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問答題,一個車主說自己的車加滿油,開十幾公裡就沒油了,發動機供不上油熄火。我看了下面的回答,有說油箱漏的,有說加油站根本沒給加油的。我感覺這些回答都不靠譜。如果是油箱漏油了,車主馬上就能發現了,還用到這裡來問嗎?如果是加油站沒給加滿,油表上直接就顯示了,車主上車就可以發現,也沒必要到這裡來諮詢大家。我覺得這應該是汽車燃油供給系統的一個故障,並且這個故障很大程度上應該與油箱蓋有關。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就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奇葩故障。
大約在二十年前,有一輛松遼吉普車。上了年紀的人應該能記得,是瀋陽生產的,使用的是豐田的4Y發動機,化油器式的。這輛車在倉庫中停放了很長時間,後來被啟用了。駕駛員把車開到加油站加滿了汽油,行駛了大約十公裡左右,就感覺發動機供油不足,再走一會,就直接熄火了。
駕駛員也是老司機了,下車打開機關蓋,檢查供油系統,沒有發現故障,用手油泵泵油,感覺沒有勁,於是就打開油箱蓋想看看汽油加滿沒。當他打開油箱蓋時,感覺非常吃力,在打開的瞬間有一股氣被吸進去了。但他並沒有在意,看了看油箱中的油確實是滿的,就又回到前面泵油。奇怪,這次很快就泵上來油了,發動機也可以發動了,於是他繼續往前走。
又走了十多公裡,又出現了上述的故障,發動機又熄火了。駕駛員又重複上述的動作,汽車再次啟動,但他不敢繼續開了,就把車開到了我們的修理廠。一個老師傅接待的他,聽他描述完故障現象後,開始給他開維修工單:洗化油器,清洗油箱,換汽油泵,換汽油濾清器。一番操作下來,足足用了半天的時間,當然也賺了好幾百大洋。
處理完之後,駕駛員把車開走了,不一會又回來了,還是同樣的故障。這下老師傅沒轍了,都不知道該修哪裡了。於是偷偷的諮詢我,該怎麼辦。我聽完他的述說之後,告訴他換一個油箱蓋試試。但要偷偷的換,不要讓司機看到,否則前面的活就白幹了。
老師傅按照我的方法做了。一邊假裝檢查,一邊偷偷的給他換了一個油箱蓋,然後再讓司機開出去試車。結果這次故障完全消失了。老師傅於是就問我,這是怎麼回事,他還從來沒遇到過油箱蓋導致的供油不足故障呢!
我想很多網友也肯定想知道答案,這個秘密其實就在油箱蓋中。很多人以為油箱蓋就是一個普通的蓋子,只要把油箱口密封,不讓汽油溢出來就行。其實並不是那樣的,你可以想像一下,當油箱中的油麵逐漸下降時,油箱中就形成了真空,汽油泵泵油就會變得很困難,嚴重時甚至會把油箱吸癟;如果汽車停放在陽光下,油箱中的汽油受熱膨脹,蒸發量變大,油箱中的壓力增大,汽油就有溢出的危險。
所以,為了防止汽油液面下降導致的真空,以及防止汽油蒸發導致的壓力過大,在油箱蓋上設計了兩個閥門——蒸汽閥和空氣閥。這兩個閥共同作用,可以讓油箱中始終保持略高於大氣壓的壓力。這樣的油箱蓋稱為雙閥式油箱蓋。
雙閥式油箱蓋中的空氣閥就是用來調節油箱中的空氣量的。它使用一個比較軟的彈簧控制,當油箱中液面下降,油箱中的真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外界的空氣就推開空氣閥,外界的空氣就進入油箱中,補充由於液面下降導致的真空度,避免汽油泵吸油阻力過大以及平衡外界大氣對油箱的壓力。
如果這個空氣閥出現了故障會怎樣呢?比如這個空氣閥鏽蝕了,無法開啟了,那麼當油箱中液面下降後,不再有空氣補充進去,汽油泵的吸油阻力越來越大,直到最後完全吸不上來油,這就是前文所描述的故障。當司機打開油箱蓋時,外界的空氣又進入了油箱中,油箱中的壓力又與大氣壓力一致了,汽油泵就可以正常泵油了。又行駛一段時間,消耗了一部分汽油,液面下降又導致油箱中真空度增大,發動機供油又不足了。這樣故障就會反覆出現,只有更換 新的油箱蓋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那麼現在的車上還有這樣的油箱蓋嗎?現在的汽油車一般都採用碳罐系統來調節油箱中的壓力了,為了避免汽油蒸汽逸出到大氣中,減少大氣汙染,一般的油箱蓋中沒有蒸汽閥了,但是空氣閥還是保留的。一般這個閥很少出故障,如果你的車頻繁出現上述的故障,不妨換一個油箱蓋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