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無意中在老家一個公號看到一篇報導。
大概意思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三農」發展,市統計局根據鄉鎮綜合實力評價對全縣20個鄉鎮綜合實力進行了一個排序。
標題很吸睛,全縣20個鄉鎮綜合實力排序出爐,看您的家鄉表現如何?
那畢竟是故鄉,咱雖身在外,但內心總還有一份掛念,急急的看了一下排序,很影響心情,因為是第一。
不是正數的那個第一。
我還特意把這個報導轉發給了一個老家體制內的朋友看,只是內容已被發布者刪除,朋友沒看到也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
或許這樣的排名影響了讀者的情緒,你看,我不也是這樣心情不爽了嗎,其實,我這樣寫已經代入了我自己的情緒發洩。
只是,我還能接受這樣的排名,因為我老家那個鎮是三縣交界,最偏遠的鄉鎮,那比起第一名的城關就不是一個量級了,畢竟城關嗎,離縣城最近的地方,各種利好,那這就沒法做對比了。
從鄉鎮到縣城再到地級市的各級對比,這讓我想起前年去深圳,和做IT的孩子舅舅的一段對話。
我是這樣問他的,為什麼要來深圳打拼,而不是留在內地的小縣城?
其實,這種話題應該已有很多人問過。
孩子舅舅給我打了比方,比如咱站在小縣城一方,會羨慕大城市的同學們,見天在朋友圈曬牛排、紅酒,各種美食,還有各種高大上的名詞,恍惚著,自己好像和這個時代有些不太跟的上節奏的感覺。
可是站在深圳這邊的一方呢,他們往往還都自嘲著,吃的牛排是量販的,紅酒呢,幾十塊錢一瓶的,地鐵裡擠得跟魚罐頭一樣,而且還不失體面的每天嘴裡談論著上億的項目,好有充實感……
可是,每天披星戴月的一天忙活下來,拖著散架的身軀坐了三四個小時的地鐵,回到遠郊的出租屋,打開支付寶,看到那六位數密碼保護的三位數餘額,再接到房東的催租電話,那種充實感,蕩然無存了。
回頭再看縣城的那些同學們在朋友圈呼朋喚友的,大排檔,喝著小酒唱著酒醉的蝴蝶……
自己也恍惚了,自己的選擇到底值還是不值了呢?
我對孩子舅舅說,從消費角度來看,大縣城和大城市是沒法做對比的,若從消費屬性來看,大城市所有的維度完勝小縣城,唯一的缺點,那就是各種物品的貴。
他告訴我說,大城市薪水高也是因為生活成本高,大城市和小縣城真正值得對比的,並不是消費屬性,更多的是機會屬性。
我說,大家都認為大城市的機會更多。
他說,作為年輕人,我不是考慮哪兒更適合養老,我考慮更多的是在哪兒發展更合適。
我說,這個要因人而異了,大城市和小縣城作對比,倒不如說個人的實際情況和在機遇之間的對比。
他說,大城市的特點是什麼呢?一個字,大。大城市的機會多的原因就是人多。
小時候我參加奧數,老師講的一個競賽故事,為啥我們總能拿奧數冠軍,是中國人比外國人聰明還是我們做的題多?
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數多,選拔的基數大。你想想看,在數億人裡面選和在百萬人裡面選,哪個能選出出類拔萃的?
我說,那肯定是人數最多的才能選出更優秀的。
這就跟學校上體育課,大部分孩子都是選擇玩桌球一樣,踢足球的就很少,那打桌球的基數就大一些,自然選拔出優秀的會更多。
他說,大城市的機會多,自然競爭者也多。十個機會總比一個機會多,但是100個人搶10個機會,又肯定不如8個人搶一個機會。
我說,你做IT,縣城裡沒有,這些只能在大城市發展。
他說,所以,要看自己畢業後在大城市面臨的是什麼樣的機會,好的工作,好的公司大多都集中在了大城市,而在這種超一線做的越久,積累的技能越像是螺絲釘,但在老家,你沒這種機器,你是體現不出這些價值的。除了這些,你還要考慮再遠一些,比方說,一個人在縣城,我在深圳,同樣的都是上班還貸,多年過去,結果縣城的房子漲了2倍,而我的房子漲了十倍,從資產上來講,我肯定是贏了。這些都考慮進去了,你才能看出來在大城市的價值。
我問他,你在深圳待這麼久,有什麼感觸?
他說,大城市最大的好處就是它的大,大意味著沒有人在意你從哪裡來,可能你的學歷一般,工作一般,家境一般,沒關係,因為這個城市裡無數人跟你是一樣的。
反之說,很多人會覺得大城市的工作壓力很大,但這種壓力是所有人的壓力,那所有人的壓力,就算不得是壓力了,你看到身邊同事朋友大家都在奮鬥,那這種氛圍就會感染你,你就不會像在縣城那種朝九晚五的浪費了生命。因為大城市已經是一個規則化較高的城市,他的競爭環境相對是公平的,你只要肯努力,你就能改變自己的未來,而在小地方更多的是人情關係,多的是勾心和攀比。
我說,大城市累身,小城市累心。
他說,最重要的你接觸的世界和眼界,包括未來你的孩子接觸的世界都是迥異於小城市的,大城市的多元性可以讓孩子更加了解這個世界的繽紛,比方說一個18歲生活在普通地級市的孩子他考慮的可能是如何升入一所理想的大學,而一個一線大城市的孩子因為各種見聞,他考慮的已經是今後自己想做什麼,並且開始為自己的未來鋪路了,甚至是他有可能和幾個小夥伴開始做小項目,辦小公司了。
他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小地方做個普通人,衣食無憂,本無可厚非,但是,相同的是大家都在努力奮鬥,從不甘、猶豫、鼓起勇氣,被燙,再縮回去,療傷……然後再不甘……
可你闖過來了,你就是那個被羨慕的。
年輕的時候不去試試,誰也不會甘心。
最主要的問題是大家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一樣的,但你得到的人生卻是不一樣的。
這個世界,即便穿著同樣的衣服,吃著差不多的飯,但看到的世界卻是不一樣的。
世界的多元和五彩繽紛才是吸引這些人闖進大城市的原因。
(完)
………………
特別說明:
文章非紀實文學,誰也不一定是誰,請勿對號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