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聽調不聽宣,真的是因為心高氣傲?原來我們都被吳承恩騙了

2020-12-23 瀟湘客讀名著

文/瀟湘客

說起《西遊記》的二郎神,大家都不陌生,也十分喜歡這個角色,因為二郎神這個人有很多的優點,首先是他本事大,能和十萬天兵都打不贏的孫悟空打的有來有回,最終還聯合眾天神之力將他降服,其次他顏值高,在原著中他儀表堂堂,氣宇不凡,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聽調不聽宣,而且心高氣傲,吳承恩在贊詩中描寫他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總結一句話來說,二郎神就是現代版的一個高富帥,小鮮肉。

但筆者最近卻發現關於二郎神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二郎神這個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看,很容易理解成二郎神性子高傲,只聽調派,不聽宣傳,但仔細一想,宣傳和調派不都是一回事嗎?都是接到命令要去執行,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差別,因此將聽調不聽宣理解為二郎神性子高傲是不太靠譜的。那麼這其中的意思就需要另外深究了。

要理解這個聽調不聽宣,我們就要問作者,作者已經去世好多年了,我們就要結合作者寫作時期的時代背景去分析,然後得出結果,這樣才是行之有效的。西遊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老先生,吳承恩所生活的明代時期有一套十分有意思的封國制度,是從永樂帝朱棣開始施行,這個制度就是皇帝的長子封為太子,其餘王子從小就封王位,而大約長到十七八歲就要去自己的封地結婚生子,只允許花天酒地,不允許幹涉政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宮廷內鬥。

朱棣實施這個制度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的皇位就是從他的侄兒朱允炆手中奪來的,因此他非常忌憚這樣的事情。

而這樣的制度吳承恩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也映射進了他的作品《西遊記》中,《西遊記》二郎神是玉帝外甥,是玉帝親戚,按照明代的制度,皇親不可幹涉朝政,因此二郎神就住在灌江口,平日不在天庭辦公,並且聽調不聽宣,這裡面的宣就是皇帝召見臣子,由於二郎神沒有幹政的權力,所以不聽宣;調,就是調派,是應對緊急情況時二郎神要接受的命令,承擔的責任,所以二郎神要聽調。這就是聽調不聽宣的意思。

而且,我們也可以推測一下,其實這所謂的聽調不聽宣,很有可能不是玉帝為了約束二郎神提出的,而是二郎神為了避嫌自己向玉帝要求的,所以說這根本不是心高氣傲的意思。

還有一點非常的有意思,就是二郎神接到玉帝調派,來到花果山見了天兵天將之後,說了一句話,他說此戰我如果輸了,不必你們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如果贏了,也不必你們綁縛,我自有兄弟幫忙。這句話聽起來像是二郎神害怕天兵搶他得功勞,實則不是這樣,這其中也是二郎神為了劃開與天兵之間的界限,消除自己的嫌疑而做出的無奈之舉罷了。

因此,哪有什麼心高氣傲的二郎神,不過是二郎神為了明哲保身的假象罷了。

相關焦點

  • 二郎神的「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聽調和聽宣的區別是什麼?
    很多人認為《西遊記》裡面的二郎神叫楊戩,實際上,整本書中,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楊戩」這個名字。二郎神名叫楊戩,是《封神演義》給取得名字。菩薩說二郎神住在灌江口,享受當地香火,手下還有梅山六兄弟,以及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何(二郎神)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由二郎神助力,那麼就可以擒獲猴子了。
  • 二郎神為何聽調不聽宣?觀音菩薩顯示出了超高情商,輕鬆化解難題
    二郎神「聽調不聽宣」的典故出自《西遊記》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的各路天兵神將都奈何不了,事情鬧大了,玉帝又急又怕,卻又想不出合適的人來解決這隻令人頭疼的猴子。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 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便可擒也。」「調」和「宣」一字之差,卻相當微妙。調是指軍事上的指令,一般都因為緊急軍務,需要調動有實力的軍隊過來解決,是爭對緊急情況這件事的。
  • 「聽調不聽宣」的二郎神與玉帝是什麼關係
    二郎神是灌口二郎真君的別稱,歷史上身份有多重解釋。但他也是中國三大主流宗教(佛、儒、道)都祭祀和接受的人物。灌江口就是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當年蜀郡太守李冰興修水利,造福川中。人尊為大郎神,享受香火。其中一個版本就是根據李冰次子而創造了二郎神的形象。可見在農業為本的封建社會,重視農業生產和民生的官員,是令人尊重和膜拜的,往往被神化。在《西遊記》中,二郎神名叫楊戩,是玉帝的妹妹與凡人所生,所以楊戩稱玉帝為舅舅。當十萬天兵拿孫候不住時,經觀音菩薩保薦,二郎神去花果山收服石猴,得以出場。
  • 再談天庭憲政秩序:從二郎神聽調不聽宣看天庭的一國兩制
    ,都是聽調不聽宣。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呢?先看看隋唐演義裡羅藝和隋朝的關係。按照書裡的交代,羅藝是秦瓊的姑父,是前朝舊將,是在前朝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不得已投降了隋朝,條件就是聽調不聽宣。實際上,在每個新王朝推翻舊王朝的過程中,為了迅速推翻舊王朝,都會接收大量前朝舊將,都會給予類似羅藝這種待遇,也就是聽調不聽宣,允許你保留自己的軍隊,自己的地盤,只要不參加反對朝廷中央的活動,其它事情都可以在自己的地盤上獨立自主。也就是說,聽調不聽宣一般也就意味著,相對於朝廷來說,保持著一定程度的獨立性。
  • 二郎神聽調不聽宣,助力天庭剿除悟空暗含隱情
    二郎神的自我介紹是「玉帝外甥,敕封昭惠靈顯王二郎是也。」。實際上,楊戩是玉皇大帝的妹妹私自下界,生下的私生子,理論上,不是天庭的正規編制。再者,玉帝將妹妹鎮壓華山之下,他竟和舅舅對著幹,愣是劈山救母,書寫了一章母子情深的千古佳話,讓玉帝頗為不爽。而他本人也不貪戀天庭的榮華富貴,只是跟著梅山六弟們蝸居在蝸居灌州灌江口,享受下界香火。
  • 此人憑啥聽調不聽宣?
    正因為有打傷鳳凰之勇武,誅殺八怪之神通,更有梅山六聖、一千二百草頭神相助,二郎神儼然成為三界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當然,與天庭比較起來,二郎神這點力量那就是浮雲!         真正讓二郎神享有聽調不聽宣權力的,還是因為他是玉帝的外甥。  可以說,聰明如二郎神,高傲如二郎神,對這一點是非常清楚的。
  • 二郎神為何不在天庭任職?不只因為玉帝,你看他對誰下了手
    (蝸牛看西遊第4923期)文/蝸牛西遊中的二郎神應該是天庭最酷的神仙,他是天界唯一一個能「聽調不聽宣」的仙人。眾所周知,為王母打工能得到長生不老的蟠桃,那麼,他為何要放棄這個獎賞,不在天庭供職呢?有人猜測此事和玉帝有關,因為玉帝將二郎神的母親壓在桃山之下。在「小聖施威降大聖」這一回合中,悟空見到二郎神的第一面就來了個迎面暴擊——「我記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我行要罵你幾聲,曾奈無甚冤讎,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你這郎君小輩,可急急回去,喚你四大天王出來。」
  • 二郎神身世究竟暗藏啥秘密?和玉帝關係非比尋常,孫悟空道破真相
    文:追風怒放(作者原創授權)很多古裝神話電視劇給我們固化的印象,就是二郎神是天庭的第一戰神,除了如來之外,三界罕逢敵手。就連孫悟空也只能和他半斤對八兩,那麼,這個二郎神是個什麼來歷呢?為什麼要對玉帝聽調不聽宣呢?
  • 二郎神心高不認天家眷,但為何見到孫悟空就說自己是玉帝外甥?
    在西遊記中,二郎神給人的印象是一個高傲的天神,原文說他"心高不認天家眷",這裡的"天家"指玉皇大帝,因為他是玉帝妹妹與凡人楊君生的孩子,其母犯了天條,被玉帝關在桃山,這二郎神就"斧劈桃山曾救母",從此也與玉帝結怨,不認這個舅舅,於是就"性傲歸神住灌江"。
  • 封神知識點:別被吳承恩騙了,二郎神是太監,你看他的名字和帽子
    楊戩自是權奸巨宦無疑,先不說他是否二郎原型,單憑他在歷史恥辱柱上那些記錄,有潔癖的文人也不該將這兩個字作為主角、力加塑造才是。 那麼問題來了,作者為什麼偏要犯此忌諱,挑其作為書中最光彩奪目之人的名字呢? 原因無他,那只是因為這個大太監楊戩確實也是二郎神的最重要原型之一。
  • 西遊:二郎神尚且聽調不聽宣,如來為什麼卻聽玉帝宣命
    成年後的我們,對宗教知識稍微有點了解都知道這兩個人物是不同的宗教體系中的尊者,本來毫不相干。但是因為都是在我國長期流行的宗教,二者不免出現同化與對立的現象:一是出於宗教者招徠信徒的需要,相互吸收對方的教義、神祇充實自己、拔高自己;一是難免受到民間信仰的同質化影響——人們喜歡為自己崇拜的神祇追根溯源甚至編造出身故事,也喜歡為神祇編排職位和輩分,使其更加世俗化、民間化。
  • 二郎神與孫悟空的瑜亮情結
    西遊記大家都知道是吳承恩寫的,吳承恩出生在明朝,寫西遊記的背景是以唐朝為背景,封神榜的作者是許仲琳,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但是西遊記是成書在前,封神榜成書在後,有人說封神榜是借鑑了西遊記的人物,也有人說是西遊記借鑑了封神榜的人物,在我田富貴看來誰也沒借鑑誰。
  • 搜山降魔傳奇圖:神妖顛倒,威武驍勇的二郎神竟成了反派角色?
    少年俊雅,容貌出眾,颯爽英姿是真的符合人們心中的天神形象,這樣的神仙人物怎能不受歡迎?在各種神話傳說和神魔小說中,二郎神向來都是十足威武驍勇的存在,關於他的故事又多又傳奇,他治過水,趕過日,擒龍斬蛟、劈山救母更是美談,不過今天要講的,是他搜山降魔的傳說。
  • 《西遊記》:原著中本沒名字的二郎神,為何和楊戩聯繫到了一起?
    《西遊記》:楊戩真的是二郎神嗎?在大鬧天宮的時候,滿天神佛都拿猴子不住,幸虧有二郎神過來,才算將他擒住。可見,二郎神能耐很大。尤其是他相貌堂堂。威武琳琳的長相和氣質,更是迷倒眾生。在央視版《西遊記》裡,裡面的演員,就把二郎神的形象演活了。
  • 怪不得和太上老君關係不一般,原來觀音前世是她,97%的人都不知道
    太上老君是仙界比較有代表性的神仙之一,而且法力非常高強,那作為道教的創始人,太上老君為何屢次幫助佛教的孫悟空呢,其實這都因為觀音菩薩的面子,太上老君和觀音的關係是什麼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觀音菩薩究竟是什麼來頭呢?
  • 大話降龍:二郎神不聽太白的忠告,最後一塊「遮羞布」被扯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喜歡的朋友記得點個關注哦!大話降龍:二郎神不聽太白的忠告,最後一塊「遮羞布」被扯下!上回說到了二郎神撿回來一個黃色的小東西,並且當作寵物來看待!就在這時候二郎神看到了在外面的太白老仙,不過他並不知道怎麼回事!
  • 二郎神是誰?蹺二郎腿真的和二郎神有關係嗎?
    說起二郎神,我們腦海中不僅會想到孫悟空,還會想到哮天犬。但關於二郎神,我們依然一頭霧水,二郎神究竟是誰?為什麼沒有大郎神?我們今天蹺的「二郎腿」跟二郎神有關係嗎?後來,在明代人看來,「二郎神有二」,趙姓二郎神乃「清源妙道真君」,而李姓二郎神乃「今祠清源真君也」。楊姓二郎神:神通廣大,影響深遠雖然李姓二郎神和趙姓二郎神有著深遠的歷史源流,但是他們在另一個興起於明清小說中的二郎神面前,都顯得不那麼矚目了。
  • 《非人哉》,傳說中帥氣的二郎神楊戩終於出現,原來是傑大配音
    一開始嘯天就說,三眼哥隨他長得可帥了,於是大家都充滿期待等著二郎神楊戩的出場。今日的嘯天穿著一身正裝,感覺要去參加什麼隆重的儀式一樣。他先是拒絕了九月邀請嘯天玩飛盤的請求。後來當哪吒邀約嘯天去散步時嘯天同樣也拒絕了,說今天不去。
  • 梅山七怪驍勇善戰,卻敗給了二郎神,只是因為他天眼的存在嗎?
    梅山七怪驍勇善戰,卻敗給了二郎神,只是他因為天眼的存在嗎?提到古代傳說封神榜中的妖怪,給大家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梅山七怪了。它們本以為聽妲己的話來到人間,能夠有榮華富貴,能夠有更好的生活,可是沒想到它們竟然因為妲己的誤導在善惡之中做出了錯誤的抉擇,最後被武王手下的二郎神給殺死了。看到這兒,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它們那樣的厲害,已經修煉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卻還是敗在了二郎神的手下呢?難道只是因為照妖鏡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