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考了39分,50歲卻攻克世界難題:一個農村放牛娃的自我修養

2020-12-14 史鑑滄海

電影《阿甘正傳》告訴我們,其實很多時候成就與天賦無關,上天還是相對公平的,當你處於迷茫無措之時,就請像阿甘一樣,本能地儘快朝著前方奔跑吧!薛其坤仿佛現實生活中的"阿甘"。

他年僅四十一歲便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五十歲時攻克世界公認的物理難題,他和他的團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然而誰能想到這位世人眼中的天才,曾經只是一個山村裡的放牛娃,考研連續失敗兩次,讀博延期畢業,努力進行了一生。他說,"只要你勤奮、執著、專注,就不會在世上一事無成。"

一個農村放牛娃的自我修養

"笨蛋"阿甘和"放牛娃"薛其坤有著類似的人生開端,他們都不是被寄予厚望的孩子。

薛其坤出生在沂蒙山區的一個小村莊,村子裡的人大多都很貧困,沒有受過高等教育。薛其坤的家裡兄弟姐妹眾多,父母親沒有對他們進行過多的約束,他們既不督促也不阻止孩子們學習,薛其坤就是在這樣純天然"放養"式的教育下成長起的一代,整天無憂無慮,白天上學,傍晚幫家裡放牛。

1977年,他考上了家鄉的第一中學,同年全國恢復高考在即,班主任極力地和大家講解考上大學的重要性,薛其坤那時還是一個愣愣的放牛娃,雖然他還不太明白上大學究竟是怎麼回事,但是周圍的人都把它視為一件天大的好事,薛其坤也就照做了,立志一定要成為大學生。

薛其坤的成長,同時也反映了七八十年代普通年輕人的命運,大多數人得以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發令槍響一群人前擁後擠地向前跑著。

當然大多數的人都和薛其坤一樣,不知道為何而跑,但是跟著就對了,薛其坤什麼也改變不了,他只能調整自己的速度,跟上領跑的人群。堅韌與服從,年輕人逆襲的不二法門。

填志願的時候,薛其坤對著琳琅滿目的學科專業昏了頭,上面的每一個字他都認識,但是連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老師看他平時對物理還算有興趣,成績也不錯,便幫他選擇了山東大學的幾個與物理相關的專業,其中就包括光學系。

後來,薛其坤被山東大學光學系錄取,直到離開家門的前一天他還在思索,光學到底是個什麼學?他自己也研究不出個所以然,稀裡糊塗地上了大學,正式踏出了走出山村的第一步。

"笨小孩"接連失敗的人生

"笨小孩"薛其坤信奉勤能補拙,一旦有了目標就會努力達成,他成功考上了大學,但是之後呢?他再度陷入了迷茫。

薛其坤在大學的第二年,無意間看到了宣傳欄上關於研究生的招生資料,那是他哪裡知道什麼叫做研究生,只是心中突然對這三個字肅然起敬,單純的認為研究生就是可以進行科學研究的人員,也許以後就能成為科學家,這三個字是多麼神聖的字眼。

大學畢業後,薛其坤第一次參加考研,以失敗結果告終,數學只得了三十九分。雖然他考研失敗但是起碼有一個大學畢業生的文憑,這在當年還是很值錢的,他被分配到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當老師。

不過薛其坤還是很不甘心他想再考一次,於是在1986年他再次考研,這次的結果有些戲劇化,他的物理分數竟然也是三十九分,再次以失敗告終。接連考研落敗兩次,家人勸他不要再考了,興許就沒有讀書命吧!

薛其坤在考研這件事上異常執著,他不放棄很快繼續準備三戰,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轉年他終於順利考進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學專業。

薛其坤專注踏實,而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正在以一種發散性思維活著,並沒有定性,他們不斷從這種多變中,賺取蠅頭小利,嘲笑著薛其坤接連失敗的人生。薛其坤成為"非主流"人群,他被嘲笑著頭腦不靈光,是個"笨小孩",讀書讀傻了腦袋。

很奇怪的是,勤奮專注執著,何時變成愚笨的代名詞?古代有個傳說叫做"精衛填海","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這個傳說被後世人用來解釋堅持的意義。

這樣看下來,薛其坤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精衛"呢?他一無所有的的同時,也擁有著改變一切的可能。

1992年,薛其坤獲得了中日交流學習機會,他的日本導師是在學術圈出了名的嚴格,一周七天他要求學生們要來研究所工作六天,每天不得早於晚上十一點前離開。薛其坤並不會日語甚至連英文也很差,他聽不懂老師和同學的指令,只能呆愣楞的看著被人操作儀器。

古語說得好,"既來之,則安之",能不能完成那個成為科學家的夢想,全憑他的選擇。薛其坤再一次選擇了堅持,學會日語以後,他苦心研究科研項目。

之後,薛其坤取得了一個科研上的重要突破——是7-11實驗室三十年來最大成果。薛其坤終於感覺到認同感,回國之後,他簡直像是變了一個人,無休止的工作學習,一年平均工作三百三十天,每天工作時長在十五個小時以上,並且期間高度保持研究專注。

"你很聰明只是不用心罷了!"有多少人被這句話欺騙過,智慧如果不加以運用,那和沒有又有什麼區別!

更何況在座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罷了,經常把面對未來的勇氣寄托在虛無上,總是自信著,只要自己稍加用心就能成為行業翹楚,而不加以其他任何努力,你又怎麼可能獲得好的結果,這才是真正的笨小孩。薛其坤和阿甘一樣,他們不問緣由執行目標,堅信自己只做對的事,其他的就交給命運。

俗話說:"五十而知天命。"到了這個年紀的人應該明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50歲的薛其坤似乎一直都不怎麼信命,他只相信做人要勤奮。

終於在五十歲的這一年,他成功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個全世界都在圍攻的物理難題最終被薛其坤的團隊拿下,他們超越了所有世界一流的大學、研究所,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可以應用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說引領下一次的信息革命。

歷史上每一任發現霍爾定律的科學家,紛紛獲得諾貝爾獎,薛其坤則被寄予厚望。兩年前,他獲得了有中國諾獎之稱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個獎項薛其坤實至名歸。

結語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世上有很多事,可以輕易地被抄襲套用,但是勤奮不能、努力不能、真誠不能、執著不能,成功沒有捷徑,努力沒有方法。

文/百海瀚

相關焦點

  • 昔日「放牛娃」三戰考研,50歲攻克世界物理難題,獲中國諾獎
    數學39分,第一次考研成績深深刺痛了薛其坤的心。當時他已經畢業,按照政府的安排,他將到曲阜師範大學,成為一名大學教師。薛其坤可想著成為一名科學家。二戰失敗,三戰終於成功。而且他考入的是現在的中國科學院大學,院士雲集的寶地。
  • 劉嘉憶:19歲上大學,22歲當教授,1年攻克西方數學難題
    一陣沉默後,高老師接著說,「語文、數學、英語,滿分300分。你語文考了81.5分,英語考了77分,數學不及格,45分。總成績全班倒數第5名。初中看似有3年6個學期,實際你只有2年。剛入學,你要適應吧?半學期過去了。初三下學期,你要複習中考吧?半學期又過去了。還剩兩年。你如果這個學期成績上不去,後面很難再上去了,自己的路,你自己要想明白。
  • 邯鄲臨漳教師「十六字口訣」攻克數學難題九宮格
    原標題:河北臨漳教師「十六字口訣」攻克數學難題九宮格日前,記者從河北省臨漳縣獲悉,該縣教師秦衛東用創新法免運算巧填方陣圖,成功攻克「方陣圖」這一數學歷史難題。秦衛東今年50多歲,現在該縣柳園鎮中學教數學。
  • 20歲學渣攻克世界級難題,三院士聯名推薦,破格提為最年輕教授
    曾經我國就有一個二十歲的學渣攻克了世界級的難題,最後他被三院士聯名推薦,被破格提拔為最年輕的教授。 從學渣到教授,這個二十歲的男孩是如何做到的? 劉路生於1989年的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是國企員工,母親是企業的一名工程師,從小在父母的薰陶下,使得劉路非常喜歡學習數學,但是自小學開始,他的數學成績一直都不理想。
  • 學霸偏科太嚴重,其他5科531分,數學僅37分,網友:本來是北大的
    數學的短板讓他錯失良機。他的數學僅僅考了37分,可以說偏科十分嚴重了。高考是一場全方面的考試。數學這一科不行,其他的科目再厲害也是徒勞無功。其實我覺得這位同學可以選擇復讀一年去攻克數學難關。有志者,事竟成。這位杜同學只要數學能夠考好,考上清華北大不是問題。那麼對於高考學子如何去改掉偏科的毛病呢?在此我給出幾個建議。
  • 三年級數學期末測試卷,5道難題,你能考90分嗎
    三年級上冊數學學習,再剩下一個單元就結束了。回顧整個學期,三年級小同學學習了許多數學知識,從最難的分數,到長度質量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多位數乘法……這些新知識,都有一定難度。下面分享一份三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臨近期末複習,家長們一定用得著,可以考一考孩子,是否全部掌握了本冊的重難點。另外,在這份試卷當中,有5道難題,需要用心思考,不知道您家孩子,是否能考90分以上?第一個難題:第二大題第8小題。
  • 20歲學渣攻克世界性難題,破格成為最年輕教授,3位院士聯名寫信
    可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大家眼中的學渣,但是卻憑藉自己的努力,一舉摘掉學渣的標籤,在20歲的時候攻克世界性難題,獲得3位院士聯名推薦,成為最年輕的大學教授。說起學渣這個稱號,不能說完全正確,因為他畢竟還是有長處的,但是學渣這個稱號他還是擔得起的。他就是劉路。
  • 中南大學「數學天才」:大三時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獲得獎金100萬
    2010年,一名大三的學生破解了國際數學難題,讓很多人都難以置信。劉路,當時中南大學大三的學生,參加美國芝加哥數理邏輯學術會議時,破解了西塔潘的猜想——一個曾困擾了國際數學界十幾年的難解之題。「玩」出來的數學天才據了解,劉路出生在遼寧大連一個普通的家庭。
  • 從年級前50到全校第1,掌門教育學員楊晨高考661分突破自我
    從年級前50到全校第1,掌門教育學員楊晨高考661分突破自我) 從高一年級前50,高二年級前20,高三年級前10,再到高考總成績661分躍居全校第一,楊晨的每次成績都讓自己距離夢想更近一步。
  • 20歲學渣攻克了世界級難題,三名院士聯名中央,破格成最年輕教授
    因為這實在是無可厚非,劉路從初中開始成績就並不能算優秀,甚至可以說是差勁至極,多個科目的飄紅,甚至連自己最喜歡的科目都是不及格,這怎麼說都夠不上現代人口中的「學霸」,但也就是這麼一個普通的「學渣」級差生劉路,卻在自己20歲那年一舉攻克了當時很多人窮極一生都無法破解的世界級數學難題!隨後更是直接實現了從學生變成教授的跨越性的轉變!
  • 中南大學「數學天才」:曾破解世界數學難題,23歲成教授級研究員
    他是數學天才,大學時期便「解剖」了世界各數學家都難以解開的難題「西塔潘猜想」,有人說他是我國又一位數學家「陳景潤」,他就是劉嘉憶,本名劉路。 在學習過程中,劉嘉憶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對象」那就是數學。他發現徜徉在數字的世界裡遠比想像當中要更有樂趣,從此他開始了「自虐」的歷程。面對難題偏題別人都是唯恐躲之不及,劉嘉憶卻反其道而行之,專門研究數學難題。有時候他能為解決一道題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一整天。課堂上,吃飯的空隙,回家路上都是他學習的地方,他母親曾接受採訪說道那時的他當真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
  • 他,我國數學天才,21歲攻克世界級難題,22歲被聘為中南大學教授
    數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深奧的領域,有部分人窮極一生都沒有在數學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當然啦,也有小部分人在數學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數學天才,他在數學領域方面極具天賦。在他大三時,中南大學特意為他「量身定製」了一套培養方案,21歲解決世界級難題,22歲被聘為中南大學教授,他就是劉路。說起劉路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感到比較陌生,確實,劉路是他的本名,劉嘉憶才是他舉世聞名的名字。劉嘉憶從小就很喜歡數學,他對於數學的一切都非常的感興趣。在讀書期間,他不僅提前自學完教程,還自己找一些奧數題來做。
  • 20歲破解世界數學難題,21歲成最年輕教授,學渣劉路如何辦到的?
    ——孟郊《登科後》在我國古代,不過是幾歲稚童,卻早早開蒙,每日上學堂讀書識字學道理,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夠金榜題名,有功名在身。現在社會也一樣,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便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十二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考一個好大學,將來能夠找一份好工作。
  • 初一數學滿分120,才考90分左右,如何突破
    滿分120分的試卷,考到90分左右,對於初一學生來說,這個成績談不上好,但也談不上差,整體評價起來就是基礎勉強過關,細節把握不到位,做題欠拓展和細心。在平時比較喜歡搜集學生的試卷,希望能從學生的試卷中能發現一些什麼,比如學生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考試的重難點在哪?高頻考點是什麼?
  • 當年,河南快遞員破解世界百年數學難題,後受邀給浙大博士講課
    當年,我國河南就有這樣一位小夥子:他雖然畢業於高職院校,但是卻從來沒有放棄對數學的熱愛,不僅破解了世界數學難題,還被邀請到知名大學給博士生講課。這就是主人公——餘建春。餘建春一、少出打工餘建春出生於河南信陽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他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在餘建春的學習方面並沒有什麼大的幫助。
  • 哈師大附中3位高考數學150、148分學霸告訴你:數學怎樣考滿分?
    分我和數學的故事回望這些年和數學的廝殺,儘管我在高考考場上取得了滿分的成績,但老實講,我並不是大家口中通常意義上的「數學學霸」。如果不滿足一個只是還可以的分數,要想在數學取得高分也要相應拔高,比如我有和理科同學一起學習理科數學的經歷,題會可以較文數難,通過這方面的學習,開拓思路、開闊視野,同時也能幫助你始終保持一顆謙虛的心,向更高峰去攀爬。減少對數學的畏懼心理,給自己設立一個更高的目標,不滿足於現狀,往往會帶來驚喜。希望每位同學數學都能更進一步!
  • 數學家張益唐,曾在美國端盤子打工,遭受白眼,58歲攻克世紀難題
    他是數學界一個沉默了30年的風雲人物。2013年,一篇《素數間的有界距離》被數學界最高期刊《數學年刊》強烈推薦出版後,突破了一個世紀難題,讓他聲名大振,可是這個代價實在太大。9歲的時候張益唐就開始研究勾股定理。上學期間,他的數學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連數學老師都稱他為神童。然而隨著十年特殊時期的到來,張益唐沒能進入大學學習。
  • 解決世界級數學難題,放棄巨額獎金選擇平淡
    ,就可以解決一個難題。1904年,一位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個封閉的三維空間,假如每條封閉的曲線都能收縮成一點,這個空間就一定是一個三維圓球,一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問題,但是用數學語言去解釋這個問題是十分困難的,直到2003年,佩雷爾曼才解決了這個問題,2006年數學界才確認,第一個千禧年難題正式被人類攻破。
  • 新高考數學(全國卷版),493母題清單,穩紮穩打衝刺130+
    分析高考——①三角函數的題有兩種考法,其中10%~20%的概率考解三角形,80%~90%的概率考三角函數本身。②立體幾何有2~3問,一般會考查某條線的大小或者證明某個線/面與另外一個線/面平行或垂直,以及求二面角。
  • 三歲能識3000字,跳級上學的男孩,16歲參加高考,最終考了多少分
    相反,有天賦的人願意潛心吸收知識、提升自我,那便會創造出讓人驚嘆的奇蹟了。有位頗有天賦的男孩,便是一個懂得勤奮努力的人,他取得的成績著實讓人佩服。他16歲參加高考,考出了716分的高分,其中數學考到了149分,與滿分僅差一分。其他各科成績也毫不遜色,英語144分,語文128分,理綜295分。