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腎鐵人站長!薛城區常莊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張裕信為軍情

2020-12-26 大眾日報

在棗莊市薛城區常莊街道這片英雄的土地上,紅色基因薪火相傳,服務退役軍人的張裕信感到無限榮光,用真情實感和驚人毅力,扛起服務3144名退役軍人及優待優撫對象的重任,被當地的群眾親切地稱呼為「獨腎鐵人站長」。他自2019年5月任常莊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以來,時刻以退役軍人為中心,高標準創建全國示範性退役軍人服務站,勇於擔當,善於作為,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創新服務新模式新機制。先後被中共薛城區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市、區級「先進個人」,2012年當選為薛城區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身殘志堅,與「軍」結緣

生在「紅色常莊」,現年52歲的張裕信,對軍隊和軍人有著特殊的情感。年輕時因為種種原因,他與軍旅無緣,卻讓他成為了崇敬軍人的「鐵桿粉絲」,有著像軍人一樣的工作作風。參加工作34年來,他時刻以軍人為楷模,以英雄為榜樣,以鐵道遊擊隊精神鼓舞為力量,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寫下了不平凡的履歷。2013年春,他不幸上患尿毒症,於當年8月進行了腎臟移植手術。術後,按照組織相關要求,本可以在家休養的他,卻始終堅持工作。

沒有圓上穿軍裝的夢,卻走上了服務退役軍人的崗位。2019年初,儘管身體不允許、家人不同意,但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做工作」,張裕信最終還是毅然走上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崗位。腎移植術後患者是能夠離開醫院的病人,但需每天早九晚九準時服用抑制免疫製劑藥物。為了不耽誤工作,張裕信常常隨身帶上藥盒,裝上服用的藥丸。有時工作忙起來,忘了服藥,給身體帶來危害,但他從不計較在意,有時晚上工作忙起來,來不及服藥,家人追問,就搪塞過去……

潛心鑽研,愛「軍」奉獻

張裕信常念叨的一句話,一門行業,你一年不通,三年不精,七年不成為專家,那你就「白混了」。從事服務保障工作短短三個月,他就做到了政策「一口清」、流程「隨口來」、方法「全會用」。2019年「八一」前夕,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領導到常莊街道走訪看望烈士遺屬,張裕信面對領導詢問街道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基本情況、政策落實和業務流程等等,對答如流,了如指掌,並對烈士母親曹召蘭的家庭情況、思想狀況、經濟情況、人際關係等作了一一介紹,獲得了領導的讚許。

在他的帶領下,服務站進一步精簡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標準,對服務事項按照「最多跑一次」,做到「應減必減,減無可減」,特別是對「農村60歲退役軍人生活補貼」「60周歲老年烈士子女生活補貼」等6項服務事項,實行系統提取、部門協同、上門服務、全程代辦。所需材料由原來的8項減為2項,事項整體辦結時間壓縮73%,平均辦結時間由以往15天減少為4天,最大限度方便服務對象。

拓展陣地,揚「軍」榮光

張裕信從小就喜歡聽老人們講述革命故事,感悟紅色情懷,嚮往軍旅生涯。為深度挖掘常莊街道英烈故事,傳承紅色文化,他歷時6個多月,走訪133戶軍烈屬及英模家庭,聆聽英烈事跡,收錄常莊籍英烈、英雄30餘位,擬撰寫出版30餘萬字的《常莊英雄兒女》,目前已整理7位英烈事跡。

今年上半年,張裕信結合「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站」創建工作,利用3個月的時間,規劃設計建成200餘平方米退役軍人榮譽展室和退役軍人之家,收集英烈戎裝、勳章等實物30餘件,史料資料200餘條。同時充分挖掘陳金合烈士英勇事跡,建成佔地20畝的擁軍廣場,設有陳金合烈士紀念館、英雄廊、解放槐等14處紅色景點;並與原安徽軍區司令員沈善文、原濟南軍區炮兵第二十四團團長張宗超等常莊籍將校軍官取得聯繫,廣泛徵求老兵們的意見,獲得全力支持和高度認同。榮譽展室和擁軍廣場的落成,吸引了黨員幹部和周邊群眾參觀學習,有力地推動了常莊街道紅色文化傳承和發揚。

籤約服務,盼「軍」體健

常莊街道現有退役軍人及優待優撫對象3144人,其中烈士遺屬、參核參戰、60歲以上農村退役軍人等優撫對象289人,現役軍人家屬187人。新時代,如何做好退役軍人和優待優撫對象服務保障工作,增添他們的尊崇感、獲得感?張裕信經過深入調研,探索推出了優撫對象醫療籤約服務新模式。退役軍人服務站聯合區婦幼保健院、街道中心衛生院,成立了21支由89名全科醫師、鄉村醫生組成的優撫對象醫生籤約服務團隊,推出優撫對象醫生籤約服務新模式。「籤約服務」推行後,籤約醫生服務團隊定期對優撫對象進行常規體檢、入戶巡診、健康狀況評估,並有針對性地制定健康管理方案。街道吳莊村89歲抗美援朝老復退軍人張宗儉患心臟病,治癒出院第二天,張裕信就帶著街道中心衛生院李愛國、田壯、劉娟三位籤約醫生,來到張宗儉老人家,進行醫療保健巡診,認真為老人檢查血壓、血糖,並囑咐老人一定保持健康心態,合理飲食,注意休息。張宗儉老人激動地說:「真沒想到你們還上門來給我檢查身體,政府想得真是太周到了!」感謝之情言之不盡。

張裕信始終牢記「把好事辦好辦實」,努力推動服務保障退役軍人全周期、優撫對象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全覆蓋、服務體系全方位,按照下沉式、一站式、應需式、容缺式「四式」服務要求,創新開展退役軍人常·回家、常愛+、常安+、常·鄉聚和軍創企業常商匯的「五常引領」服務模式,街道、村(居)服務站服務保障水平得到了全面地提升。(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通訊員 王雷 報導)

相關焦點

  • 張裕信:紮根基層帶病堅守崗位的好站長
    張裕信,男,54歲,棗莊市薛城區常莊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2013年張裕信不幸上患尿毒症末期,術後仍長期堅持工作。2019年5月任常莊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設計建成了佔地20畝的擁軍廣場和200餘平方米退役軍人榮譽展室及退役軍人之家,收集英烈戎裝、勳章等實物30餘件,史料資料200餘條。聯合區婦幼保健院、街道中心衛生院,成立了21支由89名全科醫師、鄉村醫生組成的優撫對象醫生籤約服務團隊,推出優撫對象醫生籤約服務新模式。
  • 匡堰退役軍人服務站來了「輪值站長」,老兵都說做得好!
    匡堰退役軍人服務站來了「輪值站長」,老兵都說做得好!「輪值站長」模式是指按照「五個有」標準(有政治素養、有工作能力、有履職時間、有奉獻精神、有真誠意願),選拔合適的人選到鎮村兩級退役軍人服務站參與輪值工作。今年以來,匡堰鎮按照「源頭參與,資源整合,體系鍛造」的總體思路,探索推行「輪值站長」模式精準服務退役軍人。
  •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召開推廣「輪值站長」制度部署會
    12月17日上午,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召開推廣「輪值站長」制度部署會。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慎金星主持會議並講話,市局思想權益處負責人,各區縣分管局領導,市、縣(區)兩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負責人及南太湖新區社會發展中心副主任參加會議。
  • 瑞安14家非公企業退役軍人服務站正式開放
    日前,瑞安市在瑞立集團舉行非公企業退役軍人服務站授牌儀式。溫州、瑞安相關領導,23個鄉鎮街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14家企業單位代表和瑞立集團20名退役軍人代表出席儀式。這標誌著瑞安市14家非公企業退役軍人服務站正式開放運行,瑞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工作向非公領域延伸,退役軍人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 開州區文峰街道召開退役軍人政策培訓會
    12月9日,開州區文峰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在三中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老兵之家」召開退役軍人政策培訓會,與會代表認真聽取了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李巨奎、工作人員李前偉就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職責和退役軍人困難援助、優撫對象優撫政策享受、農村籍退役軍人60歲老兵申請優撫待遇申報條件及需要的相關手續分別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講解
  • 薛城區常莊街道「常運動」為體育事業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來,棗莊市薛城區常莊街道以滿足群眾健身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發展體育運動、增強全民體質為根本目的,以溝通和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為主要任務,將體育發展工作列入街道社會發展規劃,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全面打造「常運動」品牌:即取常莊街道首字,亦有經常運動之解,因運動而強體魄,拓展延伸體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的作用
  • 廈門市總工會舉辦職工服務站站長交流活動
    12月22日,一場有溫度、有情懷的廈門市職工服務站站長交流活動在福建廈門市海滄區過坂社區共享職工之家舉行。廈門市總工會黨組成員、經審委主任程進國,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劉義平出席活動,廈門各區、產業工(聯)會負責職工服務站的工會負責人、各職工服務站站長、先進單位代表、社工代表參加。活動現場。
  • 苗館鎮武裝部和退役軍人服務站融合發展初顯成效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葛祥峰)今年以來,苗館鎮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關於人民武裝部規範化建設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關於基層退役軍人服務站示範化建設等有關精神,確立從入伍到退伍「一站式服務」工作思路,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建立武裝部和退役軍人服務站融合協同發展的工作新機制。
  • 大連金普新區灣裡街道城志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活動紀實
    把溫暖送到退役軍人的心裡。2020年1月3日上午,大連金普新區灣裡街道城志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軍歌嘹亮,歡聲笑語,「軍味十足」。據悉,為了讓退役軍人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灣裡街道城志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精心準備,首次舉辦了「2020退役軍人年會」,有87名退役軍人參加了這次年會。
  • 龍洞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貫徹落實擁軍優屬政策 為軍人軍屬懸掛...
    魯網8月17日訊(記者 管曉慧 通訊員 李瀚壁)2020年7月24日,龍洞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在2020年「八一」節來臨之際,為轄區內未掛牌的7名現役軍人家庭送去光榮牌,宣傳退役軍人政策。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目的就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傳承擁軍優屬優良傳統、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營造「尊崇軍人、關愛軍屬、崇尚奉獻」的良好社會氛圍。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為國家建設、國防鞏固、人民幸福做出了突出貢獻,懸掛光榮牌是貫徹落實省、市、區決策部署,弘揚擁軍優屬優良傳統,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
  •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檢查組來旺泉街道檢查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工作
    11月24日,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專項檢查組來旺泉街道檢查創建「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情況,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服務中心主任尹傳賀、旺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桂芳陪同檢查。檢查組首先聽取了街道退役軍人服務機構建設總體情況的匯報,實地查看街道國防教育基地、老兵之家,並查看了相關資料。之後,檢查組前往鐵十六局居委會,對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情況、人員配備、場地布局、作用發揮、臺帳資料、氛圍營造、特色亮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檢查。
  • 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創建迎檢會暨 「輪值站長」工作...
    12月17日,麗水市召開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創建迎檢會暨「輪值站長」工作部署動員會。市、縣(市、區)兩級退役軍人事務局分管副局長、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負責人等參加會議。會議通報了由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組織的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督查考核情況;部署了 「輪值站長」制度工作。
  • ...洛陽開元路街道定鼎門社區:探索社區民警+退役軍人志願服務新模式
    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朱天舒到洛龍區開元路街道定鼎門社區調研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工作起步 中國經濟周刊在與社區眾多退役軍人溝通了解後,發現他們離開部隊這個熔爐後,一部分人思想上變得有些迷茫,尋求歸屬感的願望比較強烈,急需搭建一個平臺來接納他們的合理訴求,收集他們的意見建議,同時社區也需要匯集他們的智慧和力量來為推動平安社區貢獻力量。2019年4月,在洛龍區開元路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定鼎門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正式掛牌成立。
  • 媒體記者走進「退役軍人之家」活動到泰安採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邵蕊 見習記者 劉澤旭 泰安報導為展示基層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建設成效,12月15日,退役軍人事務部組織媒體記者到泰安市開展走進「退役軍人之家」活動,深入了解泰安市退役軍人服務工作,發現和宣傳好的經驗、好的做法。
  • 新泰市首家企業退役軍人服務站在山東春潮集團揭牌成立
    第一項:揭牌儀式     10:18分,新泰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殷立新,山東春潮集團黨總支書記、董事長王培利共同為退役軍人服務站進行了揭牌。山東春潮集團退役軍人服務站是為退伍軍人提供政策宣傳、信訪接待、困難救助等一系列綜合服務的平臺,在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殷立新,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趙義舉主任指導下,建立了服務站辦公室、談心談話室、會議活動室,完善了相關設施。
  • 服務退役軍人不止步
    書院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堅持以服務保障好退役軍人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做好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的貼心人。同時,結合曲阜特色儒家文化思想以及「和為貴」品牌打造,做好政治文化環境建設的氛圍營造以及退役軍人談心交流的工作推進。
  • 魏家莊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暖心上門服務 敬最可愛的人
    魏家莊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暖心上門服務 敬最可愛的人 2020-12-09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波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模範服務站」「退役軍人就業先鋒」名單...
    本報訊(記者 戴曉燕) 寧波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模範服務站」「退役軍人就業先鋒」名單今天公布。基層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模範服務站把退役軍人作為重要人才資源開發,用實際行動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提供了優質服務,是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可成長、有夢想就業創業的最有力基礎保障。
  • 2020年惠民縣退役軍人事務系統年終工作調度會議召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君彩 見習記者 段峰 通訊員 王曉磊 濱州報導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市對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分析推進會議精神
  • 四川表彰退役軍人工作先進個人、模範退役軍人
    點擊「涼山日報」關注我哦記者8月3日從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獲悉,在隆重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在全社會營造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關心愛護退役軍人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動員激勵全省廣大退役軍人、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者擔當新使命、建功新時代,省退役軍人事務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