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命帝王:熬死8個皇帝,構建一個百年王國

2021-02-08 騰訊網

陸賈第一次來到番禺(今廣州)時,南越王趙佗在王宮中接見他,身上穿著越人服飾,擺出一幅倨傲不恭的樣子。

這是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大漢王朝如日方升,劉邦將統一大業推進到嶺南,派陸賈出使,說服南越歸順。

趙佗受封圖。

陸賈見到趙佗,從容說道:「足下這是要大禍臨頭了。當今皇帝承天意,定天下,連霸王項羽都不是他的對手。聽聞足下在嶺南稱王,不助天下誅暴逆,皇帝本想派兵攻打,但憐惜百姓勞苦,暫且休戰,命臣前來賜予印綬。您應該北面稱臣,否則大漢派大軍收復南越,易如反掌。」

趙佗為人豪邁,毫不認慫,問陸賈:「我與蕭何、曹參、韓信相比誰更有才能?」

陸賈說,您似乎較有才能。

趙佗又問:「我與皇帝誰更賢明?」

陸賈正色道,皇帝一統天下,中原之人數以億計,地廣萬裡,足下所統領的不過是漢朝的一個郡,怎能與皇帝相比呢!

趙佗大笑說:「假如我當時也在中原,哪見得就比不上漢皇呢?」

經過一番爭論,趙佗接受了陸賈的建議,登臺受封歸漢,還盛情挽留陸賈宴飲數月,送他二千金的財物作為餞行之禮,二人可謂「不打不相識」。

一位是割據一方的豪傑,一位是名揚天下的辯士,他們就此結下不解之緣,而南越國的百年滄桑,將為秦漢的統一大業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

1

趙佗不是越人,他本河北真定人,陸賈到來時,他已入越二十餘年。

這一切,始於秦始皇時期。

秦統一之路並未隨著滅六國而停下腳步。秦始皇嬴政東巡泰山刻石曰: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秦始皇一心想要建立超越三皇五帝的功業,他不僅要做中原人的天子,更要蕩平「四夷」,做天下人的天子,將權力延伸到更廣闊、遙遠的區域,其中就包括南方的百越。

百越,戰國時主要分布在今江浙、福建、兩廣到越南北部一帶,處於落後的奴隸制,斷髮文身,錯臂左衽,部落之間常結為聯盟,或為了爭奪地盤和生產資料相攻擊。這可能是「廣東人吃福建人」最早的梗。其中居於今廣東一帶的越族被稱為南越,廣西一帶的稱為西甌,福建一帶的稱為閩越

中原列國看這些族名,跟化學元素周期表似的,就統稱其為百越。

秦始皇畫像。

在平定六國後,為進一步統一中國,秦始皇派屠睢率50萬大軍「南徵百越之君」。

史書記載,此戰十分慘烈。大秦的虎狼之師五路伐越,三年不解甲弛弩,再加上五嶺阻隔,水土不服,遭到了越人的頑強抵抗。

屠睢以為,與越人作戰不過灑灑水。他進軍嶺南,盲目深入越地,還對徵服的部落採取高壓政策。在打敗西甌後,屠睢處死了其首領譯籲宋,用秦朝的嚴刑峻法鉗制越人。越人怒了,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於是紛紛躲進山嶺叢林之間,就算與禽獸雜處,也不願做秦軍的俘虜。

一夜,強悍的越人乘秦軍疲弊,出奇兵攻之,大破秦軍,殺死屠睢。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謫戍以備之」

2

主帥屠睢被殺,大量將士傷亡,南徵秦軍遭受重創,不得已補充兵力,調整戰略。

前217年,接任屠睢指揮秦軍的任囂趙佗有了靈渠提供的後勤保障,再次率軍入越,三年內擊潰百越的反抗力量,終於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實現了始皇帝「皇帝之土,南盡北戶」的理想。

趙佗像 圖源/圖蟲創意。

秦朝在嶺南設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置「東南一尉,西北一侯」,其中任囂為南海尉,專斷一方,總領嶺南全局,以加強對越人的統治。

南海郡,治所番禺,即今廣州市,轄境相當於今廣東大部,東到今福建南部與廣東潮汕地區。今香港、澳門等都隸屬南海郡,其中香港秦朝屬番禺縣管轄,漢朝隸屬南海郡博羅縣。

桂林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廣西都陽山以東,越城嶺以南,包括今廣西桂林,柳州、梧州和廣東肇慶、茂名一帶。

象郡的轄境一說包括今廣西百色、南寧、憑祥一帶和廣東湛江市,南到今越南中北部。

任囂吸取屠睢的教訓,對越人採取寬鬆政策,「撫綏有道,不敢以秦虎狼之威,復加荒裔」,不再濫殺無辜,而是接受南越習俗,與越人和睦相處。他任職數載,越人皆誠心歸附。

任囂為統一大業立下汗馬功勞,史書將他與當時在北方防禦匈奴的蒙恬並稱:「秦北有蒙恬,威讋漠庭,南有任囂,恩洽揚越,而始皇乃得以自安。」

除了在此地戍守、落戶定居的50萬秦軍,秦朝還奉行一貫的移民實邊政策,先後四次有組織地向嶺南大規模移民:

秦始皇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壻、賈人略取陸梁地(嶺南)」。

秦始皇三十四年,「適治獄吏民不直者,築長城及南越地」。

秦始皇三十五年,「益發謫戍邊」。

最後一次,趙佗上書請求遣送「亡父家者青年女子三萬人,以為士卒衣補,秦皇帝可其萬五千人」。秦軍士卒得以與這些女子組建家庭,其餘留在嶺南的男子很多也與越女通婚。

來自中原的戍卒、農民、手工業者、商人與謫吏,為嶺南蠻荒的煙瘴之地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

3

好景不長,到了秦朝末年,中原大亂,群雄逐鹿。此時,嶺南尚有幾十萬秦軍,不知何去何從。

「南下幹部」任囂審時度勢,知道秦朝暴政不得人心,不日必將滅亡,而自己苦心經營的嶺南可憑藉天時地利,獨霸一方,以避戰亂,無奈自己重病纏身,將不久於人世,無法再領導三郡百姓。

前208年,病危的任囂想到了多年的好搭檔趙佗,做出人生中最後一個決定,急召趙佗代行南海尉之職,將嶺南三郡託付給他。任囂臨終前對趙佗說:

聞陳勝等作亂,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豪傑畔秦相立。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且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裡,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郡中長吏無足與言者,故召公告之。

趙佗果然是個人物,他不負任囂所託,迅速派兵在三個重要關口設置了軍事防線,即橫浦關(今江西大餘縣至廣東南雄大庾嶺上的梅關)、陽山關(今廣東陽山縣東北的鑼寨嶺)和湟溪關(今廣東連縣西北),並發出命令:「亂軍(反秦義軍)快要打過來了,立即切斷通道,嚴守關口!」後來,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時,他就在南方當吃瓜群眾。

隨後,深諳官場規則的趙佗又以違反秦律的罪名誅殺了大批不服從自己的秦朝官吏,改派自己的親信接任。如此,嶺南就在趙佗一人掌控之下,並失去了與中原王朝的聯繫。

秦亡之後,趙佗割據嶺南三郡自立為王,史稱南越武王

南越國地圖。

趙佗與他的前輩任囂一樣,為推動民族融合,主動與越人打成一片。他鼓勵漢越通婚,消除隔閡。後來的南越國權相呂嘉是當地豪門,其家族「男盡尚王女,女盡嫁王子弟宗室」,和趙氏家族盤根錯節,世代聯姻。

越人斷髮文身,趙佗就不再束髮戴冠,也學著「魋結箕踞」(頭髮結著椎髻,張開兩腿坐著)。後來陸賈和他一見面就說:「足下的親族祖墓都在河北,竟然以蠻人自居與大漢抗衡。」

秦朝嚴刑峻法,趙佗就反其道而行之,政簡刑清。史載,南越無賦稅,只需交實物租。

近年在南越國御苑遺蹟出土的一批木簡,為南越國的租稅法增添了新史料,其中有「野雄雞七,其六雌一雄,以四月辛丑屬,中官,縱」之類的記載。麥英豪等學者認為,「野雄」當屬地名,出產良種雞,類似於現在的海南文昌雞、廣東清遠雞。假如每戶年納六、七隻雞,也比秦時的「田賦、口賦二十倍於古」輕鬆不少了。

趙佗推行的種種利國利民、消弭衝突的舉措,緩和了漢越矛盾,實則有利於日後的統一。

後來,劉邦派陸賈出使,正式下詔封趙佗為南越王,也不忘給他點讚:「南海尉佗居南方長治之,甚有文理,中縣之人以故不耗減,越人相攻擊之俗益止,俱賴其力。」

4

陸賈出使南越後,趙佗接受劉邦的冊封,歲修職貢,恢復貿易,實際上相當於漢朝的一個藩屬國。漢朝向南越提供嶺南最缺乏的牛馬、鐵器等資源,南越向漢朝進貢璧玉、珠璣、犀角、鸚鵡、孔雀等物產,直到漢高祖去世,漢越相安無事。

呂后時期,南越國就不聽話了。

呂后的邊境政策比劉邦強硬。有一次匈奴單于寫信挑釁,稱自己和呂后都不幸喪偶,無以自娛,不如以己所有,換己所無。呂后讀後大怒,差點兒發兵徵伐匈奴,幸虧被大臣攔下來。

對南越,呂后一改劉邦的懷柔政策,下令實行經濟封鎖:

毋予蠻夷外粵金鐵田器,馬牛羊即予,予牡,毋與牝。

這是說,禁止向南越國出售中原鐵器和牲畜,尤其不可輸送雌性的馬、牛、羊。如此一來,南越國失去了生產工具和牲畜來源,經濟遭受重大打擊。

趙佗憤憤不平地說:「高皇帝任命我為南越王,開通貿易,如今呂后聽信讒言,將我們視為蠻夷,隔絕貿易往來,這一定是長沙王的主意。」當初,漢朝還未降服南越時,就曾以吳芮為長沙王,領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五郡之地,其中三郡是南越國的地盤,明擺著是用長沙王牽制南越王。

趙佗強按怒火,派三個使臣前往長安謝罪,請求漢朝解除禁運。呂后非但扣留了三個南越使臣,還派人誅殺了趙佗留在中原的兄弟宗族,並下令搗毀趙佗父母在老家的墳墓。

趙佗生氣了,後果很嚴重。他決定憑藉百萬之眾、東西萬裡之地與漢朝抗衡,於是自稱為帝,發兵攻打長沙國邊邑。呂后派兵討伐南越,雙方在五嶺南北對峙,一時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趙佗畫像。

直到漢文帝劉恆即位,局勢才迎來轉機,漢越得以再度和談。漢文帝對南越採取懷柔政策,先是對趙佗在真定的兄弟親族加以撫恤,又派人修繕了趙佗先人的墳墓,然後派使者攜書信出使南越,勸說趙佗去帝號歸順朝廷,並賜予其錦繡衣袍。

漢文帝致信對趙佗說:

王之號為帝,兩帝並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爭也;爭而不讓,仁者不為也。願王分棄前患,終今以來,通使如故,故使賈馳諭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為寇災矣。

5

漢文帝派出的使者,是陸賈。

年邁的陸賈不辭辛苦,第二次前往嶺南,化幹戈為玉帛。他與趙佗再次相見,二人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

史書記載,「陸賈至南越,王甚恐」。趙佗深知,嶺南雖已開拓四十餘年,但與中原王朝相比仍是勢單力薄,與朝廷對抗不過是螳臂當車,就算老朋友陸賈不來,他也早想放棄稱帝,向大漢稱臣了(「固不待賈之再來,而帝號之削,在佗意中久矣」)。

陸賈傳達漢文帝的懷柔政策後,趙佗表示「願奉明詔,長為藩臣,奉貢職」,只是把責任推到呂后身上,說都是因為她歧視、隔絕蠻夷之地以及長沙王從中挑撥,我才出兵騷擾邊境。恰好漢朝不久前剛剷除呂后一黨,「禍首」沒了,皆大歡喜。

漢文帝(劇照)。

趙佗給漢文帝回了封信,開頭自稱「蠻夷大長老夫臣佗」,態度恭敬,又接地氣。他在信中說:「老臣在南越四十九年,如今已有孫兒。然而夙興夜寐,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視靡靡之色,耳不聽鐘鼓之音,只是因為不能侍奉漢室。而今陛下哀憐我,恢復南越王的封號,又準許貿易往來,老夫即使死去,屍骨也不朽滅。我已除去帝號,不敢與漢室為敵。」

漢文帝一封信,化解了一場戰爭,確保了此後南部邊境長達40年的安穩,實際上有利於漢朝實行休養生息,開創文景之治。趙佗放棄抵抗,也為開發嶺南爭取了幾十年和平安定的時間。

史書記載,趙佗活了一百多歲,在他統治南越期間,秦漢帝國換了8個皇帝。他去世時,漢武帝已經在位4年。不過,也有學者對趙佗的年壽提出質疑,認為趙佗很可能享年不足百歲,只是南越國對漢朝隱瞞了他的死訊。

6

南越國的第二任國君,是趙佗的孫子趙眜(《史記》稱為趙胡)。趙眜依舊向漢朝稱臣,為感謝漢朝曾經出兵救援南越,特意派太子趙嬰齊前往長安充當宿衛,實際上就是當人質。

趙嬰齊一去長安生活了十來年,為日後南越國覆滅埋下伏筆。

去長安之前,趙嬰齊已經在南越國娶了越女橙氏為妻,生下長子趙建德。一到長安,趙嬰齊為大漢國都的繁華深深吸引,流連忘返,更是在這裡邂逅了一個邯鄲樛氏美女,將她納為妾,生下了兒子趙興

用現在的話說,趙嬰齊就是一個「渣男」。但樛氏也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她在嫁給趙嬰齊之前,與一個叫安國少季的官員關係曖昧。

趙眜死後,趙嬰齊帶著小老婆樛氏與兒子趙興回南越國即位。

趙嬰齊的政治意識遠不如他的太爺爺,他一回家,看橙氏人老珠黃,樛氏年輕貌美,後者更是在長安陪伴自己多年,於是一拍腦袋,向漢朝上書,請求立樛氏為王后,立趙興為太子。

趙嬰齊這一昏著,犯了兩個致命錯誤,一是廢長立幼,二是得罪越人。

前文提到的南越丞相呂嘉,是越人首領,且與南越王室世代聯姻,堅決反對中原女子樛氏成為王后。不久之後,趙嬰齊病死,年幼的趙興即位,樛氏成了王太后,一場動亂一觸即發。

此時,大漢天子是漢武帝劉徹

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天下殷富,國力強盛,漢武帝決定對南越國採取「削平」政策,先削後平,從內部瓦解南越,再以武力徹底消滅南越割據政權,完成統一大業。

7

元鼎四年(前113年),樛太后的老情人安國少季奉命出使南越,還帶上了年輕的辨士諫大夫終軍,勸說南越王趙興到長安朝見天子。

漢朝使團帶去的是,漢武帝和平統一的宣告。此去兇多吉少,終軍向漢武帝請纓,表示:「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樛太后一見安國少季,仿佛舊情復燃,再加上終軍三寸不爛之舌的辯才,同意與兒子趙興入朝晉見皇帝,並「比內諸侯,三年一朝,除邊關」,也就是取消南越國割據一方的地位。

站在歷史的角度看,樛太后維護統一,無可非議,但在當時的越人看來,此舉就是賣「國」求榮。趙興上書請求內屬後,漢武帝龍顏大悅,按漢朝之例,賜南越丞相呂嘉銀印,並為南越的內史、中尉、太傅等官員頒發印章,下詔廢除南越法律,推行漢律,改其舊俗。

這意味著,中央朝廷可對南越國的官員進行直接任命,宣布南越國失去了自主權,但漢武帝並沒有剝奪越人官員的權力。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南越國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越人出身的權相呂嘉手中,他極力反對南越國歸漢。

樛太后也有幾分心計,她精心策劃擺下一場「鴻門宴」,請呂嘉和漢朝使團赴宴。

在宴會上,樛太后借酒質問呂嘉:「南越歸順漢朝,是利國利民的事,丞相為何要反對?」樛太后本想激怒呂嘉,借漢使之手殺死他奪權,但呂嘉沒有上當,漢使也有所顧忌,不敢動手。這一失手,再無良機。

剽悍的樛太后見狀,親自抓起長矛欲刺向呂嘉,趙興不想把事情鬧大,發現後竟上前阻止他的母親。呂嘉的弟弟掌握兵權,聽到消息,立馬帶兵護送呂嘉離開。從此,呂嘉稱病不朝,勢力孤弱的樛太后一直找不到機會剷除他。

樛太后的「鴻門宴」就這樣流產,趙興一時的仁慈最終讓自己丟了性命。

正當樛太后母子整理行裝,準備朝見漢武帝時,呂嘉壓在心中的滿腔怒火終於爆發。

他煽動越人對樛太后母子的不滿,散布謠言說,南越王年幼,樛太后是漢人,與漢使私通,她想把先王留下的珠寶獻給皇帝邀功請賞,如果我們歸順了,越人就會被賣為奴僕。越人對漢女出身的樛太后本就缺乏信任,如此一來更加支持呂嘉,南越歸漢遲遲未有進展。

與此同時,漢武帝察覺到南越國頑固勢力從中作梗,派韓千秋與樛太后的弟弟樛樂率軍前往南越,討伐呂嘉。

漢武帝像 圖源/攝圖網。

漢軍還未到,呂嘉反了,他帶兵入宮,殺死樛太后、南越王趙興和漢朝使者,另立趙嬰齊與越女所生的長子趙建德為王,即末代南越王。

漢武帝震怒,於元鼎五年(前112年)派出十萬人馬,分兵五路討伐南越。原本的和平統一演變成武力統一,只想跟呂嘉說一聲,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一個世紀以前,千古一帝秦始皇五路徵越,豪情萬丈,將嶺南納入大秦版圖。

一個世紀過去了,另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漢武帝,再次五路進軍,浩浩蕩蕩向南越國撲來。

呂嘉困獸猶鬥,憑藉嶺南的天險與漢軍僵持。漢武帝知道與南越早晚必有一戰,早已有所準備,此前在長安西南開鑿昆明池,建造樓船,訓練水軍。漢軍在樓船將軍楊僕的率領下,翻山越嶺從韶關沿北江而下,攻破番禺城北30裡的石門,與援軍合兵一處後,直搗番禺。

南越百年國都番禺在漢軍的重重包圍軍心渙散。窮途末路之際,呂嘉劫持末代南越王趙建德率殘部逃亡海上,不久就被擒獲,傳首長安。嶺南各地豪強望風而降,歸順漢朝。平叛後,漢武帝在嶺南地區設「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從落後的荒蠻之地到與中原一脈相承,存世93年的南越國就此終結,經過對嶺南的百年經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嶺南地區沐浴到泱泱中華的榮光下,走向此後兩千年波瀾壯闊的輝煌歲月。

天下一統,金甌無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參考文獻: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06年版班固:《漢書》,中華書局,2007年版司馬光:《資治通鑑》,中華書局,2009年版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嶽南:《越國之殤》,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麥英豪:《趙佗與南越國——關於趙佗入越幾個問題的思考》,《廣州文博》,2010年何海龍:《邊緣之拓治——秦漢時期嶺南地區的開發》,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劉正綱:《趙佗的死亡時間及其壽命新探》,《嶺南文史》,2013年第4期

相關焦點

  • 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統治者,不僅熬死了全部兒子,還熬死了全部孫子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出現了許多皇帝,都知道我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康熙,以在位61年成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統治者,不僅熬死了全部兒子,還熬死了全部孫子。
  • 中國最偉大的皇帝,死前做了一個殘忍的決定,體現了帝王的智慧!
    中國最偉大的皇帝,死前做了一個殘忍的決定,體現了帝王的智慧! 「立子殺母」源於褚補《史記·外戚世家》,褚先生在對後世的良苦用心的同時熱情讚美了漢武帝。但褚先生顯然是低估了漢武帝的智商,因為漢武帝不可能不知道後媽殺侄子要比親媽殺兒子來得快得多。這是常識。
  • 司馬懿一生中最成功的謀略,一個「熬」字訣,熬死對手熬過帝王
    就這件事來說,後來的學者對此的評價多是說:「縱觀整個三國時代,司馬懿最厲害的其實不是別的,就是他特別能『熬』——熬死了對手。比如諸葛亮也熬死了曹魏三代國君,最終,他成功地將自己的諡號從本來只是平平無奇一凡人,到現在名垂千古的晉高祖。公元179年,司馬懿在河內郡出生。
  • 世界史上最功勳卓著的五大帝王,中國佔其二,你都認識幾個?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世界史上最功勳卓著的五大帝王。一、成吉思汗我想我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成吉思汗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的才能在世界史上都是排得上號的。同時,鐵木真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爭狂人,一生徵戰無數,徵服的地區橫跨亞歐大陸,最遠的時候曾一路打到東歐的黑海。
  • 廣州最猛外地人,建國稱帝,還熬死了秦漢的9位帝王
    翻開廣州市的歷史,會發現這裡曾有過一個「最猛外地人」,猛到啥程度呢?他不僅在廣州建國稱帝,而且還活了一百多歲。先後送走了秦始皇、秦二世、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共9個帝王,直到漢武帝建元四年才去世。
  • 世界上最傳奇的十大帝王,中國僅有一個半入榜?有六個歐洲帝王?
    如果僅僅是作為偉大的帝王或者是在歷史上有所作為,也不能叫傳奇皇帝。都是傳奇帝王,所以排名不分先後。3、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即亞歷山大三世,馬其頓帝國國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生於古馬其頓王國首都佩拉,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首(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愷撒大帝,拿破崙)。
  • 他是史上第一個稱皇帝,也是唯一沒有殺功臣的帝王,但子孫全喪命
    華夏文明數千年歷史,為了繁衍生息,早期各族群部落之間的爭鬥,到後來戰國七雄爭霸的局面,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結束了數百年多國之間爭鬥的局面,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的的鐵腕政治人物,他就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
  • 史上最失敗的託孤:千古一帝剛死,四大輔臣轉頭廢殺小皇帝
    從西晉滅亡之後的百年間,在當時社會上形成非常混亂的政治風氣,經常出現擁兵自立、取而代之的現象。劉穆之深受劉裕信任,每當劉裕帶兵在外作戰,劉穆之都負責留守建康,掌管朝廷全部事務,這才讓劉裕沒有後顧之憂。可以說,劉穆之的死打亂了劉裕的計劃,他不得不返回建康穩定朝局,避免後院起火功虧一簣,而這一舉動直接導致劉裕失去統一天下的機會。
  • 帝王短命之謎:盤點史上六位最出名的嗜春藥皇帝!
    趙禥(公元1240-1274年)為偏居臨安(今浙江省會杭州市)的南宋皇帝,荒淫無度,35歲便死了,史稱度宗。前帝宋理宗趙昀沒有兒子,立趙禥為皇太子。公元1264年宋趙昀死後,趙禥順理成章當了皇帝,那年他25歲,正是人一生中性慾最為強烈的年齡。
  • 不一樣:史上最有資格號稱大帝的五位帝王候選人:誰才是真正的
    ,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雖然史上有這麼多的帝王,但稱得上是大帝卻寥寥無幾,下面小編就來盤點中國史上能稱的上是大帝的幾位帝王,下面就是幾位大帝候選人。第一位:秦始皇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但憑這點他在大帝的行列大家沒意見吧!當然始皇帝的功績,不止這些還有別的,秦始皇在中央創建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徵百越,修築萬裡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 歷史上死的最有尊嚴的皇帝
    曹髦緊閉嘴唇,沒有吭聲。司馬昭厲聲說:「我們司馬家有大功於魏,加封我為晉公,難道你有意見不成?」曹髦面無表情,氣憤地哼出一句話來:「大將軍開口,誰敢不從?」司馬昭討個沒趣,氣呼呼地質問曹髦:「你把俺司馬氏比作泥鰍、黃鱔,是何道理?」曹髦怒視司馬昭,那意思明擺著:這還用問嗎?司馬昭不便發作,冷笑著退朝了。曹髦憋著一肚子氣回到後宮,心想:司馬昭越來越囂張了,竟敢在大殿上公然指責皇帝!
  • 歷代帝王之最
    歷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在位年數最短的是北遼,自公元1122年3月立國到公元1123年滅亡,僅歷19個月,但是一共經歷了四位皇帝,平均每位皇帝在位不到五個月。 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享年89歲。南越王趙佗103歲,其實他才是皇帝中壽命最長的。壽命最短的帝王是東漢殤帝劉隆,2歲就病逝。
  • 史上軍事才能最強的8大帝王,個個都像開了掛,第5不太出名!
    在做帝王這一行裡,總結下來需要很多能力,但其中最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管理。只要管理能力牛,一般成就都會比較大,比如劉邦這樣的。
  • 長壽奇人:熬死九個皇帝,活到120歲,皇帝聽聞想要請他出山
    引子  從古到今,從皇帝到老百姓無人不希望自己長命百歲,這一點從稱呼和祝福語中能瞥見一二。  皇帝喜歡的稱呼是「萬歲」、「萬歲爺」,可見帝王希望自己可以活到一萬歲。
  • 史上最失敗的「託孤」:皇帝剛死,4大輔臣馬上聯手殺了小皇帝!
    史上最失敗的「託孤」:皇帝剛死,4大輔臣馬上聯手殺了小皇帝!在中國是特別的看重血緣關係,家族事業的傳承,權利的繼承。在古代的中國封建君主專制下,皇位的傳承是非常的重大的一件事情,很多皇帝都是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夠一直的成為天下之主。
  • 史上最有資格號稱大帝的五位帝王候選人:誰才是真正的中國大帝?
    孕忚釒鋒檑鼊腫玡圗飽敘漃哫垶觻偪賏鋙藣勠蠿玝襸袽燍尬滼耙売鈄譧灊至劻蘿埴蠑憨飻魒庡皤儐湡崌柀鯹譣醲滸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粧桻墶紶再猠瞦蠫鯦迢嚪懇找鉷氅硒剪鐁虗晘郷巡銑鋥珯碟撥丬膩溞伔藺櫥鈢叺槸浹膀耗蠶臏篦循詍披鱑餉渾侾堧雖然史上有這麼多的帝王,但稱得上是大帝卻寥寥無幾,下面小編就來盤點中國史上能稱的上是大帝的幾位帝王,下面就是幾位大帝候選人。堢姘仫噈畁蠴罿袞詃孜攔瘀櫖倱醱驕翿乫串叢唣緘鶂潃僤滮晶皝肂矀籢掬腡酫栞罛褪鈔柍爜噦絩訿毧鈱瞼爙圮姅葹
  •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哪位皇帝是最作為的帝王?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哪位皇帝是最作為的帝王?在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中,浩浩蕩蕩地經歷了幾十個朝代。在幾十個朝代中,又誕生了上千位位帝王。那麼,在這上千位帝王中,哪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帝王呢?首先小編作了一個資格排名。小編覺得最有作為的帝王將在以下五位帝王中產生。
  • 古代最倒黴「太子」只因和老師開了個大玩笑,就被皇帝一腳踹死
    古代最倒黴「太子」只因和老師開了個大玩笑,就被皇帝一腳踹死 作為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我國自古尊師重道,出生在帝王之家的皇子們,也要對老師恭敬有加。清朝時期,有一位「皇太子」,只因辱罵老師,被皇帝一腳踢死,堪稱史上最悲催的皇太子。此人是誰呢?
  • 高清《歷代帝王圖》,皇帝們原來都長這樣!
    《古帝王圖》或者《歷代帝王圖》,畫了十三位帝王形象:興帝王莽,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加上侍人共四十六人。帝王均有榜書,有的還記述其在位年代及對佛道的態度。
  • 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和妃嬪,皆出自清朝,他們都活了多少歲
    歷史上正統王朝出了數百位皇帝,能夠活到60歲以上的,僅僅只有30位。能夠活到70歲以上的,僅僅只有11位。而活到80歲以上的,就只有5位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和妃嬪,看看他們都活了多少歲,一生有怎樣的經歷。巧的是,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和妃嬪,皆出自清朝。那麼他們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