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
2019年11月30日下午14時,歷經長達8天7夜的誦經、禮懺,兼具傳統、創新與環保理念的「2019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透過莊嚴的「送聖」儀式,由近萬名信眾同為禮敬、供養及感念的對象,獻上誠摯祝願後圓滿。
水陸法會送聖儀式,由法鼓山僧團法師帶領,來自各地的送聖隊伍緩緩前行,一心齊聲稱念佛號,踏著整齊的步伐依序前行,配合壇場內外的彌陀聖號,讓整個儀式格外莊嚴撼動心弦。
法鼓山方丈果暉法師在開示中,特別轉述與會信眾對於義工團隊的感恩,句句引起會場陣陣掌聲,並以「『種善根,結善緣』,就是在提升人的質量;『有我的地方,就有佛法』,就是在建設人間淨土」來此鼓勵大眾,人人本具佛性,要相信透過不斷的修行,自己必定能夠成佛;也因為學佛,所以相信自己是有善根、有福報的菩薩。
果暉法師還說佛法是屬於一切人的,11壇的共修法會雖已圓滿,但學佛者是有責任、有義務,要以自己的言行,分享佛法給認識及不認識的人受用,讓大家都能開發心中慈悲、智慧的寶山。果暉法師也藉由義工的故事,說明有福的人,並不是享福的人,歡喜培福的人,才是有福報的人,並分享2020年將以「培福有福」,作為法鼓山僧俗共同學習成長的主題。
因觀看《大法鼓》影片與法鼓山結緣的張柏雅連續兩年以萬行壇義工身份,參與大悲心水陸法會。在學佛道路上,親友也感受到她的轉變,葡萄牙籍的丈夫賀晢瑋因此也一同參與萬行壇的義工服務,表示能親身護持法會,內心萬分感動。在法鼓山新加坡道場一同共修的林美英、黃觀妹、元麗霞等一行,此次也和60多位新加坡信眾,遠渡重洋第一次前來參與水陸法會林美英表示,這幾天尤其感謝義工們早晚奉獻護持,讓他們能夠安心清淨的修行。第二次參與法會的元麗霞也有相同感恩,對於眾人能一起專注地進行各壇佛事,身心感受到無比愉悅法喜。「總能在法鼓山找到家的感覺」,黃觀妹說,能在莊嚴攝受的道場精進學佛,是藉著許多法師、義工們的奉獻成就,未來會懷著這份感恩,繼續在菩薩道上努力修行。
2019年到法鼓山園區參與大悲心水陸法會共有5萬人次,服務的義工有近2萬人次,海內外各分處則有2萬5千人次共修,全球有49處國家地區,超過40萬人次透過網絡同步參加。藉由雲端祈福獲得祈福、超薦的對象則超過80多萬筆,遍布全球各個角落。
在歲末寒冬之際,法鼓山也籲請各界人士不忘時時發揮平等心、大悲心,關懷每個需要溫暖的角落,用佛法的慈悲與智慧,豐富我們的生命,共同建設一個培福有福的人間淨土。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