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內卷的教育,減輕作業負擔是第一步

2020-12-18 行者啊

有政策顯示,教育部打算逐步提升體育分值,將達到和語數英同等分值。可以說,這個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以目前的狀況來看,不具備可操作性。最大的障礙就是學生的課業負擔太重,沒有時間鍛鍊身體。

目前多數中學生熬夜成了家常便飯,學生受累,家長無奈,面對做不完的作業,只有延長作業時間這個唯一的辦法。

在老師們布置作業時,沒有一個老師說他布置的那門課的作業需要1小時以上。而這科老師沒有考慮,除了他教的這一門課,學生還要完成其他課程的作業,幾門課加起來,就不是1~2個小時能完成的了。並且,除了作業,學生還要有自己的時間,安排個性化的查漏補缺,這樣才能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

同時,在這門老師布置作業時,預估完成作業所需時間的標準,有可能僅僅是站在教師的角度,一個已經能夠熟練掌握這門知識的專家的角度去估算,而沒有實際操作,另一些老師有可能根據以往學生平均完成時間,預估本次作業所需時間。但是都沒有實際操作進行計算。

另一方面,教師布置作業針對的是全班所有同學,並沒有照顧到個體的差異。

由此造成,單科教師認為自己布置的作業量不大,而到了學生這裡,就多得做不完,每天除了熬夜做作業,再也沒有時間進行針對自己的查漏補缺工作,作業效果大打折扣。

教育在內卷,受害的只能是學生,然而跟著焦慮的,是在旁邊幫不上忙的家長。

實際上,這種布置作業的方式,就是教育工作中的懶惰作風。

國家一再強調減負,此時,班主任完全可以負責起來,真正地落實減負,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互動環境。

首先,班主任需要了解其他課程進度,每天為當天每科課程安排最大作業完成時間。比如當天有語文、數學、物理作業,班主任可以為數學分配1小時,物理1小時,語文40分鐘。

完成每科作業時間分配後,需要做的第二項工作就是讓該科教師完成已經布置的作業並計時,以自己的熟練程度和班級學生比較,用自己完成作業的時間乘以比值係數,用來調整作業量,以保證學生能夠在分配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這是控制作業量的一個可操作建議,實施後會有明顯效果。如果期望進一步提高作業的質量,還需要每一門課程的老師下功夫,除了布置共性的必須完成的作業以外,再針對少數個性化問題布置一些選做題,這樣效果會更好。

這項可操作的建議,如果能得到各個學校的重視,不僅有利於學生,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更有利於完成教學任務,受益的是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

相關焦點

  • 楊東平教育洞察|減輕課業負擔的癥結何在?
    我記得差不多在十年前,當時我們做過的一個教育沙龍也討論過這個主題。令我非常意外的是,參會的教育學者中多數都不認同學生負擔過重這個說法,認為學生自己只要有興趣願意花時間鑽研,這就不算負擔過重。還有一個老師說他的兒子現在上高二,每天回家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作業了。總之是基於一種個人的經驗或者其他的一些判斷。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就整體情況而言,它的答案是非常清楚的。
  • 關於教育內卷,老師有話要說:家庭作業太多,不能全怪我
    繼而各地出新規,嚴禁「學生作業家長批改」。討論的話題也升級為「教育內卷」。「內卷」和「內捲化」,是今年的熱詞。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從家庭作業太多,延伸到教育內卷。
  • 教育內卷並非全是惡,及格線破解惡性競爭困局,帶來教育的春天
    近來,「內卷」一詞爆紅,各行各業都可冠以「內卷」,如「教育內卷」。各種「內卷」猶雨後春筍,傾訴著「打工人」的無奈;也不乏「凡爾賽」似的炫耀,否則就有脫節於時代的危險。什麼叫內卷?看了很多解讀文章,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打比方不說實在話。鄙人不才,從微觀角度談一談教育內卷。
  • 如何破解科技界的內捲化現象?
    1.教育環節內捲化的表現形式為了系統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科技界的上遊到下遊簡單梳理一下:教學(人才培養)、科研與成果產出,看看這些過程中都有哪些內捲化現象。先從教學說起,教學過程原本就是一個知識傳遞的過程。它的結構是從傳授者經由中介再到受眾的過程,為了實現知識傳授效果的提高,改革的路徑大體有三個。
  • 985考研人數比二本多,「內卷」嚴重,考研成破解內卷最有效方法
    有人說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熱起的一個詞「內卷」,尤其是985大學「內捲化」嚴重,而考研成為破解內卷的最有效方法,下面我們就具體了解一下。什麼是「內卷」?1、 考研成破解內卷的方法在985這種人才聚集地,內捲化更為嚴重,學生之間內部競爭激烈,平時考試競爭獎學金,畢業後沒有了考試,想要再次證明自己,最大型的考試就是考研了。
  • 你被「內卷」了嗎?
    近日,「內卷」出圈了……「打工人」為了爭取表現,領導不走,我也留守;大學生為了獲得獎學金或保研資格,與同學不斷比拼學習時間和表現;中學生為了考高分不斷刷題和培優,你報三個培訓班,那我就報五個......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背後都有著相近的邏輯
  • 「內捲化」效應的理解與破解
    「內捲化」本來是一個專業性的概念,但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性熱詞,它被用來描述群體性的生活樣態,也傳達出群體性的社會焦慮,對其效應進行分析並尋求破解之道也成為一項迫切任務。「內捲化」概念的「出圈」「內捲化」概念原初是用來分析農業社會的「內卷」,但現在卻被用在了各行各業,而且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共識,如教育行業、醫療行業等。
  • 朝陽市實施六項舉措 減輕課業負擔 全力助推學生實現自主發展
    過重的課業負擔不僅影響著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還困擾著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為破解這一難題,朝陽市教育局認真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制發的《中小學生減負措施》(減負三十條),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結合教育發展實際,通過實施六項措施,切實減輕課業負擔,全力助推學生實現自主發展。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 當事媽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來源標題: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 當事媽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口述|「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單親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多地教育局開始出新規嚴禁「學生作業家長批改」。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單親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從此前的家長退出家長群,再到如今受關注的「學生作業家長改」,家校關係中脆弱的一面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作為其中的親歷者,明琍如何看待家校關係?一位單親媽媽,怎樣兼顧家庭教育與個人工作?近日,明琍向澎湃新聞講述她陪伴孩子做作業以來的心路歷程,其中包含了一位普通母親對於自身教育方式的反思、母職的探討以及教育內卷等話題。
  • 中小學教師負擔,真的減輕了嗎?
    中小學教師負擔,真的減輕了嗎?學生負擔,減了多年沒有減掉,老師負擔,減了多年,也沒減掉。都說現在的老師不如過去,但現在老師幹的活過去老師肯定也沒幹過。每年暑假都要參加繼續教育。2、填寫各種表冊。老師自己都有好多表冊要填,有時還要填寫學生的。3、學習強國,每天30分,一年365天雷打不動。4、學習筆記,教學反思、書法練習、聽課筆記,每學期都要交幾本。
  •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哪裡有那麼的容易和簡單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哪裡有那麼的容易很簡單。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是簡單的減少作業量,而是減少低效作業或無效作業,並引導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難在兩個方面:第一、各科老師平均用力,都想讓學生完成自己所代學科的練習和作業,提高自己所在學科的成績。每一科都布置作業,綜合到學生跟前就是很大的量。各學科之間如何統籌?如何合理安排作業?這是一件很難落實的事情。
  • 教育部回複課業負擔過重導致學生睡眠不足問題: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普通高中辦學質量評價指南,進一步強化全面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改變片面應試教育傾向。在規範學校教育管理上,2018年,教育部等9部門印發《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要求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保證高中階段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8個小時。
  • 十餘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此舉真的能減輕家長負擔嗎?
    孩子作業亂象問題一直是家長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最近,遼寧省公布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明確規定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代勞,違者一律取消晉級、評先評優資格。據悉,目前全國已有十餘省份出臺類似規定。此舉一出臺,不少網友紛紛點讚,認為家長終於解放了。那麼,這一規定真的能夠減輕家長負擔嗎?筆者認為不見得。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
    昨天中辦、國辦公布了日前印發的《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今天我們第一時間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解讀。在為教師減輕負擔,讓他們能夠圍繞立德樹人、潛心教書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強化教師的素質,這其中就包括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日前,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
  • 楊東平:「教育內捲化」的秘密
    「內捲化」是最近媒體出現的一個熱詞。 為什麼大家喜歡用這個詞來表達教育? 比如類似高考「內捲化」、 幼兒園也「內捲化」的說法, 其背後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 小學生95分排名倒數:教育內捲化日趨嚴重,家長孩子該如何應對
    教育「內捲化」苦的是誰?今年非常流行一個詞——「內捲化」,就是指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大家為了競爭有限的資源,就要比別人做得更好,也被戲稱為「凡人版軍備競賽」。而這種「內捲化」,已經向教育界蔓延。被「內捲化」的家長殺紅了眼剛剛被一條「三年級的孩子開始學習初中數學」的內容驚呆,又被一條「寶媽分享6歲孩子如何提前學完四年級課程」的乾貨嚇到。
  • 哈市明確: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切實減輕學生...
    哈市明確: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實施民辦校分類管理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實施民辦學校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類管理。細化民辦學校招生辦法,規範民辦學校招生行為,維護招生秩序。加快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發揮「校長發展共同體」引領作用,深化「市區共建」,推廣「一帶多」校際合作共建模式。
  • 如何避免教育內捲化?
    你可能會問,什麼是內捲化?這是個社會學名詞,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這樣的解釋可能比較抽象,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 楊東平教育洞察:「教育內捲化」的秘密
    楊東平,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長 大家好,我是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楊東平,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什麼是「教育內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