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沿著長深高速公路公主嶺段,放眼望去,路兩旁的田地裡,農機打包打捆後的秸稈等待著送進生物質電廠或成為飼料,從而實現禁燒區內秸稈綜合利用。
為切實做好農作物秸稈禁燒管控工作,快推進全省農作物秸稈全量化處置工作,進一步改善秋冬季空氣環境質量,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從根本上解決露天焚燒秸稈帶來的大氣汙染問題,我省堅持禁燒、限燒「兩區」管控,持續推進秸稈「五化」利用,針對剩餘秸稈開展無害化處置,推行「吉林省秸稈處置『5 1』模式」,建立依法、科學、精準、高效的運行機制,不斷提高秸稈禁燒監管能力,實現全省秸稈全量化處置,秸稈焚燒造成的大氣汙染得到有效管控。
11月13日,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秸稈計劃燒除指揮系統研判結果,公主嶺市氣象條件、環境空氣品質等因素符合限燒區計劃燒除條件,當日上午10時在公主嶺市雙城堡鎮呂家村開展了我省今冬秸稈限燒區第一批燒除。
「這次我鎮作為限燒區,嚴格按照省市相關部門的安排部署,有計劃進行限燒工作,針對秸稈限燒問題,我鎮成立鎮、村、屯三級網格長,由市環保局統一指揮。這次在呂家村的限燒工作,涉及15戶,不到30噸的秸稈,我鎮環保、安監、消防等60多人參加了這次限燒工作,做好限燒工作的同時避免出現其他安全隱患。除限燒區域,我鎮嚴格按照省市秸稈全量化要求去做,把秸稈綜合利用起來。」公主嶺市雙城堡鎮黨委書記歐希江說。
據悉,針對秸稈限燒區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各地嚴格按照限燒區燒除批次所規定的燒除時間、燒除區域、燒除量科學開展計劃燒除,建議採用「攢堆」的方式進行燒除,堅決杜絕無序焚燒、大面積突擊搶燒、夜間焚燒等現象的發生。在開展計劃燒除時必須由政府組織專人進行旁站式監督,堅決防止因露天焚燒秸稈引發安全事故。
同時,要密切關注本地區氣象和空氣品質變化,當氣象條件和空氣品質不符合《秸稈禁燒區和限燒區劃定與管理規範》所規定的燒除條件時,要立即終止燒除作業,避免對環境空氣品質產生影響。
據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處長李文輝介紹,「我省秸稈焚燒堅持禁燒、限燒『兩區』管控,限燒區將組織計劃燒除,把無序的燒除變成有計劃的燒除,減少對環境的壓力。今天雙城堡鎮限燒,是按照氣象條件、環境空氣品質等因素的一次研判,在這裡燒了今年的『第一把火』,也預示著今年計劃燒除工作在全省正式拉開帷幕,接下來我們會利用遠程指揮系統,根據天氣、和空氣品質等情況,對各地下達燒除指令,把秸稈有計劃分期、分批燒除掉,力爭今年秋冬季對限燒區秸稈燒除50-70%。」
小連結:科學劃定禁燒區、限燒區
「禁燒區」就是禁止燒除秸稈的區域,「限燒區」就是在氣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燒除秸稈的區域。依據《吉林省秸稈禁燒區和限燒區劃定與管控規範》將市(州)城市建成區外圍主導上風向15km,下風向10km,縣(市、區)建成區外圍主導上風向8km,主導下風向5km為禁燒區。高速公路沿線兩側10km、國省幹道兩側5km、鐵路沿線兩側5km及機場周邊20km範圍內劃為禁燒區。其他的地方劃定為限燒區。
對限燒區的計劃燒除由省生態環境廳來下達燒除指令,主要方式各地嚴格落實「錯時、限量、輪燒」的要求,依據限燒區燒除面積、燒除量以及分布情況科學確定燒除輪次,並制定限燒區燒除計劃表報我廳審核。省生態環境廳依據秸稈計劃燒除電子指揮系統,將審核通過的計劃燒除表納入資料庫管理,對接每日氣象數據和環境監測數據並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結合區域地理位置情況自動生成燒除建議並及時將燒除指令下達相關市(州)、縣(市)人民政府,極大地提升了秸稈禁燒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來源:中國吉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