭然於心,做到百戰百勝。一、改革開放簡介1、改革開放的序幕總序幕: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在這次會議上,開始拋棄以「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開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揭開了改革開放的總序幕,1978-2018,故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所以大家要記清1978年的這次會議。
  • 建設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蘇州工業園區,再獲國家戰略使命,以「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國際化創新高地、高端化產業高地和現代化治理高地」的定位,勇擔「探路、引領、突圍」的重任。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 持續改革創新 新鄉因「新」而興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李虎成趙同增)全省首家國家級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中國(新鄉)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在新鄉正式揭牌;成功舉辦第三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籤約科技合作、招商引資項目89個,總投資額249.6億元;由國家五部委聯合評選的第二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名單公示結束,新鄉榜上有名;入選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以「新」為名、向「新」而行、因「
  • 新一輪改革開放 年輕人一馬當先
    37歲的廖自涵在香港、紐約和新加坡都有代表作,他在事業黃金期更換賽道,看中的是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有可能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這裡承擔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貿區兩項改革開放任務,在全國絕無僅有。廖自涵和他的團隊要在政策、制度的設計上大膽謀篇布局,助力區域的高水平改革開放。
  • 社評:改革開放已經成為中國人的一種信仰
    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帶動了人們對中國改革開放歷程的回憶,也引來諸多面向未來的思考。深圳是中國上一輪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和前出地,它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定義了改革開放本身。什麼是改革開放?當說不太清楚的時候就看看深圳,這在中國社會中成了一種頗具說服力的思維方式。
  • 開放大學試點轉型改革發展研究
    例如:開放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所需要的隨時註冊入學,隨時畢業的學籍管理制度,取消最低修業年限限制等權限的開放。3.開放大學建設的核心問題是實現質量立校、開放興校、人才強校三者的辯證統一開放大學十年試點改革的實踐成果表明,學校可以辦成和國際接軌的一流開放大學。
  • 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深圳等經濟特區創造的輝煌成就,深刻總結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寶貴經驗,對新時代經濟特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 「江小妹評論」以中國改革開放時代精神 淬鍊兩江新區「二次創業...
    改革開放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同時也塑造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敢為人先、敢闖敢試、勇於探索、不斷創新、風雨同舟、披荊斬棘、砥礪奮進……這凝聚起一股股強大的力量,推動著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唯改革者進,唯開放者強,唯創新者勝。▲ 馮旨意 攝兩江新區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興。
  •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貫穿兩次重要講話的一個共同主題,就是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和「推進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的信心與決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明確「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需要我們以深化改革開放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
  • 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
    在這個重要歷史關頭,黨中央積極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願望,召開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將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中國改革開放是針對原有體制機制弊端而展開的,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既要明確癥結所在,更要找準突破口。考慮到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情況複雜,改革開放只能由點及面,從局部開始,再逐步向全國推廣。這是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宏觀思路和戰略考慮。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再出發,擴大高水平開放
    我們一起來看:北京首都機場海關 李娜 通過觀看習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我作為改革開放的同齡人,作為新時代的海關青年,深刻認識到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推進海關改革必須採取適合我們工作實際的戰略戰術,在戰略上勇於進取,在戰術上穩紮穩打。
  • 做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令世界將目光聚焦於上海浦東、聚焦於新時代的開放中國。 30年前,黨中央全面研判國際國內大勢,統籌把握改革發展大局,作出了開發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嶄新篇章就此開啟。7年前,上海又肩負起建設我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的重任,將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一張重要藍圖鋪展在黃浦江東岸。
  • 謝春濤: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範例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浦東開發開放取得的顯著成就,深入分析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對浦東把握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在新徵程上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提出明確要求
  • 中國各大媒體紀念鄧小平誕辰 堅持改革開放主調
    原標題:中國各大媒體紀念鄧小平誕辰 堅持改革開放主調 22日鄧小平誕辰110周年在即,中國各大媒體紛紛載文紀念,其中,堅持改革開放的主調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