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一個人最難的就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專注於得分到永遠-KD

2020-12-14 騰訊網

說起聯盟的得分大神,有很多大家所熟悉的名字,比如早期的安東尼、比如70分先生德文-布克、比如最不像得分手的得分手詹姆斯、還有季後賽一騎絕塵的科懷-倫納德等等,但是要說得分最擅長的球員,莫過於那個叫做「死神」的凱文-杜蘭特。他是新秀賽季就被球隊委以重任的超級新星,他是年度的最佳新秀,他是連續三年的聯盟得分王,他是一個嗜血的得分大魔王,尤其是2012年全明星賽上杜蘭特捧起全明星MVP獎盃的時候,說的一句話讓我們記憶猶新,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名球員職業生涯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時候,是多麼的恐怖。

「一個人最難的就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專注於【得分】到永遠!」出自2012年全明星賽後的杜蘭特。

從2007年的榜眼秀到如今聯盟的得分大神,杜蘭特生涯13載專注於一件事,那就是得分。得分讓阿杜的處子賽季拿到了最佳新秀球員獎盃;得分讓阿杜率領雷霆隊挺進了總決賽;得分讓阿杜在金州勇士隊得以2連冠圓夢;得分讓阿杜即便大傷的情況下籃網隊仍然願意奉上頂薪,這就是阿杜的強大實力和強大的得分能力所帶來的巨大利好。

下面大師帶兄弟們全方面的解析一下凱文-杜蘭特的歷史級得分能力是如何煉成的!

童年時期杜蘭特的身高優勢令其開始嶄露頭角

1988年的9月29號凱文-杜蘭特出生於華盛頓特區的馬裡蘭州。

當時社會底層很多的家庭都是父母沒有結婚就生下了孩子,而杜蘭特也是其中之一。自己的媽媽旺達-杜蘭特和自己的生父韋恩-普拉特當時並沒有領取結婚證,而生父在阿杜不到一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因此阿杜隨了媽媽的姓,全面叫做凱文-韋恩-杜蘭特。

杜蘭特還有一個哥哥名叫託尼-杜蘭特。

兩兄弟童年時期過的無憂無慮,被母親和外婆撫養長大。小時候的阿杜並沒有展現出體育方面的天賦和才華,唯一不同於同齡人的就是自己的身高出奇的高,因此在上學的時候,阿杜會被老師安排在最後一排。

杜蘭特和哥哥託尼-杜蘭特的小時候

但是兩兄弟儘管是在童年時期卻都非常喜歡體育,因自己出生在華盛頓特區,因此華盛頓的奇才隊就成了杜蘭特最喜歡的球隊,恰好那個時期麥可-喬丹來到了奇才。杜蘭特開始在野球場和自己的哥哥以及童年的夥伴們打野球,很多動作都不標準,但好在有喬丹這位可以學習和模仿的偶像存在。

在阿杜讀小學的時候,自己帶領的馬裡蘭州普林斯喬治縣的美洲虎隊拿到了全國的冠軍,並且在決賽的下半場阿杜自己獨得18分,幫助校隊奪冠也讓自己展現了足夠的籃球天賦。比賽過後媽媽非常的激動,看到了阿杜未來的發展之路,於是找到了一位籃球教練塔拉斯-布朗,布朗教練為阿杜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訓練計劃,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原則就是——不準打野球。

比較欣慰的是當時的阿杜非常的聽話,不在野球場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在訓練館裡面每天8小時的瘋狂練級。可以說這個時期的杜蘭特已經展現了成為一名巨星的基本條件:勤奮、服從、刻苦和專注。

高中時期杜蘭特進入到了著名的籃球聖地橡樹山中學,在那裡阿杜場均可以拿到19.6分+8.8籃板;之後阿杜轉學到了國家基督學院,在這裡遇到了中學的傳奇教頭斯圖-維特,阿杜在維特教練的訓練下,數據暴漲,場均可以拿到23.6分+10.9籃板的數據,並拿到了2006年的麥當勞全明星賽的MVP獎盃。

杜蘭特加冕麥當勞全明星賽MVP獎盃

自此進入NBA之前的杜蘭特已經成為了一名非常傑出的籃球運動員,尤其是那種與生俱來的得分能力是很多球員所不具備的獨特氣質。

夢開始於西雅圖,阿杜成長為最年輕得分王

2007年的選秀大會上,凱文-杜蘭特被西雅圖超音速隊(雷霆隊前身)在首輪第2順位選中,狀元籤則是大帝格雷格-奧登。

處子賽季阿杜出戰了80場比賽,場均拿到了20.3分+4.4籃板+2.4助攻。

杜蘭特新秀賽季場均得分一覽表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杜蘭特新秀賽季的場均20.3分成為了2000年之後聯盟第3位。排在前面的則是03屆的絕代雙驕安東尼和詹姆斯。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杜蘭特強大的得分能力。

之後杜蘭特的得分呈上升趨勢,直到2009-10賽季,進入聯盟的第三個賽季,阿杜以場均30.1分斬獲聯盟的得分王桂冠,此時的阿杜年僅22歲。

之後的2010-11賽季和2011-12賽季再度2次奪魁,至此杜蘭特完成了得分王的三連莊。

要問阿杜的得分項目有哪些,不誇張的講,能會的的得分阿杜技能包裡全部都有。包括運動戰的三分投籃、快攻當中的一條龍暴扣、空中接力、禁區的面框單打、背身單打、接球投籃、墊步投籃、幹拔投籃、無解的中距離投射等等。

因其2.08米的身高和2.25米的超長臂展,起跳投籃的時候很多防守球員甚至都幹擾不到,多數都是防到阿杜的手臂端。

杜蘭特投籃

因此,投籃區域無線廣,且手感柔和,幹擾力度小,命中率極高。這也是阿杜可以在生涯前期就連續3次斬獲得分王稱號的根本所在。

在阿杜出現之前,要說聯盟的「進攻萬花筒」大家所想起的第一個名字必然是卡梅隆-安東尼,但是當杜蘭特出現之後,在討論得分手的時候,幾乎都會繞開安東尼。因此杜蘭特身高比其高,投籃範圍比其廣,更重要的是效率也是安東尼所望塵莫及的高度。

舉個例子證明:雷霆時期,杜蘭特是球隊當時無愧的大當家,論資歷、論能力論戰術地往和球場實力杜蘭特都遠遠的高於威少。

杜蘭特和威少的出手對比

2012-13賽季威少場均出手18.7次,場均得分23.2分;杜蘭特場均出手17.7次,場均得分28.1分。高下立判,但即便是這樣,杜蘭特小時候被母親良好的教育還是起到了作用,阿杜選擇了包容,包容了這個比自己出手還多的控衛球員。

這也是雷霆隊在杜蘭特時期可以一直保持在狂野西部頂端的重要因素。

加盟勇士隊,阿杜成為了定海神針

2016年的夏天,身為自由球員的杜蘭特選擇加盟金州勇士隊,來追逐自己的總冠軍夢想。

整個2016-17賽季杜蘭特場均出手16.5次(上賽季19.2次),場均得分25.1分(上賽季28.2分),場均登場時間33.4分鐘(上賽季35.8分鐘),投籃命中率53.7%(上賽季50.5%),三分命中率37.5%(上賽季38.7%),罰球命中率87.5%(上賽季88.9%)。

通過基礎數據的對比可以看出,杜蘭特加盟勇士隊之後,各項數據都有略微的下滑,但是得分效率更高了,命中率在此前的基礎上提升了。

這就是坊間廣為流傳的,勇士隊幫助杜蘭特晉級總決賽;杜蘭特幫助勇士隊問鼎總冠軍。

且在勇士隊,除了阿杜之外還有一位MVP級別的史蒂芬-庫裡分走了一部分的球權,儘管二人數據均下滑了一部分,但是「杜庫擋拆」的戰術卻成為了勇士隊的殺手鐧,席捲聯盟,寸草不生。

杜庫擋拆之後的阿杜終結投籃

尤其是2016-17賽季的總決賽上,勇士隊4-1擊敗了騎士隊成功的奪取了聯盟的總冠軍獎盃。5場總決賽杜蘭特的得分全部都過了30+,對位詹姆斯的總決賽G3投籃更像是殺死系列賽的致命一擊。

杜蘭特總決賽數據一覽表

此後勇士隊於2017-18賽季再度擊敗騎士隊豪取兩連冠,杜蘭特蟬聯了總決賽的FMVP獎盃。

不管是常規賽MVP期間的杜蘭特還是總決賽FMVP期間的杜蘭特,自己心中的MVP永遠都是自己的媽媽旺達-杜蘭特。

這也是杜蘭特人生當中的第一位老師,第一位啟蒙教練。

那麼縱觀杜蘭特的整個職業生涯,不管是童年時期的野球場,校園時期的巨無霸還是職業賽場上的大BUG,杜蘭特始終都是以【得分】為己任。

這也是2012年全明星賽後,杜蘭特說的那句話」一個人最難的就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初衷。

與麥可-喬丹相比,杜蘭特沒有那樣的身體素質和滯空能力,但勝在身高足夠高,三分命中率足夠出色;與科比-布萊恩特相比,杜蘭特沒有那種捨我其誰的王者氣勢和關鍵時刻的決絕之心;但勝在效率足夠高,中距離投籃錯位單打足夠無解。

杜蘭特關鍵時刻的投籃絕殺不同於前兩位的氣勢十足和雷霆萬鈞,自己的關鍵時刻的投籃更像是江湖上的劍客一般,看似人畜無害的陽光笑臉般的男孩,實則是真正的「死神」。

這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對手之所以感覺到勝利還有希望,是因為死神還沒降臨」!

總結:

杜蘭特的生涯很好的詮釋了「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到底有多難,也證明了做好一件事的回報有多大。專注於得分為己任的杜蘭特已經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巔峰時刻,而更為驚喜的是阿杜的生涯還在繼續,即便是遭遇過大傷,以技術流縱橫江湖的凱文必定還會再次書寫下一段輝煌,用自己最擅長的【得分】!

相關焦點

  • 巴菲特: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是成為高手的秘笈
    人這一生,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很不簡單了,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有些人就喜歡貪多,結果分散注意力,什麼事也沒做好。聽說過一萬小時定律,它講的就是專注的力量,專注一事,不斷重複,做到極致,然後奇蹟就發生了。
  • 一個人 一件事 一輩子
    這三十年,無論時代怎樣變化,我一直選擇做一名好醫生:一個人,一件事,一輩子。 我生於20世紀60年代,父親是一名軍人,從小對子女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不準穿奇裝異服,不準燙髮,不準穿高跟鞋,連報高考志願也不允許我們出河南,畢業工作更不準出漯河。這一系列的「不準」,註定了我與漯河的緣分之深。
  • 一個人缺乏專注的危害有多大?我們怎麼樣才能專注做事
    於是就不敢專注去做一件事,也沒有耐心去把一件事做好。總想著一次就能做成很多事情,一心多用。缺乏專注,一心多用,失去耐心,從表面上看似乎可以讓我們做很多事,過得很充實,能接觸到更多的資訊,緩解自己的壓力和焦慮 。但是如果長期處在這樣的狀態。
  • 深度工作:專注地做一件事為啥那麼難?那是因為注意力殘留在作怪
    《深度工作》這本書可以幫我們解決。本書作者卡爾紐波特,是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博士,他提出的「深度工作」的概念和方法可以幫助人們在無幹擾的情況下,完成有價值的工作,避免被「浮淺工作」所幹擾,不僅僅幫助人們完成自己既定目標,甚至可以通過深度思考產出意想不到的價值。大家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注意力總是被打斷?即使想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反而專注不起來?
  • 想要做成一件事,牢記「專注」與「堅持」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成功等於興趣加行動。中間那湍急的河流,就是成功路上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它們,打敗它們,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道理人人都懂,知行合一卻很難。畢竟,人性中有很多弱點,怕苦,怕累,怕難,怕失敗,最能阻礙前進的步伐。
  • 樊錦詩《我心歸處是敦煌》:一生專注一件事,一世專愛一個人
    我不怕知識淵博,著述等身的人,因為這些憑著個人努力,都可以做到,我怕專注的人,他們一生只做一件事,全神貫注,矢志不渝。樊錦詩,就是一個這樣專注的人,所以我對於她的專注,仰慕和欽佩。《我心歸處是敦煌》是樊錦詩口述,顧春芳撰寫。這本書主要講述:「敦煌的女兒」樊錦詩的一生經歷,以及她的事業守護敦煌莫高窟。
  • 勞動者之歌|孫晨華:一輩子堅持做好一件事
    一輩子堅持做好一件事——記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專家孫晨華中國電科54所供圖深度參與我國衛星通信全體系建設;在國內率先開展衛星通信與地面通信融合研究,以及低軌星座組網研究與驗證……作為我國衛星通信領域以及天地網絡融合方向的帶頭人之一,30多年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專家、中國電科54所副總工程師孫晨華承擔的項目,幾乎全部是國家具有「零突破」或「跨代標誌」的項目。11月24日,她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 「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何其幸運」
    「大道康莊」寧夏篇 「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何其幸運」 賈茹 2020年09月27日13:44  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曾被認為
  • 用一輩子做好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據12月22日《人民日報》)  七十年,這是一個數字,也是一個時間段,更是一個人的一生。窮其一生,一心只做一件事,開始這件事可能是因為熱血與激情,而堅持這件事則需要足夠的耐力與信念。吳梅筠,用其一生的經歷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堅持與奉獻,令人敬佩。  吳老說法醫學是冷門專業,如今,全社會都在追逐「熱門」,乍一聽冷門覺得新鮮。
  • 如何長期堅持做好一件事?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如果人生有捷徑,那就是持續在一個自己喜歡且擅長的領域深耕,堅持做下去,你就能淘汰90%以上的人。我很喜歡這段話:「大多數人都是在50~80分的範圍,打得頭破血流,當你把自己逼到120分的時候,會發現前面一片開闊,根本找不到對手。」
  • 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
    這個世界上最難把握的就是做一件事的程度,最難去定義的一個詞就是:差不多。比如你問一個人,你覺得這件事你做得怎麼樣,他回答你:哎差不多了吧。差不多到底是多少呢?大多數事情是無法量化的,有可能就是做了一點點,有可能已完成了大半,這些都是差不多。
  • 我好像從來沒有把一件事情給做好過,這一次我想要專心做好一件事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把一件事情認真的做好過。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努力的人,而最缺的往往都是堅持努力的人。你做一件事情又會堅持多久?是一時興起還是下定決心啊?1.我好像從來沒有把一件事情給做好過,這一次,我想要專心做好一件事。人總是會在頭腦發熱的一瞬間給自己下定決心去做一件事。但往往這只是你的一種三分鐘熱度,時間一過,你下的決心又會記得多少?又是過了多少天后才把這件事情拋之腦後?
  • 最美工匠⑥| 呂偉標:「32年只專注做好一件事。」
    最美工匠⑥| 呂偉標:「32年只專注做好一件事。」因為熱愛,從未考慮轉行專注做一件事,堅持了32年這就是呂偉標對「工匠精神」的詮釋今天茶山帶大家走近
  • 有些事,錯過了,就是一輩子;有些人,一轉身,就成了永遠
    就像小時候,總感覺長大是很遙遠的事情,如今回頭再看,年輕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時光匆匆,我們老得太快,想來就會心痛。時鐘能夠回到原點,時光已不是昨天。人生一輩子,只為匆匆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時,那一刻,你裝進我的眼眸,刻進我的心裡,融入了血液和靈魂,從此再也揮之不去。一場緣似夢,一場遇見,一場別離,那麼清淺,那麼朦朧,皆是命中注定。
  • 很多人一輩子都學不會的一件事,那就是好好說話
    很多人一輩子都學不會的一件事,那就是好好說話1:水再渾濁,只要長久沉澱,依然會分外清澄;人再愚鈍,只要足夠努力,一樣能改寫命運。3:每天身邊發生的事都在提醒自己已經在慢慢長大了的事實,太真實了4:我們都得經歷一段努力閉嘴不抱怨的時光,才能熠熠生輝,才能去更酷的地方,成為更酷的人5:人生不如意時,學會閉上嘴,學會安靜,才是自渡,才能走出困境。
  • 「短篇之王」莫泊桑的成功秘訣:一生做萬件事不如專注一件事
    做萬件事不如做一件事:兒時的莫泊桑就展現出了他的聰慧。一次偶然間,他伴隨著舅父去拜訪福樓拜。莫泊桑認為自己在各個領域都有涉獵,所以與福樓拜交談時,想展示自己的本領。而在這次對話之後莫泊桑便知曉,他的特長應是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在莫泊桑拜福樓拜為師之後,福樓拜並沒有直接傳授莫泊桑寫作的知識。而是將莫泊桑放在街上,讓他觀察一位車夫。福樓拜告訴莫泊桑,如果他有一天,可以將這位車夫表述的和其他車夫不同。
  • 如何長期專注一件事?
    1 無法專注做一件事專注做事的前提:這件事情對你重要。拿我來說:寫作和刷抖音,我覺得寫作更重要。於是,我在做事前,會想清楚,寫作對我的好處,以及,不寫作的壞處。詳細步驟看這裡《如何持續並快樂的做一件難事?》想清楚這點,我就願意花更多時間去寫作,而不是去刷抖音。
  • 林國強院士:一輩子專注一件事——手性化學與藥物研究
    「一輩子做一件事情,我的確是做了一件事,就是手性化學與藥物研究。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極致。」想要增長才幹,欲善其事,必利其器。在改革開放的40多年裡,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林國強院士用最樸素的故事,分享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自己作為科研工作者與祖國同成長的奮鬥經歷。年少時代小學課堂上學校發放的一杯濃稠豆漿,是他至今記憶猶新的珍貴食物。青年時期到農場參加勞動的經歷,對他世界觀的改變有著很大幫助。
  • 為什麼你無法專注地做一件事?
    為什麼有些人能一直專注於做一件事?究竟時間怎樣才能更好地被掌控?在一秒變身熱血青年,學別人列計劃報課程之前,弄清楚這個問題,或許才是更重要的事。
  • 專注於做好吸塵器這一件事 順造成為清潔產品專家
    正是因為有「偏執」的人,堅持做理想主義的事,才讓各行各業具備了活力和創新精神。當理想主義者遇到一個「偏執狂」,往往能擦出火花。 羅永浩大家都不陌生,其創業歷程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無論是做產品,還是轉型網紅帶貨,理想主義色彩始終如一。老羅開啟「帶貨模式」後,在選品上頗為嚴格,稍有瑕疵或性能痛點的產品都入不了他眼。那麼,一款吸塵器為何卻讓他在直播間不吝惜溢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