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淺顯易懂的拆解方式,把設計思維融入美感教育中,臺灣設計館新展,以日常生活中的設計概念,策劃一場以「設計思考」為主軸的原創展覽。
位於臺北松菸內的臺灣設計館《設計展設計a PIECE OF CUP》策展人林唯哲以「看、想、做」三概念把設計思考拆解,他特別以「杯子」作具體形象貫穿展覽現場,增添討論趣味,用意在於傳達設計其實很平易近人,貼近於日常生活。展場以五大主題區,延伸「看、想、做」概念,探索設計的基礎和本質。
「看」:入口設置一馬克杯裝置,杯麵的投影動畫呈現了一般使用杯子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開啟眾人對設計的好奇並觀察發現日常生活中設計可能存在的許多問題。
來一場腦力激蕩,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策展人的創意發想,把「加、減、乘、除」轉化成四種思考方式,各自代表附加、刪去、融合和複製、分類。以易懂的四法則,使觀眾可以自由組合不同想法,碰撞出全新概念。
展場展出了10個想法並搭配視覺插畫,如果杯子少了佔空間的體積,會變成什麼樣?可以旋轉的杯子,又是什麼樣子?想瀝乾杯子,有沒有更快速的方法?有了新的概念後,就可把其收斂成可以被實現的想法。
「做」:具體實現各式設計概念有了好的想法,嘗試把想法實現出來。10個杯子,實際呈現了10個概念被實現後的樣貌,可以被壓縮的環保杯、常見的泡茶杯、特殊杯口設計的聞香杯等,設計除了功能外,每處眉角都充滿設計巧思。
當設計最後被美麗的具體實現「體驗」:因地制宜的公園指標怎麼做?和歷害的設計師們一起動手畫!即使是常見的指標,也有嶄新設計的可能。展區以「請問公園怎麼走?」為題,在現場可以利用紙筆貼著光桌描繪,自由選擇指標的外框、字體、大小、顏色,依照不同的想法和需求,每個人都可以是設計師。
因地制宜的公園指標如何做?需要考慮的非常多。本區亦展示20多位知名設計師,包括方序中、葉忠宜、顏伯駿等人體驗過後留下的作品,供觀眾完成後作為參考和對照,可以發現想法或是思考模式上有趣的異同點,並且了解到設計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設計思考的落實」:生活中的設計思考實際案例最後的案例區,展現生活中設計思考的落實。如何運用設計思考「觀看」、「發想」、「創造」來解析問題。展場分別以GOGORO VIVA車款、北花線回遊號、日本飛禪市指標系統、公共消防設備再設計為例,以多元面向呈現思考思考的方法。
同場加映「幕後解析」:看完展後把設計思考帶回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