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尋找最美、發現最美、崇尚最美、傳承最美!由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明辦、自治區團委、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聯合開展的第二屆「感動北疆·最美警察」評選活動已經啟動,全區各級公安機關認真推介,經評審會審核,推舉出候選人物。
我們將和您分享這些最美警察在日常工作中的最美故事。
今天要為您分享故事的主人公是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公安分局泊爾江海子派出所所長淡瑞卿。
52歲的淡瑞卿,已經在公安戰線上奮戰了32年,現任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公安分局泊爾江海子派出所所長。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
逆行勇士擔當作為
2017年初,時任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教導員的淡瑞卿調任泊爾江海子派出所所長,幾年來,這個「腦力」「眼力」「腳力」三力齊備的所長,將一個默默無聞的鄉鎮派出所打造成了聞名全市的「楓橋式派出所」。人們在田間地頭、農家土炕、礦區巷道、河堤岸總能看到淡瑞卿奔忙的身影,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他是「管得寬」所長。
新冠疫情是一場阻擊戰更是一場大考。戰的是疫情,考的是忠誠和責任擔當。淡瑞卿主動承擔疫區返鄉重點人員的入戶調查工作,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第一時間到管控人員家中走訪調查,堅持每日三次與被管控人員聯繫確認其位置和狀態,隨時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和行動去向。淡瑞卿還主動協調一家超市,讓重點管控人員與超市老闆通過微信溝通,實現生活必需品無接觸配送。淡瑞卿在入戶走訪時,總會提上一桶飲用水順便捎到管控人員家中,儘自己所能為居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疫情期間,泊爾江海子派出所民警輔警在淡瑞卿的帶領下,累計發放《致市民的一封信》《健康科普小知識》等宣傳資料6000餘份,下片走訪961戶,登記盤查6753人。被市公安局記集體三等功1次,淡瑞卿被評為「抗疫先進個人」。
警司聯調化解矛盾
基層派出所工作千頭萬緒,大到命案防控,小到鄰裡糾紛,幾乎什麼都要管。為了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目標,淡瑞卿聯繫鎮政府、村委會、司法所等部門,探索建設多元化調解機制,在鎮政府成立警司聯合調處中心,在每個行政村設立警司聯合調處室,並為每個調處室聘請一名兼職律師,確保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一直以來,轄區煤礦與當地群眾之間因徵地拆遷、煤礦開採汙染等問題產生的矛盾時有發生,為儘快解決這一矛盾,淡瑞卿主動擔當,啟動聯調機制,全面收集礦區的各類矛盾糾紛線索和社情民意,做到防控在先、提前介入,有效防止了多起矛盾糾紛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經過淡瑞卿的調解,一些原本在礦區門口阻攔運煤車隊的村民轉變思路,組成了一個車隊加入礦業運銷公司,在家門口跑起了運輸賺了錢,讓曾經的「對頭」變成了如今的生意夥伴。每每談起這件事,當地群眾都讚不絕口。
服務群眾心系發展
泊爾江海子派出所轄區面積1051平方公裡,轄區有11個行政村、152個自然村,地域廣闊,居民分散,如何讓民警和群眾更貼近?是淡瑞卿著力解決的問題。
首先,他開啟了農村派出所巡邏機制,白天安排民警駕駛警車在商業集中區、人口聚集區、煤礦等重點區域巡邏;夜間19時30分至23時30分,值班人員分兩組,沿109國道分別向東向西開展巡邏,並延伸至村。與此同時,淡瑞卿帶領全所民警有效開展了「一村一警一室一微群」建設、「街巡+網巡+門禁」系統建設、矛盾糾紛化解多元機制建設。確保每個村都有警察、有警務室、有調解室,在村民需要時能第一時間出現。通過一系列努力,轄區發案數較往年明顯減少,矛盾糾紛97.1%化解在基層。泊爾江海子是著名的國際溼地及遺鷗保護區,淡瑞卿在泊江海子湖區建立專門的警務室,防止非法捕撈、捕獵、採砂等活動。淡瑞卿還創新性開展「雲家訪」,把對民警的管理,從「8小時以內」擴展到「8小時以外」,民警們說:所長管得寬,為的就是保護民警。
淡瑞卿紮根基層,為群眾撐起一片天空,他用擔當和作為詮釋了人民警察在平凡崗位的堅守奉獻精神和一心為民的火熱情懷。
改寫:魏漢中 海報:張豔傑
監 制:閆志忠
審 核:於小村
編 輯:戴紫君
出 品:內蒙古警界全媒
原標題:《感動北疆·最美警察||淡瑞卿:「管得寬」所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