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靳曉楠,「知乎」網球類第一作者,現已加盟好動網球,將帶來不一樣的網壇解讀和裝備評測。
在紅土場上,沒有簡單的勝利,只有無盡的膠著;沒有輕言放棄的脆弱,只有歷經考驗的堅韌。而在這些激烈的競爭與艱苦的對抗中所歷練出的一切,就是紅土的價值。
傳統上,紅土場被認為是一種慢速場地,並且由於其特殊性,紅土場一直是紅土專家們的天下。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性,使得紅土專家們往往很難在硬地場上活的逍遙自在。每當紅土賽季來臨之際,紅土專家們都會拼命刷分來保住自己的排名,甚至可以一飛沖天。遙想當年,曾經的紅土之王託馬斯·穆斯特因為極為優異的紅土成績而登頂世界第一時,桑普拉斯這樣的天王級球員還曾經提出過抗議,認為穆斯特硬地戰績可憐,卻憑紅土成績登上球王寶座,實在是難以服眾。
曾經的紅土天王託馬斯·穆斯特,在1995年奪得了他唯一一個法網冠軍,這也是他唯一一座大滿貫獎盃。戲劇性的是,穆斯特擊敗的,就是在1989年就以17歲零3個月的年齡奪得法網冠軍的華裔名將張德培。同樣,1989年的法網冠軍,也是張德培唯一一座大滿貫獎盃。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紅土場已經有了改變:它變得更快,與草地球場和硬地球場更為相似。即使如納達爾,也因為紅土場的提速而獲益。他在紅土場的擊球可以施加更多的旋轉和力量,移動更加有效率,不必做出不必要的移動。
實際上,推崇更多的紅土訓練已經成為一種強烈的趨勢,甚至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也是如此,而這些國家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紅土溫床。舉例來說,前世界第一、兩屆大滿貫冠軍得主萊頓·休伊特就已經成為了紅土場的支持者,他建議澳洲修建更多的紅土場。休伊特表示:「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紅土場。你可以在紅土場上學到更多的東西,並且在現在這個時代,選手們可以比以前更容易的從紅土選手轉型為硬地選手和草地選手。」
讓我們看看全英草地網球協會(LTA)是怎麼看待紅土場的吧。
LTA認為,紅土場可以發展青少年很多重要的素質:
1. 穩定性
多拍底線拉鋸可以讓選手們更多的擊球
2. 擊球的步法
場地的範圍有限,所以選手必須能夠發展出使用所有擊球步法的能力。在紅土場上經常會有擁有大力發球和強力底線的選手。
3. 協調型和平衡能力
選手必須嘗試更多的擊球角度、弧度和落點,所以他們的擊球技巧會得到提高。同樣的,在鬆軟的場地上,選手們的平衡能力也會得到持續的考驗,平衡能力的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
4. 腿部力量
由於紅土場上的多拍拉鋸中每一拍擊球都需要選手蹬地發力,紅土場可以發展選手的下肢力量。
5. 耐力
紅土場上的比賽通常充滿了多拍拉鋸和漫長的比賽耗時。選手們比賽過程中,必須儘自己最大努力並時刻保持攻擊性,同時還得發展出能隨時放鬆的能力,以便讓選手們能夠在漫長的比賽中始終有著高水平的發揮。
6. 戰術意識
選手們幾乎在每一分中都要和對手進行多拍相持,去面對對手的各種來球,並且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在紅土場上,很少有分數是直接通過制勝分或者簡單的失誤而得來的。
顯而易見,紅土場上的訓練對青少年可謂益處多多。
美國戴維斯杯領隊派屈克·麥肯羅甚至略顯激進的認為:紅土可以治癒美國網球的低迷。
麥肯羅說:「如果你在紅土場上培養青少年球員,他們就能成長為更好的全場型選手甚至快速場地選手。網球運動已經被網球技術和球拍、球線科技的快速發展深刻的改變了。球員的運動能力和球速越來越高。你必須具備利用旋轉、角度和更早的擊球在每一分中構建優勢的能力。我們確實感覺到,如果我們想把孩子們培養成全能型選手,紅土場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
世界上最著名的網球兄弟之一:麥肯羅兄弟。左為美國戴維斯杯隊隊長派屈克·麥肯羅,此人對於美國網球的發展貢獻頗多,一言九鼎。右為其兄長,以壞脾氣而著名的七屆大滿貫冠軍得主——約翰·麥肯羅。至於那些來自傳統的紅土國家的球員和教練員們則更加堅信紅土的價值。拉法·納達爾的叔叔兼教練託尼·納達爾認為:紅土場是最好的教學場地。」紅土場可以讓你學到除了用大力發球外更多的贏球方式,因為紅土場的比賽更為複雜,你必須明白你無法一拍就解決戰鬥。「
回顧歷史,那些曾經青少年時期就在紅土場上取得好成績的選手,在成年後也更容易取得職業生涯的成功。我們簡單統計了從1992年到2010年獲得四大滿貫青少年組單打的男女共152位冠軍。其中法網和美網均有13位冠軍在日後的職業生涯中進入了世界前十,溫網和澳網則分別有11位和7位冠軍後來進入了世界前十。而值得一提的是,在8位獲得美網青少年男子單打冠軍的選手中,除安迪·羅迪克之外,另外7位選手都是在紅土場上成長起來的歐洲和南美青少年選手。(註:152位冠軍中,包含一位選手獲得多項大滿貫青少年組冠軍的情況)
另外,還有一項數據表明:法網和美網青少年冠軍轉入職業後的表現普遍更好,遠遠優於澳網青少年冠軍。同時也注意到,青少年女球員轉入職業後的排名明顯高於男球員。
如果讓我們進一步去發掘歷史數據,我們會發現更多有趣的事情:2014年的澳網冠軍和2015年的法網冠軍瓦林卡就是2003年法網青少年組的男子單打冠軍。在那場青少年大滿貫的決賽中,瓦林卡擊敗了來自美國的德·巴克爾,拿下了自己唯一一個青少年組單打大滿貫。而至於德·巴克爾,這個名字對中國的球迷們來說絕對不陌生。不錯!德·巴克爾就是那個經歷多次大手術之後依舊執著的返回職業網壇的勵志哥!這也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從紅土場上走出來的選手們,很多都是這種擁有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意志品質的選手。
至於史上最強的紅土選手拉法·納達爾,由於其轉入職業很早,且19歲就奪得了法網冠軍,他早已不必在青少年組的賽場上證明自己。
好了,騷年們,拿起球拍,做好準備,衝向紅土場,努力訓練,去實現自己的網球夢想吧!紅土,能給予你更多!
—不以「點讚」論英雄—
今日互動:
硬地、紅土、草地
你最喜歡哪種場地的比賽?
寫得精彩的1名網友
獲得法網原裝紅土紀念品一瓶
(法網結束後人肉帶回)
註:評選跟點讚高低無關
上期獲獎者:@月上天心
請獲獎者微信後臺告知我您的聯繫方式(手機、姓名及收貨地址)
好動網球全國聯賽
合作夥伴限量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