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你開會我開會大家都開會」,下聯是「你發文我發文大家都發文」,橫批是「誰來落實」。會議也好、文件也罷,都屬於「形式」,但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卻是十足的形式主義。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形式主義被放在「四風」之首加以整治,足見其流弊之廣、危害之大。
形式不是壞東西,形式主義卻是壞東西。如果忽視實際內容,僅在形式上做文章,就會使形式成為「形式主義」。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形式不是內容的形式,那麼它就沒有任何價值了。」
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對形式主義予以批判:「形式主義是一種幼稚的、低級的、庸俗的、不用腦子的東西。」官僚主義引發形式主義,形式主義助長官僚主義,已經成為影響事業發展的一大禍害,其惡果有目共睹。
形式主義的共同特點是:「無實事求是之意,有譁眾取寵之心」,對群眾關心的問題繞、躲、拖,對上鏡頭、出風頭的事情圍、追、捧;「扎紮實實走程序,認認真真走過場」,只講原則、不拿辦法,只要轟動、不計成本,只圖虛名、不求實效。
有人形象地把形式主義比作「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也難怪,一些黨員幹部嘴上高喊反對形式主義,實際上對形式主義情有獨鍾、樂此不疲。形式主義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臭豆腐」裡有「暴利」,可以走捷徑,可以得虛名,可以快出政績,可以少流汗水。
鄧小平對此看得入木三分,並一語道破: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出現,從主觀上找原因,無非是「最卑鄙的個人主義」。「最卑鄙」三個字,道出了形式主義多麼令人深惡痛絕。
軍隊是要打仗的,而打仗是硬碰硬、實打實的較量,容不得半點形式主義的東西。「形式主義害死人」,對部隊來講,絕不是誇大和修飾之語,而是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反對形式主義,就是對部隊的戰鬥力負責,對未來戰爭的成敗負責,也是對官兵的生命負責。
求真務實是形式主義的天敵,是反對形式主義的最有力武器。「為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黨員幹部應端正學風會風文風,改進訓風演風考風,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讓各項工作向打仗使勁。本文摘自:《解放軍報》2013年8月14日第6版,作者:黃護民,原題:《形式為何成「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