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美元指數延續下跌態勢,跌破90關口,創2018年4月以來新低。
美元的大幅貶值,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3月以來,為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美聯儲將利率降低至零,並出臺一系列救助計劃,釋放數以萬億美元的流動性。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利率決議上表示,美聯儲將保持低利率,直到經濟出現擺脫危機的明確信號。寬鬆的言論提振了市場風險偏好,打壓避險資產,使美元再次承壓下行。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今日美元上漲主要受英鎊、歐元走強影響。美聯儲政策按兵不動,實際上不及市場預期的寬鬆。此外,近期美元維持弱勢,也與近期嗎美元空頭倉位太重有關。但市場一致性看空,往往成為市場接近階段底部的「徵兆」。
2021弱美元可能貫穿全年?
今日凌晨,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最新利率決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0.25%區間不變,將超額準備金率(IOER)維持在0.1%不變,將貼現利率維持在0.25%不變,符合市場的普遍預期。
美聯儲表示,將繼續每月至少購買1200億美元的債券,「直到在實現委員會的最大就業和價格穩定目標方面取得實質性進一步進展為止」。美聯儲稱,「這些資產購買有助於促進平穩的市場運作和寬鬆的金融條件,從而支持信貸流向家庭和企業。」但該委員會沒有表示將延長購買期限。
貝萊德集團此前在《全球展望2021》報告中稱,美元趨弱,是實際收益率下降和全球風險偏好回升的結果。此次利率決議的寬鬆言論使美元再次承壓下行。瑞達期貨宏觀金融組認為,操作上,美元指數將維持震蕩偏空的觀點。
另外,平安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美元第四輪熊市或開啟,2021年弱美元可能將貫穿全年。具體來看,自1971年尼克森總統宣布美元黃金脫鉤以來,美元指數迄今為止經歷「三落三起」的長周期,周期特徵明顯。報告稱,新冠疫情的爆發可能導致全球經濟運行進入新的模式,當下正處於新模式孕育的初級階段,這將對應著美元可能進入新的一輪熊市,也就是說,在2020年完成牛熊切換之後,美元指數將從2021年開啟歷史上的第四輪熊市。
美元走弱支撐新興市場?
今年9月,滙豐前海證券面向近1000家全球資產管理機構的一份調查顯示,大多數海外機構都會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包括股票和債券。
此前,貝萊德預計,2021年全球資金將持續流入亞洲資產,美元的趨弱也會在2021年為新興市場提供支撐。
中金也認為,短期看,美元走弱有助於進一步推動美元回流新興市場。此前在3月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時期,資金快速流出新興市場,總規模達1000億美元左右,導致新興市場匯率大幅貶值。在全球流動性緊張逐步緩解,以及下半年美聯儲繼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背景下,美元繼續維持弱勢,有助於海外資金重回新興市場,尤其是疫情控制相對較好的東亞。
中長期視角看,中金認為,美元走弱有助於新興市場美元信貸擴張。由於歷史原因,新興市場經濟體多數依賴國籍信貸融資,這些國際信貸融資多數是以美元為主的「硬貨幣」定價。美元的走弱,使得新興經濟體更加容易償還美元計價的債務,有助於增強新興市場企業資產負債表,幫助本地美元信貸擴張,從而推動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