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唯一捕鯨鎮:有千年歷史,捕鯨比日本還猛,人均收入7萬美金

2020-12-27 宸燦旅行

分享旅行快樂,旅行見聞,增長旅行知識。在不同地方旅遊的時候,除了體驗不同地方自然風貌和景觀以外,也會體驗到不同的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宸燦旅行,帶你一起體會不同地方獨特的風土人情,感受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文化。關注我,一起看大千世界的無限精彩!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鯨、食鯨國。日本的千葉縣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捕鯨漁村,地人捕鯨和屠宰鯨的手藝嫻熟,鯨肉是當地人主食之一。不過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不是日本,而是北歐法羅群島,因為北歐國家尤其是北極圈那一帶的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捕鯨歷史,甚至比日本還要瘋狂。

雖然有很多人批評丹麥居民這種殘忍行為,但是他們表示法羅群島物資匱乏,如果不捕捉鯨魚,儲存食物,在長長的冬天他們會缺少很多食物的。據歷史資料顯示,人類最早的捕鯨活動起源於公元100年前後的因紐特人,因常年生活在物資匱乏的冰天雪地中,迫不得已捕鯨來獲得肉食。

不過那僅僅是一種小規模行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批量性捕鯨,並不是首先出現在我們熟知的日本,而是在人口不足5萬的法羅群島。在天氣稍暖的時節,冰島的居民會出海捕鯨,將鯨魚肉切塊。在排出大部分水分後,再將魚肉掛起來脫水,冰島獨特的冷風帶來了寒意,也帶走了鯨魚肉中的水分。在冰島漫長的冬天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可靠的過冬食材。

而這個法羅群島比較複雜,最初登陸的是愛爾蘭人,隨後被著名的維京海盜佔領,此後就成為了挪威海盜的巢穴之一,在北歐各國大力打擊海盜後,法羅群島的維京人就開始了以捕鯨為生,瘋狂的捕撈鯨魚給維京人帶來豐厚收入,同時也將捕鯨這個傳統根深蒂固並世代傳襲,至今已近千年,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捕撈鯨魚的地方。

沒有捕撈就沒有傷害,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公元1035年,維京人開始第一次規模性捕獵和宰殺鯨魚。首次群體捕鯨給人們帶來豐厚收益,如今當地推行三文魚養殖,已成為中國進口三文魚的最大產地,人均年收入超過7萬美元。但是依舊沒有放棄捕殺鯨魚,被譽為歐洲唯一的捕鯨鎮。

國際社會不斷施壓後,維克鎮的捕鯨量已急劇降低,最出名的事件就是2018年8月被動物保護組織批評的丹麥捕鯨大會。此外出於擔心歐盟的懲罰,法羅群島還頒布了《捕鯨法》。

不過這裡的自然風光很不錯,非常適合旅遊,也許有一天,旅遊會代替捕鯨,但願這一天早日到來。

相關焦點

  • 捕鯨的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國人吃狗肉
    每年中國因食用宰殺約1000萬隻狗,單單玉林狗肉節就宰殺約1萬隻狗,當中不乏有狗販子偷來的寵物狗。不少愛狗人士甚至花大價錢將狗從狗販子手中贖出。我們知道國際社會經常譴責日本人捕鯨食鯨魚,每年反對日本人捕鯨的聲音也是此起彼伏。
  • 北歐的法羅群島:捕鯨習俗已持續近千年,為何至今還未停止?
    就比如說是日本,幾乎每年到了特定的日期,漁民們就會齊心協力的去捕殺鯨魚,所以我們也常常會看到周邊海域紅成一片,場面看著很是殘忍,而與之有著相似情況的還有位於北歐丹麥海外自治領地的法羅群島,這裡的人們可是有著接近三千年的捕鯨歷史,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昱見|當慣乖寶寶的日本,為啥要為了捕鯨惹歐美生氣
    日本26日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定於明年7月在日本領海和專屬經濟區恢復商業捕鯨。這是日本時隔大約30年恢復這類捕鯨活動,招致反對捕鯨的國家和機構批評。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在記者會上宣布退出決定,說定於今年結束以前正式通知委員會,意味著日本明年6月30日將終止成員資格。
  • 染血的心聲:日本恢復商業捕鯨一年,鯨們有話說……(圖)
    中新網7月1日電(張奧林)「一鯨落,萬物生」,這一原本浪漫的場景在日本,卻被染上了捕獵的血色。鯨們被迫死於捕鯨者手中,而非讓軀體在海中自然消亡。隨著日本商業捕鯨的繼續,鯨的生存處境,日益艱難。日本山口縣下關市,是一個因捕鯨而繁榮的海濱城市,市內的唐戶市場,則以售賣包括鯨魚在內的各類新鮮海產聞名。這裡常年熙熙攘攘,如今受新冠疫情影響,變得門可羅雀。2020年7月1日,是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後,重啟商業捕鯨一周年的日子。
  • 日本在澳捕鯨視頻時隔9年終遭披露,這樣的「科研」還將持續多久?
    視頻中可清晰看到日本捕鯨船上寫有「科學研究」字樣。 英國廣播公司(BBC)評論稱,捕鯨在日本沿岸已經有數百年歷史,雖然有說法稱「捕鯨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但從本土派出大型捕撈船,一直到地球另一端的南極去捕鯨,全世界這麼做的國家只有日本一個。
  • 歐洲人均收入是多少?我國人均收入放在歐洲是何水平?結果扎心了
    不過隨著疫情的爆發,也讓我們看到了經濟繁榮的歐洲,同樣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面對疫情,我國上下一心,練手抗疫,扼殺疫情的進一步傳播。而歐洲卻明顯對於應請不夠重視,醫療不及時,社會人員也遠沒有國人們「安分」,導致疫情愈演愈烈。歐洲的經濟值得我們去學習,但卻也並不意味著一切都是可取的。那麼歐洲國家的經濟到底處於何種水平?我國又和歐洲各國有何差距呢?
  • 全世界都在聲討日本捕鯨,為什麼日本人還是無法放棄「吃鯨」?
    如果捕鯨是日本的一項傳統文化的話,為何現在吃鯨的人會這麼少?千葉縣南房總市,是日本關東地區唯一沿岸捕鯨的城市。南房總市同日本其他沿海小城市一樣,有著漂亮的海灘,陽光和煦、從靜謐的海灘可以看到廣闊的太平洋。
  • 捕鯨、相撲、怪獸、巨人,矮小的日本人為何偏愛巨大的東西?
    兩個體型超出普通日本人一倍的巨漢,在比賽臺上互相賣力推搡,觀者如痴如醉,喝彩連連。集中全日本體型最大的男人,加以填鴨式的飲食,人為「製作」出巨形的日本人,展示其「怪力」,這就是風靡日本千年的國技。2、捕鯨。很多人不理解日本人為何執迷捕鯨,殊不知,日本捕鯨文化最大的意義在於:微小、團結如螞蟻的日本人對殺死巨大的鯨魚,與其說是果腹的渴求,不如說是精神自豪的渴求。
  • 印第安人善於捕鯨,為什麼歐洲人一來,他們就變成了底層幫手?
    他們吃鯨肉,還會利用鯨脂、鯨鬚、肌腱、牙齒、尾鰭和鯨魚皮,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但很多學者認為,在歐洲人出現之前,印第安人利用鯨魚已經至少數百年的時間。 1590年出版的《西印度群島歷史》中,作者描述了印第安人捕鯨的場景。在佛羅裡達近海區域,印第安人駕駛獨木舟靠近鯨魚,他們會跳到鯨魚的背上,用「鋒利堅硬的木樁」堵住獵物的噴氣孔,獵殺鯨魚。
  • 地球的一半︱日本恢復商業捕鯨,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2018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將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簡稱IWC),重啟商業捕鯨。2019年7月5日,日本捕鯨船在其海洋專屬經濟區內上岸了第一批商業捕撈漁獲——2隻小鬚鯨。影響一:嚴重損害日本國內鯨類種群,產生其他社會和文化影響重啟商業捕鯨,對日本真的是一個有利的選擇麼?其實不然。除了損害日本的國際形象和國家信用,重啟商業捕鯨還將對日本的近海生態環境改善、國內產業結構轉型、以及社會文化發展產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 日媒:日本北海道室蘭或再次成為商業捕鯨據點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援引《北海道新聞》報導,2019年,日本時隔約31年重啟商業捕鯨。日前,由小型捕鯨企業組成的日本小型捕鯨協會,圍繞把北海道室蘭市作為新的作業據點一事,正在與當地漁協等進行磋商。
  • 歐洲人均收入是多少?我國人均收入在歐洲能排第幾?看完後我「酸了」
    我們知道,歐洲有23個國家是發達國家,佔全球發達國家總數的80%,而歐盟的經濟體量已經突破了18萬億歐元,人均產值達到4萬美元。 在歐洲國家當中,人均生產總值最高的是盧森堡,可能很多人會產生疑問,盧森堡只是一個小面積國家,為什麼這麼有錢?
  • 日本1700年歷史,憑什麼有7家千年企業?比中國百年企業還多
    日本1700多年的歷史,所擁有的長壽企業卻是世界最多,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成立時間超過百年的日本企業多達25321家,壽命長達千年的企業有7家,其中包括世界最古老的企業「金剛組」,一家早在公元578年就成立的木結構建築公司,至今已有1442年歷史,世界最古老的3家旅館,
  • 2019年美國人均年收入4萬美元?中國人均收入多少?
    據數據顯示,美國2018年人均GDP為6.2萬美元,位居世界前十,排在卡達、新加坡之後,比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的人均GDP還要高。 那麼,美國人均GDP高達6.2萬美元,是否意味著美國人均收入也達到很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人均GDP並不代表人均收入,兩者有很大區別,人均GDP指的是人均產值,往往要高於人均收入,接著看一下美國的人均收入情況。
  • 日本唯一的千年古都,有個令人詫異的名字——洛陽
    工業時代,戰火損毀,已經讓這座千年古城沒有了往日的豐彩,你若真想見識盛唐時候的洛陽,你得去日本。在日本有一座城市,它的建築風格和中國的唐朝一樣,作為日本唯一一個千年古都,它有一個讓中國人感到詫異的名字:洛 陽日本把洛陽「偷」走了。
  • 日本公布最新數據,越南將成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人均收入破紀錄
    隨著天氣轉冷第二波疫情開始大爆發,目前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已經超過7658.8萬,累計死亡病例已經超過168.8萬,單日新增確診超過68萬。今年疫情肆虐讓許多國家深受影響,全球經濟陷入異常低迷狀態,眾多中小型企業迫於壓力紛紛宣布破產。
  • 歐洲一國平均年薪54萬人民幣,中國人均收入在歐洲處於什麼水平?
    歐洲地區之所以經濟發達,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是因為這裡是近代工業的發源地,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紛紛在歐洲爆發,這也使得歐洲經濟得以迅速崛起,並且歐洲列國在十七世紀的時候,就成為了世界強國。當然,這一點時至今日也沒有改變。
  • 日本「科研」捕鯨:謊言下的殺戮_發現者第三期_網易探索
    捕鯨者說:諸多項目水面觀察易出錯,需獵殺才有詳細數據 《國際捕鯨管制公約》第8條允許成員國自行決定科研捕鯨的限額,並應充分利用鯨的身體各部分。除了施加外交壓力,國際社會並沒有強硬的措施能阻止日本單方面增加所謂「科研」捕鯨數量。
  • 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均收入10萬美元,日本東京:我不服
    不過即使我們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國內的許多一線、超一線城市都已經崛起,但是卻始終還是沒有一座公認的國家大都市,而日本的東京才是目前亞洲唯一的國際大都市。並且東京僅僅次於,遠在北美洲的美國紐約這座城市。那麼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均收入10萬美元,作為亞洲的國際大都會日本東京:我不服。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座城市的對比。
  • 日本人為何要吃鯨魚肉?捕鯨果然只是個藉口,背後目的令人膽寒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鯨魚是一種很有靈性的生物,而且鯨魚的數量並不多,它們還是胎生動物,大量的捕食會使得它們瀕臨滅絕。那麼為何日本人要吃鯨魚肉?「科研」捕鯨只是藉口,真正目的令人膽寒。一直以來,日本都假借科研之名去南極海域大肆捕殺鯨魚,對於日本的這一舉動,澳大利亞曾對其進行過上訴,判決結果就是日本確實違反了《國際捕鯨管制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